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在央视经济频道看到《中原味道》这个节目。其中有一段是展现豫东南大别山区传统制作挂面的画面。看到这,勾起了我曾经在这一块(儿)两年多劳动、生活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金寨小农场</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跟今天相比,确实没有什么好吃的,但,吃过的东西,不管它好吃也罢,不好吃也罢,都留下了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味觉记忆。难怪我夫人总说我,“对喜欢吃的东西总有个情节在里头”。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后,我试着电话跟老家亲们询问,现在他们还用这种传统方式制作挂面吗?老家人真是“心领神会”,很快就将两盒挂面寄到了四川我的家中。细想一下,我有四十多年没有吃过家乡大别山的挂面了。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精美的包装盒,细细的,能穿过针眼的挂面,被包装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接着烧水、下面…。当一股久违的家乡味道扑面而来,此时我心里似乎想起了很多!很久!…。想起了当年跟着亲戚们一起做挂面,想起了堂哥代环。代环堂哥是那一块(儿)几个村子做挂面的高手,平时在生产队做农活,谁家做挂面就被人请去家里帮忙。那年头好像也不兴付工钱,挂面做好了,主人家给拿点挂面带回去即可。我还记得做挂面的程序:先是将食盐化入和面的水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面粉与食盐的比例,是1斤面7钱盐。做挂面的面粉也挺讲究,要麦子新磨出来的面粉才行。那个年代每家每户做挂面,一般是过年过节,或家里有喜事,做都是要上百斤的面粉。和面是制作挂面的第一步,也是个体力活,要几个人一起上。我因为从小妈妈就教会我和面蒸馒头,所以和面这活我也能跟着凑合。面和好后嘚醒一段时间,然后再把和好的面团搓成条盘入一口大瓦盆里,这叫“盘条”。接下来再放置一段时间,到了傍晚,开始第二次搓条。将搓成指头粗细的面条绕到两根长竹棍上,然后放入面箱内让它自然发酵。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第二天扯面和晾面一定要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到了第二天日头高照时,就开始把绕着面的两根竹棍从箱里拿出来,一根插在面架上方的孔里,两手拽着另一根竹棍,一下一下的往下拉扯,从开始的一尺多长,一直要拉扯到两米多长,然后把下端的竹棍插入面架下方的孔里,待阳光、微风送它完成华丽“转身”!</p> <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金寨小农场</p> <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金寨小农场</p> <p class="ql-block">对大别山挂面的喜爱,可能是每一个从那里走出来的人都有的情怀吧!1977年春节前,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一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老红军,陈明义将军回位于河南省商城县的老家,路过六安时,专程来我们家看望父亲。我父亲留他在家里吃饭,陈叔叔问:“有咱们老家的挂面吗”?呵呵,陈叔叔一个堂堂的著名将军,离开家乡这么多年还留念着家乡这一口味道!感叹之余,又心生遗憾,可惜当时家里没有,没能满足陈叔叔这个“口福”。没过几天,我从金寨乡下回六安过年,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其中就有我也参与制作的挂面,父亲见了随便说了一句,“你早回来几天就让你陈叔叔吃上老家的挂面了”。时过境迁,回想当年。一口家乡的味道,寄托着红军前辈对故土的思念。前辈如此,我辈何尝不是!这应该就是每一个久别故土的人,埋藏在心底对家乡最深刻的记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