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连的小菜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炮八团指挥连炊事班西侧,有一块南北向西的手枪形洼地,紧邻着洼地南北向西侧还有几块平整的土地,加上团大操场中间至大门口照壁有一块长条地,它就是我们连队的小菜园。</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 经常看到我们杜焱宾连长、李志强指导员在菜地、猪圈、炊事班转,心中很是纳闷。每到秋季出早操时还常提前收操,带我们到菜地给莲花白捉虫子、拔草。晚饭后也经常带大家施肥、锄草、浇水。真是人勤地不懒,我们连的菜长势真喜人。春季里的窝笋、小白菜、菠菜、韭菜、水萝卜、羊角葱,季节菜一茬又一茬不断头。夏季长豆角、四季豆、茄子、辣椒、菜瓜吃不完。秋季莲花白长的有脸盆大,圆状的、长条状的、长弯型的黄橙色粉粉的南瓜象一个个小猪样躺在地里;土豆秧长的半人高,白色花开一片,挖开一窝就有几十斤。茄子一茬完了砍掉枯技,居然重新发芽开花结果,紫色的长茄子掛滿了技头。白萝卜、胡萝卜一个个露出了头、还有绿油油的大蒜苗,就连田埂边上都长滿了碗口大的苤蓝。在猪圈西边还有一块洋姜地,苗杆有人高,开着一片黄花,到了冬天挖开根茎腌成咸菜,脆爽可口,特别好吃。可是,从没有种好过黄瓜、西红柿,也没见过其他单位种过。</p><p class="ql-block"> 1975年开春,杜连长从驻地民和县川口镇请来了种菜的师傅,在我们排的菜地里指导种植黄瓜、西红柿。一开始,这位师傅让我们平整菜地后把肥料撒开,用石碾子反复压实菜地,再从河滩边拉上大小一致的鹅暖石铺在菜地里10到20公分厚。我心想哪有这样种菜的?不会是把西红柿、黄瓜苗种在石头地里吧。后来连长说:“这是保墒的措施。青海这地方不像别的地方,风大少雨土壤干,山上草都长不起来。在地里浇上水太阳一晒风一吹,地下就没水气了,小苗根本无法成活。而用石子压住浇水水在下面,石子在上面,太阳晒的热气被石子吸收,下面的水就耗不掉,小苗就会成活长大。”难怪老百姓的庄稼地里全部是圆石子,原来是保墒用的,没有石头就没有庄稼。真的长了见识!</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傅指点下,连长带着我们平整土地,碾压撒肥,从湟水河滩拉来鹅卵石铺在平整的菜地上。待这些基础工作全部做完,老师傅就在地里扒开石子有碗大的坑,用小锹松开下面的土,放上发酵好的肥土,按株行距要求栽上小苗,浇上水,同时用塑料布给小苗盖了一间房子,周围用石子压住。我们一个星期内每天提水浇小苗,几天过后小苗一株株挺拔生长。老师傅还告诉我们:“西红柿、黄瓜移栽定植时浇足水、只要苗势正常、土壤不旱,到苗株显蕾开花前就尽量少浇水、少施肥,以防幼苗旺长影响开花结果。在西红柿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可以结合浇水追肥。西红柿、黄瓜在生长过程中,还会长出很多的侧枝、叉头,需要进行枝叶打叉,只保留主干部分和一部分侧枝,果子就结的多,长的好。”</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傅的耐心指导下,连长每一个环节一步不拉的带着我们实地学习。三个多月过去了,西红柿长的有人高,黄瓜藤蔓也扎上了架,终于开花结果了。只见我们排的菜地里红红的绿绿的一片,西红柿长得又大又厚,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地挂在架子上,好像正在等着我们去采摘。一根根翠绿直直的、弯弯的带着硬刺的黄瓜就象军人列队一样,摘了一茬又一茬。西红柿咬上一口甜甜的,带着酸味儿。那里面有红红的肉,黄黄的籽。青嫩的黄瓜吃上一口又脆又爽。连长开心的对我们说:“咬一口滿嘴的维生素。”在老师傅的指点下,试种成功了。西红柿、黄瓜大丰收,部队野外训练,留守人员还将黄瓜西红柿送给我们一饱口福。</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连队炊事班更是大显身手,切一盘西红柿撤上白糖又红又甜,拍一根黄瓜拌蒜泥清脆还香,西红柿炒鸡蛋色香味俱全,还有西红柿炒土豆片、西红柿炒包菜、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面条……。地里的菜品多样,桌上的菜肴丰盛,四毛五的伙食费节约下来买鸡、魚、蛋、肉,经常会餐。全连兄弟们吃得好,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歌声嘹亮,训练劲头十足。指导员高兴的说:“好伙食真顶半个指导员啊!”</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菜园,不仅改善了连队的伙食,提高了指战员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军事训练。更是我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的延续和发扬。我终于理解了杜焱宾连长、李志强指导员常在菜地里转悠的良苦用心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在任连长、营长时也常在炊事班、猪圈、菜地里转。(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