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ll说理,说出一片新天地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探

南阳市第四小学校李定数学工作室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阅读与表达的过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阅读”与“表达”。“表达”是“阅读”之后信息的输出,分为书面表达与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即“说,说理”,“说理”——用语言讲明道理,把事说清楚。 “说理”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一个重要桥梁。思维的过程要靠语言来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说理,课堂上要重视,课下也要如此。纵观现在的学生,能做但不敢说的占很大的比重,说理能力较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正是在双减背景下我们的实践探索之一——“说理”作业。 <b>“说理”作业设计策略:</b><br><b> 少而精,贵在坚持。</b>根据当天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或易错点设计“说理”作业,易少而精,天天训练,贵在长期坚持。比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之后,发现利用“形变而体积不变”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的错误率较高,以此设计了一道说理作业题:将一块棱长8cm的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10cm、宽8c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要求:1.拿一块橡皮泥,动手捏一捏,你发现了什么?2.把思路讲一讲拍成小视频发给老师。<br><b> 做与说,相辅相成。</b>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先“说理”,之后再将思路整理写出解答过程,“说理”与书面表达相互结合,在说的过程中明晰思路,在做的过程中强化逻辑思维,“说”与“做”融为一体,相辅相成。<br> <b>“说理”作业实施策略:</b><br> <b>做好铺垫,让学生敢说。</b>“说理”作业能有效实施的前提是让学生敢说,这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突破学困生敢说的心理屏障?我的做法是:提前做好动员,不理解的学生可以发私信请教老师,由老师进行方法引领,教其如何讲解。这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消除不敢表达的心理障碍,让每个学生都有敢于表达的强有力后盾——老师的支持。<br> <b>搭建平台,让学生能说。</b>给学生提供“说理”的平台——班级微信群,很多学生不是不会“说理”,而是不敢说,怕课堂上说错了老师批评,归根到底一个字——“怕”,心理恐慌所致。通过微信群,老师与学生隔屏相见,消除了大部分学生心理上的恐惧感。同时,每天的“说理”作业不是由固定学生讲解,而是随机点名,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讲、不会讲的学生即使不问老师,看了优秀学生的讲解也会受到启发,这也是一种学习。<br> <b> 及时评价,让学生乐说。</b>老师的一句赞美胜过家长的千言万语,因此,教师的及时评价是学生“乐说”的有力保障。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言,即使那些“说”的不完美的学生,老师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肯定,在不断的激励、赞美中培养学生“乐说”的自信心。 <br> 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到“明理”,其次需要激发学生说理的兴趣,激活学生说理的依据,锻炼学生的说理思维,通过多种策略让学生敢说、能说、乐说。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少那些重复无效的作业,增加有效实用的的作业——“说理”作业,在“说理”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文字,视频:李定,周玉如<div>不当之处敬请指正!)</div>

说理

学生

作业

表达

老师

长方体

双减

乐说

数学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