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眼界</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在布置作业时,我改变以往的习惯,不再布置书本和练习册上的内容,我要领着学生把目光投向教室以外的精彩世界,尤其是那些能给学生带来人生震撼的名人的传奇经历,鼓励孩子们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放开眼界,但是选择什么好呢,思来想去,于是决定让学生先关注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从颁奖词出发,一方面是了解名人经历,另一方面是从颁奖词中积累习作素材。</p><p class="ql-block"> 等到学生开学后,我在检查作业时发现,有部分同学把名人的名字都写错,例如“杨振宁”写成“杨振宇”,这让我大吃一惊,学生们的眼界太窄了,好多在学术方面有特别贡献的名人,学生们一问三不知,似乎这些跟他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除了那些经常看的课本的名家像“朱自清”“季羡林”“老舍”这些名人之外,他们知道的很少,似乎在科学、医学,还有其他领悟的人物一无所知,这让我深深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语文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应试考试的内容外,还要引领他们多了解一些思想家,文学家,还得让这些学生去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领域,不能因为老师的思维受限,关注的领域过窄,而让学生也思维受限,所以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让他们放眼未来,去探求更多的未知领域,于是我要引领学生学习另外一门知识,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学科领域。</p><p class="ql-block"> 我利用习作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节目,利用13分钟时间观看了杨振宁先生的人物经历以及他的突出贡献,看完后,学生们确实是有了很大的震撼,杨先生也是出生在一个小乡镇,并且也有着曲折的上学经历,但是靠着一股子钻劲,以及爱思考,爱学习的不服输的学习劲头,走到了物理学的巅峰,在世界学术上都有名望,凭着自己的实力,他从中国走到美国,后来又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成为中国公民,他的这种爱国思想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因为同学们对杨先生的人生事迹很羡慕,因此,看完后也欷吁了一阵,趁机提问了几个 同学,来个即兴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发誓要好好学习,我觉得这样的鼓励是发自他们内心的。</p><p class="ql-block"> 从这件事出发,我也开始反省我自己,我希望以后在课堂上,能多播放一些像这样的有意义的节目,让学生们虽然定居生活在小县城里,但是思想的疆域却可以纵马驰骋,放眼未来。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从小更多地接触不同领域,也为将来学习的兴趣爱好打下基础,也真正走向有美好未来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当然,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开阔眼界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魏老师提倡学生每天书包里要带一本伟人传记鼓励自己;还可以每天写一句话名人名言激励自己;还可以多观看励志电影勉励自己;每天写日记进行道德长跑鞭策自己……总之,作为老师,不能太应试化教育,要多个角度思维问题,换个方法教学生,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兴趣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