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吹醒了荒野阡陌,小巷长街,花千朵万朵地在融融的春光里绽放,怡情悦目,陶醉翩然,感觉人的身心都飘着,少了点厚重,于是,三个老友邀约,寻找一些历史的印记,让点滴的源泉流进心灵,清心明思。</p><p class="ql-block"> 虽是找寻历史的印记,但我们也不想背负着沉重,心态是缓缓慢慢,期待是遇见的就是厚爱,我们走在春光里,要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悦读,用心去理解。</p> <p class="ql-block"> 守望的站台</p><p class="ql-block"> 望海寺火车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历史的印迹,铁轨还是那样笔直、钢硬,但都被锈色浸蚀,枕木和枕木之间,长满了杂草和丛木,还没有长出青枝绿叶,更显得荒凉。这个站台,是当年锦州到望海寺区间的通勤车,这绿皮小火车曾经承载着好多人的生活和事业,成长和希望,如今它完成使命后,就原地守望,现在落寞回忆着往昔那些人匆忙的脚步,远去的背影,纷纷扰扰的喧哗,晨晖日暮时悠长的笛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碉堡群,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走下站台,沿着一条小路上山,在山下看到一个石碑“望海寺北山碉堡群”,顺着山路往上走,就会看见一个碉堡,外面都是水泥浇筑,有进出的门,有好多个瞭望口,可能也是射击口。在葫芦岛这一带的山脊上,有好多碉堡,形成群落,“茨山河碉堡群”、“小仙沟碉堡群”。</p><p class="ql-block"> 这些碉堡,是辽沈战役时,杜聿明指挥在葫芦岛半岛修筑的防御工事,织成了严密的防守网,要想进入到海港里的码头,是非常难的。可是战役的主要战场没有在这一带,国民党军队煞费苦心经营建筑的坚固的工事,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抵抗就放弃了,在战争中没有实现预期的防御效果。</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些碉堡群已成为历史遗迹,告诉后人这里有过战争,有过硝烟,有过枪炮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 一代将领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去这个地域找寻历史的印记,张学良筑港纪念碑,是一张红色的明信片,它记述着葫芦岛港久远又繁复的历史,又让人回想一代将领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筑港纪念碑坐落在葫芦岛港码头西山,西面崖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西南是海岸坡地。此碑是张学良将军撰文,并在开工典礼上亲自揭幕的遗物——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碑身正面阳刻隶书“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9个大字,背面阴刻张学良将军撰稿的八行正楷碑文,碑座正面阴刻12个正楷字,“中华民国十九年七月二日立”。碑座背面刻粗体“1930”的年代字码;纪念碑面朝东,北依山,南临海,东靠街,西连山路,环境幽静。</p><p class="ql-block"> 回望石碑,它就像个哲人,追忆历史的沧桑巨变,注视港口的波涛汹涌,航船乘风破浪,畅想着可期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一面镜子</p><p class="ql-block"> 筑港纪念碑的对面,是“日本侨俘遣返之地”纪念碑,让人不禁想到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仍有一百多万日侨俘滞留在我国东北地区。是年5月7日18时30分,从辽宁葫芦岛港口启程的两艘遣返船,满载着2489名日侨俘,前往日本佐世保港。在其后的3年里,从葫芦岛港遣返的日侨俘总数达1051047人,史称“葫芦岛百万日侨俘大遣返”。</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后面是碑文,碑文上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在此期间,中国人民以德报怨,对被遣返的日本侨俘给予了无私的帮助,特别是葫芦岛人民为遣返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完成作出了巨大努力。历史在这里为日本侵略中国以失败而告终画上了一个句号,也在这里为中国人民的宽容和善良留下了一座人道主义的丰碑。许多日本侨俘把这里视为他们的再生之地。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场罪恶的战争带给中日两国人民的伤害仍然令人记忆犹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向未来,以史为鉴,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再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今这座日本侨俘遣返之地的纪念碑仿佛在向我们讲述我们那段悲惨的历史,也在告诉世人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地方不大,但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的风云际会,也让我们懂得珍惜和平,努力在当下。</span></p> <p class="ql-block"> 西山贮油库,一个破碎的梦</p><p class="ql-block"> 西山贮油库,在“日本侨俘遣返之地”纪念碑附近。1943年日本侵略者在葫芦岛港西山建立了三座大型贮油库,准备在此炼油,将在中国掠夺的石油资源运回日本本土。但是事与愿违油库建好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这三座油库也没有运出一滴油。</p><p class="ql-block"> 1947年内战爆后,国民党政府也想利用此油库储存有中东地区运来的石油并用来打内战,并铺设了1.7万米的输油管线直通锦西炼油厂,但也没有用上。</p><p class="ql-block">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贮油库中的铁皮被拆卸拿去炼钢,自此,贮油库便只剩下钢筋混凝土外壳了。现在油库已经破败,杂草丛生,就像一个破碎的梦,但是依然记录了一段又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沿着历史的印记,缓慢地行走,思载远去的岁月,信仰坚定,畅想未来的时光,步履轻盈。走出历史的书卷,一幅自然的画图呈现在眼前——龟山。</p><p class="ql-block"> 海水缓缓回落,海面波光荡漾,海中一个小岛,分裂成三大块礁石,在一个角度看,就像一只静卧的乌龟,一伏千年万年,看着潮涨潮落,日升月隐。传说它曾是渤海湾的一只恶龟,被葫芦仙女用宝葫芦降服,宝葫芦变成葫芦岛,恶龟就变成王八山,后人觉得名字不好听,就改成了龟山。落潮时,它静卧不动,涨潮时,它好像随着海水涌动在漂浮。再换一个角度观赏,那原来像乌龟头部的礁石,又像一只小绵羊,那样的可爱。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马仗房站,承载过沉重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已踏上归途,又与一历史印迹相遇~马仗房站。它是那样的小,只有那四个红色的字是鲜明的。</p><p class="ql-block"> 马仗房站始建于1938年,至今已有80多年,是上个世纪运输、客运主要交通枢纽之一。自从上个世纪马仗房站至锦州站通勤客车停运后,很少有人再光顾这日满时期修建的车站。但不应忘记,它承载过一段沉重的历史,1946年到1948年三年的时间,一百多万日本战俘从东北各地乘坐火车转运到这小小的站台,到葫芦岛港坐船回到日本。</p><p class="ql-block"> 如今,天空上还是云卷云舒,可它的脚下的土地,灰尘遍布,杂草蔓延,它静默,独自在瞑想……</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过这段路,阅读历史的风云,看似沉重,但又何尝不是一股清流,洗涤着心灵,是非取舍,遗忘铭记,珍视看淡,悟出了许多许多。</p><p class="ql-block"> 回返的路途,话语轻松,心志清明,不知是什么意识引导进入了一个日式餐厅,坐下来,几目相对,哑然失笑,一番细语,又释然。有些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就是一种包容,一种融合,尤其是饮食文化,我们更觉得这次悦读的邀约,以此种方式结束,更加完美。</p> <p class="ql-block"> 春光里,这场悦读的邀约,开启了新的旅程,我们要四季邀约,悦读自然,悦读历史,悦读书籍,悦读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文物的介绍摘录于百度百科,对作者敬表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