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精心认真的搓澡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爱洗澡。在炎热的夏天习惯随时在自家卫生间洗澡,而在冬春季节天气较冷的时候,习惯去洗浴中心清洁的热水池泡泡,然后进桑拿房蒸一下,再让有经验的搓澡师傅全身上下搓一遍,舒服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正月十五,我去县城新装修的“健龙洗浴业”洗澡。那天人多,尽管八九个搓澡师傅紧张地忙碌,仍有两三个坐在旁边排队等候的。这时,轮到我前边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搓澡了,他见我脚有残疾,拄着拐棍,主动拉起我让我先搓。我说:“你们年轻人工作忙,我老年人闲着没事,还是你先搓吧!”他不由分说把我搀扶到8号搓澡工位,并说:“这个位置紧靠里边,没风,暖和。”他又问了我一句:“老先生,您是否在税务局工作过?”我说:“是的,在税务局工作了三十多年,退休也十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轮到他了,他在最边上那个工位,相对来说没有里边暖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搓完澡后又在温暖的大喷淋下面慢悠悠地打香皂,抹洗发露和沐浴露,细吹细打地磨蹭着。那位年轻人动作快,已经洗完澡走出浴室了。很快,这位身高一米八的年轻人,穿着红色羽绒服,打着蓝领带,脚蹬黑亮的皮鞋,梳着三七开的分头,又回到浴室,他走到我面前告别:“老师傅您慢点洗,我给您结账了,记得走时在吧台把您的押金拿上。”我忙说:“可不能这样,哪能让你结账呢!”他说:“别客气!祝您健康!”我拄上拐杖急走几步:“请问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他边走边摆着手说:“别问这些了,您留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急忙冲洗完毕,穿好衣服,出了浴室走向吧台,我把手牌交给收银员,她说:“请收好您的50元押金,刚才那位年轻人给您结过账了。”我问:“他结了多少钱?”她说:“43元。”我又说:“我根本不认识人家呀!你们也没问他为什么替我结账?他是哪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负责防疫工作的门卫也在吧台边坐着,他说:“刚才我多嘴问了一句: 你怎么给不认识的人结账哩?那年轻人说:‘我13岁那年在县人民医院做了疝气手术,下午出院后天已很晚,没有回西山的公交车了,那些年载人车辆很少,我们娘俩便坐上下南关的最后一班车。到沟峪滩桥下了车,天已黑了,西北风刮得很大,等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认识的人和车,是这位师傅路过时把我娘俩拉上的。当时在路灯下只看到他穿着税务服装,很精神。今天看到这位白发老人以及他说话的口速慢,稍有结巴的特征,又在税务局工作多年,很像当年开车的那个人。’年轻人走了,我和收银员还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呀!”</span></p> <p class="ql-block"><b> 宽敞明亮清澈的浴池</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家后我一直回忆这码事。我的老家是坛镇乡槐树原村,开车二十多年来,每年回村好多次。沟峪滩村口是108国道通往王禹、坛镇以及梁家墕(前半部)三个乡镇的必经之道,是通往西山的交通枢纽站,当年王禹和坛镇两乡镇各有一辆中巴客运,每天到县城往返仅两班次,村里人坐车很不方便。我每次到了沟峪滩村口便停下车,看有没有需要搭车的村里人,尤其是那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弱病残又带着东西的,不论认识与否都顺便拉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我回想起一件事,与这件事非常吻合。那是二十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刚持驾驶证开车一年多,行驶到沟峪滩时天已黑了。我开启车灯,看见路边有一大一小两个人。我放慢车速,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应该是母子俩)提着大包小包立在风中,从他们的装束一看就是西面山区的村里人。冷风呼呼地刮着,一股一股地扑向他们。母子俩瑟缩着,母亲用手臂护拥着孩子,像一只伸出翅膀护卫小鸡的老母鸡……夜幕降临,四顾茫然,母子俩显得那样渺小而孤独……我顿生无限怜悯,毫不犹豫地踩住刹车,下了车,听他们说是回坛镇方向的,便扶他们上了车。娘俩坐在后排,那孩子一路上都紧紧地依偎着母亲。直到坛镇街上,孩子母亲让我把他们放下,说离她们家就不远了,然后千恩万谢地回家去了。我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才放心地驾车离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难道今日之下,给我结账的就是那位孩子?应该就是他!二十年了,他也该有这么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脑海里回荡着这首歌的旋律,笑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作者近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贵堂,1952年生,山西省灵石县人,大专文化。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兵,从过政,收过税。退休后闲暇之余喜欢品茗赏景,读书爬格,自得其乐。2018年开始学习写作,收集整理对百姓和社会有贡献、有影响、有正能量的人和事。</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