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6、《克里米亚战争:被遗忘的帝国博弈》</p><p class="ql-block"> 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让这本书进入我的视野。作者是英国人,描写这场有其国参与的战争,他保持了尽可能的中立和客观,实在难能可贵。要了解俄乌之间的爱恨情仇,从这场战争入手是很好的切入点,战争发生在一战前又与如今的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是因,现实是果。</p><p class="ql-block"> 尝试梳理这场战争的关键点,是为对阅读情绪的保鲜和记录。</p><p class="ql-block"> 1、克里米亚战争起始于耶路撒冷圣墓教堂中东正教徒与天主教徒的宗教纷争,其间夹杂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战争结束后,宗教争端依然存在,并在今后的岁月里逐渐加剧。宗教,带给人的到底是宁静和慰藉,还是无休无止的仇恨和冲突?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不宽容,对于教徒而言,信仰什么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情。</p><p class="ql-block"> 2、克里米亚战争背后复杂的矛盾冲突,让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复杂的矛盾体现在宗教矛盾(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国家利益(奥斯曼土耳其、沙俄、英、法、奥地利等)、民族矛盾(斯拉夫人、拉丁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等巴尔干半岛的众多民族)交织在一起。战争的结果是沙皇俄国失去了黑海的出海口、奥斯曼土耳其失去了在欧洲的部分领土,英法失去了无数士兵的生命,奥地利失去了与沙俄的盟友关系。</p><p class="ql-block"> 3、战争被沙俄的泛斯拉夫主义和领土野心点燃,西方国家的恐俄情绪在捕风捉影、报纸宣传、民众压力下不断被放大。跟今天的情况惊人的相似,100多年前的沙皇俄国也没有盟友,独自对抗西方国家与奥斯曼帝国的联盟。这场小型的多国战争可以看着一战的预演,最终以沙皇俄国的惨败结束。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沙俄农奴制的废止、一系列军事改革以及向西亚的扩张。</p><p class="ql-block"> 4、此战既是最后一场遵从“骑士精神”的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的现代战争。火枪、大炮的使用,导致了60多万军人以及大量平民的死亡。战争一旦开启,便不再有什么正义可言,彼此的高层都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达到自己的目标,平民成为首先也是最大的牺牲者,他们被无休无止的填入战争机器的黑洞中。</p><p class="ql-block"> 5、托尔斯泰作为俄军的低级军官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正是这个经历让他从纨绔子弟走上了成就大文豪之路,而他在战争期间留下的文字,成了了解这场战争的第一手资料。而英国的南丁格尔正是从克里米亚战争开始她战地护理的伟大事业,成为家喻户晓的“提灯天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7、追寻三星堆</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因为新的6个祭祀坑的发现,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本书成书于2021年9月,正好吸纳了新发现的成果,除了专业、简洁之外,还有难得的大视野,是一本难得的全面了解殷商时期青铜文明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本书首先重点介绍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星堆文化发现的历史、重点文物以及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和定位,让读者对这一文化延续的时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span>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解开也许永远会以学说存在的疑团。然后将三星堆文化置于成都平原目前已知的从营盘山遗址—宝墩文化—十二桥文化(金沙遗址)等几个重要文化遗址中,通过比较分析彼此的时空关系,建立起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考古学脉络,三星堆文化在加上时空坐标后其面目也愈加清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本书的下半篇,作者再次将视角放大,构建出相当于中原殷商时期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发展、传承、交流的大图景。从目前已经发掘的遗址看,殷商时期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也相当发达,一共存在五个大的青铜文化遗址,依次是广汉三星堆、汉中城洋铜器群、湖南宁乡铜器群、湖北盘龙城遗址、江西新干大墓。这些遗存既有地域性特点,又或多或少与中原殷商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以后随着中原王朝的不断强大,这些各自独立的文化便逐渐被卷入到更大的漩涡之中,被吸纳和同化。这也印证了中华文明从方国到王国再到帝国的多元一体发展路径学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阅读此书时不断想起河南卫视的系列纪录片《隐秘的细节》,此书可算是对这个热播纪录片的呼应和补充。</span></p> <p class="ql-block"> 18、《张医生与王医生》</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以沈阳为坐标,以中国社会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的剧烈转型为背景,以出身工人家庭的张医生和王医生实现阶层跃升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的非虚构作品。</p><p class="ql-block"> 本书的两位作者称他们要记录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变迁中普通人的故事,但显然书中的主角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人。其祖辈已经凭着本事开创了一番事业,拥有大多数人没有的智力和能力;其父辈虽然是普通工人,但将优秀的基因遗传给了他们,使他们在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中始终处于游刃有余的境地,考大学对他们不是问题,问题只是考哪所大学。而且他们都幸运地有一个拥有世俗智慧具有先见之明善于运筹帷幄的母亲,使得他们在关键问题的选择上暗合了时代的大势。虽然作者对于两位医生的评价是“两位医生都成了不情不愿的荷花式的人物,有的部分出淤泥而不染,有的部分染,有的部分想染却染不上”。但毋容置疑的是,在医疗资源及其稀缺的背景下,两位医生的医德和医术都符合了民众对于好医生期待。</p><p class="ql-block"> 作者以东北为背景,除了是当地人的缘故外,东北作为一个独特的样本,就像美国的铁锈地带一样,值得仔细地研究和分析。那些曾经带给东北辉煌的东西,如今也在困住这里的整个社会,至今依然看不到重振的出路,在个人是无奈,在社会就是悲壮。</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为同龄人和书中的两位主角经历过同样的大时代,有着同龄人的共同记忆,塑造了王医生和张医生生存方式和精神世界的时代力量,也同样塑造了今天的我。通过这本书得以用社会学的视角回望逝去的漫长时光,重新审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选择,并在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上幻化一些可能生活的模样,以此推演个人选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主宰个人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时时透露着东北特有的冷幽默,在形容存在感不强的父亲时说他总是作为对照组出现;形容工人们过的非此即彼的生活为“二进制人生”;形容其中一个母亲有“智力沙文主义”倾向,还有那句“会来事儿,是对桀骜不驯的人生的一种妥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p><p class="ql-block"> 如果要给这本10万字的小册子贴一个标签的话,我会贴上:“看比不看好,早看比晚看好”。虽然书名看起来有些童话色彩,但实际是一本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借着一个拟人的角色一个虚构的故事巧妙地呈现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个成年人,需要克服“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才能达到心理健康并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如果“儿童自我状态”长期潜伏于成人的外表下,会让人在不知不觉的恐惧、愤怒、无助中变成巨婴。而“父母自我状态”则是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指责等行为的记忆和模仿,导致在其社会关系中时刻以家长的姿态对待其他人。</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成年后或多或少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这两种状态的残留,严重的则会发展成心理疾病。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身上这种病态残留,并通过努力彻底剔除,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抑郁的蛤蟆先生最终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重新获得了快乐和友谊,阅读此书的读者大约也会受益良多,毕竟心理学的启蒙是每个人或早或晚都需要补上的一课。</span></p> <p class="ql-block"> 20、脆弱的崛起</p><p class="ql-block"> 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从迅速崛起到迅速衰落只经历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短短40多年的时间。因为世界大战影响的广泛性,系统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非常多,这本书算是第一个以中国人的视角研究这段历史的成果。相比于其他研究,书中的许多分析可能只是徐弃郁作为一个战略分析专家的一家之言,但其清晰且富于逻辑的推理却颇令人信服。最难得的是,作者希望从德意志帝国崛起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中寻找到一些可供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为同样处于大国崛起的中国所借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作者的分析立足一条“大战略”的主线,通过一个关键人物铁血宰相“俾斯麦”将这段40多年的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俾斯麦时代和后俾斯麦时代,与之对应的是崛起的时代和衰落的时代。显然,作者非常肯定俾斯麦在德意志帝国的作用,在帝国先天不足的各种局限下,俾斯麦主导时期选择了正确的大战略——在军事上有限防御,在外交上与各国保持互相牵制的平衡,在内政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他的继任者既没有他的智力,也没有他的手腕,在不断摇摆中做出了越来越错误的选择——错误地与英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放弃了维持平衡的外交政策,国内各权力机构走向分裂,甚至被自己的盟友绑架,最终走上全面战争的不归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俾斯麦这个人物很像诸葛亮,最大的问题是充满了强人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仅没有为德意志培养出能够延续他政策的继任者,而且几乎所有的高层政治人物都不懂得他各种策略的内在逻辑。这导致了在他下台后整个德意志帝国没有人能够理解并延续他的内政和外交政策。过度依赖某个强人的政治智慧,注定了帝国崛起的脆弱性,其飞奔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失控,</span>而一切的偶然事件都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仔细分析二战后德国的发展就会发现,</span>二战结束50年不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国就已经化解了仇恨并成为欧洲的主心骨,这一切背后不</span>难看出俾斯麦政治智慧的影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21、《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南渡北归》描写了一个时代的大历史,那么《重走》就是这段历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分支。80多年前,300多个知识精英从长沙到昆明徒步1600公里的行走,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他们自己的人生,也给沿途封闭且落后地区带来了长久的影响。其余音荡漾至今,便有了杨潇的重走。</p><p class="ql-block"> 杨潇的重走并非只是一种行为艺术,从逐渐湮没的历史中找回曾经塑造大师的文化基因,于我们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网络时代的杨潇与战争年代的知识精英们通过同样徒步行走的方式获得了超越时代的默契——在艰苦行走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精神血脉得以传承。</p><p class="ql-block"> 我是拿着一本中国地图册,随着作者的脚步走完了从长沙到昆明的慢慢长途。于是,从长沙到昆明沿途经过的城市:常德、桃源、沅陵、镇远、贵定、安顺、盘县……于我不再是一个个陌生而抽象的地名,如今它们与那段历史一起,鲜活的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p><p class="ql-block"> 由于空间上的贴近,让人很容易走进历史深处,与那个时空中的中国人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真切的感受到在山河破碎之时,知识精英们的迷茫、苦闷以及认清现实后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牺牲精神。如果说我们总是能从书中获得某些启迪,那么从这本书中我得到的格外多,此外还有无数的叹息、敬仰和热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2、《无知》</p><p class="ql-block"> 早年读昆德拉时,他的书非常流行,似乎人人都在读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时候还习惯译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实际上这本意识流一样的小说并不好读,今日回忆起来,仅仅记得从这本书里第一次知道了“媚俗”这个词。也因此对昆德拉有了一个固化的印象,他的小说有着政治隐喻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无知》写于2000年,以布拉格之春和东欧剧变两个时间节点为背景。相比于其早期小说,虽然苏联时代的痕迹不可回避,但政治反讽已经淡化,更多的是探讨人生与选择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女主伊莱娜与昆德拉有着类似的流亡经历,流亡地也同在法国。作为流亡者,他们带着故乡的记忆在异国他乡生活,天长日久,故乡已然陌生,而新的家园却无法承载故乡的记忆。1989年东欧剧变后,伊莱娜在流亡20年之后终于回到了她的故乡布拉格,却尴尬的发现不论是故乡还是故乡的朋友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她心目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早已在她离开时渐行渐远。她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正在此时,她遇到了约瑟夫。同为流亡者的约瑟夫,回到布拉格只是想履行一个义务,并不想与故乡有过多的纠缠,因为他下意识选择遗忘早年的事情。他忘记了曾经的恋人,也忘记了与之有过一面之缘的伊莱娜。</p><p class="ql-block"> 健忘也许是人回避痛苦的最佳方式,约瑟夫不愿意被一段情感或一段往事所绑定,他的人生也因此轻松许多。而她的前女友则选择了把自己埋葬在一段往事之中,她的人生因为放弃选择而变成可怕的荒漠。</p><p class="ql-block"> 伊莱娜与约瑟夫本质上是一类人,在无力改变的大势面前,他们都选择了逃往异国他乡。相比于继续留在国内的人,他们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故事的结尾,伊莱娜的婚姻和生活被同时发生的两段不该发生的关系彻底地击碎。在自以为是的生活中太久,当丑陋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伊莱娜将何去何从?</p><p class="ql-block"> 小说可以设定各种可能的结局,甚至没有结局,但生活不一样,每一个选择都指向一个未知的结局,如果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至少应该努力避免最坏的。</p> <p class="ql-block"> 23、《开放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王鼎钧在台湾很有名,他的人生三书曾经是年轻人的必读书。但在大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他被称为人生三书的系列包括《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三书出版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主要是讲做人做事的原则,从时间上看,现在的许多心灵鸡汤都可以在这三本书里找到更高级更隽永的源头。想来读着王老先生人生三书长大的人一定不会是眼里只有利益、行事全是竞争的人。</p><p class="ql-block"> 王老先生的书越读越觉得回味无穷,在《开放的人生》里,许多句子值得分享。</p><p class="ql-block"> “少年坐在蔷薇上,则老年坐在荆棘上。”大多数时候,是老年坐在荆棘上看着少年坐在蔷薇上,回想自己的少年,而少年并不自知。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关于青春的知识,世间很多事,莫不如此。花开之际正是努力之时,人终其一生都不应当懈怠,但努力的最好时期是少年。</p><p class="ql-block"> 王老先生用下面这句话把道德提升了一个境界:“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权力,道德最适合拿来约束自己,不适合拿来压制别人。” 一方面道德优越感很难克制,这是人性的弱点。有些人即使自己毫无道德,也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别人。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轻则,人们会谴责他,重则,人们据此理直气壮地也不守道德了。道德作为一种修养,可以独善其身,作为一种武器,则让人面目可憎。</p><p class="ql-block"> 王老先生的六字箴言:“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中年以前不要怕,什么都可以尝试,你有许多犯错的机会,错了可以重来;中年以后不要悔,你曾经做出的选择、经历的事情都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后悔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反而会让悔恨情绪毁了剩下的人生。这么简单的道理,真正懂的人却不多。愿你出走时,意气风发敢想敢做;归来时,满面沧桑却气定神闲。</p><p class="ql-block"> “征求女性一位,能烹调、缝纫、护理、补习功课,早起晚睡,推干就湿。永远忍耐,忘记自己,每日工作至少十八小时,必要时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每周工作七日,无娱乐,无薪水,终身不得辞职,必要时牺牲性命。”这段文字让人深刻理解母亲和母性。</p> <p class="ql-block"> 24、《现代艺术150年》</p><p class="ql-block"> 每当拍卖行的一些看不懂的现代艺术拍出天价,总会引起诸多热议,吃瓜群众会觉得这些有钱的收藏家是不是疯到钱没处花了。</p><p class="ql-block"> 比起有着明确评价标准的古典绘画,现当代艺术就像被层出不穷的思想观念和剑走偏锋的奇特创新推动着的资本盛宴,从精神和金钱两个纬度挑战着人们的底线。自然而然人们会生出一些疑问: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是艺术,谁来定义艺术?艺术品的价值只由价格决定吗?艺术在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之后将走向何方?</p><p class="ql-block"> 带着许多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现代艺术150年》,希望能够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作者威尔.贡培兹并不是专业艺术家,而是艺术圈子中人,曾在博物馆、画廊等贴近艺术品的地方工作,他的经历和学识让他成为了谜一样的现代艺术的专家,同时他深谙大众的需求,把现代艺术的流派和演变讲得既专业又有趣。</p><p class="ql-block"> 当然读完这本书并不会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至少会获得一些不同的视角看待现当代艺术,过去觉得这些艺术冒犯了我们的审美,但现在会感叹人类终究在创造——像上帝一样创造,不管是反叛、混乱还是颠覆。不论大众是否接受,有一个规律一直存在:艺术通过挑战大众的审美,改变既有的审美,建立新的艺术权威,然后开始新一轮的颠覆。这一切从杜尚把小便池送到博物馆展出的那一刻甚至更早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作者其实也不知道艺术将走向何方,他提到的街头涂鸦艺术,是我认为可能的一个发展方向,这种艺术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总能给观者带来惊喜、温暖和治愈。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们,用画笔将艺术重新带入了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拯救了我心目中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 25、《纯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2006年获得诺奖后,在中国很是火了一阵。正是在那时我买了他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读完就弃书了。那种像细密画一样密集的细节描写,显然并不适合当年的我。多年以后当我阅读这本《纯真博物馆》时不仅没有任何阅读障碍,相反,作者对人物心理以及细节的精雕细琢,让我深深地沉浸在这个忧伤的故事里,以至于很久都没意识到这是同一个人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让一个充满悲情的老套故事感动读者,帕慕克显示了他独具魅力的文字叙述能力。小说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描述男主凯末尔对芙颂的爱,这场像是被诅咒的爱情,凯末尔用上了自己全部的生命。短暂地得到即陷入求而不得的折磨之中无力自拔,漫长的等待锲而不舍地追求眼看失而复得之时,芙颂却意外地香消玉殒。凯末尔的一生定格在短暂的幸福和漫长的煎熬之间,所有幸福的痛苦的回忆最终都通过他收集的与芙颂有关的物品呈现出来。如果你看到凯末尔收集了芙颂抽过的几千个烟头,会不会觉得这种充满执念的爱也是一种枷锁? </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用全部的生命去爱一个人,并用一座博物馆来收藏。爱情奢侈如此,也丰饶如此。</p><p class="ql-block"> 掩卷回味之时,会忍不住猜想,在土耳其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座博物馆,而这本书就是这座博物馆的参观指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6、《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p><p class="ql-block"> 郭建龙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他写的历史介于历史演义和历史专著之间,建立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测还原历史的细节和丰富度。比历史演绎更靠谱,比历史文献更易读,非常适合我这种对历史只有大致了解而没有更多深入研究的人。</p><p class="ql-block"> 从岳飞的满江红,我知道了靖康之耻,但至到看完这本《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才对这段历史有了直观的认识。借着书中还原的许多常常被忽略被舍弃的细节,让我与近千年前北宋末年的各色人等有了情绪和思想上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如果抛开对艺术繁荣发展的成就,徽宗真的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皇帝,既没有作为国君的担当,又没有基本的信用,更不能保护自己的百姓。靖康之耻并不是金人加予的,而是徽钦二宗自己作死的结果。相反,金人比起后世的蒙古人还有罕见的仁慈和礼仪,攻破汴京之后并没有烧杀淫掠,而是保持了罕见的克制。同时北宋军事羸弱的原因也在这场围困之中暴露无遗,拼死抵抗的武将大多被政治斗争拖累没有好下场。而在这场战争中真正最悲惨的除了百姓就是皇族中的女性,随徽钦二宗北迁的女性,不管身份地位高低,都倍受侮辱和折磨,在路途中就死伤大半。</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悲剧就像一座压顶之山,任何人都无力逃脱。靖康之难对于中原王朝是一段耻辱的历史,但这耻辱并非金人加诸,而是自取其辱。由此不难推断,岳飞的悲剧早在此时就已经注定。</p> <p class="ql-block"> 27、《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全球化带来的和平繁荣的生活,世界却开始走向分裂。原有的理论和体系无法解决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二战后建立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已经过时。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后,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体系为这个世界找到出路。</p><p class="ql-block"> 赵汀阳的天下体系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自洽最合理公正的方案,第一次有中国的哲学家提出一套关于世界秩序的理论想象,不仅格局大,而且显然很有想象力和吸引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自豪,不管这个解决方案能否实现,我以为它的影响力都将是深远的。</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本《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赵汀阳系统的阐述了天下体系的由来、结构以及实现方案。希望能够在此简单梳理一二,供大家粗略地了解,更多的精彩还需要去书中领略。</p><p class="ql-block"> 这套理论以周朝的天下体系为逻辑起点,不断向更大空间推演,使得地理世界、人心选择、政治制度的统一成为可能。周朝的天下体系是一个已经被验证可以借鉴的模板,借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如果从个人到家庭到乡里到城市再到国家,是一个建立在差序格局上的不断内部化的演进,那么,没理由到国家层面就停止了,逻辑上和现实上都有向更大范围推演的可能,下一步,显然就是世界的内部化。</p><p class="ql-block"> 那么推动世界内部化的动力来自何处?显然掌握霸权的强势国家不会愿意放弃已有的优势,在此,赵汀阳引入了博弈论给这个设想提供了实现的路径。如果各个国家不想在因恐惧和仇恨导致的无限升级的竞争中被拖垮,甚至走向人类的集体毁灭,那么最优的选择就是互相伤害最小化和全体利益最大化。</p><p class="ql-block"> 最后,赵汀阳给我们绘制了世界政治制度的美好蓝图:世界在空间上整合成一体,不管是政治家还是民众都自愿选择成为一个无外的整体,世界就像一个放大版的邦联制国家,各自独立又能通过协商解决彼此的矛盾,且共同应对人类的外部威胁。</p><p class="ql-block"> 一个如此美好的天下体系,想想都值得期待。</p> <p class="ql-block"> 28、《<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刘瑜这本书脱胎于她在看理想的同名系列讲座,相比于听课,阅读有很多优势,可以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自有文字以来,人类经过几千年的驯化,已经习惯于从视觉获取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我越来越推崇阅读这种方式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一些特别典型的样本,通过国家构建、政治转型和政治文化几个方面,对威权政治和民主政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样态做了比较。在民主倍受诟病、民粹主义泛滥的今天,刘瑜依然对这个制度保留了足够的信心和热情,非常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书中提到的样本中,南非这个国家的转型令我印象深刻。这个搞了半个世纪种族隔离的地方,居然能够实现权力的和平交接,要归功于曼德拉和德克勒克,正是他们的克制和努力成就了这一切。对诺贝尔和平奖大家都觉得比较水,但这一对组合却是实至名归,因为他们,这世间少了许多的杀戮和仇恨。可惜,曼德拉和德克勒克这样的政治家越来越少,曼德拉已经渐渐被人遗忘,而德克勒克更是不为人知。他们联手创造奇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令人唏嘘的是反面典型委内瑞拉,这个世界上石油储备最丰富的国家,因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查韦斯而走向深渊。查韦斯不贪不腐,深受人民爱戴,但是他左翼激进的政策却给这个国家带来经济上的灾难,而最终的恶果都由选举他上台的人民承受。</p><p class="ql-block"> 俾斯麦有句名言,“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其实这句话完整的表达还包括后面两句“是可行性的艺术,是次优的艺术”。所谓政治智慧,就是深刻理解了政治的这三个定语,这里有博弈,也有妥协。因此,一切追求完美、充满道德激情的政治都将是灾难。</p><p class="ql-block"> 我们对政治的理解有点像对自由的追求,自由这种奢侈的东西,只有配得上它的人才能拥有它。“自由从不降临于人类,人类必须上升至其高度。”政治也是,只有深刻理解了政治的人才能拥有更好的政治。</p> <p class="ql-block"> 29、《皇帝圆舞曲》</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常把欧洲从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到20世纪初一战前的100多年时间称为“美好时代”。并不是因为这个时代真的有多美好,而是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20世纪相比较而言的。这个时期也发生过无数国家间的战争,比如俄土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同时因为科技进步以及观念改变导致的矛盾冲突在各国内不断集聚。时代在动荡中蹒跚前行,更大的战争也在这个时代孕育成型。当然对于君主、权臣或者贵族而言,这确实是一个“美好时代”,就像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中追忆和感叹的那样,岁月如此静好,充满了落日的余晖。</p><p class="ql-block"> 高林这本《皇帝圆舞曲》正是描绘这一时期的作品。从启蒙到日落的欧洲,无数人物登台又落幕,正是这些君主和权臣,成为一个时代的主角,或熠熠生辉或悲情万丈,让历史纷繁复杂又精彩纷呈。当这些人物成为时空坐标的重要节点时,历史的大框架便隐隐浮现。</p><p class="ql-block"> 从书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物被时代和命运推到一个无论是其性格还是能力都不相称的位置上,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不由自主的做出许多错误的选择,而偏偏是他们左右着历史的走向和国家的成败。比如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他因为娶了茜茜公主而格外知名,但他其实是一个乏善可陈的平庸帝王,在漫长的统治生涯中,他一直落后于他的时代,最终也是他亲手把世界带入了战争。再比如沙皇尼古拉二世,一个没有野心和意志力的懦弱男人,一心只想享受家庭的温情而忽视治下子民的君主,最终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成为罗曼诺夫王朝的最后殉道者。</p><p class="ql-block"> 作者高林是一名历史爱好者,本书脱胎于他在公众号“青年维也纳”上的公众号文章,书中对人物的评价难免带有其个人偏好,算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严肃的历史专著看待。另外也许是为了增加幽默感和文笔的优美,作者使用了很多长句,可能会给大多数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当然,瑕不掩瑜,对于喜欢历史的人而言,这依然是一本亲切有趣的书。</p> <p class="ql-block"> 30、《阿拉伯的劳伦斯》</p><p class="ql-block"> 为了看这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60多万字的大部头,先去看了</span>三个多小时的同名老电影。当然终于捧起这本书,还要追溯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郭建龙的《穿越百年中东》,有这本书打底子,当听到</span>加州101在《中东往事》中多次提到这位一战时在中东地区的传奇人物时,读这本书就成了早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摧毁了几个帝国的同时,也奠定了中东延续至今的基本格局。一战前,中东地区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之内,因为衰弱的帝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力量胶着的欧洲战场,这里也成为各国势力争相角逐的地方。虽然是用劳伦斯做书名,但这本书里作为英国在中东的重要情报人员的劳伦斯只是主角之一,此外书中还详细记述了那个时期活跃在中东地区的其他人物,比如德国臭名昭著的风流间谍普吕弗、美国在中东的唯一情报人员威廉.耶鲁(建立耶鲁大学的那个耶鲁家族的后代)、中东最成功间谍网领导人犹太复国主义科学家亚伦.亚伦森等。</p><p class="ql-block"> 劳伦斯本来是一名考古学家,因为英国需要在这一地区发动阿拉伯人的起义来获得东方战场的局部胜利,拥有语言天赋和熟悉东方文化的他便成为最好的人选。于是,中东这片广阔的土地成了劳伦斯带领他的阿拉伯朋友纵横驰骋、缔造奇迹的地方。虽然劳伦斯帮助阿拉伯起义军和英国军队战胜了土耳其和德国联军,但最终是各国的政治家们决定了战后的利益格局。</p><p class="ql-block"> 电影里的劳伦斯穿着阿拉伯的服饰,身后跟着一群阿拉伯士兵,俨然已经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员。在内心里,他也热爱着这里的文化和历史,并处处为阿拉伯人争取利益。但最终他不得不抛弃这一切,作为一个悲剧英雄远远地逃离他曾为之奋斗的地方。作为个体的无力感笼罩了劳伦斯此后的生命——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挣扎和努力,最终被无情的现实所打败。</p><p class="ql-block"> 中东的纷争终将远去,一切的政治博弈也已成为历史,比起那些曾经左右中东局势的政治家们,阿拉伯的劳伦斯作为一个时代的传奇却被人们长久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