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出风光大片,那就首先得弄清楚风光大片的标准,知道什么样的照片才算得上一张风光大片?今天,就为您讲述的便是组成一张风光大片的九大要素,看看您的作品能做到其中的哪几点,和风光大片有多少距离。 <div><br></div><div>一、镜头<br>1.拍风光的时候,我们都爱使用广角头,因为广角头能容纳下更宽广的视野,记录下更多的景物,使画面更大气磅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拍风光就只能用广角头。实际上,用其它焦段的镜头来拍风光,也各有其风味。</div><div><br>02 广角下的天池<br></div> <div><br></div><div>2.长焦头它的作用不仅是能拍到极远处物体,还能创造空间压缩感,也就是将画面中各物体之间的距离缩短。所以,长焦头适合俯拍大片相同景物,如延绵的群山,大片的森林等,将不同距离的个体“拉”到一个平面上,显得数量更多,规模更大。<br>3.多多尝试不同焦段的镜头,好好体会、了解其成像特点,是每个摄影爱好者都应该打好的基本功。<br></div><div><br></div><div>03 长焦下的树林,显得更多更密。<br></div> <div><br></div><div>二、构图<br>1.提到构图就离不开三分法。三分法,又叫九宫格或井字构图法。用横竖各两根直线把画面分为均等的九分,直线被称为三分线,四条直线的交点称为三分点。</div><div><br></div><div>04 三分法构图<br></div> <div><br></div><div>2.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上看,四条三分线会比画面的其它地方更吸引注意力,四个三分线交点更是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所以,当画面里存在明显的主体时,尽量把它们安排在四个视觉中心上,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即使你拍的是没有显著主体的大风光,当景物有明显的层次分界线(如地平面、水平线等)时,也应当尽量把它们安排在三分线上。<br><br></div><div>05 尽量把它们安排在四个视觉中心上,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br></div> <div><br></div><div>3.当然,三分法只是个参考,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非得套用三分法不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三分法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比如说,在拍摄倒影时,由于景物和倒影之间具有对称的美感,把水平面放在画面中央以突出对称之美,效果反而更好。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构图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br></div><div><br></div><div>06 当景物有明显的层次分界线(如地平面、水平线等)时,也应当尽量把它们安排在三分线上。<br></div> <div><br></div><div>07 拍摄倒影时,把水平面放在画面中央以突出对称之美,效果反而更好。<br></div> <div><br></div><div>三、着眼点<br>1.所谓着眼点,并不一定要是主体,而是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景物。有的风光照,尤其是视野极广的“大风光”,画面中缺少一个着眼点,因此整个画面就比较平淡,观众的注意力比较“散”。</div><div><br>08 缺乏着眼点,画面很是平淡。<br></div> <div><br></div><div>2.如果照片中存在一些能明显吸引观众注意的景物,那么画面会更有趣,更抓人眼球。这些着眼点并不一定要多特别,也不一定需要很大的画面比例,但需要足够显眼,比如说,一片绿色树林中的红顶小屋。如果你在环境中找不到这种高对比小物件,那就在前景处加上一些景物,可以是一个人、几朵花、一条树枝......<br><br></div><div>09 加进一个红顶小灯塔,画面变得更有趣。<br></div> <div><br></div><div>3.前景处的景物占据较大的画面比例,能顺利地充当画面的着眼点,使画面更富有生气。同时,通过前景和中、远景景物的大小对比,能有效地强化画面的立体感与纵深感。<br></div><div><br></div><div>10 近处的人和石头,使画面更充实。<br></div> <div><br></div><div>四、光线<br>1.有的摄影师从不在白昼拍摄,而专门在日出和日落前后工作,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天空,具有非常鲜艳而丰富的暖色调。别的都不说,光看这天空的颜色,就够美的了。</div><div><br>11 日出和日落这两个时间段的天空,具有非常鲜艳而丰富的暖色调。<br></div> <div><br></div><div>2.晨昏时分低角度阳光十分柔和,更利于表现景物的纹理和质感。除了日出和日落,雨天、雾天、阴天等特殊天气也可以外出摄影,能拍出戏剧性的特殊效果。<br></div><div><br></div><div>12 晨昏时分低角度阳光十分柔和,更利于表现景物的纹理和质感。<br></div> <div><br></div><div>3.当然,并不是说,离开了这些特殊光线条件就不能拍摄,但这些特殊的光线确实能提高你出好片的几率,值得你好好利用。<br></div><div><br></div><div>13 阴天的冷色调风光也别有风味<br></div> <div><br></div><div>五、景深<br>1.拍风光尤其是大场景的片子,一般用大景深比较合适,这样才能清楚展现不同远近的景物,更符合人眼看到的效果,让读者如临其境。</div><div>2.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景深需要调小光圈,也就意味着曝光时间变长,最好上三脚架拍摄,以免手抖。</div><div>3.值得一提的是,把光圈调到最小,拍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因为最小一级光圈可能会产生衍射现象,影响画质。一般来说,使用第二或第三小的光圈就可以啦。<br><br>14 大场景的片子,一般用大景深比较合适。<br></div> <div><br></div><div>六、曝光控制<br>1.拍风光难免要拍天空,当天空与地面的光比过大时,超过相机的宽容度时,你很可能会遇上天空过曝过地面过黑的现象。所以,最好随身携带中灰渐变镜,适当地压暗天空亮度,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div><div><br>15 使用中灰渐变镜时,记得调整渐层位置。<br></div> <div><br></div><div>2.使用中灰渐变镜时,记得调整渐层位置,让渐层对准明暗分界线,以达到压暗画面亮部而不影响画面暗部的目的。如果缺乏相关的器材,你也可以拍摄黑白照片,来应对大光比难题。因为,过曝的地方会变成白色,不会太影响视觉效果。<br>3.黑白照片具有一种独特的效果,或宁静,或强烈,或阴郁,或肃穆,可以将彩色照片后期处理成黑白照片,或直接用单色模式拍摄。<br></div><div><br></div><div>16 黑白照片具有一种独特的效果<br></div> <div><br></div><div>七、天空的比例<br>1.三分法构图是大部分场景都能发挥作用的一参考标准,但你完全没必要生搬硬套三分法。比如说,天空中的晚霞,美得像画儿,而地面景物却是一片漆黑,那你完全可以多拍些天空,少拍甚至是不拍地面;如果地面景色很美,而天空中云彩很少,那就多拍些地面,只留下少量天空就好了。</div><div><br>17-18 天空美多拍天空 地面美多拍地面<br></div> <div><br></div><div>2.时刻记住,任何形式的构图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一切取决于画面的实际效果。不要让构图法则束缚了你的创造力。<br></div> <div><br></div><div>八、动感<br>1.流动的水和翻滚的浪花都是具有动感的画面元素,可以采取长曝光的拍摄方法,记录这种动感,使照片更加生动。这也就意味着你需要三脚架,小光圈和减光镜。</div><div>2.你可以设置数秒乃至数十秒的长曝光,把流水拍成丝绸般顺滑的效果。也可以用更长的曝光时间,把天空中的云彩拍出流动的感觉。<br><br>19-20 流动的水和翻滚的浪花都是具有动感的画面元素<br></div> <div><br></div><div>九、角度<br>不同的拍摄角度,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尝试多个拍摄角度,比如说蹲下来或者爬到高处,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拍够了海面的美景,你也可以爬到高处去俯拍一下蜿蜒的海岸线,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哦!<br><br>21 不同的拍摄角度,能看到不同的风景。<br></div>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04.08.摘自《实用摄影技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