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梦得先生宦迹

汉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末,起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云生河汉,及佳期而降祥”</b></p><p class="ql-block">在浩瀚璀璨的唐代文学家诗人群星中,中唐刘禹锡应该算得上是闪亮的一颗。</p><p class="ql-block">我读刘禹锡是在青年时代。1976年,我购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刘禹锡集》。那时能读的书少,手里有一本自己的书,也聊胜于无。竖排本本来就难读,加上许多字又都不认识,读着读着就不知所措。忽然就读到“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时这联诗差不多被引用至烂,原来出处在这里!再翻翻,“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唔,有点意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嘿,扎劲的,从此对其兴趣渐盛。虽然当时除了会背几句名诗名句,基本看不懂其中的赋、碑、论、书、状、启、表章、集记,甚至连这些文字形式也莫明其意。当然,现在也一样。</p><p class="ql-block">不过据我有限的阅读量,总感觉今人对刘禹锡的喜爱推崇,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是他的诗歌质量文学成就不如旁人么?不会吧,凡是读过唐诗的人,皆知此公,会情不自禁地吟几首他的诗,他的名篇佳作,可谓家喻户晓。且不说“沉舟侧伴千帆过”,“东边日出西边雨”,“吹尽黄沙始到金”,“潮打空城寂寞回”这些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流传千古的名句,光是读读“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就令人心驰神往,眼前豁然就是一个有点顽皮、有点不甘、喜欢撩人、最终被撩的“打不死的小强”的画面感!</p> <p class="ql-block">这其实是一个极其令人敬佩令人震惊令人叹为观止的形象。我们背诵过他的《竹枝词》,他的《乌衣巷》,但对他的生平几无所知。</p><p class="ql-block">所以,很好奇这位“前度刘郎”的一生“归何处”了。我决定寻觅这位距今一千多年的古人的踪迹。</p><p class="ql-block">我知道,刘禹锡的性格中还总是有一些不太讨人喜欢的东西在,特别是在当时这样的社会环境。(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样的社会环境有改变了么?)他太恃才任性,太倔强固执,太嫉恶如仇,太不善圆润,以至于一生“久落魄”,长年贬谪巴山楚水南蛮荒地,竟达二十三年之久。这更加激发我的探究好奇之心——不仅仅是因为刘禹锡的性格遭遇于我心有戚戚焉。</p> <p class="ql-block">诚然,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其社会生活背景和文化环境与今人今时完全不同,年久代遥,我不过凭一己兴致,虽不至于戏说,却也万不可以学术视之,兴之所至,姑妄言之,聊以自乐耳!</p><p class="ql-block">好在很多时候梦得先生长居一地不挪窝,且当年的蛮荒之地现今即使通不了火车毕竟也不用马车驴车,所到之处也基本不用爬个山涉个水,使得我的寻觅成为可能。当然,所抵达的地方不是一次成行的,有的间隔时间还不短;所引用的照片小部分不是自己拍摄的,有的源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很巧合的是,我在荥阳的刘禹锡公园看到园内设置有十二座牌坊,以刘禹锡生平主要生活和经历过的地方命名,这十二牌坊的名称是:嘉禾,长安,扬州,朗州,连州,夔州,和州,苏州,汝州,同州,洛阳,荥阳。这让我可以偷懒少了一些查询的功夫,好吧,我们就按照这个排序依次寻觅。</p> <p class="ql-block">还是得简介一下刘禹锡生平。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早年与柳宗元交厚,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22岁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24岁再登吏部取士科,三年连中三元。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再遭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白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p> <p class="ql-block">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一说是洛阳人,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禾,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至于“彭城”说,盖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曰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说,刘禹锡出生于嘉禾(今浙江嘉兴)并在此长大成人是毋庸置疑的了,那就从嘉兴开始我们的旅程。</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句,古代人计算年龄,大都以虚岁为实,出生即一岁,下类推,大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叫名”。例如所有史书传记都记载,刘禹锡享年七十一岁,连他自己也说“行年七十有一”,但实际上他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七十周岁。不过,我们还是从众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一,嘉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忆得童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b></p><p class="ql-block">【大历七年,(772年),出生,1岁】</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p><p class="ql-block">洛阳城一片混乱,鸡飞狗跳。曾经担任过洛阳主簿后升任殿中侍御史的刘鍠的独生子刘绪,放弃长期刻苦攻读准备应试进士的打算,跟随父亲及全家人像大多数百姓官员一样,惶惶然往东南方向逃亡,“举族东迁,以违患难”。</p><p class="ql-block">是年底,安禄山攻陷洛阳,次年正月称帝;六月,攻陷潼关,唐玄宗仓皇出逃,安禄山攻占长安。七月,唐太子李亨即位,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六年后(762年),唐肃宗过世,太子李豫即位,改元宝应,是为唐代宗。叛军这边,安禄山做了一年皇帝,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做了两年皇帝,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做了两年皇帝,被其子史朝义杀死……无论李唐王朝还是安史叛军,都走马灯似的换王易主。这正是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此时,随家族在江南一带四处辗转、漂泊不定的刘绪及其夫人卢氏,已决定在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苏州治下嘉禾(今浙江嘉兴)安顿。</p><p class="ql-block">现在他们忧心的是,夫妇俩年届不惑还没有后代,这在十六七岁已经可以做父亲母亲的唐代,压力可想而知。幸好他们没有忧心太久,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他们的儿子在苏州府嘉兴县嘉禾驿后出生。</p><p class="ql-block">据说此前卢氏曾梦见大禹而得孕,为感念禹王爷赐子,乃取名“禹锡”(“锡”意通“赐”),字“梦得”。这个美好的传说似乎不显牵强,我们姑妄听之。</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小时候在学《尚书》时有句“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不明白,他父亲摸着他的头说,“大禹疏通了洪水,造福了百姓,帝舜将一种叫‘玄圭’的黑色美玉嘉奖给大禹,来表彰他的巨大贡献。”不知道小刘禹锡有没有弄懂自己名字的深邃含义。</p><p class="ql-block">刘家住在离子城不远的嘉禾驿站附近,邻居有一个和刘禹锡差不多大小从老家山西迁来的小男孩叫裴昌禹,两人从小一起玩耍。一起到河边池塘捉虾钓鱼,一起到附近的苏小小墓地采花踏青。</p><p class="ql-block">几十年后刘禹锡回忆起儿时愉快生活的情景,在给裴昌禹的《送裴处士应制举》诗中写道:“忆得童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垂钓钓得王余鱼,踏芳共登苏小墓。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p><p class="ql-block">这个嘉禾驿就在子城旁的洲东湾。</p><p class="ql-block">子城位于嘉兴市中心府前街,建于三国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从三国至清代,子城均为嘉兴府衙或军治所在地。现在,子城遗址公园正在修建中。</p> <p class="ql-block">子城旁有个洲东湾,现在是一片等待改造的老旧小区。宁静的街巷里,早已寻觅不到千年前的足迹。没有人知道,在中原那场扭转唐朝国运的安史之乱中,洲东湾曾经是多少达官贵人的避难所,其中就有刘禹锡裴昌禹的家。</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叫洲东湾,因为西南面有个放鹤洲。放鹤洲四面环湖,中多曲水,平岸杂树,风光旖旎,秀丽风水,气脉绝佳。不知刘、裴小时候是不是在这里钓鱼捉虾。</p><p class="ql-block">毕竟是仕宦人家,父亲刘绪对刘禹锡的学习抓得很紧。从有记忆开始,就教读《尚书》《诗经》,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从幼年到少年,在嘉兴成长的刘禹锡好学经史,热爱文学,喜欢做诗。而且这一切都学得很自觉,因为他知道自己家“世为儒而仕”,“家本濡素,业在艺文”。</p><p class="ql-block">当时吴兴(即湖州)诗僧皎然颇有名望,不少文人向他学习诗。会稽(绍兴)诗僧灵澈也住在吴兴,彼此唱和交流诗歌创作。嘉禾到吴兴不过百里,少年时的刘禹锡慕其诗名,经常到吴兴去向皎然、灵澈请教作诗。每当两位诗僧写诗的时候,刘禹锡捧着笔砚恭候在旁一起吟咏。刘氏聪明好学,年纪虽小而诗已写得很可观。</p><p class="ql-block">说起来,刘禹锡有着那个年代最好的教育环境,父亲时常带他去吴兴拜访著名诗僧皎然、灵澈,或是去苏州见韦应物。后来《陋室铭》里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常常会被人指责为过于傲慢,但是小小年纪的刘禹锡,确实已经拥有了这样的文化资本。那个宁静而充满书香的江南造就了他,却也留不住他,他后来常说:“余少为江南客。”一个“客”字背后,是“江山信美,终非吾土”的感慨。</p><p class="ql-block">反过来,不知道嘉兴人是否也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位客,反正我没有寻找到感受到他们的自豪他们的骄傲或者其他,我在当地很难寻找到与刘禹锡有关的事或物。</p><p class="ql-block">望吴楼位于嘉兴市环城绿化带北丽桥东侧,是2000年建造的一组仿古建筑。相传春秋时吴越两国交战,越大败,为此选送美女西施进贡吴国。船行至嘉兴北城楼时,吴王派车队前来接应,西施上岸登上城楼,与越国送行的百姓告别,此后百姓经常来此昂首北望,北门改名望吴楼。</p><p class="ql-block">现在望吴楼所在的望吴门广场已成为市民的一个休闲场所,据说曾有规划要在此地建一个刘禹锡雕像公园,不知为什么后来没了雷声更不见雨点。</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我根据网上线索在灯火璀璨的望吴门广场反复来回寻找,好容易从一位年长的保安师傅嘴里打听到,在广场的边缘一角找寻到了。当时的一刹那,说实话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失望!一尊制作粗糙的雕像,没有任何说明介绍,假如不是旁边的石碑上刻着一首《陋室铭》,谁知道这老头是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我们回到千年以前。不知不觉,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的少年刘禹锡在地方上已经小有名气,不仅业诗能文,而且对音乐、书法、医药、天文都有广泛了解涉猎。就像他后来自己所说的,“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光阴”。</p><p class="ql-block">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经常出入苏州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杜佑兴之所至,让年未及冠的刘禹锡为他起草一篇奏文,这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p><p class="ql-block">这篇为刘禹锡赢得文名的散文,让刘绪看到了独生儿子的不懈努力和日益长进,觉得是时候可以进京应试了。至少考取进士,今后方有前途。当然,赴京应试也不是想去就能去,必须有地方官员选送。能文善诗、文才出众的刘禹锡当然不负众望地被选送赴试。</p><p class="ql-block">朝廷考进士一般正月应试,二月放榜。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大都会在上一年秋冬天到达长安,以便认识学友,交流沟通,安定情绪,做好应试准备。嘉禾离长安甚远,刘禹锡在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秋天启程,踌躇满志地向西北进发。</p><p class="ql-block">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刘禹锡雄姿英发:长安,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二,长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b></p><p class="ql-block">【贞元九年(793年),22岁,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p><p class="ql-block">【贞元十一年(795年)24岁,登吏部取士科,任太子校书;旋丁忧居家】</p><p class="ql-block">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正月,开考;二月,朝廷放榜。千人之中有三十二人考中进士;三十二人中有个别人的诗赋还特别受到礼部阅卷官员的称赞和激赏,其中有两个我们熟悉的名字,刘禹锡、柳宗元。</p><p class="ql-block">比刘禹锡小一岁的柳宗元十七岁时曾考过一次进士未中,此次能与刘禹锡一起擢进士第,分外高兴。于是和一帮新友结伴而行。他们自己也没有料到,两人自此结识、交厚,成为一生的挚友,世人并称“刘柳”。</p> <p class="ql-block">“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这话的孟郊比刘禹锡大了二十多岁,不过这时候还没有春风得意的希望,还没有看尽长安花的体会,且让他再郁闷几年。</p><p class="ql-block">风云际会,金榜题名,一帮新进士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畅游春天的长安城,畅游长安唐人的街。</p><p class="ql-block">他们当然首先得逛朱雀大街。站在广济街和朱雀大街交接的路口往南,正站在一个1400年前城市中轴线的起点。这里曾经是唐长安城最宽阔的道路之一,155米的宽度直接秒杀现在的双向八车道。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指的就是这条街!</p> <p class="ql-block">朱雀大街边一条不起眼的小路叫崇业路,那时叫崇业坊。这里是曾经辉煌的皇家道观玄都观所在地。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时的刘禹锡不知道,这个让他又出名又惹祸的道观是他半辈子的梦魇;他当然还不知道,再过一二十年,那“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繁华,忽然就被“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破败所替代。而后,不要说“种桃道士归何处”,连玄都观也找不到了遗址!在它的正东面,隔着一条天街,有一座当时与玄都观齐名的佛教名寺大兴善寺,一千多年后依然香火缭绕。</p><p class="ql-block">朱雀广场东南门,位于二环南路省体育场南侧,原为长安城光福坊。刘禹锡当然也不知道,他以后在长安为官就住在这里,和日后的好友白居易居住的昭国坊不到两站路,对门是天平公主的兴宁坊宅院。</p><p class="ql-block">不过,他的光福坊跟亲仁坊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亲仁坊是汾阳郡王郭子仪家族住址。“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花下侣”的情景,现在隔壁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里应该还能看到。至于亲仁坊,就只剩下破旧的老街瓦窑小区了。</p><p class="ql-block">到慈恩塔了。年轻的柳宗元刘禹锡望着雄伟建筑,畅叙经世报国胸怀,一时兴起,在慈恩塔上题下自己的姓名。</p><p class="ql-block">终于逛到了明德门,就到这里了,再逛就要出城了。明德门遗址,现在位于朱雀南街和明德二路交界口,原为隋唐京师长安城郭城的正南门,为长安国门,与皇城朱雀门,宫城承天门构成长安城南北中轴线。从这里往北到朱雀门,将长安分为两大区块,东为万年县,西为长安县。所谓“东贵西富”,杜牧诗云“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即此。</p> <p class="ql-block">天暮降临,尽兴而归。收拾心情,准备下一场考试。</p><p class="ql-block">和宋明清的科举制度不同,按照唐科举考试要求,考取进士只是第一考,不能立即授官入仕;还需参加第二考博学宏词科,其中优秀者可以授官,次等的只给出身;再然后是吏部取士科,合格者可以立即授予官位。</p><p class="ql-block">刘柳两人进士考试成绩优秀且又受到礼部官员赏识,自然准备第二考博学宏词科考。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是年五月,柳宗元父亲在长安病逝,按规矩三年丁忧,服丧期间不得参考不得应召。柳宗元放弃考试回家料理父亲丧事。</p><p class="ql-block">一人赴试的刘禹锡一考又中,同年登上博学宏词科。</p><p class="ql-block">连中二科的刘禹锡没有一鼓作气再下一城,也没有四处活动大小弄个官儿做做,而是赶赴洛阳去探望因不习惯南方生活而回到洛阳老家居住的祖母。老祖母开心之余,叮嘱孙儿赶紧把这喜讯禀告父母。</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刘绪家虽安在嘉禾,却一直在埇桥(今安徽省宿州市市辖区)管理盐务,见儿子风尘仆仆禀报喜讯,喜不自胜,勉励其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第二年,二十三岁的刘禹锡辞家别亲,再赴长安。途径华山,悠然神往,作《华山歌》以抒发进取向上的志向:“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p><p class="ql-block">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才华横溢的刘禹锡应试吏部取士科,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聪慧,再一次一考而中。</p><p class="ql-block">这是个什么概念?柳宗元考进士考了二次;韩愈三试吏部取士科而无成,十年犹为一布衣。刘禹锡三年时间连中三试,三次一试而中,这样耀眼的成绩,差不多绝无仅有。刘禹锡其实自己也很得意,晚年在其《苏州刺史谢上表》里,还假装不经意地提到“谬以薄技,三登文科”。</p><p class="ql-block">不久,刘禹锡被授予太子校书职务,负责校理崇文馆书籍。期间广泛接触各类书籍,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p><p class="ql-block">一年多后,其父刘绪在埇桥返回浙西途径扬州时因病过世,刘禹锡立即离开长安赶赴扬州奔丧。这一去,就是三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三,扬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b></p><p class="ql-block">【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入杜佑幕,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常驻扬州】</p><p class="ql-block">【贞元二十一年(805年),34岁,二月兼署崇陵使判官,四月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判官】</p><p class="ql-block">刘家的祖坟,本来在洛阳北山,因为占地太狭窄了,便葬在荥阳之檀山原。刘禹锡的祖父就葬于此地。刘禹锡将父亲也葬于此,然后回洛阳老家,侍奉自己的老母亲,并在那里度过自己平静的三年守丧时间。</p><p class="ql-block">但王朝的日子却一点也不平静。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刘禹锡丁父忧的最后一年,徐泗豪节度使张建病故,其子自立为节度留后,代行父亲权职,不服朝廷命令,徐州军乱。德宗大怒,将淮南节度使杜佑加同平章事(加封为宰相),兼领徐泗豪节度使,领兵讨伐徐州军。</p> <p class="ql-block">杜佑身兼军政数职,亟需各类人才。刘禹锡曾经替他起草过奏文,其父刘绪又曾是他部下,听闻即将服丧期满,便请他为徐泗豪节度使掌书记。刘禹锡素闻杜佑大名,知其精通史学,知识渊博;又因一直以来深受藩镇割据之害,愿意为平叛效力。便于是年夏天辞别母亲就任徐泗豪节度使掌书记。</p><p class="ql-block">刘禹锡任掌书记,就是代节度使杜佑起草撰写各类表章和奏议,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文字秘书或军中文书。后来李商隐在令狐楚手下任幕僚起草文书,属于同一性质。</p><p class="ql-block">没料到徐州军还挺能打的,朝廷轰轰烈烈准备了几个月,仗却打输了,只好承认张建儿子的徐州节度留后,杜佑不再兼任徐泗豪节度使,但仍担任淮南节度使。</p><p class="ql-block">淮南节度使要管辖的地方包括扬州、楚州、滁州、和州、舒州、庐州、寿州、光州等,杜佑忙到哪里,刘禹锡便跟随到哪里。杜佑把主要根据地设在扬州,刘禹锡便在扬州安顿下来。</p> <p class="ql-block">贞元十七年(801年),诗人李益来到扬州。五十多岁的边塞诗人此时已扬名江湖,其《夜上受降城闻笛》已被乐工谱成歌曲天下传唱。刘禹锡见到这位大自己二十多岁的前辈诗人非常兴奋,约了张登、段平仲等共六人在扬州水馆聚会,饮酒谈心,对酒联名,规定时间接不上诗句就罚酒一杯,直到凌晨,参会的六人统统酩酊大醉,杯盘狼藉。清晨,最早醒来的刘禹锡望着依然烂醉如泥的李益等五人,望着依然燃着的烛花,寂然吟成一绝:</p><p class="ql-block">寂寂独看金烬落,</p><p class="ql-block">纷纷只见玉山颓。</p><p class="ql-block">自羞不是高阳侣,</p><p class="ql-block">一夜星星骑马回。</p> <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样,刘禹锡居扬州也算度过了一段戎马生涯。期间参与讨伐徐州叛军,为节度使杜佑起草了很多表、状等公文书信,学到了很多治理地方的经验。好多年后他还记得这个初登仕途的舞台,在离开夔州刺史任时说“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p><p class="ql-block">跟随儿子在扬州、江淮一带生活的刘禹锡老母亲很难适应当地的环境,一直向往长安洛阳的生活。刘禹锡因此提出请调。第二年初,刘禹锡调补京兆渭南主簿。</p><p class="ql-block">不久,同中进士的好朋友柳宗元也调任蓝田县尉。蓝田在长安的东南面,与渭南县南北相对,都属京兆府管辖。两位好友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p><p class="ql-block">又一年,淮南节度使杜佑入朝任宰相,并掌管全国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他对刘禹锡仍很器重,重要表状仍请刘代撰。</p><p class="ql-block">因为刘禹锡多次为杜佑及京兆尹等高管撰写表状且文字规范典雅文句切实流畅,他的文名逐渐增高,影响逐渐扩大,不久被调到朝廷任监察御史。</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认识了也才刚从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清华北大的老师)任上调到御史台的监察御史韩愈。这位《师说》、《送孟东野序》的作者,仕途发展不是很快很顺,文学和学术思想的影响却日渐扩大。更让刘禹锡高兴的是,好友柳宗元也调来任监察御史里行(里行就是见习官的意思)。从此,三位著名的文学家便经常在一起创作诗文,交换心得,切磋学术。这样的机会,这样的聚会,不要说现在,即使是在当时的文坛,也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韩愈好友李翱后来说:“韩吏部退之为文章盟主,同时伦辈,柳仪曹宗元、刘宾客梦得耳!”这一年,白居易和元稹刚刚赴京赶考;杜牧刚刚出世。</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这种潇洒自在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是年关中大旱,京兆尹李实不顾百姓死活依然征税,监察御史韩愈上表弹劾,宠信李实的唐德宗一纸诏书,将韩愈贬职连州阳山县令。韩愈感叹“朝为青云士,暮为白首囚”;心里还产生一丝埋怨:“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仇。”从此,韩愈和刘柳之间的友谊蒙上了一层阴影。</p><p class="ql-block">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官场上更是波云诡谲,瞬息万变,刘禹锡柳宗元的好日子也马上到头了。他们将被卷进了政治漩涡,并由此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贬谪生涯。</p><p class="ql-block">唐朝中叶,朝廷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宦官专权,二是藩镇割据。如何抑制宦官和藩镇的势力,加强朝廷集权,成为关系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p><p class="ql-block">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德宗驾崩,顺宗即位。翰林学士王叔文、王伾二人在新皇帝的支持下,推出了一系列新政,意图打击宦官专权,解决藩镇割据,严惩贪污腐败,消除政治积弊,加强朝廷集权,史称“永贞革新”。刘禹锡是坚定的革新派,很快被提拔为屯田员外郎。那段时间里,刘禹锡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诗也不写了,和柳宗元一道,作为革新派的核心成员,一心扑在工作上。</p><p class="ql-block">革新不可避免触及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反对派发动了宫廷政变,顺宗皇帝遭软禁,被迫禅位于太子,也就是唐宪宗。革新派主将二王或赐死或病死,刘禹锡、柳宗元等都被贬到偏远落后地区任刺史。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仅持续了146天就宣告失败。一众人等在出京赴任途中再接贬令:八名支持变革原拟任各地刺史的官员贬为异地司马。刺史改为司马,行政长官改为副手,这是朝廷的进一步打击和制裁。而且特别注明:“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列。”就算遇到大赦,也不许回来。</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一次彗星般耀眼而短促的改革,因两位旷世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深深卷入而更加令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一小节写得有些凌乱,把扬州作为标题也有些名不副实。不过当时的环境形势还真不是一个凌乱可以概况的;刘禹锡跟着淮南节度使楚州滁州和州的乱跑,也确实是在扬州呆的时间长一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四,朗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b></p><p class="ql-block">【永贞元年(805年)34岁,九月贬连州刺史,十一月再贬朗州司马】</p><p class="ql-block">【元和六年(811年),40岁,在朗州司马任,朝廷量移为远州刺史,又“命行中止”】</p><p class="ql-block">唐代初期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太多,达300多个,唐太宗苦于记各州长官们的名字记不住,只好将它们写在屏风上。于是在即位之初的贞观元年(627年),便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州刺史是各州的行政长官一把手,估计和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差不多,州司马,相当于副市长。唐代的州又分为上、中、下州三等,以居住人口为标准,四万户以上为上州,四万户以下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不足二万户的为下州。</p><p class="ql-block">这是刘禹锡的第一次被贬,地点是朗州(今湖南常德)。朗州属下州,仅统辖武陵、龙阳两个县,全部人口也只有四万多一点。</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刘禹锡度过了整整十年,三十三岁到朗州,四十三岁被召回京。朗州十年,是他二十三年贬谪生涯中,时间最长、处境最差、变故最多的时期,也是他采风最深入、积累最丰富、思考最深刻、信念最坚定的时期。</p><p class="ql-block">对于这次被贬,刘禹锡表现得十分豁达:“浮生谁至百年,倏尔衰暮。富贵穷愁,实其常分,胡为叹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荣辱沉浮,都是人生常态,又何必叹息,正好可以趁着远离政治中心的机会,专心写写诗。司马作为刺史的助手,说到底是个闲职。这期间,刘禹锡依靠写诗打发时光,与柳宗元、韩愈、白居易、元稹等频繁书信往来,《新唐书刘禹锡传》记载:“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p><p class="ql-block">在朗州,他探幽访胜,寄情风物,登德山、攀孤峰、临枉渚;寻古城遗迹,观沅江竞渡,听洞庭唱晚;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祀太阳山,采菱白马湖。刘禹锡一生中最美好、最富创造力的时光留给了朗州,他现存800余首诗歌和240多篇文赋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完成的。其中,奠定他文学地位、历史贡献和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作品,都深深烙上朗州印迹。</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诗歌体式创新从朗州开始。朗州十年,刘禹锡收集整理“民谣俚音”,尤其对朗州本土民歌“竹枝词”钟爱有加,下了很大功夫对其提炼和再创作,使其保留民间传唱的曲调,吸取七绝的谐婉,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的手法,达到“开朗流畅、含思婉转”,使民歌成为独树一帜的诗歌体裁,为唐代诗歌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新唐书传》记载“禹锡谓屈原居沅湘作《九歌》,使楚人送神,仍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此外,用民歌记录劳动场景,用民歌展示民俗风情,忠实记录朗州粗放、原始的耕作习俗,专注劳动场面近距离实写,大大突破了田园诗的境界。正如他自己所说:“谪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p> <p class="ql-block">咏物寓言诗的拓展在朗州完成。刘禹锡在朗州期间,写下了大量咏物寓言类诗歌,如《聚蚊谣》、《昏镜词》、《百舌吟》、《飞鸢操》、《秋萤引》、《白鹰》等,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狰狞丑恶的,有磊落高尚的。其《有獭吟》生动而又幽默地刻画出一只水獭可怜可悲的下场,放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大借鉴意义。这些诗扩大了寓言文学的表现手法,丰富了诗歌的体裁。</p><p class="ql-block">迁谪传统主题在朗州突破。从战国到唐代,从屈原到贾谊,迁谪文人都是忧国忧时忧性命,怨君怨人怨命运。绝大多数迁谪作品中,都充斥着伤感,哀怨,忧愤的基调,直到刘禹锡加入贬谪文人队伍,才刷新这一传统,他与历代怨愤主题大相径庭,特别是在朗州所作的大量诗歌文赋中,更多地表现出豪迈、励志、昂扬的主题,读来使人心胸旷达,前景可期。刘禹锡的作品中,看不到消极避世,只有热爱生活的欢乐;看不到悲秋伤怀,只有自强奋进的豪迈;看不到失意丧志,只有百折不挠的追求。他不把长期的贬谪当包袱,不流露失败感和负罪感,也不乞求哀怜,其通达的思想和执着的追求,豪迈的勇气,在《秋词》和《浪淘沙》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成为他朗州诗文的主旋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p><p class="ql-block">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朗州形成。写诗之余,刘禹锡闲得无聊,居然开始思考宇宙天地万物的起源、本质与人类命运之类宏大的哲学问题,写下《天论》三篇,提出“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这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提出,是与柳宗元一道,跟持有不同观点的韩愈论战开始并得到柳宗元赞赏的。顺便说一句,刘禹锡一直认为韩愈在提倡古文、提炼文笔方面名重一时,但在立论推理方面却不如自己。这个观点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p><p class="ql-block">现在,寓居城东的刘禹锡司马日子过得并不像想象那样落魄。采菱时节,白马湖边,荷塘碧叶采菱姑娘耀花了刘司马的眼;推窗而望,沅江如练,百丈外的招屈亭里,依稀隐约屈原时而潇洒时而愁苦的影子;枫林里的鹧鸪声长一声短一声地响在梦里……</p><p class="ql-block">有空,还到几十里外的桃花源走走,而且显然还不止一次,不但题词“桃源佳致”,还留下长诗《游桃源一百韵》。</p> <p class="ql-block">说起桃花源,还真是有点说头。中国居然有很多叫桃花源的: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一位老先生因作《闻国中竟有桃花源十余处》嘲曰:“菩提非树镜非台,洞口渔郎枉费猜。堪笑世人争说梦,江南江北买桃载。”</p><p class="ql-block">“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可见桃花源的地理位置应该位于或接近“武陵”这个地方。《通典》卷一八三:“朗州今理武陵县…《武陵记》桃花源,即此地也。”</p><p class="ql-block">湖南桃花源位于桃源县西南15公里处,距常德市34公里。据说始于秦,见于晋,兴于唐,盛于宋。陶渊明、李白、刘禹锡、王昌龄、陆游、朱熹等都在此留下诗文和墨迹;果然也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至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毕竟时令不对,游客们不能苛求。但看得出来是在认真的经营,所以猜想这里应该是最接近陶渊明文中所描绘的仙境之地了。“乐园如不在人间,尘寰何处寻天国?”</p> <p class="ql-block">和许多有关刘禹锡的景点一样,湖南桃源里竟然也建有一个“陋室”,坐北朝南,背倚桃源山,四五间茅屋,围着一圈篱笆,屋西面有一尊刘禹锡坐着看书的石雕,身后竹影婆娑。我到的那天,有个姑娘身穿汉服脸挂面纱在屋前悠悠地弹着古筝,倒也和彼时彼景不违和。在我所看到过的所谓有关“陋室”的景点中,这应该是最接近我想象中的陋室了。</p><p class="ql-block">和“陋室”一样,《桃花源记》所述的“桃花源”原型也许只是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个中原委,“不足为外人道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完了刘禹锡,再来说说这个朗州,毕竟刘禹锡这十年是在朗州度过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当然无从知晓一千多年前的朗州司马是如何过日子的。但单凭他有机会作《采菱行》长诗,用民歌记录劳动场景,用民歌展示民俗风情;有能力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的手法,达到“开朗流畅、含思婉转”,使民歌成为独树一帜的诗歌体裁,“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有机会突破田园诗境界,“谪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可见他有闲又有心。有闲是因为他有一个待他不错的刺史上司,让他可以相对轻松地从事他喜欢的事;有心的是他愿意沉入到阡陌乡间农舍鱼塘,和老百姓同欢乐共忧怨。</p><p class="ql-block">十年后当朗州司马离开此地返京时,这一切都留了下来,用现在的话说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朗州人感恩这个遗产,骄傲这个遗产,纪念这个遗产,光大这个遗产。他们回馈这个遗产的,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p><p class="ql-block">先说物质的,朗州人在临柳叶湖建造了一座专门用以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的司马楼,楼高三层,二三层设有刘禹锡展览厅;楼前湖滨亲水平台有刘禹锡塑像,整个形象仿佛千年前刘司马站在湖畔吟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到达司马楼的公交站点有一个大气奢侈的名字唤做“大唐司马”站,朗州人霸气牛叉如斯!</p> <p class="ql-block">再说非物质的,朗州人以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历时10年修建了“中国常德诗墙公园”。诗墙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自然包括但不限于刘司马的诗作)。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诗、书、画、刻艺术墙。诗墙大门悬一对联,明显开挂大唐司马——</p><p class="ql-block">谪宦十年国士幸羁沅水畔,</p><p class="ql-block">排云一鹤诗情犹绕碧霄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五,连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b></p><p class="ql-block">【元和十年(815年)44岁,与柳宗元等各司马奉召进京】</p><p class="ql-block">【元和十一年(816年)45岁,贬谪播州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相助改贬连州刺史】</p><p class="ql-block">【元和十五年(820年)49岁,返回洛阳丁母忧】</p><p class="ql-block">刘禹锡与连州结缘并非偶然,二度贬谪偏远地区的连州,于刘禹锡实属不幸,于连州却是万幸。</p><p class="ql-block">永贞革新失败,参与革新运动的王叔文被杀,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遭贬谪流放。刘禹锡先是贬为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其时,刘禹锡与连州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在朗州一任便是十年。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终得与柳宗元等人一起承召回京。</p><p class="ql-block">在京月余等待工作安排,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听闻崇业坊的那个玄都观,里面的桃花开得艳丽,就约了友人也去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游历一番。归途中想到,十年前自己任屯田员外郎时曾到过玄都观,其时还未见桃花,想不到现在竟缤纷灿烂如斯!感慨之余,当天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绝句:</p><p class="ql-block">紫陌红尘拂面来,</p><p class="ql-block">无人不道看花回。</p><p class="ql-block">玄都观里桃千树,</p><p class="ql-block">尽是刘郎去后栽。</p><p class="ql-block">不料此诗迅速在京城流传,有人诬告作者对遭受贬谪仍怀怨恨,语涉讥刺,借观花影射执政都是刘离开京城后提拔的新权贵。</p><p class="ql-block">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嘴贱(应该是手贱)的刘禹锡不幸中招,在劫难逃,甚至连累了一同承召回京的柳宗元等一干人又全数被贬谪更边远的远方——刘禹锡在朗州十年未曾苟且,这回终于联系上了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刘禹锡被贬为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刺史,播州时为“险恶”之地,路途遥远,且十分荒凉,刘禹锡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失母幼儿,此去极为不便。</p><p class="ql-block">好友柳宗元当时被贬为柳州刺史,见了刘禹锡的难处便主动提出交换贬谪之地,自己去播州,让刘禹锡去路途稍近环境稍好的柳州。</p><p class="ql-block">本来就是受了朋友无辜牵连再次被贬,非但毫无怨言,甚至还愿意为了照顾朋友调换更艰辛的工作,这是何等的朋友情分!这样的无价情谊,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伐?</p><p class="ql-block">柳宗元的真诚感召了其他正直的大臣,御史中丞裴度从孝母的角度一再向皇帝进言,最终朝廷改贬刘禹锡为连州剌史,与十年前遭贬的贬地、职位不谋而合。这或许就是刘禹锡与连州的缘份。</p><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刘禹锡扶老携幼向连州进发,同行的还有赴柳州刺史任的柳宗元。两位好友边走边谈,抚今追昔,一个多月后翻过衡山越过湘江,在衡阳准备分手,刘禹锡南下去连州,柳宗元往西南五柳州。湘江边,不知何日才能再见的刘柳各自留下赠予对方的律诗绝句:</p><p class="ql-block">柳: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p><p class="ql-block">刘: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p><p class="ql-block">柳: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p><p class="ql-block">刘: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p><p class="ql-block">柳:今日临湘别,何年休汝归?</p><p class="ql-block">刘: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p> <p class="ql-block">翻越桂岭,初到连州,刘禹锡的感受是“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这个最初印象需要在日后慢慢改变。</p><p class="ql-block">海阳湖原址应在连州市区北湖洞一带。唐玄宗时期,诗人元结到连州发现了这里,命名为海阳湖。刘禹锡到任连州以后,对海阳湖作了扩充、疏浚,在湖中修建亭榭,并在湖光山色中点出十大景致:吏隐亭、切云亭,玄览亭、云英潭、裴溪、飞练瀑、蒙池、棼丝瀑、月窟、双溪,每一景致作诗一首咏之,称为“海阳十咏”。时至今日,海阳湖湮没已久,原址已成为商铺林立的闹市和楼房密布的住宅,“海阳十咏”里的十大景致多数也沦为历史尘埃而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在连州的日子里,刘禹锡常走入市井,探问农耕,教泽黎民,闲暇间邀友览赏风光,歌咏感怀。这一年,发小裴昌禹(就是小时候一起在嘉禾湖里捉虾摸鱼的那位)到连州去看他,两人同游连州地下河,刘禹锡见到溶洞钟乳石嵯峨林立,敲之铿锵悦耳,有如万钟和鸣,因此将此洞称为“万钟洞”,并将两人游览的感受写到了诗里,“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p><p class="ql-block">和在朗州一样,刘禹锡一有空,就走出官邸,深入民间,调查了解连州的地理风情,足迹遍布连州的许多山山水水。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一文中,对连州山川、地形、物产、气候、疾病,以及历史人文等情况都有翔实的描绘。他写的《插田歌》一诗,生动反映了连州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景。</p><p class="ql-block">和在朗州一样,刘禹锡一有空,就走出官邸,深入民间,调查了解连州的地理风情,足迹遍布连州的许多山山水水。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一文中,对连州山川、地形、物产、气候、疾病,以及历史人文等情况都有翔实的描绘。他写的《插田歌》一诗,生动反映了连州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景。</p><p class="ql-block">医学是刘禹锡的一大爱好,他从十六、七岁开始就阅读《小品方》、《药对》、《本草》、《素问》等医药书籍,并注意收集各种医方、药方及焙药的方法。</p><p class="ql-block">柳宗元曾亲自试验刘禹锡的三个药方,都有奇效。柳宗元把试验结果写信告诉刘禹锡,并建议刘禹锡记录在他的医学著作中。</p><p class="ql-block">道州刺史薛景晦寄给刘禹锡《古今集验方》十卷,刘禹锡在薛景晦等人的鼓励下,把自己搜集到的五十余方,编为《传信方》二卷行世:“余为连州四年,江华守河东薛景晦以所著《古今集验方》十通为赠。其志在于拯物,予故申之以书。”</p><p class="ql-block">刘禹锡留心收集药方原是为了自用,后想到“医拯道贵广”,便决心替世人编一部实用的方书。《传信方》的编纂,也是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期间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传信方》不仅在岭南流传,而且很快流传到各地,受到普遍欢迎,还外传到邻国。</p> <p class="ql-block">“吏部文章高北斗,连州水石冠南陬”。连州中学校园内古木参天,山石嶙峋,茂竹映湖,石径通幽,是一片清静的读书之地。校园内一石崖之上有亭端然伫立,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连州中学开发研究燕喜文化时循址重建的“吏隐亭”。据说,刘禹锡筑亭名“吏隐”,取“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与隐者同”之意感怀言志,撰《吏隐亭述》记之,“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现在,吏隐亭是学生惯常静读的佳处,这恰恰形成了有别于筑亭纪念的另一种形式。</p><p class="ql-block">“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连州古称桂阳)。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兴。”这是刘禹锡为庆贺连州第一个进士刘景所作的《赠刘景擢第》。取得这个成果,全赖刘禹锡兴学重教的开化之功。在刘禹锡的倡导下,连州重教兴学,学风大兴,开创了崇文尚教的传统。元和十三年间,刘景高中进士,连州一时文风大振;二十多年后,刘景的儿子刘瞻不仅高中进士,而且官至宰相;此后数百年间,连州名人辈出,教育之辉煌凸显于岭南文化之中,对连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乾隆本《连州志·名宦传》评价道:“吾连文物媲美中州,禹锡振起之力居多。”</p><p class="ql-block">刘禹锡贬谪连州,带来并传播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兴学重教,重土爱民,由此带动了连州的文化和教育进入兴盛时期,给连州人民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连州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对连州文化的发展和崛起起了奠基的作用,影响深远。千年以前,刘禹锡与连州一次“缘”来如此的邂逅,从此彻底改变了连州;当刘禹锡卸任离开连州时,并未“缘”尽于此。</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经过漫长岁月的消蚀,连州城内刘禹锡留下的具体遗迹已很难找到“真迹”,但刘禹锡为连州带来的种种影响却慢慢形成传统,形成独特的连州文化。</p><p class="ql-block">寻觅的意义也许并不仅仅去找出真实的遗迹,而是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州是我见到过的最传统、最现实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失意禹锡,诗意连州。“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随遇而安的刘刺史应该喜欢上这里了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和十四年秋,年届九十的刘禹锡母亲病重,自知不久人世的刘母叮嘱儿子死后与父亲同葬于老家。冬,刘禹锡扶柩北上。</p><p class="ql-block">一群人抵达衡阳准备横渡湘江,有柳州使者飞马报讯,柳州刺史柳宗元病逝。刘禹锡大恸。惊悲交加,“如得狂病”,悲悼挚友,放声大哭:“我有一言,君其闻否?”</p><p class="ql-block">前不久,柳宗元还派人对刘禹锡母亲患病进行慰问,老人逝世的时候,柳宗元还曾派人吊唁慰问。想不到小刘禹锡一岁的柳宗元竟会突然病故,转眼间好朋友已幽明两隔。四年前与老友湘江边依依惜别互赠诗句的景象仿佛眼前,不料分别竟成永诀。数月之间,既失慈母,又失挚友,这是刘禹锡做梦也想不到的事。</p><p class="ql-block">柳宗元临终前留有遗书,拜托刘禹锡为其抚养孤儿和编辑遗稿。刘禹锡决意无论如何要把挚友的遗愿落实到最好程度。刘禹锡致书韩愈,转告了柳宗元嘱其撰写墓志铭的意思,又分别向柳宗元的好友李程、韩泰、韩晔等人送了讣告。刘禹锡不仅自己深情致祭,还代李程撰写祭柳员外文,又为《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寄托哀思,诗前还加了一段小引——</p><p class="ql-block">元和乙未岁,与故人柳子厚临湘水为别,柳浮舟适柳州,余登陆赴连州。后五年,余从故道出桂岭,至前别处,而君没于南中,因赋诗以投吊。</p><p class="ql-block">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p><p class="ql-block">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p><p class="ql-block">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p><p class="ql-block">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六, 夔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边日出西边雨&nbsp;,道是无晴却有晴”</b></p><p class="ql-block">【长庆元年(821年),50岁,年终除夔州刺史】</p><p class="ql-block">长庆元年的刘禹锡,已是“知天命”之岁的人了,在洛阳为母亲服丧。利用丁忧的短暂时光,刘禹锡将朋友吕温的文集进行了最后的审校,之后便着手为柳宗元编定文集。子厚不比他人,一是平生第一挚友,二来子厚诗文水平甚高,三是刘禹锡总想起往昔的日子,因而朝夕孜孜,含泪和墨,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在编辑《河东先生集》的日子里,刘禹锡忍不住作《重祭柳员外文》,再寄哀思。</p><p class="ql-block">这年,原先仕途亨通的朋友令狐楚官运衰颓,被唐穆宗贬谪,由西京赴衡州任,经过洛阳,与正在洛阳丁母忧的刘禹锡会面。早年间刘禹锡和令狐楚就以文章相往来,“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长期遭贬,而令狐楚却官运亨通,友谊渐渐就淡化了。此番会面,“输写蕴积,相视泫然”,两人都流了眼泪。不过,刘禹锡的眼泪是痛苦,无罪被贬十四年,朋友也抛弃了自己;令狐楚的眼泪是惭愧,自己热衷做官,怕受牵连,抛弃了朋友十四年。这次会面,使刘禹锡与令狐楚恢复了友谊,“虽穷达异趣,而音英同域,故相遇甚欢。其会面必抒怀,其离居必寄兴,重酬累赠。”</p><p class="ql-block">刘禹锡除服后,被朝廷授予夔州刺史。</p><p class="ql-block">在前往夔州途经鄂州时,刘禹锡作了短暂的逗留,与时任鄂州刺史兼鄂岳观察史的李程相会。刘禹锡与李程早年同在御史台任职,是相识较早的朋友。自贬为朗州司马始,及至转为连州刺史,整整十五年,刘禹锡似已习惯了飘泊的生活。四川虽然不算远,但毕竟也是异乡,所以他依旧期待着有朝一日,哪怕在年老之时,能回洛阳以终天年:“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p><p class="ql-block">长庆二年正月,刘禹锡到夔州。送走夔州谢上表,刘禹锡仔细考察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在全面而充分地了解之后,分别向朝廷进呈了《夔州论利害表》和《论利害表》。在《夔州论利害表》中,刘禹锡特别提到布衣马周向唐太宗献策二十余事,“太宗深奇之,尽行其言,耀周为御史。”在《论利害表》中特别提到“开元十八年朝集使至京,玄宗临轩亲问利害”之事,希望唐穆宗效法前朝,纳言听谏。</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刘禹锡仍然坚持革新进取的精神,反对“以守旧弊为奉法”、“以不知事为简”的因循苟且态度。可惜朝廷对刘禹锡这样一个远州刺史所上表文是不会在意的。现实使刘禹锡感到失望,但他治理夔州还是很认真的,既然不能事天下,那就应当在一个地方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p> <p class="ql-block">夔州为三国时期蜀国故地,蜀军阀刘备的庙便在夔州的白帝山。刘禹锡对刘备还是有些肯定的,但老刘的教子无方也让他感叹——</p><p class="ql-block">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p><p class="ql-block">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p><p class="ql-block">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p><p class="ql-block">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p><p class="ql-block">夔州以南的长江边上,有刘备军师诸葛亮以石头布成的八卦阵遗址。刘禹锡推崇名相,效法直臣,身居远州,但有机会吟咏,到底还是掩抑不住的为朝廷社稷建功立业的壮志——</p><p class="ql-block">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p><p class="ql-block">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p><p class="ql-block">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p><p class="ql-block">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禀性厚道,直诚待人,尤其注重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母丧丁忧期间为柳宗元编辑的遗集,又带到了夔州,继续修订,使之“通行于世”。</p><p class="ql-block">那个童年时代的玩伴裴昌禹,好像一直郁郁不得志,刘禹锡在连州时他去混吃蹭游;这回到夔州了,又到夔州来投靠。此时的裴昌禹,已经年逾五旬,一事无成,十分落拓。刘禹锡待之如故不离不弃,像家人一样。长庆四年新皇登基发诏书征贤良,刘禹锡推荐他到长安应试,写诗《送裴处士应制举》“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p><p class="ql-block">韦执谊,“永贞革新”的支持者,也算刘禹锡的朋友,死在贬所崖州,其子韦绚只有几岁。长庆二年,二十岁出头的韦绚投奔刘禹锡,“求在左右学问。”刘禹锡待韦绚,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解衣推食,晨昏与诸子起居,或因宴命坐与语论,大抵根于教诱,而解释经史之暇。” 收韦绚在身边,其实也是一种不以当初为非的心态使然。</p><p class="ql-block">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竹枝词》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民歌。这种民歌具有“含思宛转”的特色,抒情味浓厚,多用于歌唱爱情和抒发愁绪。在风格上,它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其题材比绝句广阔,特别是泛咏风土这一点,使它获得了浓厚的地方色彩。《竹枝词》不仅大量使用比兴与谐声双关、重叠回环等民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而且还把民歌特有的清新刚健的语言和悠扬宛转的音节吸入诗中,使它达到了“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词意高妙”、“奔轶绝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对《竹枝词》十分喜爱,不仅听到了心里,还学会了咏唱。刘禹锡以诗豪之名在士人中良多知音,在百姓中也广为流传,青年人折花兼踏月所唱,“率多禹锡之辞”。渐渐的竹枝词变成了文人诗与民歌相结合的产物。不少诗人都写过《竹枝词》,而以刘禹锡涉足最早,声誉最高,影响最大。不仅在民间受到欢迎,而且文人也十分喜爱。白居易谓之“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p><p class="ql-block">刘禹锡的《竹枝词》大都是为夔州民歌谱写的新词,有音乐伴奏,歌者边唱边舞,煞是动人。有人说他的《竹枝词》是文人《竹枝词》的开山祖师,被称为“初体”——</p><p class="ql-block">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p><p class="ql-block">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p><p class="ql-block">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p><p class="ql-block">慢慢的,《竹枝词》脱离了音乐,不是为音乐写歌词,而是用民歌体来写诗了。这中间刘禹锡的倡导之功,尤不可磨灭,其社会效果不是中后唐任何一位诗人的作品所能比拟的——</p><p class="ql-block">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p><p class="ql-block">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诗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开启了“由诗至词”之路。他在诗歌中所用的题目,有些是来自民间的乐曲名,如《纥那曲》等,后来就自然变成了词牌的名称。他创造的长短句形式的新诗体,推动了词的产生和发展,比如《潇湘神二首》:“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最初是迎神送神的歌曲,刘禹锡依其声而制词,首句重叠三字,成了词牌,亦即《捣练子》。</p><p class="ql-block">《抛球乐》是唐代宴会时一种侑酒的游戏。酒筵中抛球为令,其所唱之词也。刘禹锡写过《抛球乐词二首》:“五彩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抛球乐》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词。</p><p class="ql-block">无论是政治诗句,还是唱和应酬,无论是顺应民风的竹枝词,还是幽美雅致的长短句,都从正面或侧面体现了刘禹锡“蹈道心一,俟时志坚”的不变情怀,由长安而朗州而连州而夔州的不移志节——</p><p class="ql-block">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p><p class="ql-block">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p><p class="ql-block">后人在评价与夔州有关的诗篇时,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被誉为“天下第一快诗”;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天下第一律诗”;而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则被誉为“天下第一情诗”。</p> <p class="ql-block">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刘禹锡收到当年同为监察御史同事的李绛、李程荣升宰相的消息;几经沉浮打击的韩愈,也终于否极泰来升任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在为之高兴庆贺的同时,因为未免感慨和失落,他和好朋友柳宗元,一个风雨岁月辗转漂泊,一个贫病交加中年早逝,这就是命运的差距。</p><p class="ql-block">是年夏天,朝廷下诏任命其为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和州在几年前已升为上州,且距离东京洛阳不远,这个调动,显然可以视作一种升迁。想当年在朗州连州时,曾热切期盼能量移重用而不得,现如今年逾五旬对官宦沉浮渐已淡泊,新的诏令却突然来临。想来想去,应该是新任宰相李程助了自己一臂之力。</p><p class="ql-block">当地官吏百姓听说刘刺史离职,纷纷自发送行。大街小巷,江边码头,聚满了送行的人群,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冒着酷暑向他作揖送别。</p><p class="ql-block">这让刘禹锡心里不安起来。自己扪心自问,在朗州,曾带领百姓抗旱抗涝,帮助解决百姓衣食问题;在连州,曾致力开发和改造,开化智力着重教育。唯独在夔州,虽然考察了当地山形地势,给朝廷上了两道《夔州论厉害表》,却至今未能正式开工,除了那几首《竹枝词》,自己好像真没干点什么啊!面对扶老携幼依依惜别的百姓同僚,刘禹锡不能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p><p class="ql-block">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p><p class="ql-block">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p><p class="ql-block">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p> <p class="ql-block">离开奉节(夔州)前看到一则消息,兹录于后:</p><p class="ql-block">2018年05月,由中共奉节县委宣传部、重庆文学院主办,奉节县文联承办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唐刺史刘禹锡》重庆改稿会在渝中区举行。刘禹锡作为一个与奉节、与重庆有关的文化名人,很有挖掘价值。小说以刘禹锡为官夔州府的三年经历为主要线索,塑造了刘禹锡有所作为的地方官员形象和有巨大文学成就的诗人形象,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重庆故事,提升重庆的文化品味十分有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七,和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b></p><p class="ql-block">【长庆四年(824年)53岁,移和州刺史】</p><p class="ql-block">告别白帝城,刘禹锡乘船沿三峡而下。夏末初秋,天气不错,刘刺史心情也不错。他在日后所作的长诗《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写道:“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松滋渡、洞庭湖、岳阳楼一路游览,看到三国东吴名将陆逊、甘宁的祠宇,感叹“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到洞庭湖远眺,欣喜“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p> <p class="ql-block">船过鄂州,行至西塞山(位于湖北黄石),登临游览。但见山似关塞,形势险峻,似头枕长江而卧。想当年西晋王濬征服蜀国后,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出发,率水师浩浩荡荡直扑建业(今江苏南京)。东吴君臣慌作一团,在西塞山附近江面修筑铁索欲加阻拦,王濬烧断铁索,直驱吴都,顷刻间石头城竖起降旗。想到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宪宗期短暂统一,长庆元年(821年)又起割据。不禁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一首感叹兴亡的七律《西塞山怀古》。</p><p class="ql-block">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p><p class="ql-block">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p><p class="ql-block">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p><p class="ql-block">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当然不会想到,数百年后会有那么多专业人士推崇这首诗。“与崔颢《黄鹤楼》诗异曲同工。”“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于极感慨中却极壮丽,何等气度,何等佳构!此真唐人怀古之绝唱也。”</p> <p class="ql-block">过了中秋,终于抵达和州。上任甫始,适逢和州大旱,作物受到严重影响。刘禹锡立即投入抗旱救灾,一面深入民间,安抚民众,一面写了《和州谢上表》上报朝廷汇报减灾措施。事后他痛心疾首地写道:“比屋恂嫠辈,连年水旱并,遐思当后已,下令必先庚”,充分表达了他对和州民众遭受疾苦的关切之情。</p><p class="ql-block">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刘禹锡实地考察,参阅文献图经,写下了满蕴抱负的《历阳书事七十四韵》。全诗一百四十八句七百四十字,表达了“民重官轻”“先民后己”的为官方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以人文本”。此后挖塘筑坝,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恢复生产,做到“遐思常后己”,和州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生机。</p><p class="ql-block">冬天来临。一个阴冷的早晨,传来韩愈病逝的噩耗。刘禹锡沉默良久,难以释怀。他和韩愈的交情当然比不上和柳宗元,但也不是泛泛之交。韩柳倡导古文运动,刘禹锡是积极参与者;刘柳参与永贞革新,韩愈取贬抑否定态度;韩愈上《谏佛骨表》被贬,刘感佩其正直敢言……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柳宗元的去世,韩刘之间的隔阂已渐消除,作为老朋友和文坛名宿,刘禹锡写就著名的《祭韩吏部文》:“……生刍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来!”祭文迅疾在文坛流传,韩愈家属为此深表感谢,还有好事者将《祭韩吏部文》与《祭柳员外文》对比阅读,看两者异同。</p> <p class="ql-block">春节过后,天气转暖,五十四岁的刘禹锡走出官衙,考察当地物产和历史沿革,查看和州地理和百姓生活。在他的治理下,和州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在他的《和州刺史厅壁记》中很清晰地展示出来:“田艺四谷,豢全六扰。庐有旨酒,庖有腴鱼。”</p><p class="ql-block">和州地处长江要塞,物产富饶,人文荟萃。刘禹锡在政事之余漫游和州,称颂赞美鸡笼山、濡须坞等和州名胜。与和州裙楼遥遥相对隔江相望有一座形态奇特的大山,刘禹锡一直十分好奇,下属告知,此山高万丈,围五十里。有男子自此赴楚地几年不归,妇人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因此此山名唤望夫山。刘禹锡想起来了,李白就曾写过一首《望夫山》的诗。远眺大山,刘禹锡也吟出一首《望夫石》:“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p><p class="ql-block">又有诗友仰慕刘禹锡诗名,专程自南京抵和拜访。刘禹锡感叹自己自小在江南长大,却未曾有缘一游六朝古都,甚为遗憾。诗友介绍南京的都城风貌,并出示自己所写的《金陵五题》诗篇请刘刺史指正。刘禹锡读罢,不觉引发诗情,也准备凭想象写下一组《金陵五题》。</p><p class="ql-block">那位诗友不知道,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上极富想象力。在连州时曾听一位和尚说起罗浮山风景,凭借和尚叙述和自己想象,立刻写就《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一诗,阅者无不称奇;还有人向他说起登天坛山遇雨的境况,他又凭想象写下《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诗中极言天坛雨中胜景,笔法奇幻,令人目眩。现在,刺史大人又要故伎重演了。</p><p class="ql-block">刘禹锡果然给文坛留下一笔财富!我们依次读到了这样一组《金陵五题》:《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没错,就是我们所有读过一点书的人都知道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还是没错,就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p class="ql-block">凭借丰富的历史知识,独特的想象力,通过自己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阅尽沧桑变化后的沉思,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的交融。这是怎样无与伦比的才华啊!</p><p class="ql-block">不知那位南京来的诗友,当时是如何的目瞪口呆!反正白居易曾预言,后来的诗人凭吊南京,都将无法回避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挑战。至于我们这些读过点文学写作接触过点创作皮毛的后辈小子,假如不服刺史的话只能扶墙了。</p><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没到过某地,单凭想象就能写出一篇流传千古的作品并不是刘禹锡的独家秘笈,有能耐的文学家也许都有两下子。比如宋代的范仲淹,他妙笔生花地写下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的时候,就压根儿没到过岳阳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和州,继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因刘禹锡的《陋室铭》而建的陋室公园位于和城聚贤山南麓的半边街,刘禹锡任和州刺史的寓居之所。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p><p class="ql-block">刘禹锡是否在和州建陋室,历来有不同看法,最早记载于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和州陋室,唐刘禹锡所辟,有《陋室铭》柳公权书。”明代正德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另有楼阁亭等,俱遭兵燹。清乾隆年间重建陋室九间。</p> <p class="ql-block">和州人很认真,“山不在高”,果然有座唤做聚贤山的土丘;“水不在深”,果然有条环山的半月湖;“谈笑有鸿儒”,果然建一座鸿儒谈笑品茗的雕塑。只是难为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神韵,怎么弄啊?只好建一座司空见惯的纪念场所,好歹让游客有个情怀寄托之处。不过,何陋之有?!</p><p class="ql-block">关于《陋室铭》,当地还有个传说,说是刘禹锡在和期间,曾受到和县县令的刁难,本来应该在公务员小区分配一套洋房的,县令说没有空房了,连续让他搬了三次家,而且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最后给他安排到了郊区一所没有装修过的破旧不堪的小房子,在那里,刘禹锡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编这个故事的老兄也不动动脑子:刺史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比县令的级别高好几级,哪个县长敢这样刁难顶头上司市长的?</p><p class="ql-block">至于陋室的地点,除了安徽和州之外,还有在河北定县、河南荥阳、湖南朗州等地的说法,各有根据,因年代久远,已无从判别真伪。我倒是觉得,作为现存景点的陋室,朗州那个最接近一点词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没到过南阳,所以也没见过诸葛庐;但西蜀子云亭倒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位于四川绵阳西山公园的山顶之上。子云,名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人。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著有《法言》《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被后人称作“西蜀孔子”。传说他的名作《太玄经》就是在这座小亭子里完成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果然没说错。</p> <p class="ql-block">说完了陋室,再来说说和州的其他值得一看的地方。当然这些地方与陋室无关,也与刘禹锡无关,甚至与唐朝无关。</p><p class="ql-block">镇淮楼,和州的镇淮楼看上去比楚州的气派,始建于北宋,明弘治、嘉靖,清乾隆、道光年间先后重修。文庙,和州的文庙虽然只有大成殿及戟门,但建得大气宏阔,巍巍壮观。大成殿中的夫子塑像和像前如课堂般的桌凳摆放,匠心独显,想来不是今人作品。但不知为何无论线上线下,都未见片言只语介绍,向当地人打听“文庙”,一脸茫然。</p><p class="ql-block">大京兆,朱元璋建都南京,是为应天,和州为直隶和州,属京兆地区。大京兆是表彰为京城做出贡献的官员。四牌坊,清嘉庆年间皇帝为表彰马谅马如蛟一门数代忠节,在镇淮楼南兴建四牌坊。议和阁,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北齐、西梁两国在历阳城(今和县历阳镇)谈判议和,“两国协和”,改“历阳”为“和州”,“议和阁”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还是想重点说说乌江霸王祠。乌江霸王祠位于和县乌江镇东南约一公里的凤凰山上,县城坐公交一个多小时再徒步二三公里。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后人建乌江亭祭祀,人称“项亭”;又有三十一响钟亭,每逢纪念日,当地民众敲钟三十一下,纪念其三十一岁短暂辉煌的生涯。唐初建祠,宰相李德裕撰写《项王亭赋并序》:“自汤武以干戈企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此,赋以吊之。”历代屡经修葺与扩建,又屡遭兵燹,清同治七年重塑霸王像。悬“拔山盖世”匾额。两千多年后另一位伟人借杜牧之口表达了惋惜之情:“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过八千子弟兵打得只剩孤家寡人,恐怕不能只怪老天!所以,还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八,洛阳~长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p><p class="ql-block">【大和元年(827年),56岁,任东都尚书;】</p><p class="ql-block">【大和二年(828年),57岁,至长安,任主客郎中,为集贤殿学士】</p><p class="ql-block">【大和三年(829年),58岁,集贤殿学士,除礼部郎中】</p><p class="ql-block">在和州的几年是刘禹锡生活相对安逸的日子。一方面,这里相对朗州连州夔州在气候交通环境方面都要好许多,想要量移重用的心情没那么迫切;一方面毕竟年逾五旬,对自己的一生也有了个大致的估计,锐意仕进的意志消磨了许多。反映在它的诗歌创作上,少了苦闷多了冲和。</p><p class="ql-block">就在刘禹锡动极思静的岁月里,宝历二年(826年)冬天,接到朝廷诏书,命其卸和州刺史职回洛阳待诏。刘禹锡十分高兴。一则是洛阳离帝都长安很近,且又称“东都”、“东京”,地位仅次于长安;二则洛阳是老家,对其自有特殊的魅力和亲切感;三则自元和九年(814年)玄都观诗案再度贬逐后,久居他乡又是十数年,思归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告别和州,刘禹锡专程渡江北上金陵,在这个向往已久并为之《金陵五题》的古城游览一番,在留下《金陵怀古》、《罢和州游建康》两首五言律绝后,继续北上西进。</p><p class="ql-block">来至扬州,在这个年轻时供职的地方少不得也要停留一番。这一停留不打紧,竟然在此邂逅了素未谋面神交已久的朋友白居易。</p><p class="ql-block">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岁,但考取进士比刘晚了七年。元和二年(807年),朗州司马刘禹锡收到寄自京城白居易的一百首诗。刚刚踏上仕途不久并被提拔为翰林学士的白居易,敢把自己的百首诗篇寄给远谪朗州的逐臣刘禹锡,没有一定的胆略一致的爱好一样的情怀一贯的做派是难以想象的。刘禹锡当时就动容答谢《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p><p class="ql-block">中唐以降,二人齐名的风气,已经盛行,一直波及到后来的宋朝文坛。在此之前,刘禹锡和柳宗元齐名,称“刘柳”;白居易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接下来,柳宗元、元稹病故,白居易将和刘禹锡齐名,称“刘白”。</p><p class="ql-block">这一次,白居易和刘禹锡一样,也是从苏州刺史任上离职,奉命洛阳待诏。举杯庆贺,两人相约同行。</p><p class="ql-block">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回忆起过往的日子和生活,白居易感慨刘禹锡二十三年大半人生贬谪中蹉跎而过,比自己更加坎坷曲折;刘禹锡想到同为友人的王叔文柳宗元韩愈均已过世,但时代要发展,生命仍继续,还是要振奋精神面对未来。两首不可或缺的诗篇诞生了!</p><p class="ql-block">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p><p class="ql-block">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p><p class="ql-block">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p><p class="ql-block">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p><p class="ql-block">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p><p class="ql-block">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 class="ql-block">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p><p class="ql-block">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p><p class="ql-block">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p class="ql-block">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p><p class="ql-block">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自有定论,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而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这首为答谢白居易赠诗而作的礼尚往来之作,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而且其中金句频出,似乎是胜过了白居易的原作而被传诵至今。</p><p class="ql-block">接下来,他们连续半个月流连扬州,攀高塔登华楼——</p><p class="ql-block">白: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p><p class="ql-block">刘: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p> <p class="ql-block">大和元年(827年)春天,刘白回到洛阳。三月,白居易获任秘书监并赐金紫袋,赴长安上任。刘继续赋闲等待朝廷诏令。他在《罢郡归洛阳闲居》中就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p><p class="ql-block">夏天,刘禹锡接到诏令,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这是个不必在外奔波辛劳的闲差,对于长久漂泊在外渴望报效朝政的刘禹锡来说,显然令人失望。已经是年过五旬的长者了,既然不得重用,就用闲适来消磨时光。每逢无风无雨的日子,就游览洛阳的风景名胜;每有感兴,就写几句。这一天游到寺北楼,忽然发现楼墙上有盛唐大臣贺知章(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作者)以草书题写的书法,觉得十分珍贵,反复嘱咐寺内和尚好生保护,归作七律《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p> <p class="ql-block">秋雨连绵,刘禹锡安静在家看书写诗,品茗饮酒。忽报有客来访,迎门而见,竟然是老朋友韩泰,当年风雨同舟的志同道合者!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任朗州司马,韩泰任虔州司马;十年后返京待诏,再因玄都观诗案遭贬,刘禹锡任连州刺史,韩泰任漳州刺史。此次赴京述职并转任湖州刺史,特地赴洛看望老友。</p><p class="ql-block">把酒言旧事,宦海叹唏嘘。二王八司马,生死之交仅余两人。醉酒中,刘禹锡吟出一句句即兴诗句送别老友赴任——</p><p class="ql-block">“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p><p class="ql-block">“离恨苦多相见少,一生心力在书题。</p><p class="ql-block">“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p> <p class="ql-block">大和二年(828年),朝廷命刘禹锡至长安任主客郎中。他没料到,要接替的原任是老朋友张籍(就是写《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张十八员外)。张籍也是又意外又高兴:“忆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犹是褐衣身。谁知二十馀年后,来作客曹相替人。”</p><p class="ql-block">完成交接,正是春日,如韩愈所言“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日子。阔别长安二十四年,昔日旧宅光福坊陌生而亲切,被逐京门悲切而冷清,一切是那样遥远,一切是那样现实。感慨万千,浩叹无穷,都寄托在《初至长安》这首五律里了:</p><p class="ql-block">左迁凡二纪,重见帝城春。</p><p class="ql-block">老大归朝客,平安出岭人。</p><p class="ql-block">每行经旧处,却想似前身。</p><p class="ql-block">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p><p class="ql-block">唐人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 ,就是二十四年。</p> <p class="ql-block">更出意料的是,当年他栖栖遑遑南去朗州,朋友中有位叫何戡的歌者不避嫌疑不畏凄凉,唱着《渭城曲》为他送行。二十多年过去了,何老师居然还健在,还愿意为刘大官人再高歌一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感慨系之,当即赠诗《与歌者何戡》:</p><p class="ql-block">二十馀年别帝京,</p><p class="ql-block">重闻天乐不胜情。</p><p class="ql-block">旧人唯有何戡在,</p><p class="ql-block">更与殷勤唱渭城。</p><p class="ql-block">一直对刘禹锡甚为器重甚为关怀的宰相裴度觉得主客郎中这个闲职对刘禹锡而言太轻松太悠闲了,想举荐他担任知制诰,专门为朝廷起草重要文件典册,以发挥其文才。征求刘禹锡意见时,刘同意了,裴度上奏荐举。</p><p class="ql-block">作为德高望重的宰相,本以为不过是走过场的事,却偏偏就发生了意外。事情发生在不久前。阳春三月,刘禹锡独自再游玄都观。这个跟刘禹锡命中相克的道观,早已不复当年繁华。明艳的桃花没有了,种桃的道士也不见了。抚今追昔,刘郎中忍不住又生感慨,忍不住就《再游玄都观绝句》了:</p><p class="ql-block">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p><p class="ql-block">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p><p class="ql-block">也许是惹祸惹怕了,这一次,上了年纪的刘禹锡学乖了,在过完嘴瘾之前,先加个序言说明一下。“余贞元二十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p><p class="ql-block">可惜,刘郎中高估了某些人的气度。朝廷中有执政者认为刘禹锡对以前写诗讽刺执政而遭贬耿耿于怀,此诗及序又含讽刺之意,可谓劣行不改。于是,举荐知制诰之事就此搁浅。裴度深为刘禹锡不平和惋惜,为了安慰其怀才不遇,以集贤殿大学士的身份,召刘禹锡为集贤殿学士,以提高他的文臣身价。</p> <p class="ql-block">其时白居易因病欲回洛阳赋闲,与刘禹锡交往日趋频繁。两人自扬州初逢,结伴北归,相互间诗歌唱和往来三年间竟达一百三十余首,白居易因此想编一本《刘白唱和集》。刘禹锡也觉兴趣盎然。自感和其他同僚虽然也有诗歌唱和,但大都是逢场应景,礼节往来;不像和白居易,一句一吟,一唱一和,一赠一答,一枪一剑,来往间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由此刺激彼此清词妙句迭出,煞是过瘾。于是一口应诺。</p><p class="ql-block">白居易闻言,立即抱病撰写序言《刘白唱和集解》,其文开宗明义,“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刘禹锡“诗豪”之名就此流传。文中更是称赞刘禹锡诗歌“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唱和集既成,刘白两人十分高兴,白居易甚至以“四海齐名白与刘”自诩。</p><p class="ql-block">其实,两人作品通俗明白,流畅上口。白诗于平浅中有铺张放纵之势,刘诗在细致中却比较节制约束;刘诗思想内容不如白诗丰富深刻;但善吸取民歌精华,而具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则在白诗之上。</p><p class="ql-block">唐诗的发展,到元和时期掀起了一个高潮。诗作繁盛,名家并立,流派众多,各树其帜。大和三年(829年)的刘白唱和集,以白居易和刘禹锡为中心吸引了众多诗人,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唱和群体,文学史上称之为刘白诗人群。除白居易刘禹锡,还有崔玄亮、裴度、李德裕、牛僧孺、令狐楚、李绅、王起等人。这个活动,直到大中三年(849年)参加过刘白诗人群唱和活动的主要诗人已全部去世才宣告结束,其活动时间长达十九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中唐元和以后,王朝政界重要成员调动频繁,牛李党争初露端倪,宫廷内争此起彼伏。作为朝中局外人的刘禹锡,冷眼旁观,忧心忡忡。大和五年(831年),朝廷任命刘禹锡为苏州刺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九,苏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b></p><p class="ql-block">【大和五年(831年),60岁,十月,出为苏州刺史】</p><p class="ql-block">初冬季节,刘禹锡离京赴任,送行的官吏市民络绎不绝。前往送行的人群中有一位刑部郎中叫姚合,素来钦慕刘禹锡诗才,当即颂吟“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又但见送行人拥到刘禹锡马车前,争相作揖道别,以致其它马路上行人都空了,不禁再作一首“云水计程千里远,轩车送别九衢空。”这倒为真实反映刘禹锡离京时的动人一幕留下印迹。</p><p class="ql-block">途径洛阳,与白居易作别。时洛阳大雪,洛阳至苏州的路也被大雪所阻。白居易留住刘禹锡,两人在雪中喝酒吟诗,你来我往。曾做过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向刘禹锡介绍苏州的风土人情,作《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送君何处展离筵,大梵王宫大雪天。”耽搁了十四天,眼看雪不像停的样子,刘禹锡执意要走,白居易语带伤感。刘禹锡再作《醉答乐天》以安慰:</p><p class="ql-block">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p><p class="ql-block">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p><p class="ql-block">大和六年(832年)二月,60岁的刘禹锡抵达苏州。按照老规矩,首先要向朝廷报告:《苏州谢上表》。按照白居易的介绍,苏州是个富庶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不料上任伊始,半个苏州城都泡在水里,水灾爆发、哀鸿遍野,这里隔年刚刚闹了一场特大水灾。刘禹锡第一时间向朝廷汇报:“伏以水灾之后,物力索空。臣谨宣皇风,慰彼黎庶。”</p><p class="ql-block">说干就干!刘禹锡到底已有五任州官的经验,且担任朗州司马期间也曾治理过水灾。上任后立马实施赈灾三部曲:先是疏浚城里的水系迅速退水;其次是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然后是带领人民恢复家园,组织生产。与此同时,他想方设法雇佣上万民工上太湖堤坝和胥江河堤抢险,向朝廷请求增发赈灾款,减免两年内税赋。他还从自身做起,捐出俸禄,以救济受灾特别严重的乡民。</p><p class="ql-block">一个月后,苏州城里的水终于退尽,经过一系列措施拯救了一大批饥寒交迫的农民和逃荒在外的流民,并引导其投入当年春耕生产中去。生活和生产都恢复了,人民从灾害中走出,重新回归安居乐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刘禹锡还组织郎中下乡为灾民看病,灾民们为答谢刺史大人,就抬着匾额、酒坛来到苏州府,刘禹锡笑而不纳,婉言谢绝。他只喝下了灾民敬的一杯酒,所以后来苏州民间有“梦得三年一杯酒”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是年夏天,刘禹锡废寝忘食,考察发生水灾缘由,积极疏浚引导水源抗涝保收,使得当年灾情得以缓解。即便如此,刘刺史仍不敢大意,继续治理,直至第二年(833年)水灾得到根本性消除,终于迎来丰收的秋天。</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年终,苏州政绩为天下之最,皇帝特赐刘禹锡金紫鱼袋以示鼓励和恩荣。远在洛阳的白居易据此寄诗以贺,刘禹锡在答谢中既得意又调侃地说:“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p><p class="ql-block">终于有空看一看苏州的名胜古迹秀丽风光了。灵岩山,馆娃宫,姑苏台,报恩寺,虎丘塔,履痕处处,一一留下诗篇。许多景点,还留有老朋友游览后留下的题名手迹。可惜天不假年,老友们都一个个相继离世。白居易闻此,愈加伤感朋友“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刘禹锡写诗慰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p> <p class="ql-block">同为苏州刺史,刘白彼此间的话题就更多。说起来,还有一位他们的前辈著名诗人叫韦应物,也曾担任过苏州刺史。联系三人的媒介,应该就是诗歌了。</p><p class="ql-block">诗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历来对文化影响极大。中国自古多有诗人守郡州者,其中最可称道的就是苏州。“苏州刺史例能诗”,这是刘禹锡当年酬赠苏州刺史白居易诗中之句。等到刘禹锡也出任苏州刺史,白居易《送刘郎中赴任苏州》诗云:“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三人者,白居易与刘禹锡,还有更早时候担任过苏州刺史时称“韦苏州”的韦应物。无论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还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抑或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佳句美文。而这些名句的作者恰好都曾在苏州当过一把手。这样三位大诗人先后任苏州刺史,对苏州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宋代诗人林光朝《代陈季若上张帅》云:“传说姑苏新乐府,只缘太守例能诗。”</p> <p class="ql-block">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年过五十的韦应物调任苏州刺史。在苏州做官的三年他勤勤恳恳,“理赋税,勤政务,矜老疾,话艰难”,一身疾病,两袖清风。而人们之所以称他为“韦苏州”,不仅仅是对他诗文的认可,更是对他政绩的称赞。但韦应物自己却说“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白白浪费俸禄很是自愧。韦应物退休后留在了苏州,但日子并不好过,只能自己种地维持生计。如今景德路城隍庙附近有条永定寺巷,据说就是当年韦应物退休后过日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白居易五十三岁那年任职苏州刺史,尽管只在苏州待了一年七个月的时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任期内,白居易整治了经常闹水患的山塘河,建设出了苏州的“白公堤”,后来逐渐成为繁华街市,也就是现在有着“神州第一街”美誉的千年文化古街山塘街。</p> <p class="ql-block">在白居易离职苏州后没几年,年届六旬的刘禹锡也转任苏州刺史,并且把苏州治理得不输前任。过上了安居乐业生活的苏州百姓为之雀跃欢欣感激爱戴,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以纪念之——当然,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虽然这三位都不是苏州人,但却把自己的姓名与苏州永恒地融在了一起。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穿行在姑苏城内的大街小巷,耳边回响的是他们脍炙人口的诗篇,胸中激荡的是他们让人无限回味与追思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大和八年七月,刘禹锡自苏州奉调移任汝州( 今属河南) 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本道防御史。他对苏州这所自己生活了将近三年的历史名城充满了依恋之情。《别苏州二首》写道:“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碧水潺湲,翠柳飘拂,郡人祖饯,临岐徘徊,这是典型的送别环境和惜别场面。</p><p class="ql-block">不知从苏州调汝州,对刘禹锡而言到底是好还是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十,汝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久居远服,近乡为贵”</b></p><p class="ql-block">【大和八年(834年),63岁,七月,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本道防御使】</p><p class="ql-block">大和八年(834年)七月,刘禹锡启程赴任。途经汴州与李程相聚。李程时任检校司空、兼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是刘禹锡多年的知交。巧合的是,刘禹锡几次转任,都行经他驻跸之地,两人得以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畅叙契阔。这一次留下的是《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没有虚情假意的客套,没有唇枪舌剑的揶揄,有的是久别重逢的惺惺相惜,把酒言欢的心心相印。更重要的是对自身节操的肯定:“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抚今思昔,无任感慨,阔别以来,又经历几多坎坷?“久别凡经几多事,何由说得平生意”;但个中滋味却无从说起,万千心事尽付劫灰,“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唯有眼前的老友最堪珍惜,“世间何事最殷勤,白头将相逢故人”;于是,篇末倾吐了归老后卜邻于东山的热切愿望,“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p><p class="ql-block">汝州的地理位置靠近东都洛阳和故里荥阳,这还是让刘禹锡略感欣慰。在《汝州谢上表》中,他就直陈此番移任之乐:“忽降新恩,近乡为贵。”所以,离开他三载相依的苏州,他固然心里不忍遽去,但对履新后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生活形态却又满怀期待。这样,赴任途中,他的心情总体上是明朗的。《罢郡姑苏北归度扬子津》说,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的秋轻。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北征”,既是实写北归的行程,亦有以杜甫的《北征》隐然自况之意。在汝州任刺史一年多的时间,白居易正在洛阳做太子宾客分司闲官,裴度任东都留守,刘禹锡与白居易、裴度的唱和较多。</p> <p class="ql-block">汝州望嵩楼为唐宋时期州衙后花园里的风景楼,是官方接待名人、上级官员的地方,作为汝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又叫汝州郡楼。唐宋金元时期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有江北第一楼的美称,许多人不知汝州却知望嵩楼,正像现在大多数知道岳阳楼却不知岳阳楼所在县市一样。</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在汝州任职期间,很喜欢在望嵩楼上宴客赋诗,《送寥参谋东游》诗云,“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刘禹锡还习惯经常在望嵩楼上与闲居在洛阳香山的白居易唱和诗词;宰相李德裕途经汝州与刘禹锡相会,盘桓数日后离去,禹锡有《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诗“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p><p class="ql-block">可惜,现在只能找到一条叫做望嵩路的马路。</p><p class="ql-block">在汝州市陵头镇有一座山,名叫庇山,最高峰约490米。在山南边,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脊,有三个山头,其中一座山头上建有一座五层古塔,塔下因有一座刘仙姑庙,便名声斐然。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塔耸立在西峰峰顶,由于山峰陡峭突出,塔又依势而建,因此显得格外伟岸。在古塔下,有近些年恢复重建的房子,红砖青瓦,有的还用上了水泥预制板。房子里面,无一例外地供奉着刘仙姑的塑像。</p><p class="ql-block">塔西的房子前面,廊下立着几通石碑,其中一通石碑上的碑文揭开谜底。原来,刘仙姑是刘禹锡的女儿。据碑文记载,刘仙姑原名刘秀英,随父从苏州至汝州。刘禹锡在汝州任职期间,适逢汝州大旱,数年不雨,刘禹锡即于此山峰顶设坛祭天祈雨,因一直祈雨不至,自己欲堆薪自焚以表心迹。其女救父心切,推开父亲,扑向火海,此举感动上苍,细雨三天,大旱解除。乡人为了纪念仙姑义烈之举,捐款捐物建塔修祠,每逢清明前往祭奠者数以万人,香火极盛,至今仍不绝如缕。</p><p class="ql-block">刘禹锡任汝州刺史时,汝州是否有大旱,史书并无记载,而关于其女刘仙姑的传说,大抵是汝州百姓对这位大诗人及其女儿的敬仰而抒发的一种美好愿望。联想刘禹锡在苏州刺史任上抗洪救灾、赈恤灾民、带领百姓恢复生产等功德无量的举动,常怀悲天悯人情怀的大诗人,在汝州做过为百姓祈雨的事情,也是极有可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吧,让刺史大人歇会儿,我们在汝州逛逛。</p><p class="ql-block">汝州学宫,又称文庙,位于汝州市区,院内排列有大成殿、启圣宫、名宦、乡贤等主要大殿及廊房等,现部分辟为汝瓷博物馆。对了,整个汝州不管市区郊区到处只见卖汝瓷的商店商铺,家家门口雀也罗不到一二只。</p> <p class="ql-block">风穴寺,又名香积寺,白云禅寺。位于汝州东北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毁于董卓之乱,重建于北魏,距今18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王维《过香积寺》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即此。</p> <p class="ql-block">才从风穴寺回来,刘刺史又要启程了。大和九年(835年)十月,仅仅做了十四个月汝州刺史刘禹锡接到朝廷调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的诏令。刘禹锡感觉费解和懵懂,但又知同州在渭南之北,与长安近在咫尺,地处畿辅,地位重要,所以没多想,整顿行装前往同州上任。</p> <p class="ql-block">途径洛阳,与老朋友太子少傅白居易、老领导东都留守裴度相聚,自是少不了一番即席饮酒,唱和联句,煞是热闹。</p><p class="ql-block">在洛阳前后逗留了近一个月时间,刘禹锡无论如何要辞别友人赴任。席间裴度赠诗,刘禹锡回赠《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一东一西别,别何如?终期大冶熔炼,愿托扶摇翔碧虚。”</p><p class="ql-block">这是期盼裴度再度出山、自己愿追随其后重振朝纲的呼唤——六十多岁的老人,还心有不甘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十一,同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b></p><p class="ql-block">【大和九年(835年),64岁,九月,移同州刺史】</p><p class="ql-block">不知道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还是老天爷总是要给刺史大人一个考验或者说下马威,这些年刘禹锡每到一地,上任伊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救灾。在和州是旱灾,在苏州是水灾,这回到同州,又是旱灾!</p><p class="ql-block">已经是冬天了,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者众多,这可怎么得了!刘禹锡在向朝廷汇报的《同州谢上表》中说,“今本部灾荒,物力困涸。忝为长吏,敢不竭诚?”同时第一时间深入闾里了解民情,考察灾情造成的损失;掌握一线实情后,持续上疏报请,提出救济措施。</p><p class="ql-block">在刘禹锡的再三呼吁下,朝廷下旨免去同州开成元年(836年)夏季的青苗钱和其它欠款。不久,刘禹锡又为同州争取到了六万石粟麦的赈济粮。粮食运到同州,刘禹锡亲自监督分发,防止各级抽敛,一时民情欢悦,人心大块。</p><p class="ql-block">说到赈灾济粮,就不得不说到义仓。义仓是隋唐时已有的各地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刘禹锡不知道,数百年以后,同州城东的朝邑镇南寨子村建了一座丰图义仓,这座巍然独立于黄河西岸老崖之上的仓城,是清光绪八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慈禧太后曾御封此仓为“天下第一仓”。该仓自建起,一直用作粮站,为大荔县朝邑粮站。作为中国古代仓廒的样板工程,丰图义仓是中国仅有的一座仍在使用的古代粮仓。朝代更替,多少风云人物化作云烟,丰图义仓依然不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救灾现场。看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因有粮而得救,逃亡在外的流民重归故土,春耕作业有望顺利展开,刺史大人总算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这也可以看作是朝廷自“甘露之变”后唐文宗的纳谏善举,刘禹锡总算感到一丝欣慰。</p><p class="ql-block">算起来,刘禹锡从出生到去世,七十载竟然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代王朝。他的青壮年,身处贞元、元和年间,前者二十一年,后者十五年,政局相对平稳。后来的几任皇帝,年号就短了。朝廷宿命般的内耗,导至唐帝国走向衰败。从衰败到灭亡,历时一百多年,这疾病缠身的巨人,咽气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刘禹锡的一生,差不多贯穿中唐始终。所谓中唐,意味着盛唐不再,读书人格外缅怀开元、天宝的好时光。由于文化传承,有良知的读书人对盛世之为盛世,记忆更鲜明,理解更深刻。文化巨人的目光,无一例外是投向长远,身为朝廷官员,则尽可能将权力引向利国利民。然而盛唐气象一经打破,颓势不可阻挡,皇权削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党争激烈——这是封建社会权力格局的既定模式。有良知的读书人,身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可能跳到历史之外,他要奋斗,要沮丧,要绝望,要重振旗鼓,宿命般陷入循环。</p> <p class="ql-block">但中唐的文人仍然如雨后春笋,韦应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形成全国性的文坛。文人既当官又搞创作,二者并行不悖,都是倾力而为。李白、杜甫受到尊崇,纯正的艺术呈现压倒优势。文章不是写给皇帝看的,也不是踏入官场的敲门砖。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作家自己的事。文坛长期处于自足的局面,与官场市场关系不大,审美,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生活方式。好作品传播迅速,覆盖面非常广。杜甫的诗集“家家有之”,李白大约也相似。而李杜以下,更有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队伍。唐朝被称为诗的国度,所谓高雅艺术,乃是今人所言,诗歌在当时,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国民素质之高,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新唐书》为刘禹锡立传,百分之六七十的篇幅讲他的官场际遇,剩下的部分才谈及他的艺术。这让人想起在旅游景点听导游讲苏轼,重点讲苏轼官有多大。刘禹锡官至户部尚书,一如苏轼官至礼部尚书,但诗人就是诗人,官大官小能说明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刘禹锡苦涩的仕途体验,亦如苏轼。历代大诗人,官运亨通者寥寥。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大问题。官场好手,于诗意就隔膜,二者互相排斥,价值形态迥异。文人大都失意,却并非失意在先为文在后,文人坚持他的价值观才会xia失意。辨析这个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现象,不能倒果为因。</p><p class="ql-block">诗人细看,我们细读。粗读辜负了他,一掠而过则不如不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十二,洛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b></p><p class="ql-block">【开成元年(836年),65岁,秋返洛阳,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p><p class="ql-block">【开成五年(840年)69岁,改秘书监,分司东都】</p><p class="ql-block">【会昌元年(841年),70岁,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p><p class="ql-block">开成元年秋,刘禹锡因患足疾离任。朝廷安排这位老臣担任一个轻松点的闲职——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宾客是一个正三品的官职,为太子侍从规谏,赞相礼仪;所谓分司东都,就是派驻洛阳(东都)任职。但太子长住长安,分司洛阳的太子宾客自然无事可做,因此是个高级闲官。</p><p class="ql-block">刘禹锡一生先后主政六个州郡,连州、夔州、和州、苏州、汝州、同州。其中苏州、汝州、同州均属地位相对重要、条件相对优越的“上州”,与诗人视为“谪居”之地的连州、夔州、和州不可同日而语。但诗人在汝、同二州生活的时间很短,汝州只有一年多,同州还不到一年。在血流成河的“甘露之变”使得政局更加险恶的背景下,因对国家及个人前途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终于痛下决心辞去实职,返回洛阳闲居。</p><p class="ql-block">刘禹锡是一个骄傲的人,这或许是他屡遭贬谪的根源。但若因自己坚持初心而被贬谪,他是能接受的,而一旦抽掉了刘禹锡的傲骨,或许那才是他痛苦的开始吧。</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刘禹锡,一个英气逼人的青年人,一个坚毅高洁中年人,一个沉着睿智的壮年人,一个心有不甘的老年人。作为仕途的最后一个驿站,他的心态与诗风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创作形式也不无遗憾地自囿于酬唱赠答。</p> <p class="ql-block">开成二年(837年)春,同样闲居在洛的裴度邀请刘禹锡白居易到他的绿野堂聚会。三人酒酣耳热,照例联句唱和,斗诗取乐。</p><p class="ql-block">裴: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p><p class="ql-block">白:欲迎先倒屣,入座便倾杯。</p><p class="ql-block">刘:洪炉思哲匠,大厦要群才。</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三月三,一干人等又在洛滨船中聚宴,边饮酒吟诗,边挥毫书写,两岸观者如堵,欢闹歌笑,争相一睹当代名流风采。</p><p class="ql-block">不久,裴度奉调太原,洛阳城频繁往来唱和的就刘白二人。忽一日两人讨论到刘禹锡的《竹枝词》。白问刘“杨柳青青江水平”,竹枝词是不是一定要与杨柳有关?刘回答“未必”,只是泛咏风土人情的一种形式,不仅与竹枝无关,也不一定与杨柳有关。微醺的两人有感古曲中有《折杨柳》《折柳枝》,至唐代唤做《杨柳枝》,何不把《杨柳枝》翻作新声、专门咏一咏不同地方的杨柳?</p><p class="ql-block">于是留下了刘禹锡的新翻《杨柳枝词》:</p><p class="ql-block">咏洛阳之柳: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柳无限时。</p><p class="ql-block">咏长安之柳: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p><p class="ql-block">咏扬州之柳: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p><p class="ql-block">而我们至今仍然记得还不断提起的,则是他第一首时开宗明义——</p><p class="ql-block">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p><p class="ql-block">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p> <p class="ql-block">开成四年(839年),裴度去世;开成五年(840年),文帝驾崩,武帝即位;会昌元年(841年),刘禹锡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这一年,他和白居易共同踏入七十高龄门槛。</p><p class="ql-block">两人十分珍惜相互间的友谊,白居易在给刘禹锡的信中说:“平生相识多矣,,深者盖寡,就中与梦得同厚者,深(李绛)、敦(崔群)、微(元稹)而已,今相次而去,奈老心何……微既往矣,知音兼勍敌者,非梦得而谁?”他给刘禹锡写诗:</p><p class="ql-block">“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p><p class="ql-block">“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回道:</p><p class="ql-block">“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p><p class="ql-block">“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 <p class="ql-block">与白居易唱和对诗饮酒作乐时的刘禹锡是愉悦亢奋无忧无虑的,甚至常常不顾礼仪开怀大笑;但当他一个人独处时,又常常沉默无语,像在思索,又像是在回忆。</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只要天气晴朗,洛阳的大街小巷,或是南门或是龙门,或是玉泉寺或是福先寺,间或近郊名胜阡陌小埂,都能看到一位瘦弱老人的身影。当然,到得最多的地方是刘家老宅和老宅附近的湖边。</p><p class="ql-block">想象中,老人只是静静地凝望着眼前的景色,默默地站着或坐着。嘉禾、洛阳、长安、渭南、扬州、朗州、连州、夔州、和州、苏州、汝州、同州,一座座城市,一处处地方,连同那里的名山大川、村庄田野、胡泊河塘、名胜古迹,都在眼前走花灯般掠过。还有他的那些亲人,父亲、母亲、妻子、儿女;他的那些朋友,裴昌禹、杜佑、柳宗元、韩泰、韩愈、王叔文、裴度、李程、元稹、李绛、白居易,时近时远,时起时伏,萦绕在脑海,仿佛梦中所见。良久,老人慢慢移开步履 ,默默离去。</p> <p class="ql-block">会昌二年(842年),老人七十一岁。春天刚过,身上的老病都发,逛街散步是不行了。白天昏昏沉沉地一会就迷糊了,晚上躺在床上却通宵无眠。“已嗟池上别魂惊,忽报梦中携手行。此夜独归还乞梦,老人无睡到天明。”</p><p class="ql-block">睡不着,就会想,想,不仅仅是回忆,也是总结。刘禹锡认真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必须对自己的一生有一个大致的总结。</p><p class="ql-block">对父母,他是尽孝的,自小听从父亲教诲,连中三元踏入仕途;父早亡后边一心侍奉母亲,直至年届九旬寿终正寝。对妻儿,他是尽心的,41岁那年妻病故,十多年后他才纳妾;几个子女他都悉心照料抚养成人成家立业,有的还考取进士。对朋友,他是尽谊的,好友柳宗元临终委托,他一一照办,为编撰其遗稿不遗余力;友人子落难,他收留身边悉心教诲;发小裴昌禹几次落拓投靠,他热情接待,待之如初;即如窦群牛僧孺辈曾经的政敌怨家,也能摒弃前嫌,不做计较。对为官,他是尽职的,无论是朝官还是外吏,他都能清廉自律,奉公守法;每到一地,深入民间,消除灾情,关心疾苦,造福地方。</p> <p class="ql-block">不过,他自认为这辈子最得意最风光的,就是投身永贞革新的那段时间。虽然只是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却是人生辉煌的顶点,当然也是他一生灾难的起点。他后半辈子坎坷曲折、怀才不遇、潦倒失意、连遭压抑,都与此事有关。</p><p class="ql-block">赤日炎炎,闷热难挡,老人在病榻上尽力支撑起羸弱的身子,颤巍巍举起他提了一生的毛笔,写下他一生中最后的文字,他的自传——《子刘子自传》。</p><p class="ql-block">“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之本, 荥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b></p><p class="ql-block">【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追赠户部尚书,葬河南荥阳】</p><p class="ql-block">会昌二年(842年)夏,王朝名声最大、资格最老的诗人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一岁。</p><p class="ql-block">最先得知刘禹锡病逝消息的白居易为失去最后一位挚友而深感痛惜。在随即写下的《哭刘尚书梦得》七律二首中哀悼:“四海齐名白与刘”,“杯酒英雄君与操”;“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果然,四年后白居易病卒,追随老友而去。)朝廷得知刘禹锡去世,追赠其为户部尚书,葬刘氏祖坟河南荥阳。</p> <p class="ql-block">荥阳,现河南省会郑州市辖县级市,西望古都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临九曲黄河,东接省会郑州,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距离省会郑州15公里,高铁郑州西站就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城东南檀山脚下,郑桓公与儿子郑武公、孙子郑庄公的郑氏三公紫铜雕像座落在此。荥阳是郑氏发源地,“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p> <p class="ql-block">公园建筑的牌坊,从诗人出生的嘉兴坊开始,经连州坊、和州坊、朗州坊、苏州坊、夔州坊、汝州坊、同州坊等,到埋葬诗人的荥阳坊,共计12座,分别以诗一生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命名。仔细观察,十二座牌坊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远近不一。牌坊之间的距离是由诗人该地居住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走完这一段纵穿整个公园的道路,也就走完了诗人坎坷的一生。细品牌坊上边的楹联书法,路边的诗词石刻,诗人千古才情也就渗入了你内心深处。</p><p class="ql-block">浏览牌坊,人们能体会到刘禹锡的壮年基本上与贬谪相始终。贬谪中,政治上的失意,处境的艰辛,社会实践民间生活的接触,使他成为杰出的诗人。</p> <p class="ql-block">这就到了诗人的墓地。刘禹锡墓位于公园北面,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据《新唐书》民国《荥阳县志》载:“乃葬荥阳檀山原”“刘禹锡墓在檀山。”据《荥阳市志》记载,该墓曾三次被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我们认识刘禹锡是从他的诗作开始的,现在,到盖棺论定的时候,是不是还得回到他的诗歌?刘禹锡现存诗800余首,大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段是贞元年间至永贞年前,为创作积累期;第二阶段是永贞革新到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为创作上升期;第三阶段是元和十年至和白居易相识,为创作鼎盛期;最后是分司东都洛阳任太子宾客的晚年时期,多为唱和诗及感物诗。</p><p class="ql-block">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这种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其七言绝句简练爽利,晓畅易解,蕴含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其山水诗在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同时又体现出他性格的倔强,呈现高扬开朗的精神。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即使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用的也是轻快的民歌体,尤显得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他曾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中十年(856年),刘禹锡逝世十四年后,曾经被刘禹锡收留并耳提面命在刘禹锡身边求学的少年、此时已任散朝大夫兼江陵少陵的韦绚,把早年在刘禹锡门下问学时,所闻刘氏之言谈编撰整理成《刘宾客嘉话录》刊刻问世。</p><p class="ql-block">刘禹锡任职朗州夔州时为当地百姓填写了许多新歌新词,数百年后仍在湘西南巴东地区广为传唱。</p><p class="ql-block">在连州,北山寺建有“四贤祠”,纪念韩愈、刘禹锡、张浚、张栻四位地方长官;州学内建有“五贤堂”,纪念刘禹锡、韩愈等五位地方长官。在苏州,郡斋后造了“思贤堂”,纪念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三位刺史;虎丘山建有“五贤祠”,纪念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王禹偁、苏轼五位诗人长官;甪直镇建有“二刘公祠”,纪念刘禹锡、刘知畿两人。2011年,首届刘禹锡学术研讨会在连州召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有牡丹真国色”。一千多年过去了,后人终究不会忘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先哲。</p>

刘禹锡

嘉禾

柳宗元

长安

扬州

节度使

进士

韩愈

贞元

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