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踏青游

锐敏

<p class="ql-block">  清明日,阳光明媚,本来正是扫墓的时候,因为疫情公墓封闭,人们不由的想起了外出踏青寻游!此时全然不见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境,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应对疫情人们利用互联网开展云祭祀,寄托对先人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  小杜开车带我们来到小桥北苑贡茶园,果然,这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茶山绵延,片片嫩绿,<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人不多,好山好景乐享春日好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北苑贡茶碑记。</p><p class="ql-block">“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p><p class="ql-block">建瓯是千年古茶都,</p><p class="ql-block">茶文化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尤其北苑贡茶久负盛名。</p><p class="ql-block">从五代十国至明朝,</p><p class="ql-block">北苑贡茶历经458年。</p><p class="ql-block">建瓯茶文化遗存较多,如北苑贡茶古道等</p> <p class="ql-block">  在北苑贡茶古道,这里是自然生态茶园。</p> <p class="ql-block">  北苑贡茶茶园</p> <p class="ql-block">  极致的鲜爽春天,为什么“只此青绿”?<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态环境的精致,是绿海金瓯的标签。</span></p> <p class="ql-block">  青天、青山与青绿的茶园,都是青色。 萌发的万物,是春天写给大地的情诗,春茶,更是青山里的第一抹鲜嫩之绿。 如此鲜嫩的茶叶,鲜嫩鲜爽,如同生命初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茶园美不胜收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还早,小杜建议到阳泽村探访古村落。我戏称之“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  建瓯市小桥镇阳泽村位于建瓯市东南部,为建瓯市南门第一大村所在地,建瓯南部古代第一重镇,现代第一大村,有六千多人口。从水南沿国道驱车十几公里到达村口,只见阳泽登云桥的木栈道附近,有一个复刻的雕塑竖立在路侧。原来这是西周青铜大铙的复制品,与城区闽源广场的大铙复制品为同一物。它是阳泽村一村民1978年在平平无奇的山头挥下锄头,挖到现今福建省博物院馆藏的国家级一级保护文物——西周青铜大铙,并成为福建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的登云桥</p> <p class="ql-block">  木栈道上走走</p> <p class="ql-block">  小杜联系了村书记,郑书记已在阳泽龙池自然村等待我们。福建龙池郑氏百官村,900年历史,194位朝廷官员,太震撼了。现保留着宋代郑氏养蒙书院、登云桥、通德里门等古建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可以说是郑氏家族的宝地。</p> <p class="ql-block">  书记介绍说远古这里并没有桥,阳泽、龙池两村的先民只能靠渡船摆渡来往。卜居龙池的郑氏先民为往来方便,就在这里架一座便桥,始称“矮桥”。后因便桥窄小,不便通行,家道日盛的郑氏家族又拆去便桥,重建厝桥,称南乡桥。南宋史学家袁枢末第时,曾在此题诗云“玉龙倒悬过寒潭,人在云霄天地间。借问是谁题柱去,茂陵词客到长安。”中举后,遂改名登云桥。</p> <p class="ql-block">  桥上有屋顶可作为避雨或休息处,桥的两侧壁板画有历史典故和简介。</p> <p class="ql-block">  这些图文并茂的画,反映名人轶事、名胜古迹、特产和民俗等,其中八刀分米粉的典故让人印象最深。只记得一秀众秀才赶考,路遇村姑晒粉拦着去路……村姑给出上联:八刀分米粉;求对下联?</p> <p class="ql-block"> 登云桥二侧开有各种形状的小窗,透过小窗看外面风景,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  郑氏养蒙书院始建于南宋年间,书院面积300多平方米,屋顶上建有龙凤阁,正厅高挂圣旨直牌匾,是文武百官朝拜先贤杰人圣地。</p> <p class="ql-block">  南宋开国宰相(大学士)郑珏,宋高祖曾亲笔诏谕,南宋精忠报国的郑珏,为"赠太师谥忠穆",建安县开国男,食邑400户,兴建郑氏养蒙书院,赠于"忠穆阁楼,官林学家",彰显郑氏在当时的显赫地位。</p> <p class="ql-block">  郑氏养蒙书院传承至今900余年,七品以上的郑氏官员共194人。</p> <p class="ql-block">  离开养蒙书院,书记带着我们探访阳泽本村,至今保留有江氏古民居群、江公祠等。</p> <p class="ql-block">  阳泽村是传统古村落,曾出土过商代青铜大铙、陶器、石锛、青铜牛等珍贵文物,村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据悉,村中现保存有不少明清建筑及蕴含丰厚的传统文化元素,其中江氏古宅是阳泽村保存最完整的一幢古民居。书记请来房主人给我们作介绍。</p> <p class="ql-block"> 江氏古宅建成于清光绪3年(1877年),占地约600平米,为石、砖、木结合的二层结构,距今已经143年了,但房屋大体保存完好,连细致入微的砖雕、木雕作品,依然栩栩如生,风韵犹存。我细细的拍摄了其中的木雕作品,大家可以欣赏一下。</p> <p class="ql-block">  在古民居厅厝两边走廊木壁上贴有9封清代贺喜高中秀才的捷报,迄今还保存较为完整,这些捷报的外沿都有龙身图案,其中有一封字面清楚,内容是“捷报,贵府相公江数峰,遴取进泮,金榜题名,钦命兵部右侍郎提督的建字政沈岁考,简号房报”</p> <p class="ql-block"> 阳泽的古民居建筑还真不少,可是随着年代久远房屋损坏严重,抢救维修是个难题!</p> <p class="ql-block"> 江公祠,位于阳泽黄宅村中部凸</p><p class="ql-block">地约300多平方米,外观恢弘气派</p><p class="ql-block">,二条巨龙盘踞屋顶。</p> <p class="ql-block">  因疫情封闭,不能入内,只能留下些许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  一条内河穿过村庄,河边有二座房子特别亮眼,原来是墙上绘上大型壁画,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也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  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吃上干净的水</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水来之巨岭庙仙泉,有一段美丽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阳泽村短暂的探访结束了,回来后翻阅史料,始知从建筑布局而言阳泽有"八卦阳泽”之称;从历史沿革、再从阳泽村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定有更多的内涵岂是走马观花可以了解,所有这些,希望日后有机会再细细赏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