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课堂因生动而精彩</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小虫子以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陈老师今天的这节课正体现了这一宗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而陈老师这节课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学生自读、默读、齐读、配乐朗读、抓关键词语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陈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小虫子在夜晚、雨过天晴时、中午或是下午时,怎样悠闲地生活着;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来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走进了文本并拓宽了文本内涵,让学生更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小事物,想象力丰富,因此对于课文中所写到的内容,学生会感同身受,容易接受、体会。陈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用温情、亲切的话语带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用提示、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优美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去感受、去领悟小虫子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集体评课中,陈老师从备课到上课,从学法到教法,深入浅出,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课堂记忆,值得大家借鉴学习。</p><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促进了一小教师之间的交流,展示了教师的魅力和风采,活跃了教研氛围,更为语文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成果的展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