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一次“偷懒”的峨眉山登顶旅游

葛立华

  2022年3月14日,我去峨嵋山旅游了一趟,归来月余,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不吐不快的感情莫名其妙地裹挟着我,幸有“美篇”这个平台,便写上几笔抒抒情怀,以飨好友。 <div>  为什么想去“峨眉山”?想想原因无非如此:</div><div> 媒体平台的强力渲染。电视、互联网、画册、播音,图文声并茂,诱人浮想。</div><div> 看透了人生。随着年龄增长,周围熟悉的人当中,年纪轻轻去世者有之,中年残疾无法自理者有之,憧憬退休后遍游四海,却在临近退休或退休手续刚办完没多久呜呼了、或身体出毛病了,留下了人生遗憾。</div><div> 呵呵,此刻已是中年,身体尚可,赶紧转转。</div> 目标:峨嵋山金顶。   游峨嵋山,勇者徒步,二至三天,需夜宿山涧旅社,弱者乘车乘缆,当天可返。我不愿当弱者,无奈当时全国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急于回家躲疫,只好“偷懒”。<div>  峨嵋山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生物种类丰富,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div><div> 徒步时摸摸这些不同的植物,畅吸山中清新的空气,偶遇受惊的小动物,间或听到静谧空谷的鸟叫,虽累,但亲密接触了大自然,与乘车观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div><div> 可惜了、可惜了。</div><div> 从山脚下乘班车至雷洞坪旅游专用班车终点,大约有2个半小时的盘山路。随着海拔的不断提升,植物种类变化极为明显,山脚下,树叶茂密,多为常绿性植物,极为养眼;半山腰,有些树刚刚吐绿,有些树还没发芽,但大部分树是枯枝败叶,似如冬天;接近山顶时,变成了高大的冷杉林,林下多是一些耐寒的竹子和知名的高山杜鹃,在残雪中苟喘。</div><div> 毕竟这里多雨,山上植被相当丰富,与我长住的新疆天山相比,植物种类差异相当大。</div> 山中沿路避暑休闲的民宿很多,不知是否是疫情的缘故,还是三月份山中天气较冷的缘故,门上多贴了封条,没有开张。此刻在山下是要穿短袖、躲太阳的,可这里仅是半山腰就寒意稍强,得加衣服了。 雷洞坪旅游班车终点附近的景,旅游的人们大多在这里租借了棉服开始登顶,路边的残雪很多。从这里可徒步爬山或可做缆车登顶。 似如冬日的山脉,草木枯竭 三月山上残雪很多 冷杉树 半山腰的植被 植被的气势有点儿肃穆,像南京的中山陵 从这里开始就是索道缆车,一车可以坐好多人,空中看风景好是好,就是有些怕,吓得也没敢拍照,有点儿小后悔,索道运行时间不长。 山顶上修建的大寺庙 这个金佛修起来可要费点儿钱,不过也值,辛苦爬了这么高的山,得爬有所看吧。这模式有点儿像三亚的南海观音像。 佛教寺庙群很大,这里估计下雨少,四周是云海,云彩都飞不了这么高,不过,在寺院中看到了雪 左侧是悬岸峭壁,但被云海遮掩,犹如仙界。 左边是云海,右边是金顶。 感叹很多,感受很多,山顶环境虽美还得下山,看了下时间,决定从山顶走下去,走到雷公坪班车停车点。 开始下山,终于可以近距离接触一下大自然了,走在苍老的冷杉林中,踏着整齐的石条台阶,感觉相当好。时不时能看到喘着粗气上山的游客,那种累是装不出来的,因为山路很陡很长。虽然我是下山,也得小心翼翼。 下山不累但费腿,下山后肌肉酸痛了好多天。<div>  徒步下山时碰到路边捡拾路边垃圾的清洁工,打了个招呼。他们热情地询问我,“你是第几次来峨嵋山?”,我说:”第一次,一次就够了“。他紧接着说"很多人多次来峨嵋旅游的,因为不同的季节来,是有不同的风景的“,说着他指了指旁边一颗高山杜鹃,“再过上一段时间,高山杜鹃就要开了,花开鲜艳,非常漂亮”。</div><div> 呵呵,是漂亮,就是距我居住的地方有些远。</div> 顺利下山了,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夏季的峨嵋山,因为我长驻祖国北部边陲,偏爱内地绿色的夏季,更想看看雨中的峨嵋。 乘车回乐山,途中可以看到公路旁的油菜花大部已落,天气很热,空气潮湿。<div>  峨嵋山,我还会来吗?回头望去,已不见峨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