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小贝(化名)妈妈第一次来时,正好是我值PICC门诊班,她进来试探的咨询我说:“您好,我想问问咱们二附医院可不可以给5岁的孩子扎PICC输液管呀?”我说:“当然可以了,我们给很多新生儿都成功完成置管了呢。”她还是有点儿怀疑的说到,我们去张家口市里的大医院问,都说不可以呢,咱们真的行吗。我微笑着对她说:“您先稍等一下,我们主任现在正在置管,等下您跟她说说孩子的具体情况吧。”</p><p class="ql-block"> 后来,温塘芳主任详细的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原来,小贝是血友病A患者,即因子Ⅷ促凝成分缺乏症,需要经常输液来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小贝妈妈一周至少三次需要给孩子输液,可孩子血管经常扎完就一片淤青,妈妈越来越下不了手了,听一起的病友家长推荐说,可以通过留置PICC管路完成输液治疗,小贝妈妈动心了。可问了市里几家大医院都跟她说不行,后来朋友推荐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可以,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我们医院询问,温塘芳主任耐心听完后,又仔细评估了孩子的血管情况,当即与小贝妈妈约定了置管时间,并嘱咐家长待置管时把要输注的凝血因子补充剂一并带来,输完立即置管!</p><p class="ql-block"> 4月7号上午,小贝妈妈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带孩子来,而是自己走进了办公室,吞吞吐吐的跟温主任说她有点担心,说怕孩子疼,问可以不可以全麻?更怕他出血不止,说有病友家长说置管后有按压了18个小时的患儿等等,说了很多的顾虑,在跟温主任很长时间的交流后,小贝妈妈还是决定带孩子过来,她们到时已经11点多了。听完温主任和小贝妈妈的对话,我才明白,哪里是市里的医院不能扎呀,根本就是给一个血友病患儿扎针的风险太大了些,都想规避风险,与此同时,我也特别敬重温主任的决定,明明从一开始就知道有风险,又是5岁的孩子,可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是使她做了迎难而上的决定,她说:“孩子天天这么扎确实受罪,又这么小,还是尽力去做吧!”</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做了温主任的助手,顺便留取了一些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孩子刚刚输完凝血因子,主任马上给孩子消毒并建立最大无菌屏障保护孩子,还贴心的叫小家伙看起了动画片。</p> <p class="ql-block">有创操作完成,如图可见的出血量,对于一个血友病的患儿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呢!</p> <p class="ql-block">温主任还是不放心,反复试注盐水以确定导管位置,还多方面考虑到孩子的生长情况,在内置及外露长度上反复斟酌。</p> <p class="ql-block">看,这是我们完成后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给宝贝缠上绷带,置管当日可能会有渗血,温主任嘱咐贝贝妈妈,明天这个时间来拆绷带换膜,有问题随时联络。</p> <p class="ql-block">小贝第二天来换膜,取开绷带和覆膜,里面干干净净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静疗委员耐心指导贝贝妈妈如何使用PICC导管完成家庭日常输液治疗。</p> <p class="ql-block">我们给输液接头做个一个小型清洁口袋,保持清洁的同时也方便家长操作。</p> <p class="ql-block"> 后来,小贝妈妈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我们也跟她说了很多注意事项,并留下微信以便随时联系。</p><p class="ql-block"> 白衣天使也被称为提灯女神,是带给人希望与光明的人,现下的医患关系确实叫很多医务人员怕做事,怕惹事,但回归到本心来说,不就应该想尽办法解决患者困难病痛,帮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吗?我们要像温主任这样不忘初心,牢记医务人员的使命,磨练自己的技术,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