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花 潭 2009年05月15-16日 <p class="ql-block"> 皖南之旅,桃花潭之行,寻访诗歌圣地,探究友谊情怀。</p> <p class="ql-block"> 结束鳄鱼湖之旅回到宣城,午饭后,座汽车到泾县转车,于傍晚到达桃花潭镇即开始游玩。</p><p class="ql-block"> 翟村北门楼上有石额刻有“南阳镇”三个大字,南阳古镇始于唐代,是南阳县故地,南阳县在武德八年并入泾县,南阳镇就是现在的“翟村”。现存门楼是清代重建。</p> <p class="ql-block"> “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的桃花潭镇(原陈村镇),系青弋江流经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南与黄山市毗邻,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 它的名字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曰:古人见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故名之。二曰:兹潭十数里而近桃林缤纷,夹岸无杂树,值芳飞红雨之际,适谪仙李白应其地豪士汪伦之邀来游,睹此情景遂得此名。</p><p class="ql-block"> 这里因李白《赠汪伦》诗而显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走出翟村老街,就是这座古色古香的二层阁楼,是后人为纪念李白,汪伦两个人的深厚情谊所建造的“踏歌岸阁”。其底层为过道,两边是砖砌实墙,下面是麻石砌的基础,有石阶下河,阁楼向老街一面是敞开式,临潭为半圆形门洞,上层为小楼,向潭一面设窗台栏杆,可供游人凭眺潭上风光。檐下高悬“踏歌古岸”,此楼原建于明末清初,乾隆13年(1748年)重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踏歌岸阁,位于桃花潭东岸东园古渡的渡口。</p> <p class="ql-block">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p><p class="ql-block">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p><p class="ql-block"> ——赠汪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桃花潭由此而闻名遐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友谊之潭,感情之潭。历代名流、学者寻访诗仙游踪,甚是接踵而至。</p> <p class="ql-block"> 汪伦,泾县人,曾任泾县县令 ,善诗、歌,对李白的诗歌极为敬慕,百读不厌,他还知道李白有嗜酒之好。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曾修书一封邀李白来桃花潭。书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来后才知,桃花者潭名也,酒店者乃万姓所开。汪伦善意的谎言,使先生欣然而往。汪伦和乡亲的纯朴,热情,桃花潭的自然美景,使二位情谊愈深,居住数日。李白临行前,汪伦及众乡亲恋恋不舍,载歌载舞,踏歌相送,于是李白感激之至、挥笔写下千古绝唱《赠汪伦》。</p> <p class="ql-block">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春天的一个早上,一叶行舟缆绳輕解,辞岸启程。行行迟行行,轻舟划破了满潭如春的梦境。就在这个早晨,诗仙李白就要告别桃花潭了。</p><p class="ql-block"> 突然间,岸上的桃花深处,传来爽朗的歌声,且歌且行。桃花灼灼,潭水清清,歌者是归隐田园的汪伦。李白面对此景此情,感慨万千——即兴赋诗,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赠汪伦》。</p> <p class="ql-block"> 为缅怀汪伦与李白之情谊,于当年送行处踏歌岸阁旁建纪念馆,名曰“梦潭轩”。左邻捻军尊王府,右靠大夫第。轩内收藏桃花潭镇历代文物,名人字画,存有大量徽州木雕和历史上本镇著名风景图片,其中尤一唐代石刻《踏歌送行图》为贵。</p> <p class="ql-block"> “宝善山庄客栈”位于古镇水东街23号,是我住宿和吃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条明清风貌的古街原汁原味。走在老街仿佛闻到了酒香,难怪李白不舍了。</p> <p class="ql-block"> 宝善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清乾隆年间重修。是景区内唯一的私家园林建筑景点,故宅内建筑历经数百年,保存完好,尤其珍贵的是:明万历年的中堂匾额“宝善堂”,以及清乾隆年间御赐的“科甲世家”石刻门匾完整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古宅庭院是游客品味、观赏、休闲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 私家园林宅院</p> <p class="ql-block"> 宝善堂山庄客栈大门</p> <p class="ql-block"> 早晨呼吸着皖南山区新鲜空气,踏着千年石板路,走进晨光洒落的古街巷,看着老房子,恍然间回到了几百年前、上千年前……</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起个大早,去瞻仰“文昌阁”。</p><p class="ql-block"> 由明至清,数百年来,水东翟氏一族共出7位翰林、15位进士、68位举人,千名秀才,余族男丁皆识书断字,精通文墨。号称皖南第一书香门第。</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32年,共三层,八角。</p><p class="ql-block"> 一至三层分别高悬“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匾额。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阁内松竹蓊郁,云烟飞绕,石刻栩栩如生,整座建筑富丽典雅,精雕细刻,气宇轩昂,颇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登阁远眺,东观十里丹山,形似卧佛;西望南阳古镇,万家之市。桃花潭如诗如画,江山美景,尽收眼底,真可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翟氏大宗祠”是翟氏宗族的祭祀之所。</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翟氏宗族明清两代,共有十五人荣登进士,举人上百,秀才上千。明万历年间,江南镇抚大将翟国儒赴云南边疆平判为国损躯,祠堂被御赐“忠孝堂”。</p> <p class="ql-block"> 翟氏大宗祠前后三进,占地千亩;建筑材料为楠木、汉白玉石;其石雕和木雕世所罕见。被誉为“中华第一祠”。</p> <p class="ql-block"> 再次来到东园古渡,没有艄公,到西岸万村寻访的计划落空,品尝“万家酒店”的美酒也成奢望……</p><p class="ql-block"> 桃花潭,我现在要离您而去:我登上小舟,没有船夫,我只能自己划了,没有歌声,没有舞者,也没有踏歌送行的朋友……所以也没有李白激动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这次桃花潭之旅有点遗憾:两个村只走了一个,算是游了半个桃花潭。没有看到桃花,也没有品尝美酒,为再次来游留个念想。</p>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