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瞬间(40)--小提琴🎻演奏家列奧尼德·柯岡

Henry

<p class="ql-block">列奧尼德·鮑里索维奇·柯岡 (Leonid Kogan, 1924-1982), 俄罗斯🇷🇺(前蘇聯)小提琴🎻學派新一代的優秀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纪最有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p><p class="ql-block">柯岡的琴藝充滿個性,屬於乾脆利落類型,相比一眾琴音柔美的小提琴家🎻,柯岡的演繹更見精準、直接。</p> <p class="ql-block">1969年,電影《慕德家一夜》剪輯:莫扎特《降B大調第26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一主題 【小提琴🎻:列奧尼德·柯岡】</p> <p class="ql-block">薩拉薩蒂 -《流浪者之歌》Op. 20【小提琴🎻:列奧尼德·柯岡】</p> <p class="ql-block">柴可夫斯基 -《C大調詼諧圓舞曲》Op. 34【小提琴🎻:列奧尼德·柯岡】</p> <p class="ql-block">《卡门变奏曲》</p><p class="ql-block">Waxman: Variations on Bizet's "Carmen"</p><p class="ql-block">Leonid Kogan</p><p class="ql-block">USSR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p><p class="ql-block">【小提琴🎻:列奧尼德·柯岡】</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 Leonid Kogan.</p> <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p> <p class="ql-block">1924年11月出生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今属乌克兰🇺🇦),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柯岡从小喜欢听父亲拉琴,7岁开始随菲利普·扬波尔斯基(小提琴家奥尔的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柯岡先後在蘇聯中央兒童音樂學校、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琴,1948年畢業后留校任教。</p> <p class="ql-block">學生時期就與管弦樂隊合作舉行音樂會,引起人們注意。</p> <p class="ql-block">1941年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举行了首场正式公演。</p><p class="ql-block">1944年随莫斯科爱乐乐团在(前)俄罗斯🇷🇺巡回演出。</p><p class="ql-block">1947年在🇨🇿布拉格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一等獎,1951年在🇧🇪布魯塞爾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再獲一等獎。</p><p class="ql-block">此后作为小提琴家,在欧洲进行了广泛的巡回演出,1956年在🇫🇷巴黎和🇬🇧伦敦举行音乐会,1956年至南美,1957年至美国🇺🇸演出。</p> <p class="ql-block">演出曲目廣泛,包括西方、俄羅斯🇷🇺和蘇聯作曲家的主要小提琴🎻作品。</p> <p class="ql-block">曾在歐、美及遠東各地舉行獨奏音樂會,並與鋼琴家吉列爾斯、大提琴家羅斯托羅波維奇組成三重奏團經常演出。</p> <p class="ql-block">他的妻子伊丽莎白(Elisaveta Gilels),是钢琴🎹家吉列尔斯的妹妹,也是一位小提琴🎻家,两人经常同台演奏双小提琴作品。</p> <p class="ql-block">吉利爾斯 (Elizaveta/ Elizabeth Gilels, 1919 - 2008),得獎小提琴家🎻,也是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她對俄國本土的音樂貢獻,其實遠比她作為柯崗妻子或鋼琴家吉利爾斯 (Emil Gilels, 1916 -1985)親妹妹身份的名聲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孙丹尼尔·柯岡。</span></p><p class="ql-block">列昂尼德·柯岡的家庭成员都是音乐家。妻子伊丽莎白(上图)是钢琴大师吉列尔斯的妹妹,一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家🎻;儿子帕维尔传承了父亲的衣钵同时是一名指挥;女儿妮娜成为了一名钢琴家并为父亲伴奏多年;孙子季米特里·柯岡是著名小提琴家🎻,可惜38岁英年早逝;外孙丹尼尔是妮娜的儿子,小提琴家🎻,今年31岁;外孙女维多利亚是妮娜的女儿,钢琴家,今年46岁。</p> <p class="ql-block">柯岡在演奏中力避虛飾,技巧驚人,處理得當,既富有氣魄,又深情優美。声音饱满,技巧精湛,既有内在的激情,又有柔美的色调变化。</p> <p class="ql-block">作為前蘇聯有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柯岡的成就與地位僅次於大衛·奧伊斯特拉赫。</p> <p class="ql-block">与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p> <p class="ql-block">60年代之後,柯岡體弱多病,演出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名聲的傳播。他的唱片大多數是在前蘇聯國內錄製的,進入CD時代以來,這些唱片多由法國🇫🇷丑角唱片公司發行,較難買到,更使一般音樂愛好者無緣親聆柯岡的琴聲。</p> <p class="ql-block">柯岡是技藝全面精湛的小提琴家,揉指緊湊嚴實,音量不很大但很勁道。他特别擅长演奏戏剧性的音乐,动作泼辣明快,感情悲壮激昂,音乐对比鲜明,气势刚强雄伟,这些独特的个性,后被人们称为"柯岡式"手法。</p> <p class="ql-block">論純技巧,其實是勝過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的,只是氣魄上稍遜,也不如大衛·奧伊斯特拉赫那樣富有溫暖的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柯岡最好的演奏都是大刀闊斧、淋漓痛快的。</p><p class="ql-block">他錄製的《費加羅廣板改編曲》(泰代斯科取自羅西尼的歌劇《塞維利亞理髮師》、《卡門幻想曲》(瓦克斯曼)、《巴斯克隨想曲》(薩拉薩蒂)銳利嚴整、晶瑩透剔,都足以和海菲茨一爭高下。</p><p class="ql-block">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充滿熱情浪漫的異國情調。</p><p class="ql-block">柴科夫斯基的《憂鬱小夜曲》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直把俄羅斯🇷🇺民族心靈深處的憂鬱氣質展示出來。</p><p class="ql-block">這種心靈間的感同身受是別國音樂家一般體會不出來的。理智上理解了,感情也不一定表達得出來或者表達得這麼透。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民族性使然吧。</p> <p class="ql-block">柯崗的哈恰圖良協奏曲比較溫和舒緩,這倒是有點出人意外。</p><p class="ql-block">肖斯塔科維奇的協奏曲他也錄製了唱片,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在經典曲目中,他的勃拉姆斯3首小提琴奏鳴曲評價很高,認為把勃拉姆斯晚年秋風蕭瑟的心境,體味得很深。</p><p class="ql-block">其實,柯岡演奏中早就孕育著一種悄然辭世的別離之情。</p> <p class="ql-block">柯岡一生遠官場淡名利,訥於言而敏於行,儘管其生前集功勛藝術家🎖️、人民藝術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列寧獎章獲得者🎖️等諸多榮譽於一身,然而他與他家人的演奏錄音都並不好找,尤其在國內,幾乎是唱片愛好者收藏上的一個盲點。</p> <p class="ql-block">柯岡於1982年11月17日在瑪蒂沙火車站的一列火車🚞上突然病逝,3天前剛剛過完58歲生日。</p><p class="ql-block">官方宣布因心脏病,另一说法是kgb,因传闻柯岡要去國外定居而......</p><p class="ql-block">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p> <p class="ql-block">帕格尼尼 - 小提琴奏鳴曲和協奏曲片段【小提琴🎻:列奧尼德·柯岡】</p> <p class="ql-block">柯岡的儿子帕维尔·柯岡,也是一位小提琴家🎻、指挥家。</p> <p class="ql-block">维瓦尔第 1711年为献给托斯卡纳大公斐迪南三世而创作的著名协奏曲集《和谐的灵感》-《B小调为四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p><p class="ql-block">奥伊斯特拉赫父子与柯岡父子四人共同演奏</p><p class="ql-block">左一、左三柯岡父子,左二、左四奥伊斯特拉赫父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