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历史文献常见的谬误

非我执笔

<p class="ql-block">摘要:中国古典名著,文史文献以及诗词歌赋都是传统文化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贯穿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代表着各个时代的文化最强音,也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最高峰。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会存在些许的缺陷,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同样如此,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尤其是文学典籍,古代不像现代能用电脑信息技术保存住历史文献,全部都是靠人手写收录,时间久而久之文献就需要重新摘抄,收录,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错误。有时候也需要迎合统治者的要求,所写并不是真实的事件。所以在现在看来,很多古代文献都会存在着问题。</p><p class="ql-block">关键词:《三国演义》 《史记》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错误</p><p class="ql-block">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讲,会笼统的认为古人在很多方面都是十分严谨的,造成古人严谨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个是因为受到前辈的影响,孔子曾有言:“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古代的严刑峻法,宋律法载:“言与行皆需要考究,违者罚钱三吊”。这也是造成古人行事严谨的原因所在。但人无完人,很多方面古人也会存在一些错误,尤其是在著书,文学方面,从现在的历史考证看,都存在着很多错误,古人写书也会经常犯错误,须知道,古人也分什么古人,唐人写汉人,宋人写唐人,明清人写宋人,从我们的视角来看都是古人,可人家彼此差着好几百年。类似“我孝庄”之类的错误,始终不绝于书。何况那会儿既没搜索引擎也没考古与文献结合的科学研究,有机会受教育的人也不多,大部分人还是文盲状态,犯错真是再正常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典名著的不合理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的完美,任何事都可能有一定的瑕疵,所谓的碧玉无瑕只能是艺术化的美好构想。由此及彼,哪一部名著在人物勾画描述,在场景的布置上,在人物出场以及活动和结局上,在语言的运用上和对白上,都不能做到天衣无缝,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它代表了作者的王道正统思想,全书没有完全根据历史事实来写,而是借助于民间传说,同时结合一部分正史来写,作者在文中以刘姓为皇家正统,极力美化以刘备为代表的刘汉王朝,将刘备为代表的蜀国集团美化的成了神,刘备成了当时的救世主,美化关羽,将关羽奉为圣人,将关羽自身的骄傲自大唯我独尊的缺点也描绘成优点,同时将其武功无限扩大化,青龙偃月刀成了战无不胜的利器。在描写张飞时也是不根据历史,把张飞写成了一个鲁莽的武夫。作者极力用忠君的思想来丑话雄才大略的曹操,将真正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描写成了欺君罔上的白脸奸臣,因为《三国演义》,一千多年来曹操的形象一直被丑画,曹操成了最丑的反面人物。在描写诸葛亮时也是完全站在蜀汉正统的立场上,将诸葛亮美化的成了一尊神,其实很多有关诸葛亮的描写是不真实的。演义毕竟就是演义,这种文化艺术,它代表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它取材于历史和传说,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成分,所以不能完全相信演义里的故事,但是作为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三国演义》,它对大众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尽管它有悖于正史,但是老百姓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几百年来,人们宁愿被错误所蒙蔽也不愿到正史里去剥开历史的真相,由此可见,一部演义小说对人们的影响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赤壁之战在古代战役中也是极为著名的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通过这次战争,也达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次战役无论是参战双方兵力、前线总指挥还是战争经过,其实在古代都不存在争议,然而在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吗,网络“史学家”习惯于“挖掘史料”推翻前人来显示自己精于历史,但古人皆认“周郎赤壁”之时,现代网络史学家偏要另辟蹊径,指认刘备为真正总指挥,在选择性否认《三国志·吴书》的前提下,遵奉《三国志·武帝纪》:“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辽救合肥。权闻辽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一下的这段史料究竟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首先逍遥津之战发生在建安二十年,记载见于《三国志·魏书十七》、《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吴书九》等多处,包括《资治通鉴》等史书在内,均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在《武帝纪》中,逍遥津之战却发生在建安十三年,整整提前了七年。《三国志·先主传》提到“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 《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吴书九》等多处,均以周瑜为主,“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记载道:“权将周瑜败之于赤壁、乌林”,《资治通鉴》、《续后汉书》等史料、包括历来的史评均人周瑜赤壁之功,《武帝纪》只字不提周瑜,想来还是陈寿作为晋臣春秋笔法,为曹操赤壁大败遮掩。</p><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多为权谋与勾心斗角,主角多为王侯将相,可谓是一部心术、心计、权术、权谋、阴谋的大全。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论道,“书中除了关羽、张飞、鲁肃等少数人之外,其他人,特别是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孙权、曹操、司马懿等,全戴面具。相比之下,曹操的面具少一些,但其也黑到极点。这个时代,几乎找不到人格完整的人。</p><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把中国的权术、诡术等推向极致,从而也把中国原形文化最核心的精神——‘诚’的精神,破坏到极端的地步。”这一论点有一定的道理。虽然在军事战争上“兵不厌诈”,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文学作品,这种“诈”的充斥(许多还都是虚构的),确有一些负面影响,也故便有“老不读三国”之俗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史书中的不合理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但是,《史记》中也存在着很多可疑的地方,是史学界和许多史学爱好者的疑问,有很多记载在现在看来都是站不住脚的。</p><p class="ql-block">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相比大家都不陌生,这个故事讲的是周幽王姬宫涅为博爱妃褒姒一笑,数次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最后亡国的故事,可以说是《史记》版的狼来了。但是这件事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一个故事,《史记-周本纪》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裹拟乃大笑”。先不说有没有这件事,即便是有逻辑也有问题,周天子分封诸侯自己坐镇中国,而各个诸侯距离京畿的路程也不一样,所以诸侯悉至这个逻辑就是是错误的,他们是不可能一起到的。</p><p class="ql-block">汉高祖斩白蛇的故事和烽火戏诸侯一样也是家喻户晓,但是这其中有几处描写的分明就是神话故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p><p class="ql-block">高祖斩白蛇之后,白蛇的母亲现身说法,这明显就是一个为了烘托刘邦的神武而杜撰的一个故事,但是却是真实的记载在了《史记》上。看来刚直如太史公,在面对皇权的时候也要低头。</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始皇母亲赵姬是怀孕然后才嫁给秦始皇父亲子楚,所以秦始皇生父是吕不韦。而同样是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又有相反记载,明确记录的是秦始皇是庄襄王之子。“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在现在看来,这就类似于野史一样,并不能够被历史考证。</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们常常说,史官要公正客观,但是纵观二十四史,少有人能够做到绝对客观地书写一段历史。从古代到现在,都是这样。只要写字的是人,就不可能绝对客观。史记更是如此,你要是说司马迁宫刑的经历,对这部书一点影响没有,那不可能。所以综合来说,史记是一部好的史书。</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诗词中的不合理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咏菊名句。“冲天”二字用得有些夸张,因为绝大多数菊花并没有香味,只有少数品种散发出很淡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唐朝距今一千二、三百年,相对于生物进化过程而言,很短暂,我想菊花即使变异也不至于这么快速。</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辛弃疾的名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晚上是不叫的,除非受到惊吓,而且叫声和白天歌唱般的鸣叫完全不是一回事,那是绝望的呼救声。</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这两句都有明显的硬伤,却能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呢?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没有夸张就没有文学。适当夸张、合理虚构,是作者用来调动情绪、引入入胜的惯用手法。</p><p class="ql-block"> 黄巢写的“香阵”属于借题发挥、另有所指,他在故意犯错,他实际上是写自己的数十万人马。辛弃疾呢,是无意中笔误?还是有意烘托出一种氛围?不得而知,总之,他就这么写了。另外,这两句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一诗一词,从全篇来说都是上品,读者不会太计较其中一句是否脱离现实。浪漫主义文学的目的就是让人读起来很美、想起来很甜。文学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在于他的造句本领能够让你完全融入到作品构造的意境之中,再无旁顾。</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喜欢时不时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文字,自然也就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笔,所以说这“文字狱”也就是专门对付“文人墨客”们的“莫须有”专属,大到成名传世的诗词歌赋,小到市井百姓的言谈举止,如果文体描述里稍稍涉足到违禁,就会被网捕到“文字狱”的范围里,轻则抄家罚没,重则性命不保。所以,当时的文学作品里,脉络线索常常故意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p><p class="ql-block"> 文史诗词作品本就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们往往通过一个故事的主线,阐述一种生活观点,或者反映一个社会问题,借此鞭挞“自私丑恶”,弘扬“浩然正气”。正所谓“真事隐晦,假语存世” ,文字措辞里推崇“模糊概念”,避嫌真实场景,这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很多历史典籍,诗词曲赋,文学经典都存在时间窗模糊等等现象,应该就是作者们为了逃避封建的“压迫”故意为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