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丁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编辑/小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离开181已经四十多年。伴随着岁月的脚步走过不少地方,但记忆最深的还是那生活了十多年的故乡。尤其是那难忘的混着不同方言的乡音,伴着边陲大漠的粗犷,伴着苍翠绿洲的柔肠,汇集五湖四海的旋律,和着南腔北调的畅想,那么悦耳,那么酣畅。</p>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1963年的秋天,7岁的我和弟弟、大妹妹随父母从北京支边来到新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军医学校毕业,一直在部队从医,转业支边后被分配到兵团十师181医院(原28团卫生队),我们的家就安置在医院的家属院,当时都叫大院子。大院有三排平房,由北西南三面围成U字形,每家一间房,各自门前都盖一间小尕房当厨房,家家户户门挨门,互相间隔一堵墙,那是真正的隔壁邻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院共二十几户人家,每家的大人们分别来自内地的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十几个省市。有来自浩瀚无垠的大西北;有来自梦里水乡人间天堂的江南;有来自大都市的京津沪;有来自长江黄淮河流域的中原;有来自美丽富饶的沿海城市。还有后来成为我们许多同学母亲的“八千湘女”和齐鲁女兵。他们有新中国解放初期去的,也有五六十年代去的。</p> <p class="ql-block">他们和我父亲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边疆,屯垦戍边走到一起。在这个大家庭中,大人们都说着自己的方言,一曲曲南腔北调的交响伴随着袅袅炊烟开启了一天天的边陲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以前在北京父亲部队的大院里,也听到过叔叔阿姨们的不同口音,但像在新疆这个边陲团场小镇里浓缩着如此之多的、这么声势浩大的南腔北调的方言还是令我非常惊讶。他们多数说话声音都比较大,有时候像是扯着嗓子喊,很嘈杂,而且很多根本就听不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两位叔叔说话声音小一点,一位叫刘振兴,是广东人,搞外科的,手术做得好,说话时只见他呜哩哇啦地动着嘴,却不知道他说些啥,后来他找了位天津夫人叫富丽荣,可能会被同化一点。另一位叔叔叫彭召坤,是位中医,医术精湛,一口正宗的湖南话,他讲的话我几乎全都听不懂。我开始真是不习惯,慢慢地,我也跟着合上了弦,习惯成自然,不但能听懂,而且越听越亲切,越听越好听,越听越顺畅,人的适应能力真是强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星期天,你去听听吧,大院里女人们洗着衣服的聊天声;男人们打牌下棋、拉二胡的吵吵声;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吵闹声;做饭时锅碗瓢盆的锵锵声;还有人端着饭碗,嘴也不停地说话声;甚至谁家小两口的拌嘴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腔北调的声音在大院里飘荡着,休闲下来的人们在大院里乐呵着,一个个都说着浓郁方言的家乡话,声调很高也不避讳,像是在自己家说话,各家弹着不同的调,和着大院相同的曲。那是一种和谐,那是一种融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到傍晚时分,吃晚饭的时侯,你再去听听院里那有趣的声音吧,各家各户的大人们分别叫着自己家几个孩子的乳名,不同的腔调喊着相同的内容:“吃—饭—喽—”“回—家—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乖巧的孩子跑得快,回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饭。贪玩的孩子,那是不等天黑不回家,在柴火垛里躲猫猫,被父母好不容易喊了回去,一定少不了一顿克(训),“你个龟儿子!耍不够!”“你个怂娃娃,玩疯啦!”碰到犟嘴的,免不了啪啪啪地几巴掌,又是一阵南腔北调的数落和教训,那是一种疼,那是一种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学校里,老师们也都来自五湖四海,有名牌大学的各种学科毕业的,有师范学院教育教学专业毕业的,有五六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真是人才济济,给边陲小镇带来了优质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使我们能够在这个偏远的地方接受到城市般的教育氛围,真是我们的好福气啊!他们的口音自然也是南腔北调,虽然尽力说着普通话,却免不了带着各自的乡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小学的语文课堂里,记得我刚入学时,几位教语文的老师,是那么青春靓丽,毛琴(是我的班主任)、黄慧芳、韦新华、路富蓉老师分别来自山东、上海、陕西、天津,讲课都带点各自的方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毛琴老师带着山东口音教我们的"点,横,撇,捺",领我们读课文的朗朗声就在耳边: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站一站,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浇田……</p><p class="ql-block">还记得路富荣老师把课文《拖拉机来到咱农庄》做为节目让同学们排练,让每个同学都会背:马达响,尘土扬,拖拉机来到咱农庄,大家让开一条路,又说又笑又鼓掌……</p><p class="ql-block">还记得语文老师李第周,也做过我们班主任,讲课时很有激情。抑扬顿挫地说着新疆普通话,声音非常宏亮,掷地有声,很有感染力,让我们一直专注在课堂上不敢分散注意力。</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教珠算的胡棣萼老师,进教室背一个大算盘,上课时一口的湖南音,左手写着黑板字,溜溜的讲着珠算口诀"一去九进一,二去八进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校长刘宝经,温文尔雅话不多,河北人,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又投笔从戎参加了解放军。还记得他讲课文《杨水才》时,讲到大家看到杨水才因工作疲劳过度而伏案牺牲时“人们一个个都惊呆了”,他那屏住呼吸、瞪着大眼睛的形象和表情,虽然短短一句话,却是那么有声、有形、又有情,真是精彩的演绎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中的语文老师李茂才,南京师范学院毕业。说着一口南京话,讲起课来很专注,时常会望着天花板滔滔不绝,好像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多年后同学们还在说起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关强老师,声音洪亮带磁性,讲课激情饱满,富有感染力,他用上海普通话朗诵的课文《海燕》,“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美妙的声音和表情至今留在每位同学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玉金老师是河南人,郑州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当过我们班主任,语文教学有特色,似润物无声胜有声,尤其是那难懂的古文,经他悉心诠释讲解后,很容易理解,不用死记就背得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学数学老师章振中,上海教育学校的高材生,给我们上课时刚从中学部调到小学部当主任,常见他戴着一顶蓓蕾帽,讲课时说着上海普通话,不时的配着幽默的肢体语言,数学课也是声情并茂的,课堂气氛很活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数学老师王积余,南开大学毕业。天津人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起课来很好听。因他的名字很特别,同学们背地里都叫他“加减乘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中数学老师梁仁山,南京师范学院毕业。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上课时整个一个湖南腔,一手漂亮的数学美术字,把x、y给写活了,最难懂的几何由他编成顺口溜,让你永远记得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育课的操场上,田吉有老师,喊着一口南京腔,“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声音宏亮嗓门大,跟他跑步很有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忘惠俊杰老师训学生时拉着的陕西腔,“怂娃娃,不好好学,窝走四个(那就是个)钻天杨,长大不成才,只能当烧柴”,一套套还挺押韵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课堂上,潘鹤林老师,江苏杨州人,那可是南师大音乐系毕业的高材生,说着杨州普通话,最拿手的是二胡(他的老师是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父亲)。他进教室时常背着手风琴,唱起歌来太好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龚丽娟老师嗓音很清脆,她是上海人,她教的那首“大渡河流水浪涛涛……”如今我还能唱得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宣亚飞老师,说着带吴语的普通话,清脆的声音伴着嗲嗲的味道,一字字地往外蹦,真好听。她的爱人是当时的中学教导主任叶启良,广西人,儒雅的气质里透着严厉。她家住在校园路口旁边,我放学路过时,有时能听到那里传出的琴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莉莉老师(维族),长得漂亮又美丽,说着新疆普通话,唱歌跳舞样样行,常常是学校文艺汇演的总导演。也是团部文艺骨干,每次的大型文艺汇演都有她忙碌奔波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语课堂上,被称为大老王的王锡亭老师,是北京师范学院毕业的,说着标准的普通话,拉着一手好听的小提琴,教过数学也教过俄语,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句用俄语说的“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课堂上,白垒老师是四川人,重庆国立政治大学法制系毕业。新中国解放时投笔从戎参加解放军。说话细声细语,性格很温和,教我们历史,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一副满腹经纶的老学究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化课堂里,曾学志老师教物理,江苏师范学院的高材生,大学时期任班长,毕业分配已决定留校,却毅然报名去新疆支边。课堂上说着一口南京话,那让人头晕的串联与并联,还有那德尔塔和西格玛…他一遍遍的讲解和辅导,好有耐心(难学的物理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中物理老师冯尚力,典型的广东人,深深的眼窝大脑门,力学讲的很熟练,尽管说着广东普通话,还记得他讲"杠杆原理"时“杠”和“原”的广东音 当时真让我们搞不清,慢慢习惯后就明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搞笑的老师蔡道夫,四川大学毕业,上物理课时总是不厌其烦地问大家"懂—吧—啦—",四川人居然带着上海腔,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夫人李静老师是上海人,哈哈,看来是被同化了。这种情况很普遍,年轻人去支边,不同省份的联姻很自然,同学的父母中好多都是这样的,在自己家就是个小和弦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中班主任高哲林老师,南通农业专科学校毕业。无机化学课讲得非常好,带着江苏腔的"钾钠钙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感觉押韵又好听,他自编的"化合价歌"到现在我还能背得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风栋老师是东北人,声音大得震天响,课堂上做着实验说的那句"镁炎(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让我永远都忘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对温和的老师陈春霖,教我们有机化学,苯环、羟基和羧基写了一黑板的分子式,他讲得头头是道,就是河南口音太浓重,常把“二氧化碳”说成“乐氧化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治课堂上,高中政治老师郝彩萍,河北唐山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曾经做过广播员)。讲起课来抑扬顿挫,口若悬河,同学们听得鸦雀无声,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中政治老师刘明富,那山东口音啊,秃噜秃噜的,舌头老是碰着牙,管理学生有方法,调皮学生都服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健知识课,校医邹月蓉老师,来自湖南“八千湘女”,是卢小勇同学的妈妈。和蔼的面容配着浓浓的湖南口音,给我们传授卫生保健知识令同学们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开大会时,领导和老师们的声音也是很有意思。同学唐一的妈妈黄明烨,迪化(乌鲁木齐)女子中学的优秀生,曾经是小学教导主任,也是巴区学校的创始人之一,讲话时说着正宗的新疆话,“么(没)本思(事)的话,长大你能干撒撒(干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导员朱德玺,我最喜欢听他说话,一口正宗的北京话,唤起我多少儿时的记忆。后来的彭胜校长和柯玉先指导员都是湖北人,那一口湖北腔啊,把“人”说成“润”,把“说话”说成“甩话”,"千晓万晓晓做真润(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调皮的学生总学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后任教导主任的杜金祥,他是河南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对学生亲切又严厉,大会上批评同学时说的那句话,“弄啥来,弄啥来,恁大个孩子装迷瞪(干啥呢,干啥呢,那么大的孩子装糊涂)”,到现在同学聚会上还都说着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教农基的王正瑞老师,俗称小王老师,成都人,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毕业生。小王老师因个子小,很辛苦地踮着脚尖写黑板字,但讲课时声音洪亮底气足,四川口音里透着对学生的严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有意思的张继伟老师,教农基,讲课幽默风趣,农作物种植,土壤改良,种子选种…那飘荡在教室里的满口四川话呀,叫人印象太深刻,她和爱人都是西南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起支边到新疆,有一次上课时她偶尔说起重庆,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山高石头多,出门爬爬坡"同学忍不住地哄堂大笑,她那浓浓的四川调,几乎成了经典,让同学们学说了好多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越是口音重的老师我们越是记得清呢,这也许是一种强化记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亲爱的老师,这就是校园最美的交响。来自五湖四海的辛勤园丁,为我们合奏着美妙的畅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老师们宽厚的肩膀上,听着老师们为我们拨动的知识和弦,南腔北调的普通话伴着兢兢业业的付出与期望,那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那是一曲教书育人的交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说来真是很奇怪,家长和老师们各自都说着南腔北调的家乡话,可是孩子们却是另一种口音,既不是普通话,也不是自己父母的方言,它更像一支"变奏曲",混着南腔北调,又像是西北几省的综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调,一张口“哦~哟~”拉得老长,话里话外总是带着“什么什么呗”“什么什么唻”,听起来真的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开始我觉得很好笑,不知不觉地就被淹没其中,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就被这"变奏曲"所取代,那么自然、那么流畅。在这南腔北调语言环境的熏陶下,我们语言模仿能力提高了。平时说话是一种口音,读书时很自然就是普通话,逗乐调侃的时候,五湖四海不同的方言大家都能说几句。在这和谐美妙的交响中,我们生活学习、快乐地长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后,同学们有的远赴他乡,有的到了省城工作,有的就留在父母身边。多年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那特别的“变奏曲”都变成了普通话,又是那么自然、那么流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似水流年的悠悠岁月里,老师们也都慢慢变老。有的中年返城回原籍,有的退休后回了各自的故乡,有的还守在美丽的边陲小镇18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老师王莉莉,至今留守在学校,迎来送往着一批批莘莘学子,退休了也没闲着,与做了教师的疆二代疆三代一起,继续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发挥余热。并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仍然为社区的文化艺术事业,活跃在各种大型文艺汇演编排的舞台上。多次被评为师、兵团的优秀党员和劳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来,房子盖得越来越多,每家有了自己的院墙,再后来,平房变成了楼房,大院已经不存在,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也都到了耄耋之年,有些老人家已经离我们而去,还健在的老人家有孝顺的儿女陪伴身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的我们也都步入老年。老一辈那南腔北调的交响渐行渐远,变成回忆。它留给我们的是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如山间的汩汩清泉,永远滋润心田;如清晨的缕缕阳光,永远充满希望。不论年代有多久,也无论我身在何方,那曲美妙的交响,总会不时地在耳边回响,在心海里荡漾。(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丁敏2022年4月6日写于上海 2022年4月18日修改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区中学七五届高中毕业学生丁敏(上)赵雅玲(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记</b>:</p><p class="ql-block">2022年的春天随着季节的脚步走来,然而肆虐反扑的疫情打乱了生活的节奏,隔离在家的人们与春色无缘……居沪宅家的日子里,丁敏用文字和朗诵表达着心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日丁敏同学将《南腔北调的交响》一文转发于我,阅后眼前一亮,那熟悉的南腔北调也曾经是我置身兵团时的感受啊!引发我强烈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遥远的西北之北边陲后,难免有大漠孤烟如同异乡的感觉,由于兵团的人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无论你从哪里来,都能找到乡音,一瞬间感觉这就是个浓缩了的“中国”啊!有句话说,没去过新疆就不知道中国之大。这是从地理上说新疆之大之广。从人文上说,新疆汇集了祖国各地的人、乡音与文化。尤其在兵团,这南腔北调的语境让人顿时没有了陌生感,没有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幸在新疆建设兵团度过了一段青少年时光,在“南腔北调”的耳濡目染下,感受到了兵团父辈们和老师们勇于奉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那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从生活乡音语言的特点表达了对父辈对老师们的感恩与怀念之情。尤其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老师们在课堂上教书育人的生动场景,不禁令人感概。也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愿。在此制作编辑成美篇与大家共同分享那段难忘的岁月,也以此告慰逝去的父辈老师们。愿健在的父辈老师们安度晚年,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感谢:牛玉金、章振中老师、曾学志老师夫妇,李永明、王昌平、张自州、李青湘、唐一、杨玲等同学的支持帮助。另感谢刘燕妮校友(文中采用了两张图片源自@泥巴的美篇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雅玲编辑制作修改完成于2022年4月18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