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老家

峰回路转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母亲对我说,老家要拆迁了,想不想回去看看。我回答得很肯定:去!曾经生活过二十年的地方,有我种种忘不了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老屋建于1967年春,三开间独栋,坐北朝南,红砖黛瓦。南面是大片农田,一望无垠,那是被汗水浸透了的土地。春天看碧绿的麦苗随风起舞,秋天听金色的稻穗低吟浅唱……北面是一条小河,横贯东西,串起两岸百十户人家。河水一刻不停地缓缓东流,点点滴滴融入大运河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前屋青砖铺地,中间门厅,两边卧室。后屋是泥地,中间厨房,东边养猪,西边堆放杂物。屋前有一片不小的场地。父亲在场地四周种植冬青树,围出一个院子来。除了大门前铺了块砖地,其余地方种上了花、树和蔬菜。屋后是菜地和竹林。后门外铺了条不足一米宽的砖路,通至河滩。当时,我家的砖瓦房与左邻右舍的土坯房相比,用鹤立鸡群来形容一点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村民们陆续把自家的土坯房翻建成了二层小楼。我心里嘀咕,从机关下放的父亲,一直是村里的领跑人,怎么甘愿落后呢?其实父亲另有打算。又过了几年,父亲告诉我们,他在镇上预购了一间政府统一建造的三层楼房。1987年,我们全家搬迁至镇上。</p><p class="ql-block"> 十八年后重回故里,我惊喜老家还是原来那个样子。院子里,品种繁多的树木错落有致,各具风姿。此刻,我想起了唐山大地震后家乡防震抗震的那段往事。当年,父母亲把这些树当作庭柱,在院子里搭建了防震棚。我们在木棚里住了好几个月才搬回屋里。住在家里方便舒适了,心里却不踏实了。于是,父母亲对家具的功能进行了调整,用春凳、板条、饭桌等,给床铺按了个顶。如此防护,足以让全家人安心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从屋檐下拐弯出院子,走上东墙外的小道。只见斑驳的粉墙上,有几枝蕨类植物,在砖缝里伸出一片嫩绿。绿得很是耀眼。这是我青春的颜色呀!曾经,我与小伙伴们,常常嘻嘻哈哈地在这条小路上走过,却从未留意这些小小的植物。而今,当我一个人走着,静谧的小路上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时,忽然间怦然心动了。我停住脚步,蹲下身子,把它们苍翠的嫩叶按合在掌心里,轻轻地摩挲。砖墙已破旧不堪,而它们却如此潇洒地舒展着顽强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我向屋后走去。我记得屋后除了菜地和竹林,还有稻草垛和阶梯式的河滩。无论是雾气蒙蒙的早晨,还是暮色苍苍的黄昏,都能看到母亲在小河边洗刷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我凝视着这里的一切……"有啥好看的!"一个年轻人自言自语地从我身边走过。对于他来说,这里很平常。他怎么会知道,这是一个梦境一一老家氤氲过我的梦啊!有些美丽,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因为这种美丽,只有当它和一片怀念结合的时候,才能绽现出它迷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必须郑重其事地告诉父母亲,告诉所有家人,老家年年都会萌生翠绿的梦想,她忠实地为我们保留着一抹温馨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冬,父母亲和弟弟在老屋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75年,摄于老家屋后竹林。 </p><p class="ql-block"> 我身上穿的军装是三姐借来的,照相机也是她借来的,她甚至还借到过汽车。在我的眼里,当时的她简直无所不能。提到三姐,我想多说几句。她脑子活络个性强,情感表达方式独特,尤其是说反话,堪称一绝。</p><p class="ql-block"> 三姐15岁时,我家获得了一个带田进砖瓦厂的名额。母亲是进厂最合适的人选,可她说要把机会让给孩子,于是父母亲决定让三姐进厂。当时三姐初中在读,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怎么办?母亲说日班由她代上,三姐只上夜班。工厂离家有一里多地,三姐还是个孩子,哪敢走夜路!母亲想到了10岁的我。那个冬天,我穿着父亲那件长至我脚板的棉大衣陪三姐上夜班。三姐上班是露天作业,和砖坯打交道。她总是先安置好我再干活。她把一捆捆草帘竖起来围成一圈,搭成一个无顶小屋,让我待在里面。这样,吹不着风就不觉得那么冷了。有一天回家的路上,睡眼朦胧的我一脚踩进沟里,摔得不轻。三姐一个劲地埋怨我没看好路。我知道,她越是心疼,嘴上就越责怪得凶,别指望能听到一句安慰的话。这就是她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不熟悉她的人以为她难沟通,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最是菩萨心肠。我和三姐睡一张床,夏天她为我打扇,冬天她帮我盖被子……她出嫁后,我俩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感情好像也没以前那么深了。这让我很难接受,甚至有点伤心。</p> <p class="ql-block">  青年时的三姐。</p> <p class="ql-block">  中年时的三姐。</p> <p class="ql-block">  1981年,电影越剧〈红楼梦〉公映时,场场爆满。三姐先后四次排队买票,让母亲看了三遍后自己才去看。同年,她还在照相馆拍了黛玉葬花的照片。〈同时扮了小生和花旦。着色照。〉</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集红装与武装、温婉与帅气于一身的三姐!</p> <p class="ql-block">  我很佩服三姐,因为即使在40年后的今天,我也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照相馆。我只能自己买行头自己买导具来拍自己呀!</p> <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和三姐在美国旅游时的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