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课堂”学习感悟(二)

禄顺

<p class="ql-block">  听了杜伟老师的课相信大家对无生课堂更能准确的把握,杜伟老师真正呈现了一种此时无生胜有生的情境,就让我们感觉特别的自然、亲切,好像整节课就是和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这里就有两个重要的点一个是教师素养,另一个就是教师对教材准确的把握。</p><p class="ql-block">下面我来谈谈评价的问题,老师们都知道评价的重要性,但是把握不好不清楚是不是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评价。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结合杜伟老师这节课,大家注意到了吗?刚才杜伟老师的第一个评价他是在是一个数学活动同桌合作后集体表扬大家的表现:杜伟老师说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我们班同学的表现把我深深的折服了,同学们太聪明了,想法太多了,然后引出下面几种不同的写法。(第一肯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是种激励。第二个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又很好起到了过渡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学生在学习7÷2=3余1的重点问题时,在教学余数和除数关系时有一个简练而突出的评价,最后就是得到很重要的规律后,杜伟老师说:快为我们得到的、总结的、归纳的知识点鼓鼓掌,对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指导。虽然评价不多,但却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但是却让人印象深刻,又特别的自然舒服。</p><p class="ql-block">所以说每个评价都有它的功能和作用,有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表现的,有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指导的评价等等,在一节课中我们要有多种评价方式,但是又不能特别的密,所以我觉得不需要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我们都去评价,我们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重难点等有针对性的评价,有时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环节放在一起去评价,就是说评价必须要有,但不要面面俱到每个地方都去评价,你要把你每一种评价都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利用评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觉得评价要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一、提问时自问自答的空留时间如何把握好。</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我们课堂经常出现的老师提出问题,这时我们空留3—5秒的时间给评委一个思考反应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再有,就是小组合作时,例如出示完小组合作任务后,我们可以用肢体语言走下讲台两三步。给评委一个课堂的代入感,再回来接着叙述学生学习成果,这样时间也是3—5秒,不会太长,同时也能缓解无生的尴尬。</p><p class="ql-block">不要过多的解释“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上课内容要说明白、清楚,但不能太嗦,不要过多解释“为什么”,就像对学生在时的那样使劲的解释“为什么”,生怕别人不懂,要知道评委都是行家,而且你讲多了,势必耽误时间。例如复习时出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的,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一一解答了,但课堂上新学的知识,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解释的,简单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回答来表述,重、难点通过师生共同表述去突出突破。</p><p class="ql-block">如何做到深情并茂。</p><p class="ql-block">没有学生,面对着几个评委或者说是一个录像机,如何做到深情并茂?课前教学设计一定要详细,包括教学流程中的每句话、过渡语,每句话的语气心里都应该有数。大家知道我们在上课时,情绪是师生互相感染的。学生的每一次精彩回答可能会让你的课堂上得更有激情,没有学生这时怎么办?让头脑中想象学生给你的都是最优秀的解答。</p> <p class="ql-block">第一,整节课的环节要完整,层次要清晰,每一个环节之间一定要有适当的停顿,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肢体语言尽量生动。</p><p class="ql-block">第二,认真备课。</p><p class="ql-block">在记住大环节的基础上,尽量把每一个小环节,每一句话都牢记于心,这样在录课的时候就不会太紧张,之后也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剪辑,整节课会比较流畅。</p><p class="ql-block">第三,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要详略得当。</p><p class="ql-block">重难点的部分,可以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的讨论过程,通过设计问题,激发矛盾,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练习的环节,如果是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就可以一语带过,不必逐一复述答案。</p><p class="ql-block">第四,教学过程一定要真实。</p><p class="ql-block">虽然缺少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但是整个教学过程还要有所体现,可以从教师的评价语言,肢体语言中表示出你们的互动过程,让听课者能感受到一节课的真实性,达到无生胜有生的效果,感知你在与学生互动。</p>

评价

学生

杜伟

老师

环节

课堂

重难点

教学

互动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