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咸宁市澄水洞旅游区</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名称为咸宁</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1军事工程</b><b style="color: rgb(1, 1, 1);">,</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为国内独具军事特色和国防教育的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澄水洞村境内,北距武汉市80公里,南距湖南省岳阳市150公里,距咸宁市政府所在地温泉镇仅14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 131工程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修建的。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日趋紧张,特别是1969年3月的珍宝岛战争,更令两国关系急剧恶化。面对战争威胁,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要准备打仗”的号召。为响应毛主席号召,中央军委决定在华中腹地修建一座长江南线作战指挥部,以备战时急需。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的黄永胜亲自选址,于1970年1月31日签署施工命令,并以批示日期作为该工程的代号,故称“131”工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该工程由武汉军区移交湖北省委管理,并明确产权属中央,管理使用权交给地方。1981年7月4日,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下发了《关于将“131”工程移交咸宁地区管理函》,并与原咸宁地区(现咸宁市)行政公署签署了协议书,从此咸宁地区开始着手接管“131”工程。为减少当年高度保密的军事色彩,最初以所在地地名命名为“咸宁地区澄水洞招待所”,后更名为“澄水洞宾馆”,当时需凭地区行署的介绍信有限制地接待有关领导和重要客人。1986年,咸宁地委、行署批准其正式对社会开放接待旅游者(外宾、港、澳、台人士除外)。</p> <p class="ql-block"> 131工程的发展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1968年,中苏边境局势紧张,国家准备应战,毛泽东主席下令汪东兴在鄂南为他修建战时的住房,防核战争地下指挥部,以备战时急需。澄水洞地下工程,即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当时的军委参谋长黄永胜于1969年1月31日签署命令,亲自选址后始建的地下军事工程。整个工程神秘而传奇,原计划投资3亿元,后因林彪篡党夺权于1971年停建。实际完成投资仍高达一亿三千万元之巨。主体建筑由地面56亩的四合院和地下全长456米的坑道设施而成。</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131工程?通俗地讲,就是挖洞工程。131工程就是在湖北咸宁的大山里面挖几条长长的山洞,然后,这个山洞就成为中央军委的战时指挥部。</p><p class="ql-block"> 山洞里面可以跑汽车,自备电源水源粮源,山洞里面还要按照毛主席的居住标准盖好多间像样的大房子供一号首长毛泽东主席夫妇和二号首长林彪夫妇居住,会议室,作战指挥室等等当然也是不可缺少,200多人的大型指挥部入住进去,吃喝拉撒生活一年半载没有问题。山洞防轰炸防毒气防水淹,还能抵御原子弹攻击,防光辐射、核辐射和冲击波。凡是当时能想到的攻击手段,这个工程全能抵御。所以,工程浩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特一号首长,毛主席的地面别墅</p> <p class="ql-block"> 当时施工部队向国家申请了3亿人民币购买设备设施,由于是解放军的工程部队修建,所以没有计算施工费用。工程对外界实施最严格的保密措施,进山施工部队乘坐的车辆捂得严严实实,当兵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开车运送物资的司机也是分段转驾,谁都不知道哪里是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至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就根本进不去那个区域。整个施工期间外界对此一无所知,令人称奇的是,两年里修造了4560平方米总面积的高大山洞,而挖出来的石头运到了哪儿了至今无人知晓,看来当时苏美的间谍卫星和无人侦察机对此事也是没有察觉的,当然,那时的卫星遥感技术也很幼稚,如果是今天,一个商业卫星就能把这里的秘密全部曝光的。庞大的地下绝密工程宏伟壮观,131地下绝密工程现已部分对外开放,由于它的知名度和神秘感,所以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来此参观。据导游小姐介绍,该工程分上中下三层,向游人开放的是中层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古木参天,林荫蔽日,环境非常的幽静。</p> <p class="ql-block"> 131地下工程的中层,是部队首长及战勤人员的工作居住区,地道两旁有大小131套房间,地下工程出入口共有8个,我们看到的有2个。一个是与毛泽东主席"1栋"别墅连在一起,另一个是我们参观进去的主洞口。主洞口坐东朝西,高约6米,宽约5米。洞口装有两扇重达数吨、厚度达50多厘米的铅门,据说是用来对付导弹与核爆炸冲击波和防辐射用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参观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从主洞口进去50米左右的地面,装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铁盘,直径约有6米。人们只要用脚轻轻一拨,铁盘就会旋转。据导游小姐介绍,这是运送物资的汽车开进地道后倒车用的。沿地道往前走,又有两扇重达数吨、厚度约30厘米的铅门。穿过此门,便是一个灯火辉煌、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整个"地下世界"以中央作战部为基地,略呈"V"型摆开,全长近800米,共有住房130多套,面积约2000平方米。每套房间的大小不等,结构也不尽相同,大都分布在地道走廊的左侧。毛主席的住所有180平米,林彪的也有这么大,不过里面的设施配置标准没有毛主席的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大转盘,游人用脚驱动它,它就能左右旋转,这是专为进入地下洞室的汽车使用的,汽车可以随意调转车头。当年有电源驱动它,一按电钮就可以旋转,现在电源驱动已经切断了。</p> <p class="ql-block"> 山洞走廊地面由彩色水磨石铺成,明亮光滑,倒映着头顶的电灯,显得宏伟壮观。山洞内部装有大型发电机组,大型风力通风设备,排水装置,暖气设施,湿度温度调节设施、有线和无线通信中心。给人的感觉是,住在里面是非常舒服的。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中下三层山洞之间有多处楼梯相连,在毛主席的卧室里还设计有一部高速电梯直通山顶,以备不测。除了电梯之外,还有铁梯可攀上山头逃生。山洞里面各处入口的构造比较复杂,每个入口两侧还有洞中洞,便于哨兵隐蔽,一旦敌人侵入,暗哨便可在暗道口将敌击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洞室内防空洞口的密闭门,用来防核爆炸,防核爆冲击波和核辐射的铅质门,据介绍有好几多重。</p> <p class="ql-block"> 倘若战争爆发,毛主席可以在这里运筹帷幄,统帅三军。131地下工程的中层,有一套标有"65号"这样的居室,是专为毛主席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洞室内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 131绝密工程的地面建有毛泽东和林彪的别墅,丝毫看不出绝密工程的痕迹。"131"工程三面环山,南面一条柏油公路通向山外。这里院墙围着四周,有的地方还拉铁丝网。院内树木参天,枝繁叶茂,主要有毛泽东主席和林彪的别墅,以及原警卫部队的宿舍和有关生活设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号首长室简介</p><p class="ql-block"> 一号首长室原设计为伟大领袖和统帅毛泽东主席的居住的场所,建筑面积170平方米,其中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卧室,两个卫生间及警卫室。会议室是毛主席接见军委其他高级将领汇报情况的场所:办公室是毛主席运筹策划战略战术的处所:卧室是毛主席和江青体息的居所。右侧的大卫生间是毛主席专用的,其浴缸是用太理石磨制而成,整容镜是用高级水晶玻璃制成,照人不变形,遇热气不起雾,卧室左侧卫生间供江青之用。进入左侧房间是毛主席的贴身警卫人员的哨所,一号首长室内各种灯光、供暖、降湿、空气调节、通讯等设施完备。</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的别墅称为"1栋",布局科学而又迷人。宽敞的窗户,方形的吊灯,高大的书柜,华贵的木质地板,就连靠墙的暖气柜也套着十分精致的木罩。据宾馆小姐介绍,房内布局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居住习惯设计的,专供战争间隙毛主席在地面办公。房内舞厅、书房、会议室、健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房间的东北角与"131"地下工程的地道口相通,一旦有情况,随时可以转移。</p><p class="ql-block"> 林彪的别墅坐落在毛主席房子对面的山坡下,也是青砖红瓦,但整体结构和房间设施却不能与毛泽东主席的相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号首长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房间铺有木质地板,据说是进口且经过特殊处理的,虽然过去20多年,但没有一点变形。为了保持室内干燥,房间的墙壁也是夹层的,内墙上还开有窗户。房间的门锁、拉手、窗扇的合页和插销都是黄铜制成,只要轻轻擦拭,仍光亮如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青的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 在毛主席卧室卫生间里,有两样陈设引人注目,一是浴盆;二是墙上的镜子。浴盆表面呈白色且极富光泽,它比我们常见的浴盆要大三分之一。墙上的镜子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不管室内有多大的水蒸气,镜面始终不结雾气。我们开始不信,随即用嘴使劲哈气,果然没有任何反应,镜面依旧光亮照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专为毛主席定制的大号码尺寸的泡澡浴盆,据导游说其长度要比正常人的浴盆长出来三分之一,其浴缸是用大理石磨制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书房的右边是作战指挥部,房间十分宽大,墙壁上悬挂巨幅军用地图的框座还在。可以想见,一旦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将在这里,运筹帷幄统帅三军,指挥反侵略战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号首长林彪及叶群居室</p> <p class="ql-block"> 131工程(包括地下工程和地面建筑设施)总投资达1.3亿元,若按现价计算,大约要花10亿元。按照当初的设计,"131"工程还有飞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附属工程。由于Linbiao集团的垮台,"131"地下工程尚未全部竣工便草草收场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号首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于1981年作出决定,将"131"工程移交给湖北咸宁地区管理,此后更名为"咸宁地区澄水洞宾馆"。由于这里交通便利,环境清幽,有闻名遐迩的"131"工程,慕名来此旅游参观的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任总参谋长黄永胜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黄永胜家乡的"131"绝密工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它已成为咸宁地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疗养胜地。</p> <p class="ql-block"> 时任总参谋长黄永胜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131军事工程于1981年移交原咸宁地区行政公署,不再使用原军事代号,以地名命名为“澄水洞”。中央、省、市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增设大量旅游服务接待配套设施,现已开发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区。主要景点有:“131”地下军事城堡、特一号领袖毛泽东行宫、将军山、将军陵园及其陈列馆、毛主席像章展览馆、盆景花卉观赏园等。配套服务设施有客房、餐厅、会议室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澄水洞旅游区群山环抱,茂林修竹、风光旖旎、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自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中央领导李先念、胡启立、王任重、回良玉、钱运录和军队首长杨得志上将、王平上将、刘精松上将、喻林祥武警上将、欧金谷中将、张钰钟武警中将以及省部级领导黄镇、关广富、贾志杰、郭树言、王茂林、熊清泉、胡立教、金鉴、赵宝江等先后来此视察。毛主席次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少将及众多著名导演、影视明星也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军事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通讯支道</p> <p class="ql-block"> 通讯室,原来的通讯设备均已拆除</p> <p class="ql-block"> 中层隧道内的通风动力室</p> <p class="ql-block"> 紧急逃逸通道</p> <p class="ql-block"> 四合院内的一排平房,显示了那个年代的建筑特色,据说是警卫部队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 黄永胜将军的陵园墓地。在131工程院落的一隅,我看到了当年时任军委总参谋长黄永胜将军墓地陵园。黄将军他是咸宁市人,据说他的家乡就在131工程的山头那边。131工程的选址,工程命令的签署,都是他来操作的,死后埋葬在这里,看来他是有家乡情节的,据说咸宁人民对黄将军是有深厚感情的。</p> <p class="ql-block"> 陪伴他的还有他的夫人项辉方,这是将军与他夫人的合葬墓。</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我与老伴在131军事工程参观入口处的合影留念照。</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澄水洞旅游区,在返回武汉市区的路途中,我们遇上了竹林,我快六十岁的人了,长了这么大,还真的没有见到过竹林呢。看看时间尚早,经过打听附近的村民,顺着一条蜿蜒的村路,来到了一片竹林的山脚下。停好了车,我们一头扎进了竹林中,抚摸着挺拔高大的竹子,拍摄下了这些照片,作为未来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压了近十年箱底的老照片,拍摄时间是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将本组照片制作成美篇,就是以飨还没有来过这里的读者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朋友们的莅临赏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