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连线,游戏相伴】魏桥镇中心幼儿园线上居家指导—中班级部第九期

雨儿快乐

<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 亲爱的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家长能够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好孩子们的生活,每天能够让宝宝坚持锻炼身体💪🏻、自主游戏、有爱陪伴❤️,我们会把线上活动发送至班级群🤗,请家长们抽出一些时间❤️陪同宝贝们一起学习,并做好引导监督工作👀,👍🏻鼓励宝贝们按时✅完成每天的小任务。</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携手🤝共度非常时期。什么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看一下这期有哪些有趣的话题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科学防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二、游戏理论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三、亲子居家游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四、习惯养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五、优秀绘本推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六、家园对话</span></p> 一、科学防疫 <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尚未离开,防疫措施不可松懈!为切实保障广大幼儿、家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家园疫情防控安全屏障,请各位家长和幼儿 务必紧绷疫情防控之弦,不放松警惕、不麻痹大意、不消极应付,始终如一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p> 二、游戏理论学习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0px;">放手,是必须的🌹</b></p><p class="ql-block"><b>——安吉游戏的哲学支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几年的游戏课程实践,我们经历了从困惑、纠结、茫然到豁然开朗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令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要真正地实现“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真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与发展,除了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保障充足的游戏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游戏中的教师要学会放手。放手是爱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尊重、一种信任,对处在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成人适时地放手更是一种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b>💖放手是对儿童的尊重💖</b></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奇、积极、主动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独特的认知方式,本来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境界,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认为孩子是非独立的、是需要帮助的,总是想通过指导、掌控来影响孩子的发展;我们期望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轨迹、听从我们的指令向前行走,把原本属于孩子的快乐游戏变成了教育者的游戏儿童;我们费尽心思地用成人的眼光为孩子设置游戏的陷阱,期望看到的就是孩子跳进去的那一刻。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对教师的期待不屑一顾。</p><p class="ql-block"> “尊重孩子”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竟然是那么难!“把游戏还给孩子”体现的就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天性需求,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学习价值和发展意义,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尊重孩子的游戏权利。</p><p class="ql-block"> 放手孩子的游戏,让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快乐的游戏中尽情操作、尽情探索、尽情感受、尽情体验,允许孩子沿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向前行走。放手后,我们看到了孩子个性张扬、充满热情的学习过程,他们在综合的游戏过程中积累着大量的认知经验;他们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调整、尝试、实践,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着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获得了学习品质的发展;他们在自由的游戏中充分地想象、创造,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表现着自己的审美……因为理解和尊重,孩子变得更快乐、更自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手是对儿童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 我们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去打扰孩子的游戏,想主宰孩子的活动,想用成人的方式去解决孩子在游戏中发生的冲突等,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缺乏信任。殊不知,儿童才是游戏的真正高手,游戏中的儿童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成人去学习和欣赏。放手后,我们看到了孩子精彩的游戏:这个在成人眼里的攀爬架,在孩子的游戏中成了一个大剧院,那个令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敢攀爬到顶上的架子,孩子上下自如,他们用纱幔、布条装饰着剧院场景,用木块搭成了排排座位,快乐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表演。一块布就是他们的家,泥巴和野草就是他们的玩具,树叶和花瓣做成美丽的料理,自由的游戏中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娃娃家。几块积木,搭成了孩子实验的场所,他在这里进行着斜坡滚动的实验,每一次失败后,他都会进行适度调整,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在足足40分钟之后,终于获得了实验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游戏场景就是孩子的舞台,各种各样的材料就是他们的道具,同伴就是他们的演员搭档,他们尽情地在进行着动画故事的表演……这样的精彩在游戏中太多太多,看了这些,你还会怀疑孩子的游戏能力吗?你还会质疑游戏对孩子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放手是教育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放手不等于放弃,放手更不等于放任自流。放手是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细心观察,放手是了解孩子真实发展水平后对其有效支持的深入思考。“请帮助我独立完成”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就应该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天性需求,用陪伴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孩子的发展、见证着孩子的每一步成长。</p> 三、亲子居家游戏 <p class="ql-block">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手工活动一直都是幼儿偏爱的游戏,通过手工活动能够为幼儿带来精细动作能力的锻炼,也能使幼儿思维意识和肌肉运动的统一协调。从粗略的手工到精细的手工的进步过程,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通过做手工能够让孩子更精准的控制自己的动作。同时,艺术欣赏与创作更能后培养幼儿对美的理解与感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活动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 、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审美能力、 认知 能力和想象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 尝试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制作各种水生动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制作能力。 引导幼 儿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 不能单纯的来模仿。</span></p> 四、习惯养成 <p class="ql-block">  大朋友,小朋友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幸福就在一粥一饭之间,美好就在一爱一惜之间。每一份收获都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粮食 ,尊重劳动,不负美好"食"光 。</p> 五、优秀绘本推荐 <p class="ql-block"> 选择优秀适合幼儿的绘本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还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的绘本故事是《我长大以后》,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你们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希望你们自己随自己的心去成长,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绘本故事吧👇 👇 👇</p> 六、家园对话 <p class="ql-block">孩子在家不听话怎么办?</p><p class="ql-block">1.家长要具有良好情商,不发脾气,给孩子起好的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2.孩子每次发脾气,都要平静地告诉她:“有话好好说。”然后平静地与孩子沟通。</p><p class="ql-block">3.打孩子很错误。应该是平静的与孩子沟通。打孩子就是脾气大的表率,给孩子起了负面的示范作用。你孩子脾气大,看来你的负面示范作用起了作用。</p><p class="ql-block">孩子“不听话”,原因有三:</p><p class="ql-block">1.没听到;</p><p class="ql-block">2.专注于自己的事,“听而不闻”;</p><p class="ql-block">3.不愿意执行“命令”,故意装作没听到。</p><p class="ql-block">可以试试以下招数:</p><p class="ql-block">1.改变说话时的姿势和距离。尽可能地靠近孩子,叫他的名字并保持目光接触。</p><p class="ql-block">2.调整说话的语气。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下达简单而又明确的命令。</p><p class="ql-block">3.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比如“你再玩5分钟就要收起来了”,让孩子心里有准备。</p><p class="ql-block">4.必要时用某种方法来支持您的命令。比如孩子拖延执行命令时给予一定的“惩罚”,或取消某种权利等。</p><p class="ql-block">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不听话,而且逆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应该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p><p class="ql-block">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只能约束,无所谓信任与尊重,不然他们会不服管教。因此,家长平时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要求,甚至不择场地申斥孩子,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孩子对家长望而生畏。还有的家长则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做什么,以求得孩子听从自己。更有的甚至为孩子护短,替孩子说谎,或是过分夸耀自己的孩子,这样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压抑,孩子一旦明白了,会对父母的纵容感到羞辱和愤怒。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与尊敬,家长的话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会愈发严重。那么,家长如何做才算对孩子尊重与信任呢?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做对了或做好了,要使他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做下去。表扬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适当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或做坏了一件事,要提出意见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实事求是。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麻烦等,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包办,更不要申斥他们为“笨蛋”。要关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情绪不愉快,包括受了批评、委屈,或是受了小朋友的冷遇,自己心爱的玩具损坏了或是要做的事情总也做不好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或者指导。教孩子自己动手把玩具修理好,教他们谅解伙伴或主动与小朋友和好等。</p><p class="ql-block"> 孩子犯除了各种烦恼,就会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什么都愿意给父母讲,父母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增强自信心,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再次,要让孩子当父母的助手和参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做好了一定要谢谢他,即使做坏了也不要嫌他帮了倒忙,而要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好。再稍大些,可以请他来出主意,如到哪儿参观,爷爷奶奶过生日买什么礼品;甚至家里什么东西摆在哪儿,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个大人,和父母一样拥有参预“家政”的资格,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用“大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要放手让他自己去练,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只要家长不实行“专制”,让孩子觉得父母像自己的朋友一样可以信任,觉得自己在家中有地位、他们就会喜欢这个家,喜欢父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也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要求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人同此心,无可非议。但有的父母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过严的要求,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厌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能太高,更不应急于求成,而应该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孩子认真学习,逐渐提高,并要不断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除。</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红</p><p class="ql-block">审核:卜君 杨娜 范晓芳</p>

孩子

游戏

家长

放手

幼儿

尊重

父母

自己

我们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