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表现出粗犷朴拙、庄典华丽。傩面具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是较为原始的面具造型,是原始的图腾再现,是祛灾纳祥地吉祥象征,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傩面具经历了从原始神灵崇拜到娱神、娱人的类型变化,具有宗教艺术的品位和民间艺术的特征。 南丰傩面具雕刻是优秀的传统美术,它产生于汉初,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2010年6月,南丰傩面具雕刻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 南丰傩木雕面具按神的属性来分,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br> 正神类:如傩公傩婆、和合二仙等。他们都是正直、善良、温和的神祇。雕刻艺人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将其塑造成慈眉善眼、宽脸长耳、面带微笑的形象。<br>色彩柔和协调,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可爱;给人的印象,并不是享受人间香火的神祇,而是慈祥温厚的民间老人。<br> 凶神类:如开山、钟馗、魁星等。他们都是一些勇武、凶悍、威严的神祇。雕刻艺人以头上长角、嘴吐獠牙、暴珠竖眉等,突出其精神气质。给人印象深刻。<br> 世俗人物类:这类傩面具又可按人物性格分为正面人物和丑角人物,其共同特点是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少有神气和鬼气。正面人物如唐僧、关公、赵云等,五官端正,眉目清秀,显出淳朴忠厚的个性。丑角人物如猪八戒、孙悟空等,翘嘴皱鼻,细眉小眼,给人以幽默滑稽之感。在傩舞,扣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增添喜剧色彩。 (宋有勇2020.10.1手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