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一条大河)2020年央视最新纯享版 《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乔羽词、刘炽曲、郭兰英演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堪称流行歌曲式的“抒情歌曲”。也许是因为第一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的缘故,很多听众都将这支歌曲亲切地称之为《一条大河》。正如词作者乔羽回顾当初的创作立意所言:我每次听到《我的祖国》,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的故乡、我的童年,因为故乡外婆家的北边也有一条大河,记忆中那条大河上总有来来往往的木船以及“船上的白帆”。 AI彩色超清修复版《我的祖国》,一首听哭了几代人的歌 <div>乔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词作家、剧作家。代表作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刘三姐》《难忘今宵》,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br>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div><div><br>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曾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div> 乔羽,待人敬而不疏,近而不谑。浓厚的乡音铿锵有致,言词幽默有趣,加上他言语间的手势动感明快,第一眼就给人留下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的印象。<br>乔羽幼时受其父文学熏陶,4岁时已能识字三千,《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读来不觉费劲。小时苦读,很早便懂得了格律诗、乐府和古今民歌,由于博闻强记又有来自民间的禀赋,这些为他的歌词写作夯实了基础。乔羽青年时立志,写作小有名气。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给了他最大的学问,他常说,写作时的许多感受都来自于生活。<br>他将自己的才华用于写歌,但是在他眼里,写歌词并不是高贵神圣的创作。乔羽经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倒是最好的作品。有人说乔羽玩“土气”极为地道。他的知识结构,可说是从民间奠基而又遍读古书搭起了架子,且又以古今中外各种“杂书”填充门墙。于是乎,人们听到这样再平常不过的歌词,“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是多么的朴素精练。乔羽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其实,他的歌词看似极普通的语言,但是只有乔老才深刻体会到它们是“容易写,写好难”。 [1] 刘炽(1921年3月10日~1998年10月23日),男,原名刘德荫,曾用名笑山,陕西西安人,电影作曲、歌曲家。历任抗战剧团舞蹈演员(舞蹈班副班长),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研究生,助教,东北文工团作曲兼指挥,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 <br> 新中国最著名电影音乐人,代表作《我的祖国》、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英雄赞歌》、电影纪录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作曲兼艺术指导,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顾问,辽宁省歌剧院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音协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歌曲》编辑部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