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去父亲家做客

老K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去爸爸家做客的日子,我们家能回家的晚辈都从各地赶回来,为父亲道一声问候。</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坟茔,我觉得这是父亲在另外世界的家,就在村后的塬上,同门的几位老人住在一起,相互关照着也不显得孤单。</p><p class="ql-block"> 坟丘经过20多年的剥蚀已经很小,周边种植的几株松柏撑起绿色的华盖,一如父亲爱坐的院子里石桌旁的桐树,为父亲遮住太阳,他老人家坐在树下,眯缝着眼睛,喝着茶,抽着烟,听着《游龟山》里胡凤莲婉转的唱。</p> <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20余年,却不曾远离我们的生活,妻子日常时时提及:看到别人爷孙俩玩,就告诉丫头当初如何依偎在爷爷跟前,等爷爷给剥很多瓜子仁喂,以至于拉稀;看到公园里唱秦腔的老头,会说爸爸在世的话,肯定每天都在这儿!就是去市场买豆腐,也会说没有爸爸买的豆腐好…等等,父亲会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偶遇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所以去父亲坟头,我并不喜欢跪在那儿焚烧纸钱,而是坐在旁边草堆上,我以为是来父亲家做客,于坟头祭一枝烟,看着青烟飘舞,仿佛看见父亲眯缝着眼抽烟,在享受儿孙成长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考上大学的那年我20岁,爸爸54岁;今年我54岁,爸爸离开我们的时间刚好20年。如果有轮回,爸爸那年投胎,今年也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也一定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爸爸的爸爸一定会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88年高考陕西第一次实行标准化试点,英语试行标准化试卷,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英语试卷采用计算机阅卷后,人工又阅一遍,所以英语分数比其他分出来晚。而我最头疼的就是英语,一点都没有把握,英语的高低成了我牵肠挂肚的东西,家里人看着我没底气,也都着急。</p><p class="ql-block"> 分数全部出来的时候,那是一个灰蒙蒙的下午,我和父亲怀着忐忑的心情赶到学校看成绩,一进校门就看见班主任从房子出来,老远的大声喊“哎呀,你咋才来,一点都不急,考上本科啦!”父亲急忙从兜里掏出香烟,给老师递上一支,满脸的谦恭和喜悦,看我的眼光多了珍爱和欣赏。回家的路上,父亲竟和我分享起秦腔来,讲《藏舟》里胡凤莲如何细腻的偷看田玉川、如何晃船弄醒田玉川、如何私定终身。那时的父亲不是一个严肃干部,不是一个谨慎的老者,只是个完全陶醉在《游龟山》里的票友。</p><p class="ql-block"> 我很奇怪的想,父亲考上大学了,他的父亲会怎样的高兴?也是与他分享秦腔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个平和的人,我最怀念他的慈祥:当我第一年大学放假回家,吃完中饭,父亲在院子树下石桌上,他坐在一边,我坐在另一边,用大号搪瓷缸子泡上茉莉花茶,分别倒在两个小杯中,他一杯,我一杯。然后抽两支烟出来,递我一支,自己点一只,看我错愕的神情,他笑笑说:“你长大了,可以抽烟了”。父亲看我的神情完全是老朋友久别重逢。父亲喜欢听我谈我的大学生活,当我把我的青春汇报给他的时候,父亲常常眯缝着眼睛,抽着烟,静静的听着,并不插一句话,仿佛同我一起享受着我的生活,满足而欣慰,满脸都是慈祥。</p><p class="ql-block"> 后来工作了,成家了,我回家的饭后,父亲都会和我一起坐在那儿抽烟喝茶,听我说话。</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日子在2001年的9月份戛然而止,当我从甘南藏区给妻子打电话时,妻子一句带着哭音的嘶吼“你是死人呀!怎么才打电话来?爸爸已经去了三日啦!”我瞬间石化!当我从千里之外赶回老家,已是父亲去后的第六天,按照老家的习俗,这是父亲在世间等待未归儿子的最长时限,当我匆匆看了父亲最后一眼,棺木就被钉上了长钉,自此阴阳两隔,永不再见!</p><p class="ql-block"> 父亲最后的容颜依然是那样的慈祥,就像是睡着了。所以,我竟然没有一滴泪流出来,心里认为父亲只是远行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回家,我都会去父亲的家外坐坐,虽然我不抽烟,但却总是能记起于坟头放一支点燃的烟,看着化为灰烬,一如坐在石桌旁讲话给父亲听。</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妻子和父亲接触最长的时间是生女儿的时候,父亲总是在门口等那个卖豆腐的人,因为东府和西府饮食习惯的差异,妻子吃不惯东府的饭味,那家的豆腐是妻子最吃的惯的东西。因为叫卖的时间不固定,所以父亲会全神贯注扑捉任何叫卖的声音,一有声音立马出去买豆腐回来,这似乎是父亲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父亲已经离开了多年,妻子表扬谁家的豆腐的时候会说“这个豆腐和爸买的一个味儿”。</span></p><p class="ql-block"> 老家上坟的规矩是男人去。可是妻却总是不守规矩,每每要去,而且要带上女儿。而且会虔诚的跪在那儿,一边烧着纸钱,一边絮絮叨叨:“爸,我们看你来了,你儿子上进了,他又有了…成绩,你孙女长大了,考上你儿子的学校…,她考研了…,她读博了…。我们都好,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我诧异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话,她说我就是想告诉父亲我们是按着他的期望活着,他期望我们这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的时候,女儿只有5岁,在父亲身边只生活过短短几个月,一个五岁的孩子对老人的记忆应该是模糊的,可是女儿对爷爷的记忆却出乎意外的真切。时常说是爷爷怎么对她好,仿佛爷孙俩呆过很长的时间。我们每次回家,父亲总是抱着女儿,给她唱“<span style="font-size:18px;">耳听得谯楼上二更四点”,那是</span>《游龟山》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藏舟》</span>的唱段,胡凤莲是他最擅长的扮相,父亲把一个孤伶无靠女子表演的活灵活现,女儿也仿佛听懂一样,静静的听爷爷哀婉。</p><p class="ql-block"> 当哥哥给妻子通报父亲离去的消息时,电话旁听到消息的女儿顿时满脸梨花,哭着说“我再也听不到爷爷给我唱戏了”。如今女儿已经成了大姑娘,可是每每谈到父亲,女儿都很亲近,仿佛父亲一直都在陪她长大。</p><p class="ql-block"> 当妻子在坟头点燃纸钱,嘴里不停的给父亲道歉“你孙女在新疆做试验回不来,人家现在可忙了!”她知道,今天的日子女儿不来,爷爷会挂念的!</p> <p class="ql-block">  女儿小时我经常在外出差,由于没有父亲在身边,女儿和其他小孩相比怯懦的多,后来我就有意识的多陪在她身边,带她玩一些疯狂的游戏,慢慢的她找回了自信。我深深的感受到父亲对孩子多么重要。女儿读初中后,我放弃了所有的外面的世界,静静的陪在她的身边,一如父亲陪在我的身边。</p><p class="ql-block"> 虽然父亲是一个谦恭柔和的人,但正是他的温文尔雅成就了我的勇敢,我期望我的孩子也生活在温文尔雅里。</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去父亲的家里做客,卸去我心头太多的不愉快,因为,看看父亲是快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