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地处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版图中心的联盟村800多亩李子花次第开放,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赏花、探春。 联盟村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165亩,有842户,2975人。该村紧邻重庆市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距何埂场镇2公里。 秀美的圣水河环村而过形成独特的流域景观,河流两岸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地势起伏平缓。 联盟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探索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的过程中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大力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发展生态农业,使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该村有黑玫脆李800亩、优质柑橘(爱媛、血橙、沃柑、耙耙柑、明日见、金秋沙糖桔等)600亩、优质桃子(血桃、黄桃、胭脂脆桃等)100亩、莲藕200亩、特水水稻400亩、花椒150亩、葡萄50亩、;金丝楠木100亩、大闸蟹120亩,正在发展小龙虾养殖及川芎和泽泻等中药材种植等。 2020年该村被确定为永川区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市美丽宜居乡村;2021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21年12月,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名单。 联盟村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有摩崖造像、赵氏宗祠、岩湾泉眼等历史文化印记。 联盟村摩崖造像位于高洞子村民小组,开凿在一块3米高的崖壁上,总分布面积约200平方米。 造像始刻于明代,共有3个造像,龛窟长5米、高2.2米,窟内以彩绘的佛主和比丘为主。后为当地村民修复,保存较好,局部有彩塑剥落的现象。该摩崖造像的发现对研究永川当地宗教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赵家祠堂又被称为赵氏宗祠,位于花石坝村民小组,谋划于清代末年,1927年开始修建,1930年竣工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家族议事、祭祀祖先、教育培养后代人才。 1931年至1949年,作为地方私塾。1950年至1969年,作为穿井小学使用。1970年至1999年,被建设为穿井中学(其中小学8个班级、初中6个班级),为社会培养出多位省、市高级干部和各行业出类拔萃的人才。2014年,赵家祠堂被列为了永川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即是祠堂,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赵家祠堂是赵氏族人最早举行祭祀仪式及族人咸聚和召开会议的地方。 赵家祠堂建筑布局方正、对称,继承了中国建筑传统审美观中的重要元素对称美。建筑风格内敛、质朴、 简洁、大方,展示出传统民居的素雅之风,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建筑外墙用土夯筑而成外抹白灰,给人朴实、坚固之感。院内的木质栏杆、 木门窗、小青瓦屋檐等简洁、柔和的建筑元素又给人柔美之感。这样一刚一柔、刚柔并济,不仅体现了建筑的和谐之美,还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哲学中的阴阳调和、中庸之道。 正面外墙上开有一门,石质外框,木门扇。门上方的石雕十分精美,人、物、景都雕的栩栩如生,两侧的石刻对联俊秀飘逸。 赵家祠堂戏楼上方匾额上的彩绘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外墙为厚实的夯土墙,既具有较高的抵御性又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承重柱采用圆形石柱和方形石柱,既美观大气又坚固耐用,充分利用了石材抗压强度高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好的特点,每根石柱平均高8-9 米,对于研究当时的建造工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建筑雕花也独具匠心,对研究川渝地区民俗文化起着很大的作用。该建筑从空间布局、结构选材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戏台和内院厢房相结合,这也是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特有的历史产物,对于研究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工艺水平等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