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韩红艳

<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概念,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素养。“乡愁”、“诗和远方”、“躺平”、“逆行”都有文化内涵,正如佛家禅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文化内涵就是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蜕变而出的,从直观到深化、到演变,就成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是一种追求理念。纪律片《掬水月在手》中,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人生,就构筑在一首首诗词的创作和解读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词是一种尤其不能仅从字面意思上来解读的文学作品。叶先生讲解词,就说到词人们写闺情,是有所寄寓的,是借写闺情来抒发怀抱。如大家熟知的辛弃疾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不是在写元宵约会,而是在抒发他的理想怀抱。也因此,王国维才用它来呈现人生的第三种境界,那种辛苦寻觅,最终实现的理想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筑也不只是建筑材料的堆叠,当它有了居住者的灵魂,便成了凝固的音乐,历史的见证。家居建筑以无声的形式述说亲情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就保留了几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一家人住在一个大院里,父慈子孝,儿孙绕膝,夏天庭院乘凉,冬天围炉欢笑,秋天听蝉声鸣噪,春天看花儿绽放,将流水般平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是一种理想的市井人文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最大的文化内涵,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会追求天人合一。儒家有言:“智者乐山,仁者要水。” 道家则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怡然的一生,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是超然的一生,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豁达的一生。山水,是我们精神上的桃源,是我们困顿时的驿站,“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通的24节气的文化内涵也很朴素: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的轮回中的潮起潮落,花谢花开,不是一个日益颓败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焕发生机的轮回。这种自然规律,在苏轼笔下就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刘希夷笔下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国诗人多愁善感也是有寄寓的,不能将他们说的悲直接理解成悲,说悲情只为面对人生短暂的现实,警示人们要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执着地追求生命价值。就比如李白借酒消愁,但是醉酒后意志更加昂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古诗词的生命力不仅仅是文学的生命力,而是一往无前的人生力量,生命品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一事一物中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这些情趣深耕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审美情趣,是热爱生活的本质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诗经》开始,美就蕴含在动植物之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的境界是天人合一,只要天地存在一天,中国人就有面对一切苦难的力量,只要有古诗词在,受到涵养的中国人就有力量把人生过成诗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记录了古诗词宣讲大师叶嘉莹的人生故事。叶先生的祖家人是蒙古族的叶赫拉拉氏,已经几乎被人遗忘,但是叶嘉莹确定故土的存在,台湾诗人席慕蓉委托友人帮她在大陆寻找,终于找到了叶氏故土叶水河。已经70多岁的叶嘉莹不远万里回到故土,步履蹒跚地爬上叶水河边那已经没有任何人迹存留物的荒地。叶嘉莹此刻的悲伤应该无以言说,但是她却控制了悲伤,随即吟诵出《诗经》中的《黍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彼何人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说,这首诗不就描绘了此刻的景象吗?故土在哪里?家园在哪里?只有茂盛的黍离,长满故地,我之悲伤,有谁能知?此时此刻,谁懂她呢?谁来安慰她呢?读悲遣悲,越读越有力量,中国人的这种黍离之悲中蕴含着悲的美感和悲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使人共情,文化内涵的价值便在于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和林徽因共情,因为她有“一身诗意千寻瀑”;我们和徐志摩共情,因为他“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和戴望舒共情,因为他“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文化力量,让我们超越现实,超越自己,超越局限,仰望天空,拥抱星辰大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