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七月白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网络下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配曲:卖花姑娘</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时,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乃枯燥精神生活中一件幸事。3月30日,西部知青网站站主进勇编辑的《青春无悔》,就转发来原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五团三营六连陈英惠的文章“雨中的银幕”,编号P205。</p><p class="ql-block"> 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话题,每个月总有七八篇来稿是回忆当年看露天电影的,陈英惠的这篇文章读后让人难忘。她说,那天连队文书从电话中得知营部晚上放电影,立即飞奔上山告诉劳动的人们,众人欢呼沸腾,只听连长、指导员一声哨响——“收工”。</p><p class="ql-block"> 大伙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营部,天已经黑了许久,还不见放映员的身影,人群中发出不安的嗡嗡声,夜空中不时划过手电筒长长的光柱,像探照灯一样在寻找目标。</p><p class="ql-block"> 突然,坝子上一阵骚动,传来了兴奋的呼喊声。只见酒足饭饱的放映员在一群人前呼后拥中走了过来,几个与其相识的哥们连忙递上知青中的高级礼品——春城牌香烟,那毕恭毕敬的样子,就像是接待兵团首长。</p> <p class="ql-block"> 一阵忙乎过后,电影开演了,放的是朝鲜影片《火车司机的儿子》。谁知老天爷不解人意,影片刚放了一半,哗哗地下起了大雨。放映员要停机,可知青们却不愿错过这场难得的电影,一面苦苦请求,一面大献殷勤,撑伞的撑伞,敬烟的敬烟,放映员两个耳朵和指间都夹满了烟卷,还有人不断地递来。</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让雨水淋湿放映机和放映员,知青们把自己披得雨布取下来联接在一起,支起一个大大的防雨棚,而自己却三三两两挤在一起,淋得半身湿透。</p> <p class="ql-block"> 雨,不停地下着,电影又继续放映起来,珠串似的雨点打在满场的雨布、雨伞和斗笠上,“噼噼啪啪”地响成一片,构成了一部渴望与追求的交响乐章。银幕上的声音,早己被风雨交加的“交响乐”淹没。电影故事的内容也只能从画面的人物动作猜出几分。然而,雨中那一双双充满着渴求的眼晴却瞪得大大的,如痴如迷的神情,令人在许多年以后回想起来都怦然心动。</p><p class="ql-block"> 撑着雨伞和雨布的手举酸了,再换换手。雨水顺着山坡汩汩地淌下来,大石头也坐不成了,就站起来看。低洼处积满了水,就这样坚持着,坚持着……直到银幕上出现“再见”两字还不罢休。等人们冒雨再翻山越岭回到连队时,己是凌晨鸡呜时分了。</p><p class="ql-block"> 陈英惠的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烘括起环境气氛,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之感。两天内阅读量4124人,还是挺高的。</p> <p class="ql-block"> 《火车司机的儿子》是朝鲜1971年拍摄,我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年译制的。陈英惠所说的“那年夏天”应是1977年夏天。那月那年,文化生活枯燥,不说是知青,就是城里人为看一场心仪的电影,也是要挤出一身汗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没几年,天灾占三年;读书没几年,运动占十年;工龄四十年,下乡整十年;工作三十年,待岗十几年;退休没几年,疫情占三年。知青运道好,样样都有份。</p><p class="ql-block"> 最有精力有兴趣看电影时,各类影片及进口的外国影片多被禁映,只准放《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老三届回忆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时,大都是回忆走几十里路去看“老三战”,尽管看过N次了,仍要去凑个热闹。“不怕干辛万苦,只为饱饱眼福。”有位老知青撰文说他看《南征北战》的场次起码在一百次以上,我相信他讲的是真话。</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前后,外国影片看的最多就是那两部反复放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1971年后,外国影片逐渐多起来了,当时形容进囗影片有个顺口溜,内容是“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砲;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楼抱抱;日本电影,内部发票。”</p><p class="ql-block"> 说到日本电影要凭票看,是指《山本五十六》《啊,海军》等五部电影。这些影片在乡下的知青是看不到的,新三届,小三届在农村看的都是大路电影。他们的回忆文章与老三届又不同。国产影片从《青松岭》《战宏图》《金光大道》说到《春苗》《决裂》;回忆观看外国电影的文章中,《卖花姑娘》被提到的次数最多。</p><p class="ql-block"> 话题三月份就收到三篇看《卖花姑娘》的。这三篇文章中,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四团王勇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生动。他的正文分“溜,混,冲”三个段落,将看电影过程描述得活灵活现。“溜”是大家正在给橡胶树苗除草时,听说三十多里路外的芒市当晚映“卖花姑娘”,便装着肚子痛想解手等,十几个人溜号到公路上集合。三四点钟的太阳,依然是火辣辣的,沥清路面都晒软了,途中曾有人中暑昏倒,醒来毅然决然跟着大伙像芒市奔去。</p> <p class="ql-block"> 芒市电影院历来是门口检票严,进去观看松,观众站在走道上看也没人管。大伙商量买不到票的话,就用同颜色的旧票混进去。谁知那天影院请了七八个执勤民兵和公安人员站成两排,挨个仔细查票。</p><p class="ql-block"> 为了看电影,二营八连的知青故意制造混乱,然后趁乱冲了进去。文章后面还写了他们回来挡了一辆卡车,司机欺负坐在驾驶室的女生,被知青饱揍一顿的经过。作者选取了看电影这件事娓娓道来,行文不疾不徐,真实的描述,平实的文笔,赢得了读者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卖花姑娘》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编剧,金正日导演的。1972年8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宽银幕影片从11月起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映,为争看这部电影,有孕妇在购票时被挤得流了产。所以,从1973年又推出普通窄银幕版,在全国各地农村放映。</p> <p class="ql-block"> 王勇的文章刊发后,我们话题内马上也有位作者写了篇“说说”。说的是他们下乡时把集体利益看得很重,秋后的一天,镇上影院上映“卖花姑娘”,洪亮往返三十里地去买票。他们男女同学准备去看电影。赶巧天气预报说将有暴雨,队里决定将收割后还在地里晾晒的庄稼抢运进场。他们只得个人服从大局,将好不容易排队买的票处理了,参加队里的抢运劳动,没有丝毫怨言。</p><p class="ql-block"> 收到这篇来稿,我第一感觉是时间不对,我知道这位作者72年己转到父亲下放地,洪亮好像71年就离开农村,有篇说说专门写欢送洪亮大伙都喝醉的事,怎么又回来给大家买电影票呢?是不是把朝鲜影片名称搞混了?我发条留言,这位作者回答说,“当时就是演的这个电影。”让人很无奈。我们写回忆文章,大都是几十年前的事,记不清楚不要紧,可以用越南电影、朝鲜电影这样的模糊词句。文章要经得起推敲。</p><p class="ql-block"> 网友嘟嘟的老爹点评喜欢神评,他对这个说说的评论是“那个时候人的思想觉悟就是高!”</p> <p class="ql-block"> 相比敢想敢说的男同胞,女知青写插队时在农村看电影的文章就很慎重。有位女知青写她和同伴去看电影,别人都走了,女伴还在打扮,最后换了一件平时没机会穿的花衬衣。临出门前要去趟厕所,结果一脚踩空,掉到粪坑里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写俩人最后擦洗洗衣服,电影也没看成,所以你不用写那天晚上映的什么电影,国产片还是进口片,你这一段比电影还精彩。</p><p class="ql-block"> 当然知青回忆看电影的文章,你也可以写银幕下的故事。张家口知青光明正大,下乡后不久调到公社放映队放电影。他在(知青岁月)系列文章中,讲在巡迥放映中,为了让他休息好,知青大哥和别人挤着睡,把床铺让给他。在连轴转放红火的好片子时,有的知青一夜跟着跑了三个大队,看了三遍电影。他文章发表后,评论栏中常有当年知青战友点评,补充细节,证明这些事大家印象都很深刻。</p> <p class="ql-block"> “光明正大”的(知青岁月)是去年连载的,我对他的文章印象也挺深。他们公社放映队是他的师傅李化毅一手组建的,有16mm放映机,影幕、音箱、扩音器材。有好多东西都是师傅自已动手制作。比如麦克风,他就用肥皂盒扎上孔,里面安装上线圈,小扬声器等元件,一个非常实用的麦克风就完成了。每当放映电影前,这个自制麦克风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细节,没有亲自经历是写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漓江小龙”原在广西军区生产建设师东兴二团一营,1971年当知青,1974年9月开始从事电影放映工作,2013年退休,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干了四十年,他写的回忆文章有声有色,十分接地气。漓江小龙写别人,也写自己。在(‘电影佬’的爱情)一集中,他接着上期看上一位姑娘的话题,写他白天带着放映机下连队的故事。别人说“电影佬”白天也来放电影,十分诧异。电影队长似乎知道了什么,有意在星期六安排他到四连放映,最后俩人终于步入婚姻殿堂,1978年8月20日在东兴领证,1979年元月回桂林成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上图:漓江小龙的工作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是中老年人的精神自留地。眼下玩美篇的人越来越多,给《难忘的知青岁月》赐稿的人也越来越多。你写的文章精彩不精彩,并不在于用的华丽词句多少,而在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自然流露,自然表达,自然的,就是最美的!陈英惠,王勇,光明正大,漓江小龙等人回忆看电影的文章,为什么阅读量高,许多人都有往下看看下去的感动,就是因为这些文字自然,真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春华秋实”在我们话题三月份贡献榜排名列第37位,他是海陆空三栖做战,经常绐各个话题投稿。他咋天写了首打油诗,“美篇里面走一走,风花雪月真不少,花里胡哨没深度,就是一个凑热闹。美篇里面瞧一瞧,莺歌燕舞不老少,到处都是桃花源,实际内容没多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春华秋实还说,“多写点知青的东西比较有意义,我们这代人再不写,以后没有人再写了。那些拉屎放屁的东西过多少代都有人写。”话糙理不糙,我认为他说得有道理。</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说说《追捕》。《追捕》是日本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1978年在中国大陆放映的。</p><p class="ql-block"> 1978年开始,大量中外新老电影湧现,将中国电影推上了一个高峰。虽然1978年生产的影片只有50多部,但中国电影人次达到279亿,平均每天有7000万人次的观众看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记录,同时也为世界电影史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个奇迹中,知青充当了什么角色呢?票贩子。</p><p class="ql-block"> 从1976年底开始,大批知青陆续返城,许多人一时找不到工作,便浪迹街头。当时各电影院门前人山人海。大家也不挑,只要是部电影,上座率就至少五成,到了晚上和周日肯定是每场满座,一票难求。看到这个商机,头脑灵光的知青开始倒卖电影票,个别人一干四年,从票贩子变身成倒爷。</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走过了年年,走过了月月,走过了几十个春秋,留下了不少值得回味的故事。奇怪的是,那几年在电影院门口倒票的事有人提却无人写。看看谁来开这个头吧!</p><p class="ql-block"> 上个月我发了《小扁担三尺三》,马上收到几篇回忆挑水的文章,这次又是看电影,这是一段充满艰辛又倍感愉快的经历,真希望有更鲜活的稿件发来。(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