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我国各地相继出现本地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新冠病毒依然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构建人群免疫屏障,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最科学的干预措施,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必要举措。接种疫苗,不止是个人的事,也关乎全家健康、学校安全、社会稳定。全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全国新冠病毒战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大限度构建国内人群有效免疫屏障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园幼儿主动接种疫苗,做到了应接尽接,为孩子们构筑起了第一道抗疫防线,也充分证明了我国疫苗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更好地构筑校园免疫屏障,最大限度维护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国家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统一部署,我园疫苗接种率将近百分之百</p><p class="ql-block"> 疫苗接种,对于自己而言是免疫、是健康;对于孩子而言是呵护、是关爱;对于社会而言更是责任、是义务。保护好孩子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请全体幼儿和家长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接种疫苗。让我们共同努力,每个人除有禁忌症外都做到“应接尽接”。</p> <p class="ql-block">01 相信科学、广泛宣传</p><p class="ql-block"> 中国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安全有效,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可以逐步建立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我们要相信科学,明白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疫苗接种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02 正确认识、共同屏障</p><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在将来会成为一种常驻病毒,一直会有。我们的灭活疫苗,对避免转成重症的保护率在90%以上,对避免发生死亡的保护率接近100%。全民接种70%~80%才能达到群体免疫屏障。因此,接种新冠疫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更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p> <p class="ql-block">03 响应号召、应种尽种</p><p class="ql-block">1、家长要积极了解相关信息,广泛宣传新冠病毒疫苗常识,同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当好疫情防控、抗疫宣传和疫苗接种的科普宣传人。</p><p class="ql-block">2、这些人员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幼儿园、托幼机构的幼儿由家长带其到各接种点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3.这些措施,仍要继续遵守。广大市民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仍要继续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牢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六大措施,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p> <p class="ql-block">04 关注健康、持续防护</p><p class="ql-block">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四大措施,仍是防控疫情、防止个人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后,继续遵守疫情防控规定,长效保护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健康。</p> <p class="ql-block">新冠疫苗接种的七问七答</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尽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继续做好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11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 开展儿童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的措施。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病,部分可能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照自愿原则,但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一旦有输入性新冠病毒疫情发生,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例如,今年9月福建疫情最早发现于学校,并且多在学校、家庭及工作单位等场所发生传播。</p><p class="ql-block">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在儿童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保障儿童学习、生活正常运转。</p><p class="ql-block">2.我国在3-11岁年龄段儿童中获批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哪种?安全性如何?是否免费接种?需要接种几剂次?间隔多久?</p><p class="ql-block"> 目前获准在3-11岁儿童中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为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儿童组(3 -11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2岁以上的成人组一样安全,同时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耐受性良好。接种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3-11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依然实行居民免费政策,所接种的灭活疫苗(Vero细胞)免疫程序为2剂次,2剂次接种间隔≥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p><p class="ql-block">3.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安全?</p><p class="ql-block"> 根据目前的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3-17岁儿童和青少年接种后最常见的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和红肿,少数人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不用特别担心,这些仅仅是“反应”,而不是“疾病”,没有健康损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了让你担心的症状,请及时就诊,由医生判断是接种反应还是正巧得了病(也就是偶合症)。</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一个4周岁的孩子,如果按程序接种了所有的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那么一共会接种将近30剂疫苗。这么多厂家、种类、工艺和成分的疫苗,几乎覆盖了新冠灭活疫苗中的所有辅料和佐剂成分(如铝佐剂(氢氧化铝)、磷酸盐(磷酸氢二钠和/或磷酸二氢钠)等)。</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接种各种疫苗后,在留观的30分钟内没有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则完全不用担心“对疫苗成分过敏”这个事情,也完全可以放心接种新冠灭活疫苗。</p><p class="ql-block"> 可能有的家长会担心,3-11岁儿童的接种剂量(0.5ml/剂)和成年人一样,孩子会不会不耐受?其实,婴幼儿在2月龄、3月龄时各类疫苗的接种剂量也为0.5ml/剂甚至1.0ml/剂。新冠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儿童各类疫苗类似,并没有“更高”。</p><p class="ql-block">相关国产新冠疫苗在国外开展的三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入组年龄已经放低至6月龄以上。</p><p class="ql-block">4.新冠病毒疫苗能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p><p class="ql-block"> 原则上不能与其他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接种需要间隔14天以上。接种应优先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受种者遇到了动物咬伤或者出现外伤,应不考虑时间间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p><p class="ql-block">5.什么情况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p><p class="ql-block">(一)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二)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p><p class="ql-block">(三)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p><p class="ql-block">(四)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p><p class="ql-block">6.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什么注意事项?接种过程和成年人接种是否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需要监护人全程陪同。监护人需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携带好本人和儿童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前往接种门诊,避免孩子空腹、劳累,提醒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p><p class="ql-block"> 接种前监护人和儿童应当充分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配合做好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通过医生评估且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接种。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回家后监护人应注意观察孩子状况,孩子如果出现不良健康情况,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近日孩子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p><p class="ql-block">7.打完疫苗就彻底安全了吗?</p><p class="ql-block"> 任何疫苗的有效性都不能达到100%,所以即便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仍要坚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接种疫苗,对自己而言是免疫,是健康;对家人而言是呵护,是关爱;对社会而言是责任,是屏障。保护好孩子,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