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培养科学技术干部、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于1939年5月决定建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1月,为了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特别是为了发展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为未来的新中国培养一批科学技术干部,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由中央文委领导。1943年撤销(并入新成立的延安大学)。</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自然科学院迁至张家口、建屏、井陉,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p><p class="ql-block">1952年改建为北京工业学院。</p><p class="ql-block">1988年改建为北京理工大学。</p> <p class="ql-block">第一任院长是李富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富春(1900年5月22日—1975年1月9日),字任之,出生于湖南长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p><p class="ql-block">1975年1月9日,李富春同志因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第二任院长是徐特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p><p class="ql-block">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p> <p class="ql-block">陈康白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1898-1981) 中国教育家。原名运煌。湖南长沙人。</p><p class="ql-block">1927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任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教员,北京大学理学院研究员。1932 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研究院研究有机化学。</p><p class="ql-block">1937 年回国赴延安。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军工局技术处处长,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1943年11月--1944年6月任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原军区军工部部长,东北军区军工部总工程师,东北人民政府计委常委、重工业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1951年-1953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化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参事等。</p><p class="ql-block">1950年当选为全国科联副主席。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1981年7月31日在北京去世。</p> <p class="ql-block">李强 (徐特立之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延安自然科学院第三任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1905年9月26日-1996年9月29日 ),原名曾培洪,男,汉族,出生于江苏常熟市,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经济专家。</p><p class="ql-block">李强1923年,就读于上海东华大学(原南洋路矿专科学校)土木科。</p><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李强加入共青团;同年8月,李强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p><p class="ql-block">1926年2月,李强调任共青团上海浦东部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军委特科在武汉成立。周恩来、顾顺章将李强调入中央特科,任特务股股长,兼办中央交付的其他特殊任务。</p><p class="ql-block">两个月后,李强任交通科科长,情报科科长由陈赓担任,顾顺章负责红队事务,</p><p class="ql-block">1928年,李强受中共中央委托,担负研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p><p class="ql-block">1929年春,李强研制成功中国共产党第一批无线电收发报机。</p><p class="ql-block">1931年,李强在苏联邮电人民委员会研究院工作,主要研究电器远距离通讯。</p><p class="ql-block">1939年,李强带领军工局人员生产出了边区第一支七九步枪——无名式马步枪,</p><p class="ql-block">在延安期间,李强还曾兼任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这所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中国科技人才。</p><p class="ql-block">1947年,李强负责解放区的电讯工作,领导制造了大功率发射机和定向天线。</p><p class="ql-block">1952年8月,李强被任命为外贸部副部长兼驻苏联大使馆商务参赞。</p><p class="ql-block">1955年,李强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强历任邮电部电信总局局长、新闻总署首任广播事业局局长、对外贸易部部长等职。中共第九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三次、十四次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三届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11日至1971年1月7日,李强以65 岁高龄密访越南,实地考察险象环生的胡志明小道,以掌握越南战场的第一手资料。</p><p class="ql-block">1996年9月29日,李强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一岁。</p> <p class="ql-block">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于1940年在延安成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李强是继李富春、徐特立、陈康白之后的第四任院长。对于李强而言,他在上海研制秘密电台时就开始从事无线电人员的培训工作,到莫斯科后,又继续担任了共产国际的无线电培训班的教员。可以说,在李强的革命生涯中,一直与教学形影相随,对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p><p class="ql-block">李强同志回忆:</p><p class="ql-block">“在我兼任自然科学院院长时,干脆把学院和工厂结合起来,走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李强曾这样回忆自己担任自然科学院院长时的主张。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环境中,李强一向倡导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教育思想也就集中体现为“紧密地与实践相结合”。李强上任院长后,学校由桥儿沟搬迁到大砭沟,这里也是军工局炼铁部所在地,为的就是方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李强还经常亲自率技术专家给学生上课,开设的兵器学、爆破学、炼铁原理、工艺学金属学以及制图、炸药及爆药等方面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p><p class="ql-block">“通过参加高炉的试验,你们既学习了知识,又为边区解决了急需!”当自然科学院学生们自己研制的小高炉成功炼出品质优良的灰生铁时,时刻关注炼铁高炉研制的李强比谁都高兴,对学生们大加夸赞。</p><p class="ql-block">当时,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生把研制日产一吨小高炉作为自己暑期实习的工作目标。炎炎烈日下,延安军工局的高炉旁时常围绕着青年学生,他们一边听着老师们讲解课程,一边在高炉旁画着设计图纸,高炉、送风机都凝结着同学们智慧与汗水,这座成功投产的小高炉不仅成为了师生们科研攻关的代表作,更填补了当时的延安炼铁生产的空白。</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党中央决定将自然科学院向东北转移,拟在东北解放区建立新型大学。李强因为要留在延安继续开展工作,无法与师生们一起前往。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已经与师生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为大家做好行前准备后,李强与大家握手惜别。</p> <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遗址</p> <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师生们</p> <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设有大学部和中学部。大学部设有物理、化学、地矿和生物四个系。中学部分为预科和初中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1940年春至1945年冬,全校师生员工共约300人。</p><p class="ql-block">1943年秋后,延安自然科学院与鲁迅艺术学院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自然科学院迁至张家口、建屏、井陉,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p><p class="ql-block">1952年改建为北京工业学院。</p><p class="ql-block">理念</p><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在当时既是进行自然科学教学的最高学府,又是进行自然科学学术活动的中心,许多学科的学会都设在这里;院内建立了一幢科学馆,许多学术报告会、讨论会、专题讲座都在这里进行。徐特立积极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大力开展学术问题讨论。他认为,这是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关工作迅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p><p class="ql-block">成立</p><p class="ql-block">1940年9月初,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学校。李富春、徐特立、李强先后担任院长。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矿(冶)4个系。学制三年。为适应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该院还建立机械实习厂、化工实习厂、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等学院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队伍,在配合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贡献。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p><p class="ql-block">教育</p><p class="ql-block">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徐特立于1941年10月提出了科学教育机关、科学研究机关和经济建设机关三位一体是科学正常发育的园地的思想。他认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应与军工局建设厅等机关所属的工厂农场密切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际真正联系起来,并由这些单位共同组成一个“学校管理委员会”,使工厂、农场的负责人都作为主人翁参加进来,彼此商谈,学校也可以按照工厂和农场等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p><p class="ql-block">目标</p><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办学目标,在徐特立的领导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的科学技术干部。全院师生经常和有关经济建设机关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参加边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为增强抗战建国物质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生物系师生进行的南泥湾考察,为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种地,提出了科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和干部,在中国科技战线、文教战线和其他部门中,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发展</p><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后辗转办学,数易其名,1952年定名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易名北京理工大学,已发展为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是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母校。</p><p class="ql-block">成就</p><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自然科学教育与研究的先河,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兴办高等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的道路,从而在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今天,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致力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学习和继承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工作者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理想,对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不是毫无裨益的。</p> <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创办(1939年5月—1943年11月)</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和建设边区的迫切需要,于1940年8月决定以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为基础,创办我党历史上第一所理工农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日本侵略军占领武汉、广州之后,增兵华北,对国民党采取了诱降政策;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使边区的财政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困难。面对这一形势,党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发展边区经济的方针。为促进边区生产、保证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成功,中央于1939年5月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其主要任务是协助边区发展工业生产。研究院成立不久,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摩擦活动的加紧,外来科技人员、知识分子日益减少,给边区的科技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中共中央接受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决定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建为自然科学院,院址设在延安南门外杜甫川,李富春任院长,陈康白任副院长。该院由中央文委领导。</p><p class="ql-block">1940年9月1日,延安自然科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并正式上课,同年12月,徐特立接任院长。学院由院长、副院长、各处处长、各系主任组成院务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学院按照当时及长远的需要设置学科和课程,大学部分有物理(后改为机械)、化学(后改为化工)、生物(后改为农业)、地矿(后因师资不足合并到化工系)4个系,分别由阎沛霖、李苏、乐天宇、张朝俊担任系主任。</p><p class="ql-block">大学部分学制原定为2年,1941年改为3年(因寒暑假短,实际上等于4年)。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外语、政治等基础课;二三年级按各系情况学习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的教材主要选用正规大学规范性英文版教科书。除大学部外,学院还设有预科(高中)和补习班(初中),以解决学生来源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上,自然科学院以“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员,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人才”为目的,要求学生“既是技术的专家,又是革命的通才”。</p><p class="ql-block">但是,自然科学院从筹建到“整风”期间,在“要不要办”和“如何办”问题上,院内外一直存在着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边区经济落后,没有太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用不着高深的理论,根本不需要办大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如果要办大学,就要办国统区那样的正规大学。在学院的培养目标、学科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上也有争论。其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当时边区的需要,办短训班培养初、中级专业干部,还是为了适应建国的需要,办正规大学,更是为了培养有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二是在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上,要侧重理论还是侧重应用。</p><p class="ql-block">针对上述争论,徐特立从1940年12月到1942年7月,在《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祝“科学园地”的诞生》、《抗战五个年头的教育》等文章,系统阐述了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必要性和学院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整风运动中,徐特立发动全院师生进行大讨论,总学委、中组部、中宣部、工业局、建设厅等25个单位也参加了讨论。经过讨论,意见大体趋向一致。1942年10月30日,徐特立对这场讨论进行总结。他指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培养能独立工作的科学技术干部,给他们以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至于有些同志提出的要‘博’、要‘专’,不是学校能单独解决的,还必须到社会上去钻研,到实际工作中去长期锻炼。”徐特立经过与各方面协商,制订了一个既照顾现在,又照顾将来,既抓住中心,又照顾全面的教学方针改革计划。按照改革后的教学方针,调整了学科,更多地加强了实践环节,比较正规地开展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为了建设和发展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徐特立于1941年10月提出了科学教育机关、科学研究机关和经济建设机关三位一体是科学正常发育园地的思想。他认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应与军工局、建设厅所属的工厂、农场密切联系起来,由这些单位共同组成一个“学校管理委员会”,使学校可以按照工厂、农场等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然科学院十分重视实践,除学院附设的机械实习工厂、化工实习工厂、玻璃厂作为实习基地外,师生们还采取各种形式参加边区的经济建设。如地矿系承担了边区一些铁矿、煤矿资源的勘测;地矿系教师武衡组织的边区地质考察团,从1941年至1942年先后考察了延长、延川、安定、安塞、甘泉以及关中等地的地质构造,矿产分布及储量,为边区发展工业提供了条件;生物系师生进行的南泥湾开发考察,为三五九旅的屯垦提供了科学依据。</p><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既是边区自然科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又是边区自然科学学术活动的中心。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第一个自然科学学术团体——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就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科学院许多师生参加了该会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并有武衡、阎沛霖、聂春荣、李苏、乐天宇、黎雪、武可久等同志分别担任了研究会中地矿学会、机电学会、化学学会、航空学会、土木学会的负责人。</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自然科学研究会在自然科学院的科学馆召开第一届年会,到会学者和科技人员竟达300多人。为了交流学术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探讨边区建设问题,自然科学研究会在《解放日报》开辟了《科学园地》专栏,阎沛林、武衡担任专栏主编,自然科学院师生竞相在专栏上发表文章。</p><p class="ql-block">1943年11月,自然科学院从杜甫川迁至桥儿沟,并入延安大学,成为该校的一个独立学院。</p><p class="ql-block">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年代创办和发展的。它的建立,对推动边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转载:延安时期大事记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