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因有你,教研在路上———水南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纸的发明》二次备课

浮生

课前研讨促课堂 <p class="ql-block">  “磨刀不误砍柴工”,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全面贯彻“双减”政策,落实“五项管理”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4月2日上午,我校小学语文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针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纸的发明》电子教案展开了交流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主备课人曾瑶老师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接着每位语文老师结合电子备课教案从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使教学更上一层楼,期望在下次的公开课呈现一堂精彩的语文课。</p> 课堂实录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更是其中璀璨的明星,造纸术以其千年不断的传承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7日,我校曾瑶老师把这古人的造纸术“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曾瑶老师用四大发明引出造纸术,激发学生们对造纸术的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整堂课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p> 课后研讨共进步 <p class="ql-block">  课后的研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瞧!老师们要准备展开激烈的研讨会了。</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曾瑶老师浅谈教学反思,《纸的发明》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纸”的优缺点。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本课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曾老师提到这一点在课堂中自己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在课前最好充分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李金平校长指出曾瑶老师的课堂构思新颖,衔接巧妙。思路清晰,脉络分明。整个教学流程连贯有序,环环相扣。关注教材,关注文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清晰,有条理,有梯度,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需要改进的是,课文当中提到的在当时的年代人们没有纸前和有纸后的记录方式的优缺点可以采用连线对比的方式,学生就能够更轻松的突破重点。</p> <p class="ql-block">  我校张文辉副校长指出,本课亮点颇多,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经历探索规律的学习过程,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  刘传贵老师指出,从整堂课教学效果可以看出曾瑶老师是一位素质较高的老师,曾老师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p> <p class="ql-block">  赖晓娥老师指出,曾瑶老师是一位综合素质极高的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抑扬顿挫,普通话也非常标准。这些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针对本堂课,赖晓娥老师还提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曾瑶老师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位不够准确,可以把它改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起民族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赖晓瑶老师指出,曾瑶老师本课的最大亮点是小组合作时突破了传统的提问式找答案模式,而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一起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值得我学习并采纳。个人想提的小建议是在体会蔡伦是一个怎样的人时,我们不仅可以从几个造纸过程的动词中去体会,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整篇课文中体会蔡伦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研讨,就是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更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希望在以后的教研路上我们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朱华香</p><p class="ql-block">初审:何朝英</p><p class="ql-block">终审:李金平</p>

老师

曾瑶

教学

学生

备课

课文

教研

本课

研讨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