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水脚下 大广毗邻 书香校园

瞿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学校简介</span></p> <p class="ql-block">  浠水县巴河镇巴驿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寄宿制初中,位于老巴驿街,比邻大广北高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占地面积39960㎡,校舍建筑总面积12360㎡。经过前后15任领导的共同努力,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浠水县规模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布局合理,环境幽雅。现有教学班16个,在校学生近千人。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高级教师16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8人。</p><p class="ql-block"> 学校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博学、多思、诚实、守信”为教学理念,以“孝道”为文化主线,始终贯穿学校教育教学。</p><p class="ql-block"> 优美的办学环境是学生成才的保证。校园内花坛星罗棋布,四季飘香;水泥路面四通八达,绿树成荫。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区划分明。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高楼林立,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环境优美,学习生活舒适安逸。</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学校争取国家教育建设资金400多万元,兴建了全县一流的女生公寓、高标准的学生食堂、教师办公大楼、打了一口百米深的机井、班班实现了电化教学、学生都用上了标准化的桌椅、体育器材实验设备电脑图书全部配齐、校园老房全部维修翻新,修建了50米长的文化长廊、300米的水泥跑道,硬化了1000多平米的运动场、修建了一流的旗台、100多米长的大理石栏杆,校园面貌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学校历史灿烂悠久</span></p> <p class="ql-block">  浠水县巴驿中学自创办以来,两易校名,三易校址,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是一部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史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学校始建于1958年,校址在现巴驿小学,当时只有初中一年级三个教学班,徐惕吾为首任校长。1959年秋至1961年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三个班发展到六个班、九个班,时任校长谢崇文。同年秋季,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之影响,学校下马停办,学生全部并入浠水第三中学(现闻一多中学)。学校校舍亦被巴驿公社改作办公室。自1961年秋至1968年春七年间,学校只开设小学,校址迁到城隍庙,校长徐文英。1968年秋,恢复初中编制,校长徐长松任职半年后调入城关。1969年春季,学生人数猛增,原校园已容纳不下众多师生,新任校长冯甫四带领师生劈山垦壤,挑砖扛瓦,历时半年,仅用政府下拨的8000元钱,就打造了一座新的校园(巴驿中学现址)。时任县宣传部长金本志、教育局长柴楚保还亲临学校参加新校落成典礼。到1970年秋季,学校已扩展到六个初中班,两个高中班,并将麻母小学纳入分校。到1974年秋季,在校学生愈800人,教职工50余人。1975年春至1980年春,继任校长杨楚山、谢崇文。1980年秋,高中停办,毕业生到原巴河高中就读。从1981年春至今,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成为浠水县规模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人数曾超过3000人。历任校长分别是徐文英、周细清、南金辉、张寿民、周学建、邓章利、蔡璟、章柏青、肖能武、张鹏明、王攀、陈军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劳动课题”扎实推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我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跟“湖北省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的步伐,在“双减”大背景下真正地开展了劳动实践课,减负不减质的同时让学生先在第一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再到第三课堂真枪实干的参加劳动。从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促使学生真正地做到“五育并举”,不吃苦中苦,哪知其中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第三课堂”硕果累累</span></p> <p class="ql-block">  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发挥传统劳动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与学校特色整合、与德育活动整合,与其它学科融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形成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维度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劳动价值,培养勤于实践的良好品质,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校选择文明班级七三班和七四班学生前往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实地操作。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懂得了劳动成果收获的不易。此次活动不仅让学校教育活动更加丰富,也带动了周边学校开展劳动课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社团活动丰富多彩</span></p> <p class="ql-block"> 为真正实现把孩子从教室解放出来,让他们走进生活,热爱运动、乐享艺术的教育目标,学校从实际出发,全力优化师资力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开设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美术、手工、演讲、象棋等多个社团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相关活动。 </p> <p class="ql-block">  每年元旦进行艺术节活动,秋季开展运动会比赛。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多种兴趣小组、课外体育活动,从多方面丰富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陶冶了学生情操。真正达到了减负增效、阳光成长、全面提高的教学目的。</p> <p class="ql-block">  “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巴驿中学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实做细做好“双减”民心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愿学校越办越好,师生共同努力,不断进步,创造佳绩,为社会做出贡献!</p>

学校

学生

劳动

教育

浠水县

巴驿

校长

中学

校园

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