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双减】劳动教育促发展,携手同行共成长———教研员深入埝桥镇东埝小学调研指导劳动教育工作

埝桥镇东埝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4月8日上午,大荔县教育局教研员任婧老师走进埝桥镇东埝小学,调研指导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  埝桥镇东埝小学立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东埝小学利用劳动课、班会、劳动周等时间广泛开展劳动教育。</p><p class="ql-block"> 学校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校劳动课程,课程体系遵循有梯度性,生产可操作性,有目的性。课程主要围绕“我是爸妈的小帮手、班级岗位我能行、生产劳动我最棒、心手灵动创意手工、社会实践我参与”五个方面来开展,运用课堂教学+劳动实践+活动辅助+展示评价的模式,最终达到七个一的教学目标,从而将各个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学生实现从知识到实践,从体验劳动的趣味到提升各方面的劳动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努力做到:每周上好一节劳动教育课,让学生学会劳动技巧;在家里,每天主动做一次家务劳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在学校,学生每人负责一个班级岗位,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在基地,每周固定参加一次劳动,体验劳动过程。其次,学生每月完成一个手工作品,提升劳动技能。每学期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感受主人公精神。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并乐于其中。</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们将把《“薯”与我们》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到底,让孩子们从如何种下一颗小小的幼苗开始观察,到成长过程中的施肥、浇水、捉虫,用手中的画笔记录红薯的成长以及收获的过程,将收获的红薯亲手制作成各种美食并分享给其他同学,从中体验丰收的喜悦,让孩子们将收获的红薯带到集市上去出售,去体验丰收的价值。</p> 我们的精彩瞬间! 1、家务劳动 2、班级岗位 <p class="ql-block">  紧紧围绕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分年级制定了班级分工细则。</p> <p class="ql-block">评 先 选 优</p><p class="ql-block"> 东埝小学特成立评委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劳动评比活动,每班选出5名劳动小明星。</p> 3、生产劳动 4、手工制作 <p class="ql-block">  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东埝小学将继续以劳动课为出发点,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脚下有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灵魂有趣”的新时代五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撰稿:郑倍莉</p><p class="ql-block">摄影:张 艳</p><p class="ql-block">审核:王 增</p>

劳动

学生

班级

教育

小学

双减

镇东

实践

体验

劳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