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摄影几十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那就是怎样才能拍出一幅好作品。通过近几年来不断学习摸索、创作实践和总结提升,获得了国内一些摄影比赛、影展的奖项,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体会,现想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仨代同秀》 要拍出一幅好作品,我认为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我把它归纳总结为一句口诀:<b>一“理解”、二“明确”、三“抓住”、四“习惯”、五“技巧”和六“能力”。</b> <p class="ql-block"><b> 一、正确理解什么是好作品</b></p><p class="ql-block"> 要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好作品。如果你连什么是好作品都不明白,又怎么能拍出好作品呢? </p><p class="ql-block"> 评价一幅艺术品是否好作品,牵涉到民族、宗教、政治、文化、时代背景以及文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知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群评价的标准可能不同,也可能随着事物发展和认知的深入而随之改变。 </p><p class="ql-block"> 照片和作品是一对孪生兄弟,照片是使用相机记录事物得到的图片,而作品是为表达某种情感通过艺术创作的图片。摄影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去记录或再现某一事物,而是要通过视觉语言去表达、传递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情感。摄影也是一种文化,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平面语言,在形式上是再现客体,在内容上是表现客体,并蕴含着对客体的情感、思想和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和评判。它源于客体,但又将是对客体一次否定、超越和飞跃。因此,一幅好的作品必须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历史的缩影,能紧跟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在视觉上能吸引人,有充实的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思想内涵,能打动、感动、感化他人。 </p><p class="ql-block"> 好作品应有一个大家认可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和层次去评价。 </p><p class="ql-block"> 首先应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具有鲜明的主题、突出的主体,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吸引人眼珠的视角冲击力,它是好作品的最基本要求。</p><p class="ql-block"> 二是应具有故事性和可读性,必须建立起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既是对现实的诠释和转译,又必须超越现实。表现交互行为,要有明确的情节。情节就是具有内在因果关系的人物活动及形成事件的进展过程,通常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表现单一的人物或者事物,要有明确的细节。细节就是细腻地描绘人物的性格、事物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这是好作品的必要条件。</p><p class="ql-block"> 三是应具有隐喻性和思想性,在包含着尽可能多的视觉信息的同时,不应该只是对某个情节的简单叙事,而应该对相关的几个情节甚至整个事件性质的高度概括,并抓取其富有隐喻性的瞬间予以表达。即应有作品普通性主题、鲜明的思想以及情绪、诗意(意境)、隐喻和象征,从而感动、感悟他人。这是好作品典型特性和最高品质。</p><p class="ql-block"> 好作品的这三个层次如金字塔,见下图。越往高的层次,说明你的摄影艺术水准越高,三个层次都同时具备,必然是一幅优秀的好作品。</p> 《 “童“心战疫》 <b>二、明确作品主题和主体</b><br> 主题是指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情感、思想、内涵,是作品的中心思想和灵魂。通常就是这幅作品的题目。而主体是指用以表达主题思想,在画面中最重要、最突出的人物或部分。通常是处在视觉中心的画面主角。<br> 如果你连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拍的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又怎么能知道要去那拍,怎么拍,怎样拍好呢,只能是毫无目的地盲目到处乱拍。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主题,没有主角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作品。因此,在拍摄前,必须要从众多的题材中,如奋斗幸福中国梦就是新时代主旋律,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抗击新冠等等都是很好的题材,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拍摄的题材,根据自己对这个题材理解、掌握了解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拍摄主题,即你想表达的是哪方面内容,如表达医护人员在一线全力阻击新冠疫情的忘我奉献精神,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思想,去寻找符合这个主题内容的人物或事件,即确定这个主题中的主体是谁,如是哪个地方,哪个医院,哪个群体或个体,主体是某一个突出的集体还是那一个有代表性的医护人员。只有明确了主题和主体,你的摄影创作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也才能做到主题鲜明、主体突出,才有可能成为一幅好作品。<br> 《望子成龙》 <b>三、必须抓住“三个”典型</b><br> 主题和主体明确后,就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和主体去深入创作,而能否成功拍出一幅好作品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抓住如下“三个”典型。<br> 1. 抓住最能表现主题内容的典型环境或社会事件。如疫情封控现场、核酸检测点、医院病房等 。<br> 2. 抓住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或事物。典型人物可以是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一个个体。如社区志愿者、党员先锋队、医护人员等。 <br> 3. 抓住最能表达主体情感、最精彩瞬间的典型情节或细节。情节就是具有内在因果关系的人物活动及形成事件的进展过程,通常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细节就是细腻地描绘人物的性格、事物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br> 《福佑中国》 <b> 四、逐步养成“四个”习惯 </b><br> “想法”决定作品成败,“悟性”决定作品好坏。要拍出好作品,必须逐步培养自己的 “四个”摄影习惯。 <br> 1. 思考为什么去拍? <br> 在拍摄前期阶段先明确自己拍摄的动机和目的,寻找让你去拍和拍好的动力。“摄影是情不自禁的结果”,如果你连去拍的兴趣都没有又怎么能拍好呢? <br> 2. 想想拍什么? <br> 在准备阶段首先要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好好想想拍什么题材?什么主题?拍谁?去那拍?什么时候拍?用什么设备、方法去拍等等,理清思路、想法和具体拍摄方案。 <br> 3. 观察构思怎么拍? <br> 在拍摄阶段要思考通过怎样的视觉语言、视觉呈现形式来表现主题思想。怎样才能紧贴主题,找准切入点,使作品具有故事化、具体化、人物化、戏剧化。怎样来能突出主体,捕捉最能表现主题的细则、情节,具有鲜明的特点。怎样巧构时空,营造直观、形象、生动和独特的视觉形式等,来吸引人的眼球、去感动他人。 <br> 4.看看拍成怎么样? <br> 在后期阶段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就是要对你拍摄的照片进行评价、再创作、包装和发表。首先要对拍摄的照片反复进行查看、比较、筛选,找出你较满意又能反映主题思想的照片,确定是否需要补拍、重拍。根据主题思想和你选出的照片进行比对、分析,看缺什么、那不完美、那要调的、怎么去调等等,怎样通过数码暗房(PS)进行二次创作使之成为一幅符合你主题的作品。如果是组照(专题)还应根据主题思想进行图片编辑,使作品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最后就是要善于总结,每一次创作完成后要养成一个自我总结的习惯,找出差距和不足,才能不断提升和进步。<br> <b>五、熟练掌握“五个”技巧</b> <br> 记得孙京涛老师曾说过,摄影就是改变你的视觉习惯。在摄影中你若能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换个视觉来观察可能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精彩世界,拍到不同的影像作品。我的心得就是:“瞻前顾后多走动,身远心近得讲究,抓大放小信息够,构图取舍心有数”。方能做到“主题要鲜明、主体得突出、前后有呼应、左右得平衡、高低有错落、对比也得有、主陪不重叠、简洁重内涵”。具体来说掌握以下5个技巧: <br> 1. 拍摄位置、距离要合适 <br> 拍摄位置主要有前、后、左、右、上、下,拍摄时要多观察、多走动、多变换。拍摄距离要合适,这个距离一是指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二是指心与被摄者的距离,要能深入、贴近、融入到被摄体中去,要有种身临其境、身在其中的感受。 <br> 2. 拍摄角度要找准 <br> 这个角度也包含二层意思,一是指拍摄时与被摄者的角度如平拍、俯拍、仰拍;二是指拍摄者心态、情感和思想,看问题、看事物的角度。 <br> 3. 景别运用得恰当<br> 景别就是指拍摄主体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比例,有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一般情况下表现情节时用远景、中景;表现细节时用近景、特定。在组照、专题摄影中应依据主题和表现主体的需要,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都得有,切忌只采用一二种的景别。 <br> 4. 影调构图心有数 <br> 影调指照片的基调,包括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分为“高调”、“中间调”和“低调”。构图指画面上的布局、结构,把要表现的形象有序、协调地组成起来。影调、构图可以营造意境和造型、渲染气氛、表达情绪等,选用什么样的影调、构图,既要符合主题思想、主体表现要求,又要有视觉冲击力、思想表现力、艺术感染力。 <br> 5. 把握最佳拍摄时机 <br> 要想捕捉到精彩的情节或细节,就必须把握拍摄时机,光影瞬间即逝,精彩不再重复,因而要做到“静心守候、细心观察、耐心等待、用心捕捉”。在捕捉人物和动物的情节、细则时采用高速连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br> 《咱们工人比天高》 <b>六、 努力提升“六种”能力</b> <br> 这六种能力是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拍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 <br> 1. 自身学习能力 <br> 摄影是呈现方式最独特、发展最快、牵涉面最广的一门平面视觉艺术。如果你不学习、不拓展视野,总是吃老本,凭经验自以为是,凭感觉瞎拍乱拍,就会成为“老法师”,永远不会有进步、不会有突破、不会有好作品。 <br>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 <br> (1)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差距,系统、全面地学习摄影相关的知识,可通过自学、培训、拜师等方式。 <br> (2)多看优秀作品,多与他人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 <br> (3)学习目的在于“习”和“用”,要边学习边实践,活学活用,活到老学到老。 <br> (4)在“实战“中多锻炼、多实践、多总结、多发表、多参赛,多找差距, 不断总结提升。<br> 2. 畅顺交流能力 <br> 摄影首先要跟人和自然界打交道,你都不能与他们进行顺畅交流,又怎么能发现他们美的所在呢。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曾经说过,当你的拍摄对象像病人接受大夫那样接受你的时候,你的拍摄就成功了一半。他还说摄影师在拍摄的阶段要成为不受人注意的观察者和亲密介入的参与者,一个摄影师(和被摄者)从萍水相逢再到登堂入室,再到内心的交流这便是摄影师需要具备的顺畅交际和沟通能力,也是摄影师的基本能力之一。 <br> 要培养畅顺交流能力,多观察、多了解是前提;找准切入点,循序渐进,切忌冒失无礼、急于求成是关键;用语言、形体、情感进行交流,以诚打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有爱、融入互动是保证。 <br> 3. 正确审美能力 <br> 什么是美?美是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美跟人们对美感和事物的认知、感知程度和价值取向等有关。审美观包括审美观点、审美态度和审美方法,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 <br> 在大多数人看来美就是好看就是漂亮,就是视觉愉悦。但是美仅只于此吗?庄子认为朴素淡然无极方能成为无与之争的天下大美。希勒说过,所有发现美的人终将意识到,在美之后是“真”,美不是终点,他只是个诱饵,没有美,我们就无法超越美。如果这些问题没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则一定会产生那些千篇一律的婀娜的身材、斑斓的色彩、曼妙的曲线,那些流于表面形式,而导致千篇一律的照片。 <br> “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纯朴为美”,因此,我们要不断去发现美、探索美、追求美、创造美、超越美,既要形态美、外在美,更要内容美、内在美、精神美、大众美。 <div> 4. 独立思考能力 <br> 叔本化说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如果仅仅满足重复别人的拍摄思路和表现手法,就像吃别人的残羹剩饭,或者穿别人丢弃的旧衣服,我们很难避免和其他摄影师拍摄相同的题材。但是我一定要勇于探索自己独特的观点,善于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对于一名有志于成为摄影家的人而言,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一点。 <br> 做到独立思考就是要不盲目跟风,凡事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多学习虚心请教但不受他人约束、左右,多摹仿他人手法但不临摹别人作品,走自己的路,扬长避短,拍自己所爱、自己所长、自己所悟,展自己独特风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 <br> 5. 敏锐观察能力 <br> 摄影就是拍下我们所看到的、想拍的东西,我们既要去发现拍摄客体那些看得见的更多信息,更要发现那些隐藏着看不见的信息并把它在你的影像中表达出来,在显性的背后揭示不易被人们看到的隐喻性,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也是好作品的关键所在。 <br> 要养成一双敏锐的“摄影眼”,摄影眼从影像角度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以敏锐的观察力尽可能多地将你眼前物体信息更好地把握住。避免受表面现象的迷惑,而真正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的趋势。使你变得更加地睿智、严谨,发现许多人所不能发现的东西。做到有的放矢、静观其变、尽收眼底、眼光独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br> 6. 稳健操控能力 <br> 稳健操控是摄影创作成功的关键,是前面五个能力的综合体现。摄影操控能力包括: <br> (1)摄影器材设备操控能力; <br> (2)现场环境把控以及细则、情节捕捉能力; <br> (3) 主题、摄影语言表达、把握能力; <br> (4)后期影像处理技术操控能力; <br> (5)图像编辑操作能力; <br> (6)印刷装裱、发表、传播操作能力。 <br> 摄影师的这六种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一朝半日就能拥有的。要不懈努力,不断积累,才能逐步提升这六种能力。 <br> 最后,就是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始终保持平常心态,持之以恒。要有政治敏感度,要有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时刻拥有一颗“摄影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服务“灼热的心。 你就必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定能拍出更多优秀的作品。<br></div> 《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