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半岛城邦院里的植物(一)

如失如来

<p class="ql-block">海南椰子是一种常绿乔木。椰子果肉香醇,营养丰富,单个果重3.5至5斤左右,具有建材、榨油等用途。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海南栽种椰子自汉代开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王棕,又称大王椰,王棕等。高可达10~20米,干直立,叶聚生于干顶,树型美观,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树。果实含油可作饲料,种子可作鸽子的饲料,叶鞘可作扫把,叶柄可制牙签。适合盆栽、蔓篱、花坛栽植或丛植。大王椰子因其高大雄伟,姿态优美,四季常青,树干挺直如电线杆,成为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棕榈类植物,寿命可长达数十年。</p> <p class="ql-block">酒瓶椰树干平滑,酒瓶状,中部以下膨大,近顶部渐狭,成长颈状。叶聚生于干顶,羽状叶拱形,于基部侧向扭转而使羽片的叶面和叶轴所在的平面成45°,有时羽片和叶柄边缘略带红色。</p> <p class="ql-block">狐尾椰子是棕榈科二枝棕属植物。植株高大、挺直秀美,茎干中部庞大,略似长花瓶状,银灰色。羽状复叶,小叶排列状似狐理尾巴,叶弯垂。花单性,中央为雌花,两侧为雄花。果椭圆形至卵圆形,熟时橙红色,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及澳大利亚东南、西南及南部地区。中国南方有引种栽培。抗性强,能耐﹣4℃低温。狐尾椰可用于公园造景、道路绿化,效果好,是具有观赏价值的珍贵园林树种。</p> <p class="ql-block">油棕是棕榈科、油棕属直立乔木状植物,高可达10米或更高,叶多,羽状全裂,簇生于茎顶,羽片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下部的退化成针刺状;叶柄宽。花雌雄同株异序,苞片长圆形,雄花萼片与花瓣长圆形,雌花序近头状,雌花萼片与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果实卵球形或倒卵球形,熟时橙红色。种子近球形或卵球形。6月开花,9月结果。油棕原产非洲热带地区。中国台湾、海南及云南热带地区有栽培。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油棕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其油可供食用和工业用,特别是用于食品工业。</p> <p class="ql-block">雨树是豆科无刺大乔木;树冠极广展,干高10-25米,分枝甚低;总叶柄长15-40厘米,羽片及叶片间常有腺体。花玫瑰红色,组成单生或簇生、直径5-6厘米的头状花序,生于叶腋。果瓣厚,绿色,肉质,成熟时变成近木质,黑色,种子约25颗,埋于果瓤中。花期8-9月。</p> <p class="ql-block">莲雾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天桃、辇雾、爪哇浦桃、桃金娘科,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尤以爪哇栽培的最为著名,故又有“爪哇蒲桃”之称。在海南莲雾被称为“甜不”,也称为“扑通”,因为经常从树上掉下来扑通一声响。在广东它也被称做“棉花果”,潮汕地区称为“莲雾“。台湾的莲雾是17世纪由荷兰人引进台湾,台湾省的屏东县是最有名的产地,是一种主要生长于热带的水果。随着科学证明,莲雾除了原来的红色和绿色以外,还有新品种的暗红色莲雾。在马来西亚被称为“水翁”,马来西亚人一般是切开后沾酸梅粉(话梅粉)吃。</p> <p class="ql-block">黄鸡蛋花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印度素馨、大季花,夹竹桃科、鸡蛋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肥厚多肉。叶大,厚纸质,多聚生于枝顶,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花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冠筒状,径约5~6cm,5裂。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芳香。花期5~10月。鸡蛋花夏季开花,清香优雅。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其状甚美。适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可入药。原产美洲,中国已引种栽培。</p> <p class="ql-block">老人葵是棕榈科,银棕属乔木,茎通常不分枝,单生,表面平滑或粗糙,叶互生,在芽时折叠,羽状或掌状分裂,花小,花萼和花瓣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花药纵裂,基着或背着,果实,核果粗糙,有种子。原产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及墨西哥。华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及云南一些园林单位有引种栽培。</p> <p class="ql-block">面包树桑科常绿乔木,高10-15米;树皮灰褐色,粗厚。叶大,互生,厚革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浅绿色,全缘;叶柄长8-12厘米托叶大,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黄绿色,被灰色或褐色平贴柔毛。原产太平洋群岛及印度、菲律宾,为马来群岛带热带著名林木之一。中国台湾、海南亦有栽培。木材质轻软而粗,可作建筑用材,果实为热带主要食品之一。果实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