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记事<div><br></div><div>(原创)许民荣</div><div><br></div> <div><br></div>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曾经出现了不少所谓的新事物,戴帽子初中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它早已消声匿迹了。把它的存在记录下来,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br> 1970年春上,我们抗教生结束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十四个月后,30余人留在了马山公社。<br> 一日,公社副书记韩瑞法在古竹五七学校召集我们,把我们分到了马山九个学校。我去了马山偏远的西北一隅耿湾五七学校。<div><br></div> <div><br></div> 还记得,我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乡村女教师》,书中写了苏联一位女青年教师克鲁普斯卡娅坐着马车去西伯利亚乡村小学的情景,沿途无限荒凉,但是有野草鲜花相伴。<br> 我是一个人,默默地背着被子行囊,从古竹步行去的,走过大坪场(现在的马围西坝),大路变成了羊肠小道。右手边是白茫茫的太湖,左手边是巍巍秦履峰,林木森郁。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路上除了忙碌着围湖造田的民工外,很是冷漠。<br><div><br></div> <div><br></div> 耿湾五七学校在大队中间位置,前傍秦巷,后邻姚巷,是一所有七个年级六个班级的戴帽子初中,其中小学三四年级是复式班,初二年级一个班仅仅才有七个学生。<br> 那时候,为了把“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落到实处,马山公社各个大队办起了五七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学生上满七年,就算初中毕业。耿湾五七学校在原“里社祠”旧址上拆旧建新,建起了学校。<br> 一个山沟沟里的大队,有了戴帽子初中,这,在耿湾大队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创下了历史先例 。<div><br></div> <div><br></div> 学校东西两排房子,北面是校门,南边是山坡,校门东边是一个双开间办公室,西边一间是大队医务室、一间是学校厨房。<br> 东边一排教室8开间,北头3间是礼堂,供生产大队夜间开社员大会使用,中间一个单间是女教师宿舍,其余是两个教室。这排房子南端建了一个厕所。<br> 西边10开间,建成5个教室。我去了后,把北端一个教室作为宿舍,让我住了进去。宿舍门就对着厨房门。厨房里有灶台、水缸、煤炉和一张饭桌三条长凳。<br> 厨房隔壁是大队医务室。医务室一隔二,一位姓冯的医生带着一个女儿和一个患了小儿麻痹症的儿子住在里面,外面半间既是诊所又是冯医生做饭吃饭的地方。<br> 耿湾五七学校校门洞朝北,有门框,无校门。校门外是五队的猪舍和一片晒场,再往北就是农田和太湖了。无论什么人什么时间,都可以穿校而过。<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排校舍之间,是一个正方形的操场,靠校门一端,对着校门洞筑有一个司令台,但没有旗杆。我在那里教书时,从来没有看见升过旗、做过广播操。</p><p class="ql-block"> 那操场没有下水道,下小雨还好,一下大雨,操场上积满了水,泥泞不堪。女教师回宿舍,得小心地踩着铺着的十几块乱石,那乱石很少有平整的,石块块与块之间大约有二三十厘米距离,走的时候,要踏准确了,兔得一不小心摔成个泥人。</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马山还没有通上电,晚上点的是煤油灯。</p><p class="ql-block"> 办公室里没有热水瓶。老师们口渴了,就去大队医务室,冯医生的煤球炉上总是烧着一壶水。那水壶的外表乌子墨黑,已经看不出金属铝的色泽了。</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 学校门外,左侧有半棵柏树,树旁有一口井。听老教师说,那柏树和井可有来历了。那柏树是隋朝年间栽下的,人称隋柏,因遭雷击只剩下了半棵,倒也长得虬枝茂盛,井也是隋朝时开凿的,世称隋井。<br><br> <div><br><div> 学校里原有六位教师。其中两位女教师,陈老师、过老师,家在无锡市区。她们很欢迎我去,因为我一去,她们就有了调往市区的机会。事情确实是这样,过半年,陈老师就真的调往郊区广益公社,遂了她多年的心愿。<br> 学校使用手摇鈴铛做作息信号。一般上午第一第二节课是语数主课,上课时间能得到保证,第三第四节课大多是副课,那就要等老师们在办公室聊天聊够了,或者,有烟瘾的老教师吸完了他手里的香烟后才打铃上课。<br> 戴帽子初中,校舍是新建的,教室里的课桌椅是破旧的,高低不一,长短不一,有的还缺一条腿,用断砖石块叠着。<br> 学校里为节省经费,没有批改作业用的红墨水,而是用的一种紫色液汁。那是由学校姚负责人带着几个学生上山去采集的一种野果子榨的,有点像紫药水。那紫色,批在学生作业本上显得有点触目惊心。</div><div><br></div></div> <br> 这里一切都很简陋,生活简单、艰苦而有序。夜里,校园里万籁俱寂,只有宿舍里透着昏暗的油灯灯光。<div> 站在操场上,漆黑的夜色里,映着闪烁的繁星的夜空,可以看到黑色的山脊在夜空中的美丽弧线。学校西边是黑暗得深不可测的杨梅树林和桑树林,隔杂有几座长满了茅草和杂树的坟包。</div><div> 偌大的一间教室里就住我一个人,夜里死一般的静寂中,偶然会有莫名的声响,带来让人吃惊的恐怖,特别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舞动的树枝摇曳着拍打窗户,更让人寒意阵阵,浑身发抖。</div><div><br></div> <div><br></div> 这样的学校,老师们都很有本事,七个老师,后来是六个老师,每个人都要兼教多门课程,像医院里的全科医生,什么病都能治一样,什么课都要能教。许浩熙老师是五十年代太仓师范生,教初二语文。我除了教初一语文,还兼教初一初二的农基、体育,以及一年级的政治课。<br> 这所戴帽子初中学校师资不可小觑,除了原来的老牌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外,曾经有过四位抗教生在这里任教过,除我以外,还有金老师(主教英语)、华老师〈主教数学)、吴老师(主教语文),女的。<div><br></div> <br> 学校里没有炊事员,三个住校老师,上午第四节课,谁空课谁做饭。搭饭菜极其简单,有时是炒青菜,一人一小碗,浅浅的;有时是咸菜汤,一人一小碗。有的人烧的菜偏咸,有的人烧的菜偏淡,众人全都抱着有得吃已经蛮好了的心态,哪里会有什么意见。<div> 早、晚两顿煮粥喝。厨房里只有一个盐钵头,没有其他调料,譬如味精、酱油 。<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学生也很热爱运动。在马山公社首届学校运动会上,学生万丈红获男子初中组3000米冠军,薛建新获男子初中组800米第二名等。</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的初二年级学生很幸运,毕业了,他们七个人全部招工到无锡,进入了工厂,户口也农转非。这在耿湾大队也是史无前例的。</p><p class="ql-block"> 说到户口,那时候马山的公办教师响应号召,一律"非转农",由吃商品粮户口改为农业户口,分到生产队里,星期天、节假日参加农业劳动。平时,要吃饭就去生产队秤麦分稻谷,去加工厂辗米磨粉。年终和农民一样参加分红。这种做法,也是史无前例的。</p> <div><br></div> 那时候,没有校长的称呼,只称学校负责人。耿湾五七学校负责人姓姚,叫姚爱华,女的,是后湾一队人,原来是公社妇联干部,后,远嫁无锡山北。换了一个赤脚代课老师,也姓姚,被委派为学校负责人,以体现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大队干部中分管学校的是秦汉榴,大队贫协主席。<br> 秦主席很热衷于督促住校老师去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我去的头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就来学校先喊我去五队劳动,再在女教师宿舍门口,大声喊道,陈老师过老师,你们今天早点去生产队里劳动……<br><br> 学校里有一套理发工具,两位老教师许浩熙和陈金书都有一手理发的好手艺。他们不光为男老师理发,还为学生理发,女教师头发长了,也是他们帮着修剪的。我在马山那么多年,从未去过理发店。后来我也学会了理发,再后来,调到别的学校时,自己也置办了一套理发工具,课后给学生理发成了我跟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div><br></div> <div><br></div> 戴帽子初中,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回想起来,同事们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好生动,好亲切呀 !<br><br><br><br><h1><b>(完)</b></h1><div><b><br></b></div> <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