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长寿岛游记

寻奇苑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6日,我们在巴马养生的8个银川老乡,准确的说是亲戚加朋友。还有几个东北的侯鸟人,参加了平安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活动。这段时间出游,因近期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又岀现了很多无症状感染者而使得防控形势又严峻起来了,心里又点不踏实。报名的人也不多,因此安排了一辆十几座的小型车。这次还是要进购物店的旅游团,一个是推销陶瓷餐具的,另一个是驼奶。</p> <p class="ql-block">这些带着口罩的,就是我们在听看商家推销商品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导游刘三妹特意带了几套瑶族服装,我们银川二姐妹和东北的三姐妹都换上了,搭着三月三壮瑶族传统节日的时节赏花踏青。</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下船,受到了两列身穿瑶族服装的瑶族阿妹,用山歌吟唱迎宾曲的热情双迎。</p> <p class="ql-block">银川老乡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巴马长寿岛位于盘阳河的终点站——赐福湖,湖中的高地叫长寿岛。盘阳河蜿蜒流淌到赐福湖边就豁然开朗了,如同生命的豁达。《长寿岛》有云鹤牌坊、太极广场,可远眺奇涯自然形成的人面肖像,惟妙惟肖,可访长寿老人,看香猪赛跑,岛上还可欣赏到参与性极浓的小型原生态瑶族风情歌舞表演。岛上有180米长的【中华养生文化长廊】,展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养生论述和巴马长寿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蓝孔雀是放养的,游人可以和它近距离亲近。</p> <p class="ql-block">铜鼓是瑶族等民族的传统乐器,今天身着瑶族服装的二姐妹也过把瘾。</p> <p class="ql-block">铜鼓,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铜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纹,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广西北流出土一面铜鼓,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在长寿岛上,我们品尝了壮,瑶民族风味的簸萁宴,就是用簸萁将红薯,花生,白切鸡,腊肠,粽子,米糕及各种菜蔬,水果摆放在上面,我们按每六人一桌,围座在方桌两侧,形成长桌宴形式。若游客多时,场景相当壮观。</p> <p class="ql-block">瑶族阿妹用铜鼓和舞蹈表演了迎宾舞曲</p> <p class="ql-block">瑶族小伙据说是瑶王表演了站在钢刀上用嘴提水,同时还用双手各举一桶水。</p> <p class="ql-block">瑶族姑娘和游客共同互动跳竹竿舞,这项活动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如今身临其境,别有一番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