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老公还没有回家,下午六点半他急急忙忙回来刚吃了几口饭,电话就响了,放下碗,边穿衣服边念叨:“这个娃娃怕不行了”,我没有说话,他就飞奔下楼去医院。我知道这个孩子,他是个未满28周体重不足1kg的早产儿,刚生出情况就差,从4号住到NICU室,今天已经满3天了,情况时好时坏,经会诊后建议转院,但家属不同意,说治到哪里算哪里,他是主治医生,连续这几天很少休息,有值班医生和护士,但是他依然时刻注意着患儿的变化,不要说清明放假了,就连正常晚间休息都没有保证,心身疲惫。他还没回家,说明患儿目前还好,我也在心里祈祷,愿娃娃快好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日子,我已经过了十年,从2012年到现在,他不值夜班但不回家的日子就是我最难熬的日子,我的工作虽然忙,也有很多难搞的事情,但都不是人命关天的事,所以我特别理解他回家时好时坏的情绪、洗衣做饭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人说医生的灰色收入多,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人,反正儿科的医生又忙又没钱不说,还投诉率高,凡投诉一次,当年不得评先选优!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重症患儿,因为基层条件有限,很多设施跟不上,在上级医院治疗有可能存活下来的孩子因此死亡,当医生的就感觉非常惋惜。我们去年邀请的省级儿科专家说过:“基层医生真行,我们下来不会看病,因为好多辅助检查不能做,药品也不齐全!”</p><p class="ql-block"> 续:大概一点钟我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快四点了,客厅里的灯亮着,我以为他又一夜没归,结果门口有他的拖鞋,小房子的门闭着,原来他回家了,怕打扰我和孩子才悄悄睡在小卧室。六点钟我起来做好早餐,七点钟他也起来了,那个患儿凌晨2点钟走了……</p><p class="ql-block"> 作为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深刻感觉到,医务人员任务重、压力大,每天都是超负荷的运作。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唯愿我们都能平平安安!</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