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树林,你的明天依然安好吗

火山岩

<p class="ql-block">说起红豆树,多数人会说是红豆杉。其实不然,它们不同科不同种。相同的是二种树都结有红豆果实。红豆树的果实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心形种子,它色艳如血,形象一颗跳动的心脏,质地坚硬如铁,被称为植物中的“红宝石”。</p><p class="ql-block">红豆也有叫相思红豆的,是红豆树结的果。最能佐证的,当属南朝梁昭明太子在江阴顾山,为寄托对心爱的慧如尼姑相思情,亲植的那株1400多岁的红豆树。</p> <p class="ql-block">不缘红豆始相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红豆情有独钟,有关赞美红豆的诗句不胜枚举,尤以王维巜相思》流传最广。“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赋予红豆为爱情信物,相思圣果。当然,诗中的红豆一定是红豆树的种子吗,我一直是将信将疑,信多疑少,连这方面颇有研究的郭沫若都予以否定。但是看了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首席专家周志春的相关文章,还真得相信。至少我们丽水龙泉人是深信不疑!</p> <p class="ql-block">龙泉人与红豆树的缘份很深。他们把红豆树叫做花梨木,用它纹理独特的心材做剑柄和剑鞘。龙泉宝剑之于红豆树,就像糯米之于砂糖,那就是绝配。龙泉因宝剑名闻天下,而宝剑则因红豆树生辉。龙泉人也不吝惜,不忘红豆树的好,笃定了红豆树为市树的荣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龙泉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红豆树,还有红豆树公园。在青瓷慱物馆北侧,有一片树龄六十来年的红豆树林,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在锦旗、八都一带,尚有不少天然红豆树林分布,在岭根村不远的黄山头,有全省最大的红豆树。龙泉林科院在红豆树的种质资源利用,容器育苗等取得了卓越成果,名声在外。用材林已成产业化,能逐渐满足龙泉宝剑用材需求。</p> <p class="ql-block">丽水市区也有一片红豆树林,总共有15株,30一50公分粗不等。生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东南角,夹在二栋平房中间,一字排开,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它是上世纪50年代学校师生所植,如此算来,树龄已在80年左右,虽不是古树,也算是古树后备资源吧。</p><p class="ql-block">如此规模的红豆树林,除了白云山有一片外,是个独特的存在。说它是稀缺一点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我与这片红豆树林相识于八几年,有不解之缘。自从2000年丽水商校合并到浙江林校,成立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后,它自然而然成了我的母校。因我与母校毗邻而居,平常总爱去校运动场健身,去校园溜达。美丽的校园总是令我流连忘返,尤其是校园中那些树。不说东门那株210岁,遮天蔽日的古樟,也不说与尼克松总华访华有渊源的那株北美红杉,单就这片红豆树林就给校园带来诗意,平添几分浪漫色彩。当然还有高大的水杉、银杏、柏树、江南油杉等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堪比植物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110余年来,一代代职技院人种的,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它见证了学院的历史,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省内大专院校罕见。</p> <p class="ql-block">多少次来看这片红豆树林,我已失忆。但有一次夜里散步带朋友一块来欣赏,拿手电筒照着看,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当我再次来到这片红豆树林下时,偶遇几位住在林边的退休教师。他们说这里即将要拆老房建新房。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们看着红豆树一天天长大,平日在树下凉衣、乘凉、玩耍,对林子有很深的感情,希望新房能建起来,也希望老树能安生。</p> <p class="ql-block">一听说要拆旧建新,我的头一下子大了起来,不由的担心起它们的未来。在建设中,近些年有太多的古树或后备古树遭遇或移或砍或秃枝断根的厄运。不说远的,就说邻居丽水电大,2019年为建宾馆,本有余地避让古树,可居然一砍了之,地径一米左右的十余株后备古树死于非命。我曾陪某领导赴现场察看,惨不忍睹,直呼作孽!</p> <p class="ql-block">不过,我细思尚安。因为职技院有专业人才,更有“林业基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传统,是红豆树林的“护身符”,能确保他们“安身立命”。当然,有了“符身符”,并不意味它们可独占地盘,学校要建设,发展是硬道理。建筑礼遇红豆树也是题中之义。我们、它们想要的是屋树相安无事、和谐共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