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宣传队老兵重返大兴安岭

远昌🌈在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师宣传队战友:马抗美.王爱萍.安军.王玉珍.金爱子.</span>程葳。</p>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师宣传队战友:孙在翼.杨大林.赵远昌.杨解坤.姜凤南.康健.吕景文.胡乃泽。</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上是铁三师宣传队于1970年在加格达奇三师政治部前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前排左起5原铁道兵文工团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力凯丰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二排左起3原铁道兵文工团王宝村导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二排5原铁道兵文工团潘彼得老师等师政首长同铁三师宣传队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下是铁三师文工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铁道兵三师文艺宣传队,建国前称铁道纵队三师文工队.抗美援朝又曾经称为铁道兵团三师文工队,回国后正式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文工队。后来,又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日撤编?尚不知晓。到1967年底,为了适应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师首长决定重新成立师文艺宣传队,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002部队文艺宣传队。在召收1968年度新兵的时候,各团和师直都侧重考察和召收一批地方的文艺骨干入伍。同时,在1967底开始组建宣传队并先后抽调了各团的文艺人才(如黄道钦,黄明来,张永录,孙在翼,曲延生,李良,杨解坤,赵远昌、刘国强、张云生、江志明等)先后到师政治部,为成立宣传队做些准备工作。宣传队的营地设在师直特务连内的南部,人事.生活等都暂时隶属于特务连,但人员管理,工作进度,日常业务全都一由政治部宣传科领导。初期,三顶帐篷就是宣传队的家当。北面两顶,一字排开,中间由木板房隔断,是点火烧“地火龙”蓄备木柴的堂屋。这也是我们开会学习;集合天天读;练功排练节目等等的唯一的室内集体活动场所,也就是当今称号时髦的“多功能厅”吧。堂屋的两侧分别为男生宿舍,一侧是演员班,另一侧是乐队班。西侧单独的坐西朝东的一顶帐篷是女兵宿舍。所有的帐篷住宅和庭院设计,都是我们白己动手设计造建。三角形庭院的东边,是去往我们特务连连部和操场的通道,最东侧是公用厕所。庭院南侧是师给水营驻扎地,用桦木和樟木板隔离。女兵帐篷的西外,有两块可以种菜的黑土地,依临着师直装备科和物资科。这就是我们铁道兵三师宣传队当年在加格达奇安营扎寨的处女地。</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赵远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5年7月30日,战友们从祖国各地汇集到哈尔滨。先期从北京乘飞机到哈尔滨的有舞蹈家杨大林战友。 从北京乘火车到哈尔滨的有孙在翼.马抗美.赵远昌.从大连和沈阳乘火车的安军.王爰萍.还有从延吉乘火车到达哈尔滨的姜凤南.从成都乘飞机到哈尔滨的杨解坤.与原宣传队演员班的老斑长李良.还有毛树怀.王玉珍.金爱子等哈尔滨战友久别重逢.欢乐相聚.共进午餐。</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加格达奇机场接战友康健。康健从深圳飞到北京,然后转机又飞加格达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于7月31日我们相聚于加格达奇,我们又来到了曾经欢乐.哭泣,并奔跑于她宏大胸怀的大兴安岭!</font></h3> <h3>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为了国家开采大兴安岭从未开发的原始森林高达几十亿立方米的木材,为了“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形势需要。他们不畏摄氏零下57度的严寒,曾三进三出。终于以“地火龙"的取暖方式,打破了大兴安岭无人能扎根过冬的千年神话。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当年小日本鬼子七进七出都没能占领的这决宝地。他们战风雪,斗严寒,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国力的提升也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为她而自豪!我们为她而骄傲!我们为她而歌唱!我们为她而呐喊!我们为她而起舞!我们要将《铁道兵志在四方》传送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要将他们的丰功伟绩传遍四方一一这就是当时师宣传队立队的宗旨。我们以"乌兰牧骑”为榜样,编排了《向林海进军》《开路先锋》《硬骨头战士张春玉》《我是光荣的汽车兵》等等一些广受连队官兵欢迎的小节日,下连队到班排.到工地进帐篷巡回演出。</h3><h3>1969年初夏,铁道兵文工团焦乃积团长又给我队输入了四名女专职演唱和舞蹈文艺兵(安军.孙玉华.周金英.张红梅),还有三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生(杨大林&lt;舞蹈系&gt;.王本周&lt;话剧系&gt;.王文理&lt;话剧系&gt;)。并给我们带来了王宝村导演,乐理潘彼得老师,舞蹈力凯峰(军艺)老师。着实使我队在演艺编排,乐理常识.舞蹈功练习.舞台调度.文艺创作等基本功都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后来,又增添了几十名专职文艺工作者,先后学演了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沂蒙颂》全剧和片段。这就是铁道兵三师文艺宣传队的缩影。(赵远昌)<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加格达奇火车站贵宾室。大兴安岭电视台李成战友和当地战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贵宾室各自作了介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加格达奇金马饭店前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加格达奇金马饭店前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宣传队老兵一行十四人,于二0一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六日,重返了曾经奉献青春年华的高寒禁区大兴安岭。在聚后相思相记的时时刻刻,我们都难以忘怀重返大兴安岭时,相聚的美好时光。 <br>  谨以此美篇献给亲爱的战友们!</font></h3> <h3>  铁道兵纪念碑</h3><div><br></div><h3> 在大兴安岭的首府加格达奇的北山上,有一座造形奇特的建筑耸立在万绿丛中,那是两根放大的钢轨,各宽1.3米,高20米,中部是一个铁道兵兵徵,象个巨型的解不开的结,把两根钢轨紧紧连接,这座标志性的建筑就是“铁道兵纪念碑”。</h3> <h3>  铁道兵纪念碑</h3><div><br></div><div> 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5年和1958年两次开发大兴安岭,但由于极度严寒,站不住脚,都先后下马。直到1964年才进行第三次开发。此次开发的成功,功劳应归功于英勇的铁道兵,他们用生命和血的代价打开了大兴安岭这座绿色宝库的大门。据碑文记载,1964年到1983年,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会战大兴安岭,共修建铁路792公里,桥梁124座,隧道14座。铁道兵是大兴安岭开发的功臣,他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英勇开拓,顽强拼搏,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硬是把钢铁的轨道铺进了千年沉寂、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使嫩林铁路贯穿在大兴安岭山脉,一直延伸到祖国版图最北端的城镇——漠河。</div><div> 在极端严寒和困苦的条件下,铁道兵战士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每2公里就付出了一个战士的生命。可以说,这是一条用生命铺就的钢铁运线!铁道兵纪念碑,不仅是对八万铁道兵战士开发大兴安岭的纪念,同时也是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史的见证。开发建设43年来,大兴安岭累计为国家上缴木材1,2亿立方米,提供利税54,2亿元,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iv><div> 1964年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8万官兵进军会战大兴安岭,至1983年,共修建铁道792公里,桥梁124,隧道14座为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缅怀英勇献身的烈士,特立此碑。</div> <h3> 视频</h3><h3>加格达奇火车站贵宾室。大兴安岭电视台李成战友和当地战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贵宾室各自作了介绍。</h3> <h3>大兴安岭电视台新闻联播</h3><h3>2015年8月2日,大兴安岭电视台就有关铁道兵三师宣传队战友,重返大兴安岭的新闻报道。(感谢大兴安岭电视台的李成战友为铁三师宣传队所做的一切)</h3> <h3>视频</h3><h3>咱当过铁道兵</h3><h3>孙阿迈词曲</h3><h3>视频制作远昌</h3> <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林海雪原建营房:加格达奇,鄂伦春语是“有樟子松的地方”。二十年前,这里是松林遍地、野兽出没的沼泽地。铁道兵刚去时,才仅有两件小平房,部队冒着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伐木安家,斩草为营。一夜之间支起四千多顶帐篷,组成一座声威赫赫的帐篷城。现在,加格达奇已成为大兴安岭的首府,建筑面积一百多万平方米,高楼林立,大厦成群。拥有六十多个林场,三十多个贮木场,为国家提供了三千六百多万立方米木材,完全是一座林海新城。(转载梅梓祥的铁道兵经典——《苍山碧水长相忆》</h3> <h3>  1965年,是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全面铺开的一年。这一年,来自内蒙、黑龙江的林业干部、职工汇集到当时松岭林业公司所在地加格达奇。在这里,展开了林区建设的第一个会战——古源筑路会战,任务是修建一条65公里长的运材路。这次会战虽然在春、夏季进行,但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也是艰苦的。指挥部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劳动,有的人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了手、脚、脸红肿等过敏性反应;有的施工点要通过塔头甸子、河流、森林,帐篷等生活物品运不进去,只好人抬肩扛,有时当天支不上帐篷,就要露天住宿;施工机械不足,大家就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用肩挑手抬,采取反扣塔头、运土填石等有效措施,加快了工程进度。这场会战,7000多名开发建设者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奋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提前两个月胜利完成任务,为林区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h3><div> 战严寒是破“禁区”的第一大难关。大兴安岭气候寒冷,“滴水成冰,吐痰成钉”,年无霜期仅80至110天,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3、5度。“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男女同穿戴,五方六月吃干菜”便是当时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1964年11月,铁道兵三,六,九师奉命进驻大兴安岭时,正值严冬,他们在缺乏严冬行军和御寒防冻经验的情况下,在这人迹罕至的冰天雪地里连续行军三四百公里。冬日的晚上,官兵们只好穿着皮大衣,大头鞋,捂着皮帽子,和衣而睡。就这样,冷峭的寒风还是冻坏了不少同志,为了御寒和防止冻死人,每天半夜部队还要拉起队伍在雪地上跑一阵子。就这样,他们爬雪山,穿森林,直插林区腹地的各施工点。</div><h3> 十几万林业职工面对严酷的高寒,面对一无设备、二无经验的困难,创造出了以冷制冷,以冻制冻的“冻结施工法”和“反扣塔头、低温早强混凝土、冷砂浆砌石法”,提高了工效,先后在56条冰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大桥;发明了“无窑烧砖法”,造出了第一批红砖;还发明了“采育用统筹一次作业法”、“高寒水湿地改造法”等一系列生产、生活的成功方法,在破“禁区”上进行了伟大的实践。40年艰苦奋斗,修通林区公路1.6万公里,桥梁181座,建设各类房屋1000多万平方米。</h3> <h3>  林海站,也就是以前的“三荣岗”站。</h3> <h3> 回忆当年大兴安岭会战的“三荣”精神</h3><div>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发建设大兴安岭至今,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会战军民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英勇开拓,顽强拼搏,他们当年开发建设兴安的参加会战光荣、艰苦奋斗光荣、勤俭节约光荣的“三荣”精神,不仅为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奠定了精神基础,同样至今也激励着几代的兴安儿女奋发图强。</div><div>  在大兴安岭林区会战初期,来自祖国各地的8万铁道兵和2万林业职工的会战10万大军,挺进了千里林海。铁道兵6师27团几个先遣连队,1964年冬季,从加格达奇越过伊勒呼里山,进驻岭北的西里尼(就是现在的新林区林海经营所,铁路站名:林海站)。</div><div>  这个地方,开发前是鄂伦春族猎民打猎来往路过的歇脚之地。猎民们是根据西里尼河给这地方取名的。“西里尼”按鄂伦春语,带有难以生活的“死地”之意。1958年春,大兴安岭第二次开发时,在这里建了一个林业局筹建处点,命名为“西里尼林业局筹备处”,盖了一些简易的房舍和几栋欧式砖瓦房,不久就撤了。第三次开发时期,铁道兵6师27团先遣部队就进驻在这里。</div><div>  部队进驻后,这个地方比别的地方冷,又听说“西里尼”这个名字,按鄂伦春语有“死地”之意。大家总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要把“死地”变“活地”。经过议论和酝酿,有人就建议把“西里尼”改成“三荣岗”。“岗”字是岭上高坡的意思,“三荣”是部队指战员根据当时会战指挥部提出的:“参加会战光荣、艰苦奋斗光荣、勤俭节约光荣”的口号而想出来的,决心让这个“死地”变成活地——“三荣岗”。</div><div>  当年的10月,会战指挥部指挥何辉燕将军和政委罗玉川部长等视察部队,到了6师师部和师所属的27团,在听取师、团领导汇报时,都提到要把“西里尼”改为“三荣岗”的问题,后经过会战指挥部和特区政府的同意,就将当时地图上还没有标名的“西里尼”改为“三荣岗”。说“三荣”,它既是一个寓意深长的动员口号,又是一个激人奋进的行动准则,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于是“三荣岗”的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div><div>  1965年3月,当时的特区党委(也是林管局党委),分别在加格达奇、塔河和齐齐哈尔林干校召开林业干部会议,会上进一步宣讲了“三荣”精神,并把“参加会战光荣”作为首要任务来落实。当时,调往会战区的干部和职工,都是按会战区的政审条件和年龄、身体要求挑选的,尽管当时有“三年不带家属” 的规定,但大家都为能参加林区会战而感到光荣。为了巩固和打牢“会战光荣”的思想,会战区的干部和职工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老三篇”。“老三篇”就是毛泽东著作里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经过一周的学习,那真是“一通百通”。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我们来到大兴安岭那算个什么。组织分配什么就干什么,已成为一种风气。那些集体调来的同志学习比较简单些,经过几天学习,各自先表态,名单一公布,就各奔自己的岗位。</div><div>  “艰苦奋斗光荣”,这是林区人民一直发扬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大兴安岭精神的核心。当年参加林区会战的老将军、老领导,有的是经过长征的老干部,有的是老八路、老抗联,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他们以身作则,把当年“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带到了林区,与职工真是“同甘共苦”。由这些人组成的各级领导班子,自然就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div><div>  1965年“文革”前,特区(林管局)领导先是和机关干部同吃一个食堂、同住一顶帐篷。后来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中作出了“五同”和“五带头”的规定。五同就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事情;五带头是:带头学习“毛著”、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勤俭节约、带头克服困难、带头遵守制度。简单一句话,就是干部不搞特殊化,要求群众做的事情,自己得带头先做好。为了弘扬艰苦奋斗的会战精神,1965年12月,特区党委召开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了6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榜样单位和6个先进个人。会上宣传了“三荣”精神的实践成果,并把“树立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当成会战军民“站住脚”、“取得首战全胜”的成功经验。现在时隔40多年了,一些感人的事迹仍然在群众中流传,有些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div><div>  “勤俭节约光荣”,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主要内容。会战一开始,指挥部党委就制定了12条规定,强调:“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把勤俭节约的风气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已成为会战区军民一种自觉的行动。现在加格达奇几条主要马路的基础,都是当年参加会战的官兵和干部职工义务劳动修筑的。那时铁路专用线经常进一些建筑材料和各种物资,一遇到货物积压,就组织干部和职工参加劳动,有时白天上班,晚上劳动。把物资从火车上卸下来,再装到汽车上,运到施工现场和库存地。活完场清,回到帐篷宿舍,洗把脸就睡觉,从领导到职工没有例外的。当时没有劳动保护,没有加班费,也没有夜餐,但谁也没有怨言。办公室和办公用品更是节了又节、省了又省。特区(林管局)机关除了党政一把手有办公兼住宿的一间平房或者帐篷外,其余副职都是俩人一间,办公桌多数都是“大头沉”,工作人员基本上都三抽屉桌子,“木墩”凳子各办公室都有。办公用品用多少领多少,有的还实行“以旧换新”。罗玉川部长起草文件用纸,多数是用作废的一面空白纸。干部和职工生活也很艰苦,当时工资很低,每月开薪第一件事是往家里汇款,周末几个人凑合在一起,分别到食堂买几个菜,到商店买瓶酒,就算改善生活了。食堂没看见有人摆桌吃喝、搞特殊的。特区领导与职工一样排队买饭,在一起边吃边唠,有时连请示、汇报工作都顺便了。大家当时都是一个想法,能省就省,把钱用在“路、场、电”先行的主要工程上。为了节省出职工一年一次探亲假费用,从1965年秋开始,各单位学大庆“干打垒”经验,建一些“板夹泥”的“自建公助”房子。特区机关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盖了一些“金镶玉”(砖垛坯墙)、“芝麻糖”(水泥石砂预制块墙)、大火墙(房后山全是火墙式的)和小阁楼等等,其目的就是把国家调拨有数的砖用在必要的地方。多盖些“土房”让干部和职工家属早点上来,解决两地分居的困难。家属上来后,又组织集体生产,学习“南泥湾”精神,开荒种地,办农场、家属生产队,连各机关单位的房前、房后都种上了菜,以解决吃菜问题。</div><div>  现在,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正处在“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新时期,但昔日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大兴安岭精神,仍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宝贵财富。 (于长海)</div> <h3><font color="#010101">  加格达奇是我们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br>  我们在她的胸怀里纵情奔跑过,放声歌唱欢喜过,失声无息痛哭过……<br>  1970年和如今的对比,我们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br><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地区未正式设立,只有少数白俄罗斯族人和鄂伦春族猎民游猎,经常出现在此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该地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伦春自治旗。<br>  1953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在这里进行森林调查和勘察。1960年7月,成立加格达奇林业局,同年11月,设置加格达奇镇。<br>  1964年2月,开发大兴安岭的工作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近十万大军,奉命从水陆双向开进了这片高寒禁区的原始林区,统称为林区会战,指挥部和三师机关就设在加格达奇镇。<br>  1964年10月,加格达奇镇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全部交给会战指挥部,加格达奇镇与鄂伦春自治旗的隶属关系脱钩。<br>  1965年3月,加格达奇镇被并入松岭林业公司,并撤销了镇的机构建制。这就形成了政企合一的特殊行政规划。<br>  1966年4月20日,由于开发森林资源,支援国家建设,国务院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协调的基础上,以国内字115号文件批准将鄂伦春旗东北部在原属地不变的原则下划入大兴安岭特区。<br>  1967年末,重新组建加格达奇镇。<br>  197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镇改称加格达奇区。设为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br>  1979年7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的通知》(中发〈1979〉42号)又明确:加、松两区仍归黑龙江省管理,原属地权不变。<br>  2004年11月25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上报了《关于松岭加格达奇两地实行属地管理的请示》(呼政发〈2004〉96号)。强烈要求收回松、加两地。该市认为,大兴安岭林业开发的实质意义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已不存在,为促进该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请求自治区帮助该市收回加、松地区管理权。<br>  2012年6月19日,黑龙江省加格达奇机场正式通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加格达奇北山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前与当地战友相聚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向开发大兴安岭的铁道兵战友致敬!瞻仰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br>  您曾是否还记得:我们在你那丰满的胸怀开堂破肚。<br>  1969年应该是我们国家的多事之秋。3月2日爆发了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武装冲突后,紧接着在大兴安岭一侧的黑龙江上游吴八老岛、黑瞎子岛又爆发了新的武装冲突。国内的战备形式骤然紧张起来。苏联方面陆续调集了百万大军陈兵中苏边境。大的战斗随时发生。<br>  当年的金秋十月,我们铁三师和铁兵五0五东北指挥部机关为适应战备的需要,防备苏联的突然奇袭,遵照毛主斋 “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 在你这美丽胸怀开挖了我们各自所需的战壕,猫耳洞和防空工程。<br><br></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8月1日在加格达奇电视台与当地战友联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李成等战友的精心安排下,王爱萍和赵远昌陪同杨大林回到了1969年在十三团连队锻炼时的老营地,并找到了连队当年生活用水的水井,此清泉还是跟当年一样,涓涓细流,清清爽爽,甘甜可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大兴安岭电视台的精心策划下,把我们老兵重返大兴安岭的活动记实,编辑了近7分中的节目,特别编排于当日大兴安岭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对所有观众播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此,我们铁三师宣传队的全体老兵向大兴安岭电视台的所有工职人员致敬!</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加格达奇电视塔台前,联欢节目集体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曾经舞台剧照〈向林海进军〉,今日重返大兴安岭(喜相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回忆畅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与远方战友分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舞蹈四兄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吴八老岛。我们曾经在战火如荼的年代上哨登岛慰问过战斗中的官兵!在当年我们进入前线阵地.战壕 地道的慰问还记忆犹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历程!<br>  吴八老岛总面积1.62平方公里,早在1926年,吴湘莲全家五口搬到该岛上居住,并开设酒家,同年10月,吴湘莲病故,葬于岛上,因在家排行老八,故该岛得名吴八老岛,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方妄图把吴八老岛归其所有,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我边防军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99年12月,签署《中俄国界线东段叙述议定书》,该岛主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br>  一谈到中苏边境武装冲突,很多人都知道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其实同时在黑龙江上还有个吴八老岛,也是中苏激烈冲突的一个热点,只是没有发展到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的程度罢了。<br>  吴八老岛位于黑龙江上游413公里处,在黑龙江省呼玛县鸥浦三合村境内黑龙江主航道中国一侧,因清朝曾有中国居民吴相连――绰号吴八老的老人在岛上耕种而得名,理所当然是中国的领土。<br>这就给苏方在以后视吴八老岛为苏联领土留下了隐患。从双方拳打脚踢到苏军开枪打死在岛上巡逻的中国边防军,冲突越演越烈。吃亏了的苏军气急败坏,用棍子猛捅中国边民。参加当年登岛的呼玛知青、民兵战斗英雄山秋林。<br>  据统计从1969年5月12日至9月6日,苏方共向我方进行2160个点射,1363个单发,共8191发子弹,射击最大纵深约1000多米。至今岛上那摇摇欲坠弹孔累累的房架子,无疑是历史的见证。<br>  在吴八老岛一号岛航标处,现已建成一座旅游山庄,游客可以乘船游览,品尝黑龙江鱼的美味;还可以参观边防的山顶观察哨,不但吴八老岛、三合村尽收眼底,还能观看到俄方村民的生活活动的情景。三合边防连的山上观察哨是著名的北方第一哨。登上山顶,听着阵阵松涛,仿佛听到昔日三连的哨声。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俄罗斯村屯边民的活动,对吴八老岛及三合村全貌一览无余。游客还可以参观当年修建的几十公里的战略地下坑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美丽的吴八老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上吴八老岛哨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与守岛长官周杰和巡逻艇舰长周磊合影<br>  2.我们所登的巡逻舰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又登国界巡逻艇。</font></h3> <p class="ql-block">  特别提醒:欣赏视频时,关一下音乐《点一下⊙》屏右上方,这样欣赏时免受干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视频</p><p class="ql-block"> 我们非常荣幸登上中俄边界吴八老岛巡逻艇,亲身体验在黑龙江中巡逻国界的感受!江水滔滔,碧波荡漾,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敞开心扉欢迎着老战友的到来。江水中心线的这边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江域,另一边就是俄罗斯,巡逻艇是行驶在中俄共有水域之上的。听边防官兵讲,如今俄方的岗亭基本上都没有士兵值守,他们一个礼拜才巡查一次。这样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p> <h3><font color="#010101">  十万官兵登陆地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哨所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乘巡逻艇在黑龙江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巡逻艇在江心,过线就是俄罗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又进白桦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达中国北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又进北极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边陲漠河县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塔河铁道兵烈士陵园悼念长眠于铁路旁的革命烈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忙碌碌的王爱萍。<br>这次相聚,王爱萍等战友辛苦了!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马抗美.王爱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加格达奇北山与当地铁兵战友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十万官兵登陆地。<br>  在塔河县至呼玛县公路的中段,有一个少数民族兄弟集居的乡镇,那就是呼玛县白银纳民族乡,从乡政府向东北行驶二十余公里,便到了黑龙江畔的“三合村”。“三合村”古称“三合站”,村内有50余户人家300余口人。三合村本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但由于历史上发生过两件大事,使这个无名小村不仅载入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史册,同时也名噪中外。<br>  第一件大事对于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具有历史的影响,1955年至1958年间,大兴安岭林区的两次开发建设中,这里曾经是哈尔滨、佳木斯,黑龙江进入大兴安岭林区水陆的转运站。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必需的物资,生产资料,从事建设的人员全部在此登陆、集散与分配。现立在三合村黑龙江边的“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十万官兵登陆地”就是铁道兵三,六,九师等进入林区的历史见证。<br>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与前苏联因领土争端在北方黑龙江流域发生了战争,三合村所辖的吴八老岛也硝烟四起,战事同珍宝岛一样而引人注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北极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漠河北极村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的七星山脚下,纬度高达53°33′30″,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极昼胜景的最佳之处,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3159亩(8.7平方公里),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有农户243户,963人,居民房屋大部分为砖瓦结构平房,另外还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在北极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极、古水井、日伪电厂遗址、最北第一家等。每年夏至节期间都在江边举办夏至节篝火晚会,载歌载舞、通宵达旦。<br>每当夏至前后,这时有近20小时可以看到太阳,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极昼现象,幸运时还会看到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光。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江源高点。</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今昔塔源站的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上今日的塔源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下1968年的塔源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此两张老照片是作者于1968年末所照,</span>当年此车站由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和铁三师十五团一营共同管理。十五团宣传队队长刘佑恪,带领韩相友、刘树樟、王树宾、张兴华、王久一、王先锋、王恒山、高文臣、任飞虎、向明晶、李春林、薛元和等战友,到该站参加“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评比"锻炼并照此照留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当年该车站的站长是名叫高气的班长。车站的站房.候车室等都是用帐篷和木板所搭建,车站的站牌也是用木板钉在独木上制作的。全是原生态的制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塔源火车站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塔源镇,始建于1970年。离富裕站514公里,离古莲站346公里,隶属哈尔滨铁路局加格达奇铁路分局管辖,现为四等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塔源是1958开始筹建的,当时正值国家第二次开发建设大兴安岭。那时的塔源被黑龙江省定为6个林业局之一,可惜当时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而-下马。第三次开发大兴安岭时,这儿被命名为塔源乡,1986年才正式成立塔源镇。现在,总人口还不到4000人。由于它是大兴安岭新林区一个政企合一的单位,因而,它也是新林林业局的一个林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  吕景文战友,漠河海关的盛情招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民族兄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北极村口岸合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北极村是中国黑龙江省漠河县最北的村镇,同时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北极村位于北纬 53°33′30″,东经122°20'27.14"。 北极村是中国唯一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中国"北方第一哨"北极哨所处于北极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洛古河: 原称"洛鳖河"。村民们认为不好听,遂改称"洛古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设置洛古河卡伦。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始归漠河设治局,后隶漠河县管辖。1990年,全村有农户,绝大多数原籍山东。村民以种田、打鱼和运木材为业,生活水平较高,1985年人均收入即已超过千元。<br>黑龙江由南源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石勒喀河汇合而成,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江段长200多公里,最深12米,最浅1米,沿江两岸风光宁静秀丽。洛古河又是黑龙江源头第一村的村名,现有农家36户,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br>洛古河 风景<br>一个很小的边境村落,源于蒙古肯特山的石勒喀河和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的额尔古纳河在洛古河村汇流,形成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村的西面是内蒙古,北面跨过黑龙江就是俄罗斯。河上没有桥到了每年冬季,河面结冰后,对岸的俄罗斯的木头就通过冰面运过来.路边一个小小的绿色罐头房就是老毛子的边境检查站了.<br>大家都听到过黑龙江的传说吧,那条为民除害的黑龙大胜了那条残害生灵的白龙,那条江便有了名字。但是若长一条黑龙江你知道那黑龙在什么地方打败白龙的吗?那就是在现在的黑龙江源头洛古河村(这是我接着传说给你的传说)。黑龙江是由额尔古纳河、洛古河和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几条支流汇聚而成的,洛古河村就端坐在黑龙江的源头,被称为黑龙江源头第一村。这个村子有 景观<br>景观<br>将近100年的历史,总共有40户人家,清一色木刻楞的建筑,据说这种建筑冬暖夏凉,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人们居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最北邮局第一邮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神州北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终于找着北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漠河松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漠河高端 <br>  在黑龙江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个边陲小镇――漠河镇,位居中国的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天文景观―――北极光。所以,漠河镇又被称为“不夜城”。 <br>  漠河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个月左右,而且昼长夜短,白昼可达19小时以上。夏夜,如果你幸运的话,还可在 东方休闲之都-杭州 以美食的名义去旅行 度假居所 浪漫体验 探秘:穿越北纬30度 .<br>.</font></h3> <h3>又到十八站。1970年铁三师宣传队到吴八老岛去慰问前线官兵,曾经路过此站。今天,我们又一次踏上了这一古道,进入古驿站。</h3><h3> 十八站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黄金驿站,历史悠久,文化渊源,蕴涵着辉煌灿烂的古驿站文化内涵,富有神奇和迷人的魅力。了解“十八站”只有踏上尘封已久的黄金古道,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根溯源才能真正挖掘出“十八站”的由来。</h3><div>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很多俄国人夏季越过黑龙江牧马种地,打草狩猎,甚至有的人在黑龙江上游一带建立房屋不定期居住。沙俄政府却暗中支持,妄图造成既定事实,进而霸占中国领土偷采沙金。</div><div>  1883年,有一个鄂伦春人在额尔河支流(今老沟河)的河谷为葬马掘穴,发现了许多金苗,这个消息传到一个叫谢列特金的俄国商人那里,他就邀请矿师赖别特金偷偷地到老沟河去勘察,他们为发现大量的黄金所震惊,欣喜若狂,决定开采。漠河发现黄金的传说越传越广,来漠河采金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俄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仅1883年到1884年两年统计,就盗采黄金219000多两,于是老沟河金矿被沙俄称为“阿穆尔的加利福尼亚”,因此它既是沙俄的黄金殖民地,又是沙俄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据点。</div><div><br></div><div>  光绪十一年(1885),清朝开创“漠河金矿”,恭镗、李鸿章上奏光绪皇帝,并奏保李金镛为漠河矿物局第一任督办。李金镛调派库玛尔路佐台吉善带领鄂伦春兵马20余名,为其带路,开山掘道由黑龙江城(瑷珲)经墨尔根(嫩江)出发,历经险阻,开辟直达漠河金矿的嫩漠山路。</div><div><br></div><div>  在“黄金之路”开通之前,当时呼玛、漠河境内以及大兴安岭境内没有专设的公路,生活在这里的鄂伦春以及其他各民族以马、驯鹿为主要的陆地交通工具。他们骑马携枪跨河溪,越草地,穿密林,攀山崖;冬季则靠马爬犁、鹿雪橇、狗爬犁进行来往。在崇山密林,荒漠草地中踏出了一条条山间小道。为后来的驿路、驿站的建设打下了基础,为沟通边疆与内地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iv><div><br></div><div>  光绪二十年(1894)清政府为了运输漠河、呼玛一带的黄金决定开发这条山路,当时设想从齐齐哈尔经瑷珲再到漠河,水陆两路共计1500公里,路途遥远,运费昂贵。如果租用俄国船只,又怕其趁机寻畔再次入侵瓜分领土。后来选择了从嫩江到漠河这段山路,路途约900公里,略近一半。在这9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间,平均每30公里设一个驿站,一共设30个驿站,每个站里有站长、站丁数目不等。配备的牛、马、车辆也多少不均。驿站内设有站房、马棚,供来往的人和马匹食宿。一些站房除了国家提供的粮食外,还可以开垦荒地,放养牛羊等。十八站因此而得名。</div><div><br></div><div>  这条“黄金之路”即嫩漠公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起到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为内地和边疆的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1955年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就是沿着这条古驿站道向四周辐射的。从南起十二站,北到洛古河,东靠黑龙江,林海腹地、古道两侧,建设网点星罗棋布。从前的“嫩漠公路”荒芜人烟,而现在沿路分布着大小村庄、乡镇、林业局所在地。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形成了沿驿站自上而下的繁荣的人文景观、旅游胜地。昔日的“黄金之路”已成为“S——209”省道</div><div>十八站乡,以清代设置的驿站得名。清初,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开辟墨尔根至雅克萨的驿道,于今乡境东南部设置驿站一处,从墨尔根起依序排为第十八站,故名。隶属黑龙江副都统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先后隶属呼玛厅设治局和呼玛县管辖。</div><div>1929年2月,划归鸥浦设治局管辖,同年6月将鸥浦设治局改为鸥浦县。东北沦陷后,隶属鸥浦保。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3月,划归呼玛县管辖,隶属鸥浦区。</div><div>1953年由政府拨款建立新村,安置游猎的鄂伦春族定居。</div><div>1957年11月,设置十八站鄂伦春族乡。</div><div>1958年9月,改称十八站人民公社。</div><div>1981年8月,划归塔河县管辖。</div><div>1984年初,政社分开,改为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是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聚居区之一。</div> <h3>  现在古驿站已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原生态公园。</h3><h3> 公园坐落在最繁华的花园街南侧。沿黄金之路商场南行约两百米,你会看到远处那恢弘气势的仿古门。门的两侧,分别书写着:古道神奇显清幽,群英妙手铸锦绣。门前蹲着两尊威武的石狮。公园的东、西、南三面,被落叶松、樟子松、杨树等树种组成的原始森林环绕,清幽而古朴。 </h3><div> 走入驿站公园,一块醒目的大理石碑展现在人们面前。碑身大约高一米五,宽三米左右。它详细地记载了这片原始森林的年代和始建公园的初衷及意义。 </div><div> 石碑不远处,是一处极具特色的石雕。石雕的底座约两米见方,上面是汉白玉石雕“沙漠王子与雄狮”。这个典故,蕴涵了古驿站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div><div><br></div><div>在它的身后,是两座对称的石龚桥,石龚桥的桥头,是供人们休息和乘凉的亭子。 </div><div><br></div><div>沿路南行,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长廊。长廊约100米。它的入口和出口处,两端分别由两尊石狮守卫。长廊的上方,是巧夺天工的雕栏。雕栏的上方,是手工彩绘仙鹤、花鸟、祥云的图案。这些美伦美奂的图画,和周围古朴的原始森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人间天上的仙境氛围。长廊的中部,有一个环形梯。扶梯而上,是一个圆形返古楼榭。坐在这里,周围的原始森林尽收眼底。真是神奇而美妙! </div><div><br></div><div>走过长廊,是十二生肖的圆形水池。每一个生肖都雕刻得惟妙惟肖。生动而有情趣。华灯初上,这里的十二个生肖喷洒着五彩的水柱,成了公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也是孩子们玩耍的最好去处。 </div><div><br></div><div>西侧,是一块空旷整洁的广场。是人们活动健身的地方。每天清晨和晚上,有很多老年人在这里扭秧歌、练太级,年轻人跳集体舞。广场不远,是一个大型舞台。每到周末,社区组织的许多纪念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div><div><br></div><div>再往前走,就到了花园的南门。门口处,是一座大型雕刻—龙图腾和腾飞中的骏马。底座碑身刻有“马跃龙腾”四个大字。这座石刻,突出展示了古驿站人民的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和几十年的奋斗历程。 </div><div><br></div><div>在驿园里漫步,你随处可见通向周围原始森林的彩石小径,和错落在林荫中的别致凉亭。这些景致,为古朴的驿园,凭添了许多的情致和幽雅。 </div> <h3><font color="#010101">  各景点留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各景点留影</h3> <h3>  各景点留影</h3> <h3>  各景点留影</h3> <h3>  铁三师文工队</h3> <h3><font color="#010101">  铁三师文工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各时期的演出照片</font></h3> <h3>  各时期的演出照片</h3> <h3>  各时期的演员照片</h3> <h3>  各时期的演员照片</h3> <h3>  各时期的演员照片</h3><div>上下照片:王本周、杨大林、王文理、周金英、安军、张红梅、孙玉华。<br></div> <h3>  各时期的演员照片</h3><div>上上照片:配乐诗朗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朗诵:王本周(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话剧糸毕业生)、王文理(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话剧糸毕业生)<br></div><div>上下照片:王本周、王文理、周金英、安军、张红梅、孙玉华。<br></div> 78年铁道兵第3师政治部宣传队合影 歌伴舞 (上海人艺严顺开,毛树怀,王玉珍,徐彬,马广明) 男演员班合影 京剧沙家浜剧照 京剧沙家浜剧照 三师文工队 三师文工队队长李魁亮和田力照片 三师文工队  韩志晨各吋期照片  韩志晨各吋期照片  韩志晨各吋期照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志晨,笔名阿尘、阿晨,铁三师宣传队创作组长。1993年10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晋升正高职称,2000年的省管优秀专家,2010年晋升国家技术二级,吉林省高级专家协会首批会员,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吉林省新媒体学院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长春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山东龙口市音乐家协会荣誉主席。历任吉林省电视台电视剧创作部主任、省影视集团副总、艺术总监。主要作品有与其兄韩志君联合编剧的长篇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雾海帆》、《烽烟飘过的村落》和电影《大唐女巡按》、《大脚皇后》、《金秋喜临门》、《婆婆妈妈》、《乌蒙山恋歌》等。自己独立编剧的作品有:28集电视剧《太阳月亮一条河》、24集电视剧《八月高粱红》、14集电视剧《海瓮》、14集电视剧《大山嫂》、10集电视剧《彩练当空》、中篇电视剧《山野的桥》、中篇戏曲电视剧《三请樊梨花》、短篇电视剧《山爷》、《潮起潮落》、《小镇女部长》、《风雪桅杆山》,电影剧本《大地就是海》、《头上就是天”、《界河就是桥》、《庄稼汉》、《胶东铁汉》、《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酒鬼和他的犟媳妇》,《双方向车道》、《一座城市两个女孩》、《傻爹和他的俊闺女》、《耿二驴那些事儿》以及舞台现代评剧《春回桃湾》等等。曾先后获得五项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两项“中国电影金鸡奖”、八项全国“飞天奖”、五项中国电视“金鹰奖”、一项电视文艺“星光奖”、多次获得全国电视纪录片一等奖、三项东北“金虎奖”,还曾获第七届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设计奖,是“飞天奖”首届编剧单项奖与东北三省“金虎奖”连续三届优秀最佳编剧奖获得者。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时,被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对中国电视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60位艺术家”(12位编剧之一)。</p> <p class="ql-block"> 韩志晨各吋期照片</p><p class="ql-block">韩志晨影视剧作选集自序:《走出瀚海兮入长河》</p><p class="ql-block">第一卷:电影文学剧本爱在槟榔花开时1,《爱在槟榔花开时》2,《拉林河兄弟》3,《大地就是海》4,《头上就是天》5,《界河就是桥》6,《南官河边的女人》7,《金秋喜临门》8,《田四爷》</p><p class="ql-block">第二卷 电影文学剧本乌蒙山恋歌1,《乌蒙山恋歌》2,《婆婆 妈妈》3,《一座城市 两个女孩》4,《耿二驴那些事儿》5,《净影寺》6,《双向车道》7,《胶东铁汉》</p><p class="ql-block">第三卷:长篇电视剧八月高梁红1,《八月高梁红》(24集)2,《花开时代》(20集)</p><p class="ql-block">第四卷:长篇电视剧太阳月亮一条河1,《太阳月亮一条河》(30集)2,《山高高 路长长》(10集)3,《大山嫂》(14集)</p><p class="ql-block">第五卷:长篇电视剧《瓮子、女人和海》《瓮子、女人和海》(上)《瓮子、女人和海》(中)《瓮子、女人和海》(下)(共44集)</p><p class="ql-block">第六卷:中短篇电视剧、舞台剧风雪桅杆山1,《风雪桅杆山》2,《小镇女部长》3,《山爷》4、《潮起潮落》5、《山野的桥》6、《春回桃湾》7,《三请樊梨花》 8、《喜鹊登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文艺宣传队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男士:</p><p class="ql-block"> 1.黄道钦、2.黄明来、3【高根堂】、4【张永禄】、5.张世桐、6.陈成龙、7.孙在翼、8.曲延生、9.代龙臣、10.张云生、11.刘国强、12.姜凤南、13.孙阿迈、14【马玉田】、15.张立成、16.李永田、17.孙胜强、18.马广明、19.牟善登、20.薛元和、21.孙维瑚、22.赵树林、23.杨连华、24.【李振伟】、25.齐善省、26【朴东振】、.27.王子臣、.28.汪国富.29.【高泽明.】、30.林有齐、31.康健、32.吕景文、33.胡乃泽、34.【李良】、35.毛树怀、36.杨大林、.37.赵远昌、38.杨景林、.39.江志明、40.任学忠.、41.杨解坤、42.吴会军、43.侯景文、44.刘长伯、45.张绍林、46.丁国军、47.刘卫平、48.【王本周】、49.【王文理】、50.张英林、51.【张应林】、52.蔡德松、53.张虹、54.张鹏森、55.王学文、56.刘世家、57.郭继民、57.冯新华、58.田小松、59.徐昂迈、60【闫铁胜.】、61【周杰.】、62.高长清、63.林有奇、64.郑岩伟、65.赵新华、66.耿清江、67.王敬先、68.张正、69.张继东、70.于贵江、71.苏鹏举、72.李延忠、73.王建国、74.郑成玉、75.陈礼鼎、76.赵晓军、77.梁正华、78.曹承刚、79【高宝成】、80.黄继福、81.毛秀璞、82.李海东、83.熊大银、84.方杰、.85.李钟根、86.董信玉,87.王晖、89.张书洪、90.于忠德、91.曲景和、92.全德利、93.李永青、94.李丹、95.张书奎、96.郑海金、97.张景祥、98.韩志晨、99.张兴国,100.杨国义、101.高泰、102孙力、102【罗建安】(创作组)</p><p class="ql-block"> 女士:</p><p class="ql-block">1马抗美、2安军、3周金英、4张红梅、5孙玉华、6王爱萍、7赵桂芝、8徐斌、9【王玉珍】、10张永红、11张育英、12王秀梅、13史玲、14王齐军(琪君)、15王翠华、16于淑敏、17李月梅、18高桂琴、19王燕、20张莉、21姜小慧、22金爱子、23程薇、24于智明、25黄淑华、26陈娜敏、27陆敏、28颜静、29李晓红、30宫丽滨、31杨丛林、32付爱国、33姚金凤、34【李雅娟】、35谢敏艳、36陈明达、</p><p class="ql-block">铁道兵三师文工队(已有记录记忆的):李魁亮 、张凤歧、黄荣森、田力、于洪淑、</p><p class="ql-block"> 以上人员,请各位战友联系我(13691063061)补充修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文艺宣传队编导排练的铁道兵文工团焦乃积团长,和力凯峰(舞蹈老师),潘彼得(声乐老师),王宝村(话剧表演老师),一起同战斗生活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同我同吃同住同演出同战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各级领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我们亲爱的老战友:高根堂、张永禄、张应林、高泽明、周杰、朴东振、王玉珍、马玉田、李良、闫铁胜、高宝成、李雅娟、王本周、李振伟、王文理、罗建安祈祷!</p><p class="ql-block">战友们永远怀念我们一起战斗生活的日子,怀念你们。</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铁道兵三师文工队进关后在接管后的铁道线货车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铁道兵三师文工队,前排右一半跪者田丽阿姨。</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三师文工队历程</p><p class="ql-block"> (此文由~~原铁道兵三师代师长黄振荣之子黄黎撰写)</p><p class="ql-block"> 2014年清明节,回八五二农场给爸妈扫墓之前,85岁原铁道兵三师文工队女高音独唱演演员田丽阿姨,从内蒙大杨树农场局也来到了八五二农场,要给她的老首长原铁道兵三师代师长、我的爸爸黄振荣和她的战友我的妈妈赵英华扫墓.</p><p class="ql-block"> 4日,坐在八五二农场新宾馆和田阿姨述说往事时,勾起了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回忆.</p><p class="ql-block"> 1945年,爸爸黄掁荣由延安抗大编入359旅第二梯队,南下湖南准备接应王震将军率领359旅第一梯队.在行军途中,日本投降,东北光复.按党中央命令,359旅第二梯队南下改为北上,部队昼夜强行军,奔扑到东北 部队到东北后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359旅.</p><p class="ql-block"> 爸爸随后调到护路军一团当团长. 1948年起先后任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亦称铁路修复工程局)(军委铁道兵团)第四支队副支队长兼参谋长、铁道兵三师副师长、代师长.</p><p class="ql-block"> 田丽阿姨就是这个时期参军入伍到了三师文工队. 三师随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进关,从绥化、哈尔滨启程,驻防过吉林、辽宁、山海关、唐山、北平、西安、咸阳、宝鸡等地铁路沿线多处城市和乡镇.</p><p class="ql-block"> 三师沿铁路线行军两年多时间.文工队随着部队军列边行军,边在战场上鼓动宣传.用竹板、手风琴和歌声,鼓励三师将士攻占和接管沿途铁路局、火车站及铁路线路 . 这两年多时间,三师文工队为新生的我军铁路军管政权进行了无数次演出,并深入团、营、连,为官兵演出,获得了多次立功、嘉奖.</p><p class="ql-block"> 更使我没有想到的是,田阿姨原铁道兵三师同期文工队战友张风岐(己故)三个儿子闻信后,5日晨起驾车600多公里,从哈市阿城区赶到八五二农场,和田丽阿姨见面,并代来解放战争后期铁道纵队三师文工队员合影照片,其中就有田丽阿姨.</p><p class="ql-block"> 在交谈中,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三师文工团入朝鲜经历和八五二农场文工队组成人员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1951年2月初,三师文工队随志愿军铁道兵笫三师秘密渡江出征,进入朝鲜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从这时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为止,,三师文工队没有休整过,整整为三师、朝鲜人民军官兵及朝鲜人民表演各种节目两年半时间。地点从介川附近的清川江开始,到顺川附近的大同江,再前进到阳德前线,1953年初又回防定州市附近的大宁江大桥。转战南北搬了无数次的家,在数不清次数的美机狂轰乱炸间隙空间,.他们同当时中朝军中文艺团体分别演出,鼓舞了官兵士气. 他们同当时中朝铁道部队一起,共同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p><p class="ql-block"> 1953年11月15日,,三师文工队随铁三师从朝鲜大馆出发秘密回国. 铁道兵三师在国内休整后又开始修国内鹰(潭)厦(门)铁路, ,三师文工队又赴铁路在福建、广西两省各施工现场,为官兵们献歌、献舞、鼓劲.激发了官兵激情,使该段在世界铁路史上也属难度大的铁路快速延伸.</p><p class="ql-block"> 1956年3月12日,爸爸黄振荣踏出完达山北垦荒第一行脚迹后,三师文工队分两批于1956年和1958年成批来到八五二总场.进入亘古荒原后,和公安军文工团、铁道兵四师、五师部份文工队队员,组成八五二农场文工队. 当年八五二农场宣传队。~黄黎</p> <p class="ql-block">  铁道兵三师文工队,1952年在朝鲜慰问志愿军官兵及当地人民。拉手风琴者就是铁三师文工队分队长张凤岐。~王爱萍</p> <h3>铁三师文工队分队长张凤岐在朝鲜战场上和1955年授衔后的张凤岐</h3><div><br></div> <p class="ql-block">黄荣森和崔木兰</p><p class="ql-block">黄荣森:铁三师文工队创作员,《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道兵经典:《铁道兵志在四方》(1)</p><p class="ql-block">梅梓祥 2018-03-27</p><p class="ql-block">《铁道兵志在四方》(以下简称“志在四方”)这首歌,在中国铁建、全国铁道兵战友,以及全社会,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今天将这首歌曲创作、发表、演出的背景,词曲作者情况,以及与歌曲相关的故事介绍如下—、背景。</p><p class="ql-block">歌曲诞生在60年代初。当时,铁道兵经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投身于祖国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黎湛、鹰厦、包兰等铁路建设的胜利,声誉日隆。</p><p class="ql-block">歌曲最早发表于1962年4月21日《铁道兵》报,以及铁道兵政治部主办的《铁道兵志在四方》杂志。随后在《上海歌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歌曲》杂志发表。铁道兵文工团试唱、演唱,受到好评。1964年,作为“男声小合唱”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荣获优秀歌曲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每周一歌”栏目播出。这之后,铁道兵文工团采用大合唱、小合唱、联唱、领唱、独唱等多种形式,“逢演必唱”,影响日益深远。</p><p class="ql-block">二、词、曲作者 </p><p class="ql-block">词作者黄荣森,193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市,1950年参加铁道兵,在三师文工队工作,1965年调到铁道兵文工团,1969年去干校,1972年被分配到河北兴隆铁道兵6444厂(兵改工时,工厂交解放军总后勤部,以后工厂移驻河北秦皇岛市),直到退休。曾在省市报刊发表多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被承德市评为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退休前被总后勤部评为高级政工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曲作者郑志洁,天津市人,1927年生,1944年入伍,曾担任铁道兵文工团歌舞团团长,石家庄军分区第二干休所(原铁道兵干休所)离休干部。2012年2月7日因病逝世。</p><p class="ql-block">郑志洁先生在《抑制不住的激情》(《铁道兵不了情》)一文中,回忆“志在四方”歌曲与词作者“合成”的经过:</p><p class="ql-block">“1960年初,铁道兵文工团创作组,接受了领导交给的创作任务,来到在海南岛执行修路任务的七师采风。创作组的同志们从海南岛归来时,坐在上下颠簸的船上,思考的问题都很多,每人想的都很激烈。当时,我也想得很多,想到了我们铁道兵部队,南征北战,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成年累月,艰苦奋斗。这支英雄队伍,下怕苦、不怕累,昼夜奋战的革命精神,更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脑子里出现了许多音乐形象。下船之后,乘车往北走时,音乐形象就连篇而出;同时脑子里出现了好几个音乐形象,其中之一就是《铁道兵志在四方》。</p><p class="ql-block">“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与其他歌曲不同,通常是先有词后谱曲,然而,这首歌则是先有曲后填词。从北到南,祖国山河的壮丽,和铁道兵战斗生活的情感火花碰撞,似乎有种音乐的旋律在萌动。当时我很急,手头又没有纸,于是灵机一动,便在胳膊上写开了,写满了整个胳膊。后来就成为《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曲子。几乎没作任何改动。”(梅梓祥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黄荣森老先生今晨(2021年5月17日)8点因病在秦皇岛辞世,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黄老先生是《铁道兵志在四方》的词作者(曲作者郑志洁先生2012年病逝于石家庄)。</p><p class="ql-block">黄老生前遗愿:后事一切从简 ,不开追悼会 ,不向遗体告别 ,不收礼 ,不保留骨灰 。</p><p class="ql-block">黄荣森简介:</p><p class="ql-block">193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市,1950年参加铁道兵,在三师文工队工作,1965年调到铁道兵文工团,1969年去干校,1972年被分配到河北兴隆铁道兵6444厂。兵改工时,工厂移交给解放军总后勤部,以后移驻河北秦皇岛市。黄荣森在该厂退休。曾在省市报刊发表多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被承德市评为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退休前被总后勤部评为高级政工师。</p><p class="ql-block">黄老像他创作的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一样永垂不朽!</p> <h3><font color="#010101">  结束语:<br>  在八.一节之际,祝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安顺!<br>在签名永存的同时,我们没有忘记铁三师宣传队的老前辈们一一铁三师文工队,铁三师文工队在解放战争初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护路军铁道纵队而诞生,其中独唱女演员田丽阿姨已快九十岁了!<br>我们在此向老前辈们以军礼致敬!<br>我们也期盼着铁道兵三师文工队暨宣传队各个时期的战友们来一次大团圆!<br>  相聚在今朝!</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赵远昌,2016.7.30</font></h3> <h3>优酷视频</h3><h3>咱当过铁道兵</h3>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师文艺宣传队原创节目(孙阿迈)</p><p class="ql-block"> 在创作组孙阿迈,韩志晨,江志明,王学文,刘锡洋,丁国军,楊景林,牟善登,罗建安等战友集体智慧的努力下,创作出了各类原创节目</p><p class="ql-block"> 小歌剧类</p><p class="ql-block"> 一、《一块玻璃》</p><p class="ql-block"> 1971年8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塔河、集体编剧、作词、孙阿迈作曲)该剧以大兴安岭冬天的鄂伦春族村落为背景,采用了鄂伦春族民间的曲调,展示了铁道兵某部班长和战士小何在野营拉练中,与鄂伦春族老大娘和女儿葛英因一块玻璃的损坏,购买和赔偿所发生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二、《一絲不苟》</p><p class="ql-block"> 1974年1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江志明编剧、作词、孙阿迈作曲)该剧表现了铁道兵在大兴安岭冬季的施工中、围绕着工程质量而发生在排长战士陈育明及其母亲、妻子间的激烈矛盾、充分展示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对人民负责的铁道兵精神。</p><p class="ql-block"> 三《初到草原》</p><p class="ql-block"> 1977年11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王学文编剧、作词,孙阿迈作曲)该剧描绘了初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修铁路的铁道兵,在遇到了取暖煤不足的情况下,战士于大椤、丁晓军、班长与蒙古族牧民扎布、山丹、塔拉,为送牛粪取暖而体现的军民鱼水深情。该剧采用了浓郁的蒙古民歌基调惯穿全剧。四、《回乡之路》</p><p class="ql-block"> 1978年2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王学文编剧作词、孙阿迈作曲)该剧围绕着转业首长回乡务农所引发的乡亲们的不同矛盾和心态,揭示了以鲍发富的反面教材而发生激烈斗争的故事。讴歌了老首长崇高的精神境界。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舞蹈类 </p><p class="ql-block"> 一、《让水》、铁道兵战士、达斡尔族女民兵的群舞,11973年4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塔河、编舞杨解坤、作词江志明、作曲孙阿迈、刘国强。 </p><p class="ql-block"> 二《拥军鞋》、铁道兵战士、老大娘和众乡亲的群舞、1972年3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塔河,编舞杨解埂、作词江志明、作曲刘国強、孙阿迈。 </p><p class="ql-block"> 三《野营新篇》、铁道兵男战士的群舞、1971年10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图強隧道工地、编舞作词江志明、作曲孙阿迈。 </p><p class="ql-block">四《喜迎铺轨队》、朝鲜族男女三人舞,1977年4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编舞作词丁国军、作曲孙阿迈 。 </p><p class="ql-block">五《小护路队》、铁道兵战士和少年儿童的集体舞、1978年2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编舞作词丁国军、作曲孙阿迈。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舞剧类 </p><p class="ql-block"> 一、芭蕾小舞剧《代代相传》(1975年5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编舞丁国军、于智明、作词江志明、作曲孙阿迈)。此剧展示了政委向班长、小战士及女卫生员传承光荣传统、身先士卒的“一针针一线线”为战士们缝补军衣、教育小战士要“拒腐永不沾”“南泥湾精神要代代相传”的动人故事。 二、《夺鞭》(1978年3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编剧编舞作词丁国军、作曲孙阿迈) 该小舞剧表现了复原战士重返鄂伦春家乡后、带领牧民们同歪恶势力进行斗争所发生的惊险故事。展示了复原战士、老牧民、青年男女的动人事迹及陈旧~给少数民族部落带来的灾难 </p><p class="ql-block"> 器乐作品类 </p><p class="ql-block"> 一、《军民肩并肩》民乐合奏(1971年10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p><p class="ql-block"> 二、《沸腾的隧道》民乐合奏(1972年12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p><p class="ql-block"> 三、《唱支山歌给党听》扬琴协奏曲(1974年11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p><p class="ql-block"> 四、《真像一对亲兄弟》单簧管二重奏》(1975年3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p><p class="ql-block">五、《美丽的电波》手风琴二重奏》(1977年10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六、《魔术配乐》管弦乐(1973年3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p><p class="ql-block">七、《魔术配乐》民乐(1977年12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组歌类 </p><p class="ql-block"> 一组歌</p><p class="ql-block">《林海雪原铺新路》(1973年1月—1975年12月创作于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孙阿迈作曲) (一)向林诲进军 1《序曲》配乐诗朗诵(集体作诗) </p><p class="ql-block"> 2《砸开铁门闯林诲》合唱(集体作词) </p><p class="ql-block"> 3《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合唱(集体作词) 4《毛主席派来勘测队》女生二重唱(孙阿迈作词) </p><p class="ql-block"> 5《设营歌》男生小合唱(集体作词) </p><p class="ql-block"> 6《打锤歌》男生领唱、合唱(杨景林作词) 7《风枪哒哒哒响》男生二重唱(杨景林作词) 8《推土机手之歌》男生合唱(杨景林作词) </p><p class="ql-block"> (二)军民魚水情 </p><p class="ql-block"> 9《我为亲人运输忙》男女生二重唱(杨景林、王学文作词) </p><p class="ql-block">10《支农的队伍回营房》小组唱(孙阿迈、王学文作词) </p><p class="ql-block">11《铁道兵和老百姓一家亲》合唱(集体作词) (三)铁道兵的情怀 </p><p class="ql-block"> 12《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男高音独唱(王学文作词) </p><p class="ql-block"> 13《喜迎铺轨队进深山》女生独唱(杨景林作词) </p><p class="ql-block"> 14《帐篷伴我走天下》领唱、合唱(集体作词) </p><p class="ql-block"> 15《向新区进发》合唱(集体作词) </p><p class="ql-block"> 16《尾声》合唱(集体作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组歌</p><p class="ql-block">《红军战士英雄汉》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组歌(1975年8月创作于吉林省桦甸、江志明作词、孙阿迈作曲) </p><p class="ql-block">1《英雄的史诗贯长虹》合唱 </p><p class="ql-block">2《红军战士英雄汉》女生独唱、合唱 </p><p class="ql-block"> 3《发扬红军好传统》男生合唱 </p><p class="ql-block">4《毛主席军事思想指引我们勇敢向前》合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文艺宣传队,一九七六年参加了兵部在嫩江举办的文艺汇演,韩志晨担任宣传队创作组长,韩志晨创作了相声《普通一兵》(刊于《志在四方》杂志)、快板书《铜门铁锁》(以上两个节目铁道兵文工团曲艺队演出过)、韩志晨与孙阿迈创作了诗歌联唱《怀念毛泽东主席》(刊于《志在四方》杂志)、韩志晨与孙阿迈、丁国军创作了女声表演唱《我们是雪山格桑花》(大兴安岭广播电台播放)。韩志晨与孙阿迈、丁国军策划并创作了了座唱《龙江颂》,数来宝《高寒地区菜花香》(铁道兵文工团曲艺队演出)。一九七七年创作了相声《摘桃记》(大兴安岭广播电台播放)。</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三师宣传队于1978年撤编,这就是我们难以忘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师文工队和文艺宣传队的芳华缩影!</p> <h3>  补记:</h3><div> 至发此美篇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传遍了海内外,受到各位战友和读者的广泛关注。点击量不断刷新,在此我由衷的感谢各位读者。特别是曾经当过铁道兵的战友和其铁二代,还有各个部队的战友,他们的点评点赞,体现了对部队生活回忆绵长、战友真爱。</div><div>通过此美篇,有很多战友找到了分别近半个世纪的战友。</div><div><br></div><div> 傲雪点评说:看了远昌制作的重返大兴安岭周年纪念录,三师文工队老前辈、分队长张凤岐之子给我发来感言: 真好!和战友们重返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畅谈过去,回忆历史,心潮澎湃,每张照片,记录永恒,弥足珍贵。兵弟我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向您及三师宣传队的各位大哥大姐致以崇高的军礼!</div><div><br></div><div> 西卯洛夫留言:谢谢远昌大哥作为有心人为战友们做出的无私奉献!</div><div><br></div><div> 牛孟申留言:看到老一代铁道兵人,又想起我们那一代人了。</div><div><br></div><div> 原铁道兵报社编辑梅梓祥,在他的博文里评说此美篇: </div><div>朋友圈中,印象最深的是“铁道兵三师宣传队重返大兴安岭一周年”的微信。大量新、旧照片,配上与内容契合的歌曲。逝水流年,宣传队皆是帅哥美女,现都入老景,好在“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还是一派返老还童的英姿勃发!中铁十四局、十一局等,都有用心竭力且美丽的微信视频,传承、宣传铁道兵及企业的精神与发展成就。</div><div><br></div><div> 杨景林的点赞:</div><div> 沁园春-赠赵远昌</div><div> 重返周年纪欣赏感怀</div><div><br></div><div>倩影帧帧,</div><div>笑意盈盈,</div><div>热血沸腾。</div><div>叹耄耋花甲,</div><div>重游故地,</div><div>老兵新传,</div><div>再展雄风。</div><div>千里来寻,</div><div>华年旧梦,</div><div>文艺青春不了情。</div><div>重歌舞,</div><div>看北疆新貌,</div><div>足慰平生。</div><div><br></div><div>依稀又返军营,</div><div>正巡演兴安林海中。</div><div>忆北山礼堂,</div><div>吹拉弹唱,</div><div>编排节目,</div><div>各显神通。</div><div>军旅熏陶,</div><div>风霜洗礼,</div><div>有幸当过铁道兵。</div><div>桑榆晚,</div><div>愿夕阳无限,</div><div>永葆年轻。</div><div><br></div><div>杨景林</div><div>2016年8月1日</div><div><br></div><div> 萧智福留言:往事多多,回忆当年,激情岁月,浮想联翩!</div><div><br></div><div> 空天窥留言:历史的珍贵,在于分秒的瞬间,战友们健康长寿!</div><div><br></div><div> 成国英留言:</div><div> 远昌发的视频非常好,给我们带去了回忆,请忠心问你一声你知道师部宣传部长四川宣汉县的罗建安下落吗?</div><div>(回复:你要找的罗建安如有下落,在此我第一时间告诉你。最好你留下联系方式给我。)</div><div><br></div><div> 罗总留言:</div><div> 应该好好珍惜这份珍贵的纪念活动是铁三师的光荣。</div><div><br></div><div>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燕的弟弟王宁留言:</div><div> 他看到此美篇后及时告诉了他的姐姐王燕,又多方打听与我的联系电话。促使了我们分别近半个世纪的王燕联系上了,原宣传队的战友都非常高兴。</div><div> 王燕的留言:</div><div> 赵远昌您好:我弟弟刚发我您写的铁三师宣传队的文章。他说女士名录中(原版)17号(现版19号)是我。怎麽联系您?</div><div><br></div><div> 艳艳的留言:</div><div> 可惜我没能参加这次聚会,但上面有我的名字已足够,我为自己曾经参加了这只光荣的宣传队而骄傲!</div><div>在此衷心的感谢各位的点评点赞!</div><div>特别要感谢以资鼓励此美篇的马抗美班长的两次赞赏金!</div><div>谢谢以资鼓励此美篇的刘正金、黄荣华、韩振桐的无私赞赏金!</div><div><br></div><div> 黑虎尉迟希军留言:</div><div> 我的大学同学 是65年辽宁庄河兵,可能是铁九师的,他与91年去世了,我工兵部队78年退伍,上大学时,就听到他讲起铁道兵三个师进驻大兴安岭修铁路的故事。了不起,敬佩。👍👍👍</div><div><br></div><div> 王连生留言:</div><div>暮年闲聊忆往昔,</div><div>重温军旅叙旧情。</div><div>青春无悔洒热血,</div><div>铁路共筑铸辉煌。</div><div>谢谢你!我的战友,好作品!为你娇傲,为你自豪!为你点赞!!!👍</div><div><br></div><div> 刘佑恪的孙子(Mr_k):</div><div> “您好,我是文中所说的铁三师十五团宣传队队长刘佑恪的孙子,请问提及我爷爷的那段文字右上方的那位是否是我爷爷?各位长辈是否还有更多关于我爷爷的照片或文字记载呢?”</div><div>回复:Mr-k你好!我1968年到十五团宣传队时,就是刘队长接待我的。我还清晰的记得他,他的嗓音挺好,非常低沉,很洪亮。他是什么大学的毕业生,而且他会打拳,当时给我们打的猴拳特别棒。他现在身体还好吧!我们非常想念他,而且还想跟他联系。请你务必联系我,请向你爷爷问好!</div><div>Mr-k回复:回复 远昌✨在线:感谢您与各位长辈的记怀,若各位长辈能够重聚,那会是多么的美好,但可惜爷爷于2012年心脏病突发已经逝世了。</div><div> 爷爷在转业后便回到家乡参与当地政治,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评为了市劳动模范,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在我幼年时爷爷常常会提起在部队时与各位战友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也心生了无数的向往。</div><div> 如今我们也特别的怀念爷爷,希望各位长辈可以保重身体,颐养天年。真心感谢您若干年后仍能对爷爷如此记怀,感谢!</div><div>回复:请你常联系,我们一定珍惜和你爷爷的这段情谊的!让他在天堂也能看到他的战友还能与孙儿联系对话!谢谢你</div> <p class="ql-block">转白帆作家老总的点评:(白帆)我不知道远昌这段视频是什么时候发的。我从早上七点钟一直看到现在。幸亏我昨晚没看到,否则彻底无眠。金平称你兄,我当兵那年17岁,金平可能16岁。</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宣传队老兵重返大兴安岭》这个视频,是史诗性的作品。我今天也无心搞其他写作,准备写两个点评。因为,今晨又收到一条微信,原三师组织干事刘兆昌三年前去逝。而我,也虽时会去见这些逝去的战友。而我作为三师创作员,评论三师战友作品,也是应该的。我醉后的胡言乱语,铁一师早己见怪不怪,但愿三师战友也不要在意。</p><p class="ql-block">这段视频的政治性在于,完整记述了铁道兵奋战高寒禁区大兴安岭,修建嫩林铁路中,那种艰苦奋斗的"三荣"精神。这种精神也在也需要。习总书记嘱托,为复兴祖国大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这还是需要艰苦奋斗。另外,习总书记还要求,对革命历史文物要保护,要学习。那么,在加格达奇的″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这就属于革命文物了。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其具体实施的是铁道兵,说大一点,在零下50多度严寒中,能修出铁路,这是中国的创举。象现在的青藏铁路一样。这段视频的政治性还在于,回顾了战友情。战友情是革命友谊,是表现了革命队伍的团结。战友和同学一样,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友谊。</p><p class="ql-block">此视频的艺术性在于,图文并茂。照片拍的到位,里面的视频也特别感人。文字表述准确,资料详实。远昌的写作功底我又领略一次。这个视频应转到中铁十三局。只是我有些遗憾。三师文艺宣传队都是人才。我们创作班归文化科朱保德(天津人,大高个)管。主创人员有韩志晨、郑金海、小肖和我。韩志晨就是《轳辘女人和狗》的编剧。宣传队的人都离开三师了,创作班的人也都离开了。我也离开了(也有我创作的因素,我创作的《铁道兵战士斗志昂,兴安岭上摆战场......》歌颂了林彪的线)。都离开了,否则在十三局,就不会重聚兴安岭。一师宣传队也基本走完。独唱的陈少华当了处长。有点遗憾。但是,这段视频确实精彩。学金平的话,给远昌的视频(不叫巨著)点大赞[强]</p> <p class="ql-block">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特此声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