贾村地处滏阳河北侧和老洺河南侧的洼地,或许因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历史上战乱人祸殃及较少的缘故,所以现在人口繁衍众多,是滏阳河沿线最大的村庄。 <div> <div> 相传刘秀征伐邯郸时,大将军耿纯在此驻军,他看该地西依紫山,左右两条河水东向,便判定此地风水极佳,将出贵人与萧王(刘秀)争雄,于是便派人在穴脉处压下一个磨盘,以此镇住该地。 </div><div><br></div><div> 传说不可信,消遣而已。但贾村却有很多古迹可循,尤其是庙宇很多,林林总总大概十余处,或多或少都有来历和传说。庙内供奉的神像,除少数人工制作外,大部分是历代沿河从远处飘来的石佛。河北省文物部门考证,那些石像为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雕刻,每次当我回乡跪拜他们时,陡增敬畏,心中的祈祷,一下子能穿越千年! </div><div> </div><div> 最出名的当属村南的龙行寺。县志记载该寺建于北魏,兴与盛唐,约有千年历史,解放后寺庙改为贾村小学。记得小时候,月亮挂在千年的梧桐枝上,踩着晨曦里的月光去龙行寺晨读,苏轼描写的“残月挂疏桐”的意境,伴我度过童年每一个辛勤的早晨。前些年,贾村小学改造,龙行寺留下的几幢老屋也拆的不见了踪影,代之的是平地而起的高楼,每天早晨都能听到孩子们心比天高的读书声。 </div><div><br></div><div> 龙行寺南面,有座横跨茅草沟的石桥,是民国时期修建的石砌桥。那个时候,茅草沟很宽,水面丰盈,船舟络绎不绝,往来的客商和纤夫,在石桥旁芦苇簇拥的小店里,大口喝着羊肉汤,啃着“牛舌头”烧饼,酒酣耳热处,乡音浓浓,乡情融融! </div><div><br><div> 贾村村后老洺河宽阔干涸的河床里,是野兔雀跃的天堂。冬夜风萧时分,总有梆子声回响,那是卖野兔的人在街巷里兜售炖好的兔肉。披衣开门,迎着夜雪买回一只兔子,再满上一碗邯郸大曲,在屋内,听风雪掠过屋檐,斟酒热饮,谈古论今,漫长的冬夜,于是变得温暖可亲。<br></div></div></div> <p class="ql-block"> 前些时候,回乡稍住了几日。清晨散步来到滏阳河畔。之前河水从未满漕,如今却溢过河口,直到堤岸。沿堤漫步,残苇飘逸,蓑翁垂钓,春柳婆娑,黄花遍野,满耳尽闻蛙鸣。</p><p class="ql-block"> 黎明,远处教堂传来歌声,洋洋洒洒,在四周的原野回响。殿顶的十字霓虹,如引航的灯塔,一叶漂泊在河中的木舟,有些归乡似箭!</p> 如果故乡有知,我就作棵望乡草<br> 根没动,枝桠却伸到远方<br> 游子,有疲惫的愁,有恋乡的累<br> 村口,有南石桥古老的镌刻<br> 那些故事,也刻在远行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