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第一课时,是学习平面图形的第一课。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是几何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的基础。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它不能独立存在,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创造的灵魂。”这节课我带领孩子走进图形乐园去玩,这一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出示熟悉的立体图形朋友引入,更是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为本课的数学活动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参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引导学生“想、议、描”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立体图形上找出平面图形,感受“体”上有“面”,“面”附于“体”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在此过程中,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在完成知识任务的同时,也从侧面锻炼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对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想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此环节,利用观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图形的特点,达到学生能够正确的分辨各种平面图形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对平面图形有进一步的了解之后,通过说一说,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平面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巩固练习方面,设计出不同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对抽象的平面图形有感性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最后利用平面图形的特征,欣赏设计作品,既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又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感受到数学带给我们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课标》强调要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每种平面图形都是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数学知识。在课外实践作业,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内学习中与生活联系,而且在课外实践中与生活联系。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服务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课后学生自己设计了一些图画,并进行了展示。</p> <p class="ql-block">张晓煜,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十九小学数学教师,小学二级教师,从事低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工作,从教以来,她始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用心引领学生成长,志愿做孩子心中真正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一贯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所带班级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个人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p><p class="ql-block">教育理念: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p><p class="ql-block">教育格言: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