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卓玛,女,6岁,藏族,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障碍半月余入院。
入院查体:神智清楚,右侧上下肢肢体肌力III级。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头颅MR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可见一巨大圆形囊性病变,大小约8.7cm*10.7cm*9.3cm,壁薄光滑,未见明显强化。 结合患儿来自畜牧区,详细询问有牛羊接触史,考虑寄生虫脑病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影像学特征,入院初步诊断:脑包虫病。 入院后完善所有检查,发现患儿腹部肝脏有两个囊肿。此结果更加证实了当初的诊断。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脑包虫病的基本知识:人体感染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引起的一种慢性脑、肝、肺、心肾等部位的寄生虫病,脑包虫占包虫病病人的1%左右。本病的传染源为狗。主要症状有颅内占位效应,并可对脑室系统压迫和梗阻,以至于颅内压增高,以及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以及癫痫发作。
发病原因
本病的传染源为狗。丙类传染病。在流行地区的羊群常感染有包虫病,当地人们常以羊或其他家畜的内脏喂狗,包虫在狗的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即:细棘球绦虫。虫卵随狗粪排出体外,人和狗接触密切,借污染的手指或饮食吞入虫卵而感染。
发病机制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随狗的粪便排出,污染牧场、蔬菜、饮水、土壤、皮毛,人吞食污染虫卵的食物后,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成六钩蚴,经肠内消化,六钩蚴虫脱壳逸出,借助六个小钩吸附于肠粘膜,然后穿过肠壁静脉而进入门静脉系统,随血流到肝脏及肺中发育成包虫囊。由于颈内动脉较粗,因此,幼虫常易进入颅内,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其中以顶叶、额叶多见,小脑、脑室及颅底少见,包虫囊有微白色半透明包膜,其中充满无色透明的囊液,外观与脑脊液极为类似。
治疗及预后
手术为根治的唯一疗法。根据CT或MRI定位,将包虫囊小心分离后完整摘除。注意勿要将囊壁弄破,以免囊液外溢,使囊内头节种植造成复发或过敏性休克。如术中包虫囊肿破裂,可用过氧化氢、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后应用吡喹酮或丙硫咪唑口服,以防止种植病灶的出现。
临床预后取决于囊肿的多少、大小、部位及手术是否及时,若手术完全摘除可以根治,预后良好。 所以,术中是否能够完整剥离囊壁同时保证不发生囊壁破裂,是这次手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面是术中的情况: 患儿取侧卧位,大骨瓣开颅,为后面能够完整剥离囊壁做准备。 由于硬膜张力非常高,使得如何能够既划开硬膜又不伤及囊肿壁成为了关键。为了看的更加清楚,仔细的在显微镜下划开和剪开硬膜,逐步显露出脑包虫的真面目。感觉就像一晶莹剔透的巨大夜明珠。 充分显露包囊后,根据以往教科书上的经验,将一根导尿管轻柔的插入囊肿底部,再缓慢向囊肿底部注水,希望能够应用“漂浮法”将包囊浮出。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包囊里面的液体充满蛋白质,其密度要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故其重量要远大于其排开水的体积。故此法在此次手术中未能奏效。 随之改变战略,由于包囊很重,我们是否能够利用它的重力作用将其取出呢?事实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我们通过从一侧分离,改变头位以及调整电动床的倾斜角度,将包囊成功完整“倒出”。 取出包囊后,可见大脑受压明显,形成一个巨大的“脑坑”。 经测量标本,包囊直径达到14CM,并且“毫发无损”。 术后复查头颅CT 术后病理报告 术后经病理证实:脑包虫病。在神经外科三病区护理组的精心护理和照料下,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头部CT复查结果满意,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改善,已达IV级。同时邀请肝胆外科会诊,对于肝脏部位的包虫病灶,继续给与口服吡喹酮等抗虫药物继续治疗。瞧!小卓玛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