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云淡风轻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陈丽</p><p class="ql-block">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说:盲目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带来后遗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社会意识,存在有保守和激进两种截然相反的偏执的观点、保守者往往以正统自居,把凡是不合自己见解,有所创新、有所改革的观点都视为邪端邪说,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激进者往往以标新立异为时尚,听不进逆耳忠言,喜欢以偏激个性来走特殊的路子,钻牛角尖,他们很多时候都走入了死胡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曾告诫: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明辨是非,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讲究中庸,主张执两端而用其中,亦即是不要偏执一端。对于异端不要闭目塞听,而是要去研究,知道了它的弊端在哪儿,辨识能力和免疫能力也就在了解抵抗中逐渐形成,不会去盲目听从。要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博施广采,兼收并蓄,巧妙地结合事物的两端,从中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辨识明了。做事情忌走两个极端,一个是闭目塞听,狂妄自大,一个是自己没有主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键时候,优柔寡断,导致贻误良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事物各种各样,人也是千姿百态的,各具个性。对于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尤其是自己不太赞同的观点,不要上来就加以抨击,要有接受和容纳各种各样观点的能力。反思自我,在平时生活中,当别人的观点跟我不同的时候,我总是认为我是对的,对方是错的,然后搜肠刮肚,旁征博引,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以此来说服对方。如此想来,自己的心胸真是狭隘了,容不下别人的不同。以后我得有容错性,允许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学会接受和容纳他人的观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物都是相对的,会出现不一样的见解也是正常的。有人看到这一端,就有人会从那一头说起。看起来是两端,却彼此都互相称为异端。异端并不是混乱的,自然也不一定是纯正的。它所代表的,不过是不相同的观点。我们做学问时,不应该固执己见,认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而不相同的见解,便一定是不正确的。任何事物都有他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能发挥积极的一面,但能够看到并避免消极的一面,那就没有害处了,就圆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夫妻二人,恋爱的时候,什么都好,就只看到好的那一端。等到生气的时候,要离婚的时候,都是说对方这不对,那不对,就没有想一想自己那里有不对。这就是攻乎异端。教育孩子也一样。要么“棍棒式教育”,要么“蜜糖式教育”,也是攻乎异端。其实,我们只要告诉他正确的是什么,该怎样做就行了。再比如辩论赛,刚开始双方各执一词,随着比赛的进行,你也许会认为对方说的话其实挺有道理的,甚至到最后你都很有可能会被对方的观点所说服,但是这不影响你通过这次辩论去获得成长,正是听取了不同的意见,你对这个辩题才有了更全面的判断。自然法则也如此。池塘里只有一种鱼就会泛滥成灾,森林里只有一种动物,生态就无法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都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和融合,立而后破,破而后立,正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照搬老一套,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发生改变,只会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有限的,当我们多听来自四方不同的声音,或许能对事情有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世界正因为有不同的发声才变得多姿多彩,同样是儒家,董仲舒吸收了道、法、阴阳;宋明理学程颐程颢、朱熹吸收了佛理;康有为、谭嗣同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观,允许存在不同声音才会出现百家争鸣。当然,持有不同观点,传播不同观点首先要合理合法,不能行欺骗蛊惑之术,用邪门歪道自然要被治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要有一定的容错性,我们要允许有人像庄子那样不想做官,只愿与山林为友;有像老子那样坚持无为而治,从容淡然;像墨子那样为做公益事业而身体力行。治理沙漠的方法不是让所有沙漠消失,因为沙漠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不允许它存在,如果将所有沙漠都种上绿植,最后就会生态失衡。要让自然拥有自然的样子,不要极力去反对和消灭一些不同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网络发达,尤其是自媒体无所不在,我们只要认准正确的,就不要管别人,人人都有自由,关键是自己要有分辨能力。我们只有摒弃那种偏执的、极端的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才有利于在各种意见的充分表达中,深入交流探讨,不断积累和扩大共识,凝聚起破解改革难题,化解深层矛盾,排除各种干扰,增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p> 慧眼识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陈丽</p><p class="ql-block">孔圣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三步识人法,是其人生哲学很重要的学说。在今天看来,依然对我们识别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其所以”,即看他的动机。人的各种行为,必有其用意,或是为求一己之快乐或私利;或是为公众谋利益等。动机纯正者,必富于仁德,而动机邪恶者,必是寡德之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其所由”,即看他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方式如何。如果一个人总是言行一致,那这个人就可信,反之就要多考虑一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察其所安”,即看他的情感取向,看他“心安”或“情系”何处。要了解一个人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其目标是什么,什么事情是他最在意的。注意某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个一门心思和蝇营狗苟之人同处的人,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其所以”是“观其志”,类似于现代的心理分析;“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观其行”,类似于现代的行为分析。孔子就曾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合于孝道。通过以上三步对人由内而外、由心理到行为的观察分析,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也就昭然若揭了。故曰:“人焉廋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有很多有关识人的案例,可以给予我们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启迪。比如,春秋末年曾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兴越灭吴的范蠡就甚有知人之明。他认为“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便在勾践灭吴功成后悄然身退、泛舟西湖。而与范蠡共同辅佐越王勾践的大夫文种则缺乏知人之智,最后终于被勾践赐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清名臣曾国藩也“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其慧眼识英深受赞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某日,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请曾国藩辨识。曾国藩看后说道:“刚才散步回来,在厅外见到了这三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肯干,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敏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断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有大将之才,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次日,曾国藩与李鸿章及三人进餐时,给每人上了一碗汤圆。吃罢之后忽然发问:“可有人记得刚刚碗里一共有多少个汤圆?”众皆瞠目,唯一人答曰“八个”,即曾国藩前日断言有大将之才者。此人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淮军勇将刘铭传。刘铭传后来成为台湾的第一任巡抚,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国藩仅靠两次“察其所安”,就准确地观知了各人的心志和能力,可谓识人的经典范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个人方面,一个人的思考,往往是不够全面的,尤其很少人能有追本溯源的习惯。譬如,我们对于有成就的人,容易看到的,就是他们的成就,但很少人能够再问,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成就?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赞叹成就之余,去追究这些成就背后的道理?如此,我们才能够了解他们成就的由来,才能够去学习,并可能去拥有相似的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其所以”的“以”字,是如此的意思,视是用眼睛看,去感觉、去了解,看清楚人们表现了如此的结果,叫“视其所以”。但“视”能不能就真的了解“所以”呢?孔子说不行,还要“观其所由”。“观”,一般的解释,也可以说是看,但和“视”的看不一样,“视”是看其表面、现实、直接的,而所谓的“观”,是站在高处,由此观彼、从近看远,有一种全盘把握的意思,把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它是怎么一步一步衍生出来的,是不是步步都合理,所以“观”可以观出“所由”,知所从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你才能够了解得比较深刻,如果想要学习仿效,才有把柄可寻。不过,依据孔子的意思,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察其所安”。这“察”又比“视”和“观”更深一层,“察”是去考察,去穷究。穷究什么呢?穷究他的所安,从道德行为来说,要问一个有德行的人,他安的什么样的心。从学术文化上来说,要问它们是从人类理性分际出发的,才能够断定它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为什么会迷茫,那是因为一般人只在表面上看事情,所以只能在现实上用功夫,他们的生命没有“根柢”,事情如意就好,遇上不如意,就会恐慌、焦虑、著急,不知道为什么很努力却还没有成就。就是因为不能够从视其所以的第一步走向观其所由的第二步再走上察其所安的第三步,对人生的观察不能追源溯本,生命没有根柢,就不能“安身立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近百年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来比方,西方文化好不好?好。怎么知道他好?因为我视其所以,我看到它的辉煌灿烂。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要学。怎么学?只学它的辉煌灿烂?学多久?学了一百年了。学成了没有?没有。中国人不认真吗?认真。中国人不聪明吗?聪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道科学民主这么困难吗?其实也不见得这么困难。以中国人的聪明和努力,不需要一百年的,而我们一百年还没有学会,为什么?因为你只是视其所以,有多少人观其所由了?你想一想,我们摸摸良心、拍拍脑瓜看看,我们知道西方的科学民主怎么走出来的吗?然后,有没有察其所安,他是从什么心灵出发,对人生有什么样的体悟,然后才走出这条路?你要学科学,最最重要的是去考察科学的心灵,要培养国民有科学的心灵、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怀,才可能让一个民族走向科学的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不然,你的聪明努力永远都停在仿冒的阶段,仿冒得不亦乐乎,结果就是永远跟不上。所以我们思考一件事,重要的是能够有全面的观察、推理,去上溯,往后返,返回到它原则的地方,也就是说,返回到它的本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的“识人三法”简单易行、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是修身养性、谋生交友、营商为政之所必备。</p> 君子取之,小人弃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陈丽</p><p class="ql-block">“君子”一词,最早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君”从尹,从口,尹是治理,口是发号施令。孔子以前君子就是统治阶级的意思。“小人”一词,最早是被统治阶级的生产劳动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秋末年,孔子赋予了这两个词新的内涵,君子与小人,成了有德者和无德者的代称。君子负责承包所有美好,小人则只需反映人性之恶。在《论语》中,君子是美的化身。君子好比天上的太阳,炙热美丽,有一颗纯洁的心;君子洁身自好,自律自强。既不质胜,也不文胜,而是文质彬彬,好似一株兰花,冰清玉洁,美好清纯。君子并不是做给外人看的,而是于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间显露气质,不做作,不虚伪,十分自然。而小人,便显得暗淡无比。私以为,小人唯一的作用,便是用以烘托君子的高大。小人好比沟里的污水,令人窒息。小人尖牙利嘴,以自己为中心,只管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死活。他们像是黑暗的化身,将人性之恶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无需顾及人们的言语,他们活的自由,却也活的可悲。君子生活在阳光下,君子也便是阳光,耀眼无比,令人向往。小人蜷缩在黑暗里,也便成了黑暗,令人远之。成小人易,成君子难。成小人不过一时,成君子却要一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论语》中用大量的对比和比喻来介绍君子和小人以及它们的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心胸之别。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理,小人傲慢无理而不安静坦然。君子无傲气,但是有傲骨。小人则爱处处显摆,让人知道他的一点点成就。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学识丰富,胸怀宽广,内心充满力量,既不会受外界名利金钱的诱惑,又能够把控内心的欲望 ,做事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所以能够内心平静坦然,不会焦虑急躁,表现出稳重威严,气定神闲。小人则不然。小人心胸狭隘,气量短浅,时时处处察言观色、处心积虑。对上阿谀奉承,极尽谄媚,对下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以此求得心理平衡 ,表现出一幅惶恐不安、愁眉苦脸的样子。以此来说明君子与小人在外表与行为上的区别:坦荡之人不为事扰,不为事忧,面无惧色,大度而行;戚戚之人踱于事,瞻于事,枯槁于事,变坏于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道德修养之别。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严于律已。要求自己为人臣忠、为人子孝、为朋友信、为事敬,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重而道远。小人却相反,对别人要求严格,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松懈,得过且过。遇事从不检讨自己,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君子有德,小人无德。德由行义而成,故君子、小人亦由行义而知。君子可以行大义,小人或可行小义。故在小仁小义面前,无法识别君子小人。只有面临大仁大义,才能真正看出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因此在用人时,如果其事无关大义,则尽可量才而用。如果需要担当大义,就必须要用君子,否则其事必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用缸比喻君子,用碗比喻小人,那么缸与碗的容量,就好比君子与小人之德。一碗水显然不能将缸装满,因此就不能用一碗水去测知缸的容量。要想知道缸的容量有多大,就必须要用很多水将缸装满。故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碗的容量很小,只装得下一点水,一缸水是万万装不下的。故曰:“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认为“小知”是指做小事,“大受”是指担大任。但做事能力是由才具大小决定的,有大才即可做大事,有小才则只堪做小事。因此,若将“知”和“受”与“事”关联,即是说君子与小人乃是以才分而非以德别。这显然是对君子与小人的曲解。因此,说“君子不可以做小事”是完全不对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凡此种种,皆不可能离于琐碎细小之事。故君子修己进德,皆需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入手。若不堪为小事,又何以修己进德以为君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子取之,小人弃之未必能做大事,却必定能行大义;小人或许可做大事,却必不能行大义。故大义小义不可依事之大小而分。大事或只有小义,小事也可有大义。比如,“建国”“事大”,而教书“事小”,但合两千多年、所有王侯将相的“建国”之“义”,亦不抵孔子一人的教育之“义”为大。孔子教书虽属“小事”,却是万古“大义”所在。是故《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三,义利之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君子将道义铭记心中,时刻以道义为准绳,要求自己不违背道义,做符合道义的事。小人却总是想着一己私利,想着自己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利益,自私又自利。如此明显的义利观之差,在许多人身上就可以看到。舍生取义者,如屈原之沉汨罗江殉国,如文天祥之留取丹心照汗青,如谭嗣同之去留肝胆两昆仑。重利轻义者,如狡兔死走狗烹之勾践,如误国奸侫之高俅,如卖国求荣之秦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四,主见之别。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无所争”,兼且“温良恭俭让”,故与人相处时,无论对方德行高下,皆能与之相安。同时君子仁德坚固,“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故君子不会被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同化,不会“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孔子曾欲居九夷之地,有人说那里“陋”,不开化。孔子却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居之”,足见君子能“和”于“夷”;“何陋之有”,足见君子能化“夷”之“陋”而“不同”于“夷”。故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则正与君子相反。其德行不固而易被流俗同化,又各怀其私、各争其利而难以与人相安,故曰“小人同而不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在任何环境保持与之和谐的态度,但是在主见上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外界改变。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有的走科技强国之路,在修养上都能尊重对方不同于己的意见,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则不然,小人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人格缺陷,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他的主见会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没有自己真正的见解。于是喜欢拉帮结派,为自己壮胆干坏事,不分青红皂白,容易犯罪。他们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与危机。历史上有许多成功运用孔子和而不同主张的事例,其中,最经典的应该是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为了粉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阻止亚非国家团结协作,保卫国家,协同发展的阴谋,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最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形成了以“团结、友谊、合作、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为核心的万隆精神,为亚非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指导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指明了有效路径,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并遵循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化身,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吸取君子身上的闪光点,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孝行天下,爱满人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陈丽 </p><p class="ql-block">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对学生们讲求“孝道”,于是,学生中辞别孔子,回家赡养双亲的,就有十三人。由此可见,“孝道”对当时的社会影响之大。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孝道”无一不贯穿每一个朝代,甚至出了《百孝经》。在清代时,更是出了“百善孝为先”,这样脍炙人口的俗语。而在这么多年孝道的传承中,《论语》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孝道,在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洗礼之后,已深深植根于千万炎黄子孙的内心土壤,成为我们最当积极践行的善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一个小子搀扶着一个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由此可见,“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事奉和奉养父母的意思。即养父母之身,保证父母的吃和穿,满足父母的生活、温饱和健康,它是子女最基本最基础的责任和义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常常听父辈们谈论身边的孝道故事,那时还不懂什么叫做孝道,只是觉得故事好听。等到长大时,每当回想起这个故事,才发现那故事中的孙媳妇是多么的睿智。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以一家三代婆媳为主角,以一个竹筒制成的破碗为主线。故事中的奶奶因年事已高,长年卧病在床,儿子在外打工,照顾生病的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儿媳妇身上。每顿饭都要送到床边,顿顿都是用同一个竹筒碗,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刚开始的时候,每顿饭过后,还把那个碗洗干净,到后来干脆就不洗了,夏天的时候有蚊虫不说,碗里面都带有一股馊味。后来孙媳妇娶进门,对婆婆的做法很是不满,但在那个年代,儿媳妇还是不敢去反抗婆婆的,只能抢着去给奶奶送饭,目的就是能把碗先洗干净,让奶奶能吃一口干干净净的饭。再到后来,奶奶去世了,婆婆就收集好奶奶所有相关的东西,准备一把火烧掉,就在这时,孙媳妇赶在婆婆点火前,抢出了奶奶一直以来使用的那个破碗,并对她婆婆说:这个碗不能烧掉,等你老了还能用得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这个故事带有虚构成分,但道理摆在那,对于孝道,是靠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上述故事在《论语》看来,不过是仅停留在养的阶段,老有所养是孝道的最基础阶段。这体现在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的意思,赡养父母很简单,这也是最基础的,难的是还要保持和颜悦色,上面的三代婆媳间的故事正好就说明了这一点。从饮食上供养父母,在“孝”的义理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级的层次。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不高兴,甚至顶撞父母,即使是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不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如果孩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我们常说相由心生,人的面色,就是他内心的真情流露,我们说的“色难”,其实也就是“心难”,和颜悦色的与父母双亲相处,也就是心敬的外在表现。所以,在侍奉父母亲人的时候,保持面目和悦是很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不但要孝,更要有敬。要经常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愉悦的面色,要有真诚喜悦的态度对待父母,才算是“孝”。于是,在子游问孝的时候,孔子又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很明白,只养活父母,而对父母没有尊敬的态度,这跟犬马无异,因为犬马也能养活人。这话似乎说得有点严重了,但是话糙理不糙,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人是不能同牲畜在一起比较的,但是人和动物最深处的区别就是在思想上的的不同,人约束自己,正心诚意,修身养性,这也正是人的高尚之处。正心诚意是我们做人的标准之一,如果心不正,就很难敬爱,如果没有一颗敬爱父母的心,那就很难算是发自内心的孝了。世俗的人侍奉父母亲人,都认为有能力养着父母就够了,但是光是养着父母,就会渐渐认为自己把父母的恩情都报答了,也就会渐渐流于不敬,这样就是过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单位对领导、同事,都表现得恭恭敬敬,客客气气,一回到家就经常把最坏的一面留给家人。有时候,父母留着前一天晚上的剩菜剩饭,我们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完全忘记了对待父母的敬。要知道,在父母生活了那个年代,缺衣少食,在他们的心里,每一粒粮食,每一片菜叶都是珍贵的。尽管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可以丰衣足食了,但他们依旧记挂着过去的苦难。也许我们的责备是出于对父母健康的担心,但完全可以通过一种更加缓和的方式,和颜悦色地跟父母讲道理,父母听不听是一回事,我们有没有尊敬的态度又是另一回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者,父母有时候捡几个矿泉水瓶子,抑或是捡了几个纸箱子,卖给废品收购站,我们立马就觉得面子挂不住了,认为父母这是在捡破烂,给自己丢脸了。对着父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父母就像犯了错误的孩子。其实在父母心里,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他们认为能挣一块钱算一块,能减轻一点儿女的负担也好,而我们只顾着自己的面子,完全不考虑父母良苦用心,这其实也是孝而不敬的一种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父母的过错,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过,为子女者应当微言奉劝,不可怒色而对。所谓的“几谏”,就是轻微的表露自己的看法,不用过于强调以致恶言相向,等父母心气悦怿,再继续规劝。“不违”则有两种说法解释:一是不违其父母;二是不违其原初规劝的意见。即在不唐突触怒父母的同时,规劝父母,尊敬父母,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所以说,我们要尊敬父母,但是规劝也应该的,只是不要唐突父母之意就好。劳而不怨,劳是忧愁的意思,子女见父母有过错,态度应当是忧虑的,而不是怨恨的。规劝之后,父母不从,就应该寻机再次规劝,是为父母操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说,我们在日常与父母相处的时候,应当时时刻刻的做到“敬”,但是“敬”,不是盲从的“敬”,应该心平气和的多次劝说。《弟子规》也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就是孝子之行,也是孔子“孝道”理论中最深刻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还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是“孝”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有所疾病,而让父母担忧,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古代的条件下,出远门很辛苦,不安全,为父母的会担忧,就是常言说的“儿行千里娘担忧”。俗话说“母活一百岁,长忧八十儿。”想到父母忧虑我们什么,然后把这些事情做好,让父母安心才是真正的孝顺。比如,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生活有没有保障,是否成家,是否事业成功,小家庭是否和谐。真想让父母健康长寿,就不能让父母常常为自己担心,要让父母的心静下来,安下来,这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孝养父母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还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不能不记在心上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当想起父母的年龄,我们心中会为他们的高寿感到欢喜,同时也会感到恐惧,因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父母的年纪越大,陪伴我们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距离,会渐行渐远,以前总以为来日方长,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地久天长,可是看到父母已经是白发苍苍,心中会产生恐惧感,也许有一天,我们就真的挽留不住他们匆匆远去的脚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男士,他的父亲59岁时因为一场医疗事故,导致成为植物人,20多岁的他,辞去工作,没有成家,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半小时给父亲翻身,按摩,锻炼身体,20多年如一日,在他的精心照顾下,父亲度过了80岁的生日,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他的孝心,感动了许多人,是我们学习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我认为孝道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爱。这是要发自内心的,在父母生前,我们要像当年他们爱我们一样,无怨无悔,没有保留的爱他们。这是相当有难度的,很少有人达到这个境界。父母与子女的之间的爱,基本上都是父母单方面的付出,一代一代往下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个故事,叫做《母爱儿,长江水;儿爱母,扁担长》。话说有一年发大水,一位母亲带着十岁的儿子过河,河上正好有一条独木桥,在过桥的时候,儿子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母亲不假思索,直接跳进了河里救起了落水的儿子。十年后,这位母亲和儿子再一次走过同一条独木桥,恰逢又是大水,这一次是母亲落水,然而,儿子却没有跳下去救母亲,而是伸出一根扁担让母亲去抓住,母亲却没抓住,最后被大水冲走了,儿子在桥上痛哭。这两个场景恰巧被同一人看到了,于是就流传出来这么一句话“母爱儿,长江水;儿爱母,扁担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这只是个故事,真实性无从考证,但讲这个故事的人,无疑证实了一点,儿女给父母的爱永远超不过父母给儿女的爱。回过头来细想,即使不能还父母全部的爱,我们又是否尝试着去爱父母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要从“孝悌”开始,由己及人,对天下的老人,都满含恭敬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自己家的老人,推及到也孝敬别人家的老人,如果大部人做到这些,真有些天下大同的味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匆匆旅途中,能不忘“本”,不丢信仰,不负生命,无愧于自己,勿忧于尊亲。</p>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陈丽 </p><p class="ql-block">儒法并用,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只有思想教育手段和法制手段并用才能相得益彰。这是因为,法是他律,德是自律,自律和他律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式?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抑或两者结合?早在2500余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一个极其合理的方案,回答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所沿用的主流思想,一直都是法家和儒家。统治者往往用儒家教化天下百姓,来为自己拉虎皮,扯大旗;背地里则奉《商君书》和《韩非子》为宝典,沿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因此有“外儒内法”的说法。但不管统治者到底用的哪家学说,儒家和法家好像是天然“不对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儒家尚古,法家尚今。儒家说法家刻薄寡恩,法家说儒家是蠹虫硕鼠。儒家说人性本善,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儒家主张礼制。法家主张法制。儒家主张教化感召。法家主张法律约束。孟子说,君主的权力来自百姓,只有做到“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天下才能长治久安。商鞅却说,老百姓都爱自己的父母,那君王的权威到哪去了呢?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法家学说登上统治地位。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虽然实则“汉承秦制,儒表法里”,但在官面上儒家一直压了法家一头。儒法之争应该到了“新文化运动”后才算结束了,因为儒家和法家学说都被“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干趴下了才算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在今天看来,要治理好14亿的人口大国,继续推进反腐倡廉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孔子的方案就象启明灯,给了施政者方向。他将“齐之以刑”与“道之以政”相应,将“齐之以礼”与“道之以德”相应。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无耻”;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效果是“有耻且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孔子的四种治国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具体言之,德治和礼治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们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发挥出来,礼治可以帮助人们对其加以文饰、美化与升华。例如《山海经》中提到的君子国:君子国在其(奢比尸)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熏华草,朝生夕死。还有一处就是《镜花缘》中的《君子国》。此国中,“耕者上田畔,行者让路。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则在于节制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其中政治强调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惩罚已然之恶行。其最具代表性的时代应该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变法后的秦国,“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也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不自由了,一举一动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触碰法律红线,从国家到个人,所有的事情就围绕“耕”和“战”展开,维持住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张。一旦停止,内部矛盾激发下,大厦坍塌地极为迅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君子国和秦国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刑治社会,一切行为有法律约束,只要知道法律,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目了然,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快速稳定、规范社会,但却忽视了人心的力量。一有动荡,大厦即倾。而德治社会,道德高于一切,如果以德治、礼治所促发的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重德治、礼治而轻政治、刑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具体治国中,孰重孰轻,孰缓孰急,则在于社会现实。天下有道,则德治、礼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无道,则政治、法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调音师,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主刑辅,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人不己知,退而修能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章是孔子关于君子品质的描述。夫子所培养的君子,在强调人格修养的同时,也不偏废实际才能,是要求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孔子说,“君子惭愧自己没有能力,不怨恨别人不知道自己”。在他看来,一个人应该怎么对待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是个重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是社会性生物,得到别人的理解,获得别人的认同和接受,是每个人内心的基本需求。很多人的痛苦,往往就在于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接受。不过,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期望别人认同和理解自己的是什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还是名声地位?其次,如果不被理解和接受,当如何应对呢?是去迎合对方的标准要求,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底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答案是,不怕人家不知道我,只怕自己能力还不够。我们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里的“能”是指才能本事。孔子培养学生时,强调人格修养的同时,也不偏废实际才能,弟子们都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例如,孔门弟子中,冉求的艺,处理政事的才能;子贡的言语、机辨与说服力;子路的执行力、行事的果决,这些都叫“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一再告诉弟子们,君子做事主要是出自内心的精神追求和动力,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和外在的荣誉。而且,尽管每个人因天赋不同,各有特长,但只要充分发展自己,自己真有本事,还怕别人不知道么?被人知道的愉悦是原始的本能,追求名誉和地位是普通人的通病,君子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默默无闻的奉献,方为君子。只患自己能力不够,体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修为,多从自身找原因,有利于调整心态,使心态平和地面对人生,更好的施展自己的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能”,未必能得到赏识认可,获得发挥才学的机会。孔子身处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自己奔走于各国,数十年也没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学生们“不患人之不己知”,有时好像也是给自己打气。在外界环境不接受不认可时,君子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原则,严守道德底线,不会因为要想求名誉、求上进的机会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要经得起“人不知而不愠”的考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自己是怎样做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的感悟有三:</p><p class="ql-block">一、孔子的心很静</p><p class="ql-block">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我们看古人造的这个“静”字,“青+争”=“清+净”省去部首后组成的一个新字。水怎样才能清净呢?“净”的造字告诉我们:只有在杂质沉淀过后,才能“净”。 “净”了才能“静”。听起来好像绕口令似的,但确实很耐人寻味。孔子“不病人之不己知”,表明孔子沉淀杂质的能力很强,不被别人的态度左右,所以能够为了实现世界大同而始终保持一颗宁静而又火热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对自己选择的道路的自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病无能焉”,表示了孔子对自己推行的治国与修养的理念自信,所以他能够在暂时行不通的情况下,仍然坚定不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孔子深信“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之人”。孔子的“谦德”使他走到哪儿学到哪儿,同时也把自己的理念宣传到哪儿。他的周游列国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在周游列国时遇到一些磨难,他都是从容不迫,自信而坚定,从而逢凶化吉!也从而成就了一位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子是人不知而不病,病自己无能。“古今人材大有大用,小有小用,苟其有用,则皆有能,故君子唯以无能为病。至于天下之大,何患无知己者哉?”“学之而成谓之能,既已能之而人莫之知,在其能亦无自而展矣。然能不能在己,知不知在人。在人者,非吾所能预,而在己者当自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为仁为君子,在自己,不由别人。学习,本是为自己而学,不是为了别人,先做好自己,修好自己。至于一个人有德有才有能,却不见世用,那是时运问题。连圣人都生不逢时,更何况常人呢?但有才能时才能时来运转,抓住机会;无才能时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其经常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闷闷不乐,不如做好自己的事。这世上从来都是先有千里马而后有伯乐,若是没有千里马也便没有伯乐了。无能,是自己的事,当然要自己操心。不为人知,是别人的事,当然无须挂碍。 而且,一个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别人终会了解,必定成就一番伟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姜子牙不也是七十多岁还没有什么地位和功名,在渭水河边遇到周文王后被重用,才得以施展才能而成为著名谋略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在隆中耕种田地,也只是一名农夫,但他胸有韬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便辅佐刘备干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王阳明蛰居贵州龙场这蛮荒之地、瘴疠之乡,他没有消极沉沦;相反,他目不窥园,寂然凝虑,格物致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谁能知晓,身居穷乡僻壤不为人知的书生,竟能成就了中国君子的标配人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倘若他终日感慨生不逢时,自怨自艾,那么世上将多了一位牢骚太盛的迁客,而少了一位震古烁今的圣哲。其实不惟王阳明,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寂寞前行,驰而不息的背影,为人生镀上闪亮的金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人能力影响的事组成“影响圈”,个人关切的事组成“关注圈”。如果将精力放在影响圈,那么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能影响身边的人,你会想方设法逼着自己提升,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一个人应该把有限的精力专注于工作、生活和家庭中,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怎样吸引别人的注意和评价中。关注圈和影响圈虽然是看不见的两个圈,但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许多的生活方式。关注自己该关注的,影响自己可以影响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自己上,先寻求改变自己再带动别人,你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影响圈才会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眼当下,亦是如此。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平民英雄;无论是功勋人物,还是奥运健儿,他们的成功、出圈,无不都洒满了奋斗的泪泉和牺牲的血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翊”鸣惊人的苏翊鸣冬奥会上的惊艳,乃是与凌霜傲雪的苦练的平等交易;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端居庙堂之上的庄严和荣光,乃是数十年如一日市井里巷中的穿梭,爱的荒原上的坚守所熔铸。他们从来无意于鲜衣怒马,聚焦在镁光灯下,傲立于万人中央。然而,正是由于他们不断雕琢自我,自修求强,或修身洁行,或精进自我,或砥砺才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秀、高贵、丰富、博大,使他们自会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要学会不甘平庸。崇高的侧面绝非平凡,平凡的你我,依然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使平凡人生精彩无限。拒绝平庸,卓越自我,有足够的人生半径和巨大的生命体量,就不会被时代的筛子筛得流离失所。被时代铭记的,必然是有巨大精神体量的;相反,如果生命像沙子、像草芥一样轻忽,终将被时代筛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圣贤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诗人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哲理君告诉我们: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芬芳,蝴蝶自来……我深以为是,平庸凡拙的人生,是了无生趣的;人生就应该拒绝平庸,用奋斗、拼搏来雕琢自己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子素其位而行,遇明则仕,当暗则隐,其实陋巷与庙堂没有差别。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一切境遇中都能得其所宜,是为长乐。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们不骛虚声,不骋空想,自修求强,用拼搏前行的背影,熔铸为人生辉煌的背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安贫乐道,修身正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陈丽 </p><p class="ql-block">孔子说: 好学来自四个维度的观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维度“食无求饱”,如果一个人吃得太饱,就会有种从身体内部生发出来的厌离感。回想一下当你吃得很撑的时候,是不是除了幸福感之外,有种什么都不想做、什么也不关心的感觉?吃饭吃到刚刚好的时候,是你和食物之间发生关系的高潮。如果吃得太多,食物就会让你难受,其实这种体验并不那么愉快。所以“君子食无求饱”,讲究过午不食(“午”有很多种解释,有人说是午间的“午”,有人说是下午五点的“五”,还有人说是五成的“五”——一半,吃到五成,刚刚不饿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维度“居无求安”,“安”指的是安逸,甚至是过度安逸。我们常常说睡觉一定要睡一张很舒服的床,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自己家里的睡眠环境做到极致,这可能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你不可能背着这套东西满世界到处跑。任何事情一旦让你感到太舒服,以及远远超过一个平均阈值时,它就会形成一种绑架。就像一个每天都吃得很好的人,偶尔带他去一家普通的餐厅吃饭,他会觉得特别难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君子会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呢?其实是因为心中有学习的志向。当他们一心投入到学习中时,就会忽略吃和住,达到废寝忘食的状态。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圣贤一心志于学,一心志于道,他们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很坦然的过着自己当下的生活,修养自己的德行。所以,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只要是志于学的人,在世俗之人看来,生活大多都过得贫瘠,没有那么多物欲享受,甚至一无所有,可是这些人却致力于传播道法,传播圣贤文化。通过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德行,自然又可以获取外在的财物,外在的名利,外在的功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两点告诫我们不要刻意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过份注重物质享受,心智方面必定受其影响。《三国演义》中周瑜给孙权出主意,给刘备好吃好喝的,还有美人相伴,让他乐不思归,困在东吴,那么他的雄心壮志就会消失。这两点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中最底层的两点。食、住是人之本能需求,但过分讲究,人的心志用于此,荒淫、堕落,也在所难免,永远都处在最低的层次。所以,要想往高处走,自己的心智模式一定要发生改变。这两点还提醒我们,要把时间多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人生要时刻学会做减法,做聚焦。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史玉柱,到哪里都是红色衣服,白色裤子。扎克伯格,乔布斯衣服,住宿也都很简朴,曾经有人问扎克伯格为什么穿的那么简朴,扎克伯格回答说:“是为了节约精力,节约判断力,因为如果每天想着怎么穿衣服,那么用在工作上的判断力就会少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一心致于学习,一心致于修行,就会忘记很多东西,比如不再计较自己吃什么,不再计较自己穿什么,不再计较自己的得失,不再和人争论是非,不再和他人争长短、高下、对错,因为我们满心都是志于学的,满心都是志于道的,这时我们就会沉浸在自己学习的状态之中,就会乐在其中,而忘记了其他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此,这两句的重点在于志于学的态度。我们每天还有那么多是非计较,还有那么多享乐,这时候停下来思考,其实是因为志于学的态度还不够,志于道的信心还不坚定,所以每天就会被过多的欲望和事情牵绊着。比如今天我吃得不舒服,今天我穿得不够漂亮,今天谁说一句话让我不高兴了,今天我又开始懒惰了,今天我没有努力。当我们一心志于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废寝忘食,可以忘记一切是非对错,而自己乐在学习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维度“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的意思是想起一件事该做,就立马做,干才是本质。敏,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指快速、敏捷,第二种是指周密的、详细的。“慎于言”,少说话。敏于事而慎于言,告诉我们不光内在要有志于学的态度,还要身体力行,快速周密的去做事情,同时讲话要谨慎严谨,少说多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是说得多,可是行为并没有跟上;承诺了身边人很多事,可是并没有做到,最终不再被人信任。很多人学习和修行也是一样,每次都说自己错了,一定要改,可是每次都只是说并没有做,这就是不够迅速,也不够周密。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身体力行的重要性,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快速而周密,讲话要严谨而细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四维度“就有道而正焉”。“就”指的是靠近,就近。道,是指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向;道有很多,比如学习圣贤的文化书籍,学习身边有智慧的人;学习身边贤德之人身上的品质;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规律,体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看到他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和技能。只要是学来的正确的方法,是从人事物中总结和体悟的规律,都可以成为道。正,是修正自己的意思,意思是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修正自己。儒家文化告诉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都可以从中观察和学习,用来修正自己。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来修正自己,是一种就有道而正焉;通过看到他人的不足,来劝勉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也是一种就有道而正焉。道家讲观察万事万物的规律,观察自然环境,观察春夏秋冬,观察水,观察光,观察尘埃,都可以让我们从中悟道,用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摸索出天地日月运行之规律,这也是一种就有道而正焉。所以,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都可以给我们指明方向,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好学也已,绝对不只是从书本上所得来的知识才是有道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养成体悟和观察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从学和习中来。志于学,是学;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是习;学和习相结合,体悟出来的,把它称为智慧。再用它来修正自己,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好学之人。《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想体会这种内在的喜悦,不光要学还要习,还要不停地在生命当中去求证和证悟,去体察万物的发展规律,这时候才能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孔子强调好学之人,内在要有志于学的态度,降低自己物质享受的欲望;外在要有身体力行的速度和周密,在言行上磨炼自己,言行一致,少说多做;同时虚心向良师请教,用学到的方法要来修正自己。反观自己,距离好学还相差甚远,但我愿意以此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安贫乐道,修身正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陈丽</p><p class="ql-block"> 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子禽问子贡,夫子每到一国,必能熟悉这一国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探求得来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夫子靠温良恭俭让的风度气象得来。我们夫子之求,总是该和别人家求法不一样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儒家风范“温良恭俭让”的出处。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温柔敦厚,不疾不徐,有事慢慢做;良者善良平易;恭者庄敬严肃;俭乃朴素节制,不浮夸;让即谦逊礼让,得理饶人。温、良、恭、俭、让,这也是对品行提出的五个方面标准,在心态和态度上要温和,不怒不怨不急不躁;在为人处事方面要善良,要懂得理解和包容,学会关心人、爱人;在做事与待人上要学会恭敬;在生活上要保持节俭,学会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在与人交往时,要懂得谦让、礼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温和会让人感觉到舒适与自然。善良会让人心生亲近愿意交往。恭敬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收起轻慢之心。节俭不是过分的装穷,而是内心对物欲的排斥,对平淡生活的享受。一个人不嫉妒,不贪求,那么谁又会提防、排斥、厌恶他呢?谦让是一种美德,老子说“惟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认真做好自己就是进步,依靠跟别人争抢来的未必能得到别人的认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说:此五者就其表露在外之态度,可以想见其蕴蓄在心之德养。孔子因此德养,光辉接人,能不言而饮人以和,故所至获人敬信,乃自以其政就而问之。细玩之,可不觉其暴戾骄慢之潜消。亦知人间自有不求自得之道。此与巧言令色之所为相去远矣。然孔子亦固未尝真获时君之信用,而大行其道于世,则夫子之温、良、恭、俭、让,亦己心自修当然,而非有愿于其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儒家为统治者塑造的理想人格。对于孔子来说,这是他用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道德修为。自内而外地把人的温柔善良本质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一种极强的道德人格魅力,是孔子儒家的教育思想,同时,这也是一种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绅士风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首先要解决温饱,然后才开始考虑追求个人的成功和人格魅力的展现。在儒家的思想里面,这种人格魅力和自我风格的体现,就是一种善良任性的修炼和从容态度的修为。总的来说,就是要严格按照“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标准行事。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少一些因为蝇头微利而挣得你死我活,多一份和谐谦让,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丽,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真正的友情、亲情和爱情,少一些欺骗和尔虞我诈的伎俩,少一些仇恨和怨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此看来,孔子应该是自古以来最高明的推销员,他不像苏秦、张仪那样,跨六国相印,到处与人宣布自己,其实自己内心也变得很焦虑。做很多出格的事儿,树立很多敌人,到最后也没有好的结果。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内部情况,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够思考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与国君对话才会有底气,才会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些国情背景资讯从哪里来?是不是依靠孔子一个一个的去求才能够得到?不是的,孔夫子与他人的做法完全不同。他求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懂得君子居安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别人是死皮赖脸去求来的,而孔子是通过自己的修行,自己的努力,让人家觉得这个人可以信赖,然后主动去告诉他。可以说,普通人是向外求,求别人给我什么,告诉我什么;而孔子,是向内求,《论语》中还有一句话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也就是说,孔子是求诸己,向自己内求,自己修炼、提升,有了温良恭俭让这五种品行,再加上他渊博的学识,即他的品行与学识值得别人信赖,有些事情我想跟你探讨,想跟你说一说我的状况,以及我们国家的各种状况,请你给我提点建议,为我指点迷津。他的为人处事之道的核心就在于:温良恭俭让!人们冲着孔子高大上的人格魅力去支持他,孔子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人们主动给他提供相关信息,因而也获得了许多一手的资讯,对于下一步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因此说:三流的推销员推产品,二流的推销员推服务,一流的推销员推理念。孔夫子就是一流的推销员,推的是自己所提倡的施行仁政的理念!他以自己温良恭俭让的人格魅力感染所有的支持者,让他很体面的获得许多有价值的资讯,这与一般的人希望通过没有尊严的求,是有本质区别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其所说孔子周游列国的伟大政治抱负值得我们敬重,不如说孔子言行举止的温良恭俭让的气质、风度与品德内涵更加值得我们效仿学习,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有人都希望能够短平快的获得自己的资源(权利或金钱或名誉),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争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冷漠无助,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有那么一丝人性的温暖,这种温暖的人格魅力就是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让的优良传统是儒家文化留给中国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代社会,突破了乡土社会家族结构的限制,人口普遍流动,与大量的陌生人形成协作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协作能力成为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如果一个人能表现出“温润平和”、“ 本心善良”、“恭敬有礼”、“节制简朴”、“谦虚礼让”的品质,肯定也会是内心真诚而情商极高的人。相信,这些现在依然可以作为自省觉察的标准。如若有如此美德,定会得到身边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懂得温良恭俭让的人,会懂得如何惠人达己;一个懂得温良恭俭让的人,会知道君子之风德也;一个懂得温良恭俭让的人,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此,温良恭俭让,已得之!</p> 慎终追远,赓续奋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陈丽</p><p class="ql-block">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对于逝者,国家同样必须重视,如果国家重视祭祀、追思先人,感恩远祖,那么老百姓就会效仿。从感恩先祖延伸到感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民风自然就会趋向敦厚!人民的“德”厚了,福报就来了,社会就安定了,国家也富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儒家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他们把祭祀的礼节看作一个人孝道的延续和体现,通过祭祀可以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和感激之情,因为从远来看,正是因为有了远古的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直到父母,才有了自己,也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断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传》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除了国防,每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祭祀。他们还会设置专门负责祭祀的机构,官职。孔子就曾做过负责鲁国宗庙的祭祀的官。楚国诗人屈原曾担任过楚国的“三闾大夫”,其职责就是主持国家的祭祀和昭、屈、景三个王族的宗族事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慎终”就是在父母临终之时办丧事,要守丧;“追远”就是祭祀先祖。古人说行孝有三,一生则孝,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孝顺父母;第二,慎终,父母临终之时我们要办理好丧事,并且守丧。以前古人是守丧三年的,这三年什么事情都不做,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可能不实用了,但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孔夫子去世时曾子是守丧三年,子贡守丧六年,这就是一种追思,是对老师的深厚感情;第三就是追远,对于已故的祖先我们要懂得时常地去祭祀,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祭祀的习俗,清明节、七月半、寒衣节、春节和正月十五都会祭祀先祖,这都是慎终追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去除功利之心,懂得感恩。能真心诚意地对待死者是没有功利心的,只是情感的寄托。祭祀祖先和历代先贤,是培养人们的感恩之心。比如饮食前的祭祀,是为了纪念最初发现这种食物的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要有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也是仁道的根本。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孝顺的人,是不可能对国忠诚的,而只有做到忠与孝,家庭、社会以及国家才能得到安定、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重在内心虔敬的状态,办理父母丧事,发自内心的哀伤;追思先祖,保持虔诚的态度。现在一些地方的一些人,办理父母丧事,竭尽奢靡浪费,想以此向周围的人显示自己的孝顺,结果呢,眼泪都挤不出一滴,还得花钱雇人哭丧,想想真是啼笑皆非,让人贻笑大方。因此只有“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质朴的民风才能形成,民德才能归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在位期间,藩王实力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威胁,于是他和亲信大臣密谋削藩。同时,建文帝又以边防为名,把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造反,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经过四年时间,朝廷主力基本被朱棣歼灭。帝都应天(今南京)被攻下后,建文帝下落不明,宫中发现一具烧焦的尸体,朱棣不辩真伪就跪下痛哭,接着还为“建文帝”举行了隆重的葬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棣成为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他完成了对建文帝的“慎终”之后,却忘了对父亲朱元璋的“追远”。就在他志得意满准备登基皇位的时候,有一个叫杨荣(明初政治家、文学家)的前朝重臣很不识相的拦住了他们,朱棣正要发怒时,杨荣提醒说:“殿下是要先登基还是先祭祖陵呢?”朱棣听过如梦初醒,立马掉头朝郊外的朱元璋皇陵奔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去的,所以在舆论上算是正义的,如果他不先祭祖追远,那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在那个非常重视祭祀的年代,会被天下人不服,耻笑。所以他非常感谢杨荣的提醒,后来这个机敏通达的前朝旧臣很受朱棣器重,先后辅助过五位皇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只是古时的人们应该重视慎终追远,我们现在也应该把慎终追远重视起来,铭记历史,才能不误走历史的歧途。明清之际囿于农业文明的局限,我们的先辈们自给自足,未能看见开放的世界,导致了中国的脱轨,这些都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邓小平时期改革开放才有了今日的富强,如果我们不慎终追远,就不会知道开放的重要。有人说如今的中国之所以被美国打压是因为风头太盛,我们只要低调行事,不要伤害到美国的利益,美国就不会刻意打压我们。说这句话的人正是缺乏了慎终追远的精神,这类人忘记了古时自给自足的中国并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利益,却被英国撞开了国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漩涡;他们忘记了那时因为不敢反抗、无力反抗而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中国是如何被列强瓜分;他们忘记了20世纪6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是如何被苏联所抛弃!如果这类人懂得追思历史,必然不会有如此幼稚的想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追什么?清明节我们祭祖追远,仅仅是填一锹新土,烧一把纸钱吗?我们现在祭黄帝、祭孔、祭先烈,其内涵是什么呢?就是要传承其文化精神,赓续奋斗,兴家富国。一个家庭要传承一个家庭的精神;一个民族要赓续一个民族文化。我们祭祖,就是要追思先祖的功德和品质,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我们祭奠革命先烈就要传承“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我们祭孔就要吸收“仁为己任”“修齐治平”“和协万邦”的文化营养,鉴往知来,兴我中华。如此追远,则民德必厚,家必旺,国必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德归厚”是说民风变得诚恳、踏实、朴素、勤奋。当一个地方的民风变成这样时,人们就会相信劳作的价值,就会敬畏自然法则,就不会去走捷径,不会欺骗自己,欺骗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民间,“祖宗崇拜”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信仰,家庙,祠堂遍及每一个村庄,就在几十年前,几乎家家都有供奉祖先的“灵位”,每个宗族都有族长或者长老,那时候的人不敢轻易犯上作乱,因为在他们的信仰中,不好好做人,列祖列宗就会惩罚我们。每个人都很努力,很善良,为列祖列宗争光!做错事了,族长会带我们去祠堂向祖宗忏悔,甚至在祠堂里接受尊长的惩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结婚了、添丁了或者高升了,要到祠堂向列祖列宗报喜。有些家教严的家庭,每天早上起床后首先要到祖宗灵位前下跪、追思、反省。这样慎终追远,民风、家风怎能不敦厚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希望民德归厚,既要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限度的,更要深刻理解如果没有一代一代的圣贤传承中国文化,我们的精神将是空虚的,我们的内心将没有光明;如果没有我们自己家的祖先一代一代地奋斗和耕耘,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优渥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我们的父母我们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追思,去感恩。有了这种追思的心念,感恩的想法,民风自然就会变得淳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国家昌盛,万民同心,红色血脉延续数代,万里江山洒下的英雄鲜血,步步脚印踏着英雄与先烈的累累白骨,我们享受了安静,和平与幸福,但是耳边常常响起革命先烈在枪林弹雨中寂静无声的轰然而逝,“也许我们看不到那一天,但是人民不会忘记我们,祖国也不会忘记我们”这句话深深撼动了我,每每想起,眼眶常湿。“慎终追远”才能让我们心怀敬畏,赓续奋斗,珍惜当下的生活!</p>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陈丽</p><p class="ql-block">生而为人,总有些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然而当下,实用主义之风盛行,我们已经渐渐不知何为人之根本,翻开《论语》学而篇第二章便读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为仁之本与?”我想《论语》应该很好的回答了为人之根本——孝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其”是泛指,指一类人;“弟”通“悌”在这里是孝悌的意思,在古文里敬爱父母为孝,尊敬师长为悌;“鲜”是很少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做人如果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他们去冒犯长辈的行为是很少的发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是说一个不会去冒犯长辈的人,然后却喜欢去作乱,危害国家,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孝悌”与“不作乱”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可见孔子他非常肯定孝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孝悌的根本回到了对国家的忠诚,忠诚是孝悌的目的。对于一个心怀国家的人来讲,这也是一个终极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悌忠信是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特色, “孝”始于汉朝,最典型的就是汉文帝,侍奉母亲,躬行孝道,“亲尝汤药”就是《二十四孝》其中一孝。在“缇萦救父”这个故事之后,汉朝甚至专门设置了“孝悌常员”,褒奖有孝心的人,监督不孝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悌忠信”是“由家而国”的思维路径形成的具体伦理规范。黑格尔曾说:“中国终古不变的宪法精神是家庭的精神,家庭的基础也是宪法的基础。”我们的祖先在告别氏族组织而成立国家时,将血缘氏族关系带入国家的范畴,以家的基础来组织国,所以国家的特性正是客观的”家庭孝悌”。这也正好契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而孝悌忠信也是孔子核心思想“仁”中的必然体现。正因为这样,孔子将实践孝悌忠信,作为学生学业修习的核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爱国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已经不仅仅把他看作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把爱国当做了责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有子为我们解码了最简单易行的爱国方式——用孝悌来关照我们的生活。比如病毒肆虐,疫情当前,我们能不能在自己小小的家里,做到敬爱父母,尊敬长者,让家庭和谐?同时这给我们选择朋友也提供了一条参考标准,有的时候我们去选择人当朋友的时候,不能只看他就说了什么,关键是要去看他做了什么,而且要看他怎么去做,尤其是他如何去对待自己的长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在我们需要处理两种关系,一种是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一种是除家人以外的与其他人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逃离原生家庭关系。所以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一个人的起点。这个朋友值不值得交,你就看他如何去对待他的父母。有些人在家里面只会跟父母大吼大叫,而出了门却唯唯诺诺,他们习惯性的去伤害身边最亲的人。把所有的笑脸和善意都留给别人。并不是说这样的人有多坏,但起码他们不太真诚,或者说他可能不太忠诚。当相安无事不触及利益的时候,一切都很好,但是一旦到了能够触及彼此利益的时候,它可能就是第一个背叛你的人。我想生活中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所以当我们决定去告诉别人秘密时,当我们把心要去交给别人的时候,先要去观察一下这个人他如何对待他的父母,他的所有修养,他的习惯,他的忠诚度,都藏在他对父母的态度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仁之本与?”“务”是致力于的意思,任何人做事情都要从根本出发。如果我们丢掉了出发的根本,那我们一定走不远。“本”原本是树根的意思,如果我们用心的把根扎好扎深,那么上面才能枝繁叶茂。我们把为人的根本做好,那我们的人生将会越走越顺畅。那么什么才是人生的根本呢?有子马上给出了答案——孝悌,而且他反问道,“孝悌者也,仁之本与?”,“仁”是人相亲也,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想要关系和谐融洽,自在舒畅,就要做好孝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核心思想和终极的追求,其核心要义是“仁者爱人”。这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身体力行去做,而求“仁”应该从孝悌这个根本出发,推而广之,才能成为真正有仁德的君子,这样家庭也和睦了,国家社会也才会稳定和谐。也就是说,个体修养的提升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而一个有礼制的国家,自然也能长治久安,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中国可以存在几千年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所有人的起点是家庭,我们所有对世界的认识,为人处世的方式,无一例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家庭,而且家庭生活除了吃喝拉撒,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维系家庭的关系。这个家庭关系和谐包容美好,那么对一个人的心智影响就差不到哪里去,他就越发的热爱家庭,忠诚于家庭,我们今天讲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既是我们的人生起点,也是我们的人生终点。一个喜乐圆满的人生来自于家庭,和谐幸福的家庭,来自孝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传虞舜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所谓“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四孝的故事读过很多遍,被感动很多遍,今天悉心研究,才发现大舜和闵子骞那么独特。二人都是早年丧母,都有一个偏心的后娘,都被后母虐待,可是尽管后母这样的虐待,他们却始终未改孝悌之志,未伤孝悌之德,而是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以德报怨,照样善待继母和后弟,硬是把孝悌之道尽到了极致!真的是孝悌双全的人间楷模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人人本具的性德,是人生在世为人处世德行之根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意思是: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弟子规》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意思是:当兄长的道是能够友爱兄弟;当弟弟的道是能够恭敬兄长;兄弟和,妯娌睦,父母就心生欢喜,孝道自然就能圆满。兄弟之间都把财物看轻,不斤斤计较,嫌隙和怨言就不会产生;能够容忍(不好的)闲言碎语,愤恨仇怨自然就会消失。既能明道,是谓有道;又能行道,即为有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迷失了孝悌之道、亏缺了孝德的人,就像树根日渐枯死一样,又哪里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呢?亏孝亏悌带来的后果是家族不和, 家风不睦,家道不兴,家运不旺。孝悌是家和之本,家和才能万事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评价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人品高低,孝悌之德有着压倒一切的一票否决式的绝对优势。一个人孝道悌道不圆满是人生的最大的缺憾。所以,所有的有志于修身的仁人君子一定要注重修积孝悌之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很多事都是宜早不宜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等,唯独孝悌不能等。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悌须趁早,不能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p> 有朋自远方来,乐哉,乐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陈丽</p><p class="ql-block">“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出《论语》。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要明白其理,得先明白字面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为存在,按此理解,就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然而孔夫子此语,绝非如此简单,“有”有两种说法,一是“有”,一是“友”。“朋友”二字,从大的方面来看就是和自己或自己的组织是一个阵营的人,不是对立的敌人,从个体来看,就是有一定情感连接且相互认同的人。但古语之“朋友”“朋”是朋,“友”是友,二者是有区别的。先秦时期,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同一个师傅的弟子可以称为“朋”,不是同门师兄弟,但志趣相投,可称为“友”。所以,“有朋自远方来”的“朋”,有可能独指孔夫子的弟子,意思是说:“你们的师兄师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同学相聚,自当快乐。如果把“有”换成“友”,那聚到一起的便是两类人物,一是“同学”,二是“同志”,范围更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哪种情况,“朋”“友”“自远方来”干什么却没有说明白。是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孔夫子门下学习?亦或是专门从远方来看望老友交流感情?亦或是顺道路过看望友人?......,不得而知。在一起生活学习,固然高兴。志趣相投的友人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到访,当然也会高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来说说“不亦乐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也是快乐的吗?”。这个“乐”不是平常的乐。平常我们听个笑话,看个小品,喝点酒,唱会歌可能都会乐。但此乐非彼乐。一个人在为天地众生、千秋后代着想而做事情的时候,是非常寂寞凄凉的,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个知己,不管来与不来,内心都会充满了喜悦和安慰。孔子当年如果知道在印度还有个释迦牟尼佛也在宣讲佛法,那孔子肯定会开心的不得了。“亦”字告诉我们快乐不仅仅是“有朋自远方来”。其实生活之中,只要心态正常,又有何事不快乐呢?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快乐之事在于心而非物。而这里的“乐”在于“有朋自远方来”,是朋友之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社会,人们之间虽然联系越来越密切,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多出于利益关系,想得到真正的知己就更难了。尤其是有志于修道做学问的,真正发心立志者越来越少,沽名钓誉者越来越多;追求道德修养者越来越少,贪图名利享受者越来越多,真正不为名利交友一生者少之又少。真朋友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想孔子说的“有朋”一定是真朋友、真君子,只有这样的“真朋实友”,不远万里来到面前,才会触动愉快的细胞,让人身心愉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不可无友!朋友,让生活多一份美好。友谊,使人生更有意义。世人称赞的管(管仲)鲍(鲍叔牙)之交,高山流水话知音的伯牙和子期,一生志趣相投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谊…… 太多令人羡慕的真挚友情让世间多了温馨添了明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诗文里也有很多描摹友谊的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友谊之珍贵,古今共鉴。拥有一份真挚的友情,更是人生莫大的幸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又有多少人在感叹知音难觅,又有多少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现代人感受更多的是孤独,表面的热闹喧哗、曲意逢迎的频繁社交,隔三差五的聚会,趋利避害的交往,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友情。找不到可以诉说心事的朋友,多的是浅尝辄止的点头之交。快节奏高效率下的日常,人们来不及培养更深厚的感情。害怕受伤的潜意识,更是封锁了一个个渴望真情却又恐惧的心。空虚无聊的日子里,微信QQ都成了摆设,太过稀少的沟通,让人们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打开心灵的窗户,成为遗失多年的神话。聚在一起的都是朋友,却又都不是朋友。你来我往间也很快乐,热闹之后却更孤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要提高眼界,及早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正直、宽容、博学的朋友会让我们受益终身,而和谄媚、善变、虚伪的人在一起,心里时刻都要提防,每天都会很痛苦,尤其是那些善变、虚伪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嘴上笑嘻嘻,心里MM皮”,也许你不在意的某个举动,就成了别人在背后品头论足的谈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情从不是爱情的专属名词,友情一样可以穿越生、死、距离,让人刻骨铭心。或许,每个人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在我看来,真朋友不是拉着你玩的人,而是推着你走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一对死党,威尔和查克。威尔是天赋异禀却自甘堕落的天才数学少年,查克是出身低微还一无所长的街头混混。很明显,威尔拥有查克没有的聪明、天赋、才华,和前途。查克对此羡慕嫉妒恨吗?不。当威尔说自己想一辈子都和查克厮混,成为邻居,见证彼此成为父亲时。查克毫不感动地说:“如果20年后,你还住在这该死的小镇,干着盖房子的活儿,来我家看球赛,我发誓,我会杀了你。”查克的生活,枯燥到一眼看得到头,所以他更希望,死党威尔有更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个女孩好不容易考上了博士,向自己的好友报喜时,好友说,考博士有什么用?年纪大了还不好找工作,还不如嫁个好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朋友很难得,难得在他们不会嫉妒你的上进、嘲讽你的努力,看低你的梦想,他们会站在你背后,为你默默加油打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白这一点后,你会发现——人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朋友。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朋友遍天下,越成长,越发现,身边的圈子越来越小,在乎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并不是坏事,我们有限的人生,只能投入到有限的人身上。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友情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愈久弥坚。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值得你推心置腹,有朝一日,当朋友从远方来,我们才会发自内心感到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我们总是会弄丢很多朋友,又遇见很多朋友,走散了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温暖的回忆依然会在记忆深处发光、发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朋自远方来”,真的很快乐!可这种快乐太稀少太难得,拥有了就要好好珍惜!所以,谢谢你,那些点亮我生活的朋友。不管你是曾陪我一程的故友,还是要伴我一生老友!</p> 孔子的出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花中一流</p><p class="ql-block">读《论语》,读出的是孔子的觉醒,孔子的悲悯,孔子的绝决,孔子的无奈。他堪破大千之后,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从代理国相的位子上出走,这一出走就是颠沛流离14年,这一出走就是风雨沧桑到暮年。他悲悯地垂望人间,苦口婆心地教人求真,教人务实,教人向善,教人崇美,教人温良恭俭让,教人仁义礼智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言说,是真佛所言皆俗事,能明道每论必家常。佛陀说法,不离因果,这是对宇宙真理的透视;孔子传道,不离生活,这是他了悟生命实相的慈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世界一直在喧嚣,到处都是不可救药的人。孔子一行,奔走呼告,人们依然死命不为所动。是的。如果他是盲人,你为他点燃火把,又有何用?如果他是聋子,你为他鼓瑟鸣琴,又能如何?如果他故意装睡,纵有晨钟暮鼓,于他而言,也是徒劳无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绝望在于:统治者懂则懂矣,就是不用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困境在于:明明知道,就是做不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起孔子,就想起了大漠胡杨。胡杨,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烂。孔子生而民得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千年,亡而民用其教万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天地间周而复始、循环回荡的,是他无尽的沧桑,是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是他对苍生一片赤诚的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他的背影,曾经我是沉重的叹息,如今,我觉得他从未走远,反而是伫立在天地之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光芒万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