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天桥区社区管控组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通过建立一个组织体系、紧扣三个工作标准、管住四个重点环节的“一三四”工作法,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p><p class="ql-block"> 一、建立一个组织体系</p><p class="ql-block">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社区管控组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下设10个工作专班,明确区委政法委、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公安分局等17个成员单位,实现高效协同、联防联控。二是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社区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每个工作专班分别确定1名组长、1名副组长和牵头单位,实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三是健全调度机制,实施信息报送“日调度”和情况“一日两报”制度,畅通沟通渠道,消除信息壁垒,做到重大情况随时上报,敏感问题及时请示,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快速反应。</p> 二、紧扣三个工作标准<br>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天桥区社区管控组紧扣“快、细、实”的工作标准。一是“快”。“战役”就是同时间赛跑。在青岛莱西出现疫情后,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高站位,担当作为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第一时间成立5个临时党支部,组建120余支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党徽在防疫一线熠熠生辉。二是“细”。疫情就是命令,执行好命令的前提是底数清、情况明、工作细。全区17个封控点、236处管控点全部建立特殊人群台账、居民户排查台账,精准划分特殊群体类别,专人跟进、实时随访、及时更新。指导各点位全部张贴识别标识,建立重点区域消杀记录,确保点位精准、时间有序。三是“实”。防控就是责任,区社区管控组实行成员单位负责制,成立10个督导组,抽调30名工作人员,落实封控区每日必到、新增“三区”每日必到、问题整改“回头看”必到“三必到”,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加以落实。 <p class="ql-block"> 三、管住四个重点环节</p><p class="ql-block"> 一是管住“人”,全面摸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红色网格+敲门行动”,按照网格化包靠分工,充分发挥网格员、社区党员志愿者作用,逐人逐户对重点地区返回人员进行精准摸排,切实织密织牢全覆盖人员信息摸排网络。截止目前,累计成立志愿服务队383支,发动7000余名志愿者、网格员,踊跃参与到社区防疫一线。</p> 二是管住“地”,严防死守。严守管控“三区”,从严从细抓好设置警戒线、张贴十字封条、摆放醒目标识牌等措施,实施24小时巡逻值守,严格落实区域管控措施。严管建筑工地,梳理区管项目台账,细化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清单,加强监督指导,对全区117个在建项目工地实施全封闭管理,对推送的3079名建筑工人全部完成排查随访。严守重点机构,坚持管理责任到人,成立志愿者巡逻队,督促社区内聚集性公众场所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主动对聚集人群进行劝散。 三是管住“事”,统筹协调。强化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规范垃圾清运处理和污水排放,消除卫生死角。扎实做好消毒消杀,加大公共厕所、垃圾桶站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消毒频次。强化物资生活保障,对生活物资销售储备实行日调度,仅4月5日,即为封控区、管控区9697户居民配送生活物资2000余单。强化医疗保障。为保障“一点两区”管控人员的医疗服务需求,建立“社区-指挥部-医院-社区”闭环管理体系,设立救治绿色通道,安排4辆专车负责接送就医人员。自4月3日以来,已安排车辆转运人员65次。 四是管住“心”,宣传疏导。搭建好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组建各楼道微信群、及时发布告知书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及时发布交通管控、“三区”封闭管理和日常生活保障信息,主动做好解释工作,及时消除群众焦虑情绪,引导群众配合区域防疫措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