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卷烟厂(原农七师七一卷烟厂)的创建者——赵振

周海鸥

<p class="ql-block">近日,笔者收藏到一本红色布面工作证,文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七师工作证。</p><p class="ql-block">这是原国营新疆卷烟厂首任政治指导员赵振的工作证。</p> <p class="ql-block">赵振,1918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县,高中文化,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入党,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步兵六师进新疆。为整编、改造起义部队,派到第二十二兵团步兵二十五师任政工干部,后担任农七师组织科副科长。1956年,农七师组建奎屯农场,赵振任党委书记、副政委、政委,1958年9月任奎屯总场(第一总场)党委书记、政委。</p><p class="ql-block">1960年初,农七师工业筹备处报经自治区轻工业厅批准,决定在奎屯兴建卷烟厂,农七师投资3.11万元。3月4日,农七师决定由赵振负责卷烟厂筹建工作。</p> <p class="ql-block">1960年6月15日,赵振带领22名工人到上海卷烟厂学习生产技术。这是农七师卷烟厂第一批员工在上海学习时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960年11月1日,赵振带领学习生产技术的工人从上海返回奎屯,正式组建农七师七一卷烟厂。</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卷烟厂早日投产,1961年春季上海卷烟一厂派技术员顾阿根等一行三人来七一卷烟厂帮助安装生产设备。工人们也积极向上海卷烟厂的老师傅学习生产技艺。</p> <p class="ql-block">1961年6月,农七师七一卷烟厂正式投产,7月1日正式生产成品烟。</p> <p class="ql-block">截止1961年底,全厂生产卷烟271箱,销售收入11.48万元,盈利0.75万元,填补了新疆机械卷烟工业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1963年5月20日,农七师正式任命赵振为七一卷烟厂政治指导员,主管全厂的生产和思想政治工作。</p> <p class="ql-block">1963年12月14日,按照国家轻工业部的通知要求,原农七师七一卷烟厂更名为“国营新疆卷烟厂”。</p><p class="ql-block">1964年1月30日,中国烟草工业总公司给烟厂颁发铜制印章一枚——“国营新疆卷烟厂”</p> <p class="ql-block">1964年,国营新疆卷烟厂正式向国家工商机关注册产品商标,注册的商标为“红云”、“雪莲”、“园林”、“昆仑”、“绿珍珠”。</p> <p class="ql-block">1965年,国营新疆卷烟厂从河南安阳、许昌、商丘、开封、新郑等地调入12名6-8级技工。</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国营新疆卷烟厂非常重视生产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这是举办第一届卷烟技术表演赛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5年,国营新疆卷烟厂研制出新产品:“英雄”、“光辉”牌香烟。</p> <p class="ql-block">作为新疆卷烟厂的第一任领导人,赵振为烟厂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厂任职期间,他发扬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与职工同甘共苦,艰苦创业,奠定了新疆卷烟厂日后发展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他受到了冲击,但仍坚持抓生产,直到1966年10月被调离烟厂为止。</p><p class="ql-block">1981年7月,赵振因病在石河子去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