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书与宝卷,在古籍遗存中,是相对较多的,尤其是宋元刻本,存世者,经书为多,象我们这样喜爱宋元刻本,又无经济实力者,只能偶获一至两折宋元佛经玩玩,别的可望不可及也。</p><p class="ql-block"> 明代的佛经刻本,成册的经折装,存世不少,宝卷也算多,郑振铎先生曾重点收集抢救各种宝卷,成果丰硕!</p><p class="ql-block"> 所谓宝卷,即中国民间采⽤说唱结合的通俗⽂学体裁来宣讲宗教教义、法规、戒律、仪式等特定内容之⽂书。其原始雏形是唐、五代时期的俗讲、变⽂及讲经⽂,多由韵语、散⽂相间组成。⾄宋、⾦时期,⼜受说经、诸宫调、⿎⼦词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了⽤通俗易懂的语⾔、百姓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来传扩宗教内容的载体。那时的宝卷应是佛教向世⼈说法的通俗经⽂或带有浓厚宗教⾊彩的世俗故事的蓝本,传教者借⽤这类宝卷宣扬教义,张扬佛法。迄今所见最早的民间宗教宝卷是明初宣德五年(1430)刻⾏的《佛说皇极结果宝卷》。⽽在成化、宣德年间问世的由罗教教祖编撰的五部六册宝卷,及⾄明正德四年(1509)正式印刷出版,在当时社会上产⽣了重⼤影响。此后,各教派纷纷效仿,宝卷⼏乎成为民间宗教教门经书的代称。</p><p class="ql-block"> 明清之际,形成宝卷刊⾏的最⾼峰,宝卷⼤多印制装潢精美,与正统宗教经典⽆异。信徒视为珍宝,奉为神圣。这类宝卷,是民间宗教的经典⽂书形式,是了解、认识、研究民间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此外,在下层社会中,创作流传的宝卷还出现了⼀种宗教性的“坛训”和教义宝卷,即扶乩通神、降坛垂训式宝卷。</p><p class="ql-block"> 清初以来,由于教案迭兴,宝卷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被看成了“邪说”、“妖书”,政府镇压邪教,明令禁⽌⼀切宝卷,毁经焚版,以⽰众庶,“以涤邪业”,致使许多宝卷被焚毁。</p><p class="ql-block"> 近日,吾有幸在微友湖西草堂细品了其第148期古籍碑帖专场拍卖图录。此期佳品不少,然最吸引吾之眼球者,乃为第八件拍品,即明代刻本 《蕴空盼婴儿思乡圣母经》。此拍品为经折装,原装1大厚册,完整不缺,封面为刺绣龙纹。 尺寸为37.6cm*14cm,整体品相较好,共计149开298折,前后都有刻工精美刷印清晰之版画,正文字大如钱,字口清晰,当为较初印。湖西草堂称此品首次出现或为孤本。世人或许将此作为经书,而吾以为此品更象明代珍贵宝卷。</p><p class="ql-block"> 此件拍品,吾很想竞拍,然当前出价已达5000元,待今晚结拍延时,应是竞拍高峰,争拍者估计不少,预计没二三万拿不下来,所以,我无能为力,不作奢望了,到时,旁观一下,也是享受!</p><p class="ql-block"> 值得非常敬佩与称道的是,湖西草堂做此专题拍卖,交易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交流与传播,是在弘扬古籍善本的文献价值与社会价值。比如这一厚册《蕴空盼婴儿思乡圣母经》,如果为拍卖,湖西先生只要拍几张十几张高清照片就可以了,大不必将每一开都拍了照片。先生此举,让我们这些极爱古籍又没钱买的人,可以通过其图录,窥得此书之全豹,对我们认识与研究此类古籍,提供了重要资料。所以,在此,我要再次向湖西先生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今利用闲暇,下载图录中此册图片,稍作处理,编成这个美篇,以飨同好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3日凌晨</p><p class="ql-block"> 西楼李魁撰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