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佛国普陀山之佛顶山(终结篇)

青崖

<p class="ql-block">  佛顶山又名白华顶、菩萨顶,是普陀山的最高峰。普陀三大寺之一的慧济寺就在佛顶山。自古以来普陀山朝圣之路,一般是从最南端的“短姑道头”登岛开始,至佛顶山的慧济寺为止。故有“不到佛顶山,枉来普陀山”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走法雨寺西门出来,而是退至天王殿,依旧从山门出寺。过了海会桥右转,上了香云路,我们便一路向西北而行,直奔佛顶山。</p> <p class="ql-block">  起初的一段,地势平坦。看看时间尚早,况且也真有些累了,我们便有意放慢脚步悠然而行,累了便歇,歇够了再走。</p><p class="ql-block"> 从法雨寺至佛顶山一段,最知名的景点当属香云蓬和云扶石。</p><p class="ql-block"> 行至半山,果然见道路右旁有凉亭一座,几位游人正在亭下歇息,另一侧又有庵院一所,清雅幽静、小巧别致。此亭想必就是香云亭,这庵院也一定就是著名的香云蓬了。</p><p class="ql-block"> 香云蓬,本是供前往佛顶山的信众歇脚的一处所在,原来只是茅蓬一间,始建于何时,已无处可考,其后陆续改建添建,遂成今日规模。这里景色绝佳,雕栏游廊,清泉绿潭,香烟袅袅,曲径通幽,好一处清静所在!</p> <p class="ql-block">  从香云蓬往上,石阶越发陡峭,而且石阶之上斜挎僧包三步一拜的信众也越发多起来。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不由地心生敬佩,并且脑海里浮现出电影《冈仁波齐》中“五体投地”的磕长头的画面来——无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在对佛的虔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与这些虔诚之至的信众比起来,我们也许只是来此观光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几番歇息之后,终于到了云扶石。</p><p class="ql-block"> 石扶石与磐陀石有几分相似,都是二石相累、摇摇欲坠,而且石上都有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题字。不同的是,云扶石不如磐陀石硕大;还有,“云扶石”三字并非侯将军所题。将军题字在云扶石下方巨石之上,写的是“海天佛国”。这四个字现在已经成了普陀山的代称,人们反倒不去在意“云扶石”究竟是何人所题了。而且也有人干脆称这里为“海天佛国石”。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侯继高的名气和书法,更是因为“海天佛国”这四个字的精妙!</p> <p class="ql-block">  在“海天佛国石”近旁石上,贴了一张寻人启事,寻的是一位女性,大意是说二十多年前其离家出走来了普陀山,不知隐于哪座庵院修行。二十年间其母、其兄相继去世前,家人来寻未果;今其女病危,只盼能见最后一面,并不想阻止其继续在普陀山修行。看来,能如弘一法师一样不恋红尘、遁入空门的大有人在啊!感慨之余,忽而想起刚才一路上也曾看到路旁贴着几张这样的A4纸,大概也是这条寻人启事吧。</p><p class="ql-block"> 快到山顶的时候,台阶仿佛更陡了。感觉当年爬泰山的十八盘也没这么累,可这佛顶山海拔才不足三百米!也许是一路行来精疲力尽之故,“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啊!</p><p class="ql-block"> 石阶右侧的题刻也逐渐多起来,正好借欣赏之机多休息一会。</p> <p class="ql-block">  佛顶山上地势稍平,有点像泰山的天街,但远没有天街大,也没有天街的游人如潮。</p><p class="ql-block"> 这里名人题字甚多,其中有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游普陀志奇”。通往慧济寺的一条林荫古道的开端是一座造型古朴的石雕额坊,上面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同志题写的“佛顶山”三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若论这里最著名的题字,应该是庆华法师临董其昌真迹而书的“入三摩地”,其字苍劲蕴秀,静对观之,让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浓浓的禅意。据说董其昌所书真迹位于妙庄严路中段一侧的照壁上,可惜仓促之中我们竟然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  董其昌,松江(今上海)人,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明晚期杰出的书画家。据说其晚年辞官之后,曾居普陀山三月有余,其间所题庵名、桥名、路名甚多。但经数百年沧桑,如今仅存“入三摩地”,“磐陀庵”及其所书石联:“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三处。</p><p class="ql-block"> “三摩地”原是梵语音译,初译为“三昧”,在佛教中意为“入定、禅定”。入定,是佛教修行的初级境界,“入三摩地”即指通过修行而达到凝神定意,摒除杂念,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境界。佛门中人也把这一修行方式称为“坐禅”。</p><p class="ql-block"> 沿步道往慧济寺山门途中,还有“佛顶顶佛”、“同登彼岸”等题刻,书法或雄浑稳重或轻灵飘逸,但无一不是透着禅意。据说当年郭沫若先生朝山至此,沉吟中不自觉间念道:“佛顶山顶佛”,旁边一居士随口对出:“云扶石扶云”,遂成一段佳话,不知是否确有此事。</p> <p class="ql-block">  慧济寺,由明代僧人慧圆初创。因其位于佛顶山上,故又称“佛顶山寺”,为普陀山三大寺院之一。寺院依山势而建,隐于浓荫翠绿之中,环境清幽,殿宇重重,梵音低回,香烟袅袅。来到这里的普通游客和信众虽然也很多,但是看不到在普济寺和法雨寺时的熙来攘往、人头攒动。这里的人们似乎更加虔诚,只默默地肃立上香、入殿叩拜,极少看到有人举着手机拍照。</p><p class="ql-block"> 与普陀山上其它寺院不同的是,慧济寺主殿供奉的不是观音菩萨,而是释迦牟尼佛,因此称大雄宝殿,“大雄”是佛的德号。另外,据说寺中珍存明万历、清乾隆、嘉庆时期的御印三枚,谓为慧济寺“镇寺之宝”,这也是其它寺院所没有的。遗憾的是,此等宝物,普通游客是无缘一见的。</p><p class="ql-block"> 无意之间,见有一群老年香客上香之后,又从僧包里里掏出一大捆一大捆的香来,在殿前的香炉里蘸了香灰又装回去,不知何意。</p><p class="ql-block"> 离慧济寺不远,还有一座宝陀讲寺。按其规模,有人称其为“普陀山第四大寺”。但因该寺建成于二O一O年,所以我觉得这么一座崭新的寺院,以其资历实在无法与历经千年沧桑的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相提并论,毕竟差着“辈份”呢!又听说宝陀讲寺属天台宗,与禅宗的三大寺不同的是,只讲经不上香,想必游客也不会太多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