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华文</p><p class="ql-block">音乐:(父亲)</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精选.感谢网络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他把自己所有的汗水,所有的泪水,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委屈,都深深地埋在自己心底,把所有的爱都无私给了家人,给家庭撑起如山的爱,这个人就是父亲,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儿拉车的牛,父亲是儿永远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六年了,我总想写点什么来追思父亲,这么多年了,不知从哪里写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童年遇上自然灾害,吃不饱肚子,就觉得很苦,但与父亲相比,我的童年不知有多幸福,我有父母的关爱,有姐姐哥哥看护,有书读,有童年的伙伴玩耍,天真无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曾向我讲叙了他的死别生离的童年,讲他那不知葬在何处的亲生父母,我的亲爷爷奶奶。讲他那别离二十多年心心牵挂的唯一弟弟,讲把他培养成人、成家立业的养父养母,我们兄弟姐妹年年清明都要去祭扫的爷爷奶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亲爷爷奶奶,葬在哪方黄土?父亲在世都找不到,我们就更无法考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出生在平江县向家冲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靠我的祖父种田为生,五岁前父亲是一个有父母疼爱的孩子,生活虽苦一点,但是童年是幸福快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短暂的幸福,定格在父亲五岁这个年龄,那一年祖母生父亲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叔,难产去世,祖母去世还只二十几岁,叔叔救下来了,但父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却失去了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感到天蹋下来了,小儿刚出生就没有了妈妈,祖母临终前,托护爷爷不管有多难,也要把俩个孩子养大成人,这是一个母亲离开尘世对孩子的最后牵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年的父亲一夜醒来,失去了妈妈,那个关心他饥饿,关心他冷暖,那个最亲最亲他的妈妈走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年丧母,父亲和叔叔遭遇了人间最悲的痛,人生中最苦的难,联想到我的童年,儿子的童年,孙子女的童年是多么幸福,我不敢去想那没有妈妈的童年有多苦多难……</p> <p class="ql-block">祖父寻思靠在家种那点薄田,很难把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只有出去挣钱才有希望,现在把离开故土,外出挣钱叫“去外面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叫“留守儿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幼小的父亲和叔叔就成了那个年代的留守孩童,爷爷把父亲和叔叔寄养在舅舅家照看,只身来到了与平江交界的新市古镇谋生,在古镇一个赌坊内谋得了一个做杂役的工作,赚取微薄的收入寄回舅舅家养俩个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短期的照看舅舅家还能兼顾,久了就不肯了,因舅舅家也不宽裕,壮年的爷爷被生活困苦压弯了腰,愁白了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是赌坊的老板还是其它人,见爷爷孤苦无援,向他介绍古镇的李万顺瓷器店老板,没有生养,想要一个儿子,你俩个孩子不如过继一个给他们,即给孩子找了一条活路,又解决了目前的困境,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双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爷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托人一说合,李万顺瓷器店老板扑二爹,也就是我后来的爷爷奶奶看中了我父亲,要父亲过继过去做儿子,并付了祖父十块光洋,立了文书,画了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的人生从此改写了,他从一个失去母亲的贫困家的孩子,一下成了李万顺瓷器店的少老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了那刚刚学会走路的弟弟,被爷爷牵着手,送到了李万顺瓷器店,爷爷教导还不懂事的父亲,到了新家一定要听话,要勤快做事,要孝敬长辈。</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养父也就是我后来的爷爷,也是个没文化没读什么书的人,是靠收方货起家的,(就是现在的收废旧物资)但奶奶却是出生于大户人家,缠过脚,上过学,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就是缘份,父亲的到来,给这个衣食无忧的充满郁闷的家带来了欢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后来听养母说:爷爷(父亲的养父)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板起脸孔,瘪着嘴巴,像哪个借了他的米还了糠一样,整天骂骂唧唧,没有一句好话的人,自从父亲来了,额上的皱眉舒展了,破天荒不骂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天长吁短叹,一年四季不见笑容的奶奶,脸上出现了久违的开心,父亲在新家第一餐一起吃饭,爷爷奶奶都争着往他碗里夹菜,在父亲幼小的心灵里感到了新家的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一过来,奶奶就送他去上学,去读书,并给父亲取了一个新名字,从“有朋自远方来”取“方来”作父亲的大名,父亲告诉我,他后来读书明白这句话的I来历,就喜欢上了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说他小时候很懂事,也许是母亲的早逝,也许是与亲生父亲和弟弟的离别,小小年纪就承受了生离死别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说他进学堂上学,学习非常用功,他告诉我从小读书要明“教之道,贵以专。”要懂“幼不学,老何为。”要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家庭要“父子亲,夫妇顺。”“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才能和睦相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所读三字经,是真正读进了脑海里,用它做人做事,为人立世,修身齐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的懂事和聪慧深得爷爷奶奶的喜爱,爷爷奶奶自己无后裔,视父亲如已出,除了让父亲读书掌握知识,并教父亲经商理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每月都给父亲一定的零花钱,父亲从不乱用一毫,现在的生活不愁吃穿,他将聚下来的零花钱都去赌坊送给了生父,他深知家里还有一个小弟要生活。</p> <p class="ql-block">父亲告诉我有一次,奶奶问他的零花钱都做什么用了,他坦然告诉奶奶,零花钱都送给了父亲,母亲不在了,弟弟年幼,他做儿子和哥哥的尽尽孝心和微薄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问父亲那奶奶骂你打你了吗?父亲说没有,奶奶没有说他,反而每月还增加了他的零花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告诉我,他听奶奶跟爷爷说悄悄话:说方来是个诚实,懂事,有孝心的孩子,这是老天爷送给他们家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满十二岁后,爷爷就要父亲跟随新市那些外出做生意人,带着出去历练,经风雨见世面,北上武汉南下长沙,去熟悉采购商品的渠道,熟悉商品的验质定级定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满十八岁了,奶奶给父亲张罗了一门婚事,是奶奶娘家那边的大户人家,解放后划成份为地主家的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奶奶认为只有这样的人家闺女,才与她的儿子门当户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告诉我,说他一辈子都报达不了养父养母的大恩大德,养身父母大于天,是他们送他读书识字;是他们教他学做生意的技能;是他们为他成家立业;是他们无私的间接救济自己的父亲和弟弟;是他们为冻毙于街头的父亲给予安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成长在中国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年代,虽出生于贫困家庭,却在富裕家里长大,在那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沾染半点不良习性,节俭是他一辈子尊尚的生活,感恩养父养母的教诲,从小就树立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爷爷奶奶将瓷器店的生意全部交给我父母亲打理,俩老就专职含饴弄孙,不问店铺的事了,这么多年过来,他们相信父亲的办事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新市也像全国一样,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成立了工商联,引导私人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能写会算,在解放初算是个文化人,接受新生事物也快,积极加入了工商联组织,并成为工商联的工作骨干,带头将瓷器店并入新市第一批公私合营合作店。也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前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亲都成为解放后新市第一批拿政府工资的商业职工。由于父亲懂做生意,会管理,善经营,组织上先后安排他去乡村扩展新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告诉我,爷爷奶奶于五一年和五六年先后去世,母亲就离开了合作社回家看护姐姐、哥哥和刚出生的我,他一个人专心工作,他先后在新市丛塘,黄柏五昌庙,李家塅,铜盆,弼时工作过,哪里成立了新店,父亲就会调到那里去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父亲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但在后来的文化革命中,在那个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疯狂年代,父亲也不可避免的被波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文化革命,造反派以父亲当年参加公私合营投资合作店,定性为混进革命队伍中的阶级异已分子,是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清除出革命队伍,谴送回原藉劳动改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的记录,是我参加工作后,也成了供销社的收购员,与父亲在岳阳一同参加学习收购茶叶培训班时,我们父子同住一个房间,父亲给我讲述他的童年,讲述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养父养母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说后来的事,现在的事你都知道,就不需要我告诉你,过去的事,你不知道,虽然参加工作写了自传,但那都是一笔带过,你也看不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告诉我他的唯一弟弟,在农村长大成人,五八年报名支援革命老区建设,去了江西,已经很多年没见了,他来信说他在江西铜鼓一个林场工作,结婚生子组建了一个自己的家。你们都没见过,今后有机会要去认认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是平凡的,文革中被清退回家,被安排在镇上的劳动服务公司做零工,担过河沙,拖过板车,汨罗建县去做过小工,为了家里的生计,为一家七口的生存,他咬牙坚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又十个月后,父亲平反,落实政策又返回了供销社工作,还补发了回家后的全部工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教导我们要深感党恩,组织上也有做错的时候,但错了能知错既改,我们能去计较吗?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就父亲的境界与胸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是全县供销系统的收购行家,不管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废旧物资回收技术,还是农副产品、土、特、畜、禽收购,没有人能与之比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对家对子女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除了买食堂的餐票和理发,他每月将剩余工资全部寄回家,他的节俭和朴素是我们子女难望其项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锦衣玉食的父母只有少数,普天之下,更多的是普通的父母,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是为了孩子的口中饭、身上衣,他们却倾其所有。其实不是父亲没本事,而是父亲的那点本事全都给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父亲退休后的第二年,早晨去买菜,回家后突发脑溢血,昏迷了三天,经医生全力抢救,总算醒过来了,但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左边的手、脚、脸部都失去了知觉,说话都口齿不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非常好强的人,他教导我就是不管干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好,事不求人品自高,他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现在突发疾病,瘫痪了,事事要依靠家人护理,他心中的悲哀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风后的父亲病情稍有缓解后,他就坚持用那活动的右手,抓紧一把椅子借力在房间内锻炼走路,虽彳亍难行,但他一直克服病痛,终于能挪动那僵硬的左腿,抓住椅子在房间内能行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疾病折磨了父亲整十年多,他心中苦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身心煎熬,心焦烦闷,早晨盼天黑,晚上又盼天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唯一高兴开心的就是家里来客人,来家里找我的同事都愿意陪父亲说话,让他老开心,我的工作出色,他引以为傲而兴奋,因他自己文革中受批斗,虽然工作出类拔萃,在他那个年代,政治上的进步却与他无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女事业上的成功,工作上的成绩,受人尊敬,他感觉自己这辈子没失败,他调侃我说:知子莫若父,你出人头地是他早就预见到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父亲一生最后留给我们那些勤劳、节俭、善良、厚道而坚毅的精神财富将使我们受用终生!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值得我敬佩、值得我骄傲、值得我仿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人的去世,最难过的并非在失去他的瞬间,而是在以后蓦地想念的日子。父亲总是用自己的委屈与牺牲,成全自己孩子的诗与远方,却让人无比心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世间,唯有一种爱,是不以回报为前提,不因距离和岁月而消磨。那便是父母对子女之爱。</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四月十一日于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