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纪要</p><p class="ql-block">原创: 郭健 精神分析与文艺批评</p><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位于莲花县城东南方约5公里处,坐落于斜天后山,其背靠六字峰,西依垂花岩,北对香炉山,风景怡人,为一大名胜。据莲花厅志(乾隆版)记载:“达本寺在第二都,松篁交阴,后列六字峰,为厅人士游憩处,下有甘泉,饮之可渝痼疾。”六字峰雄奇峻拔,峰峦叠翠。古寺掩映于其中,意趣横生。唐代名相姚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台阁大学士兼李东阳、清代帝师朱益藩等名人曾先后游览造访,并留墨作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意谓通晓心之本源,其典出唐代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宋代王安石《寓言》诗之三说:“未能达本且归根,真照无知岂待言。”明代李贽在《答邓子阳书》中也说:“於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坐南朝北,三楹三进,占地面积三百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中殿与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正殿,山门与中殿都是配殿。三殿屋檐构造皆为人字垛,面阔三间。山门前立有一对石狮,庄严肃穆。其上悬有一块匾额,题有“达本寺”三字。寺门为券门,呈半拱形。进门后为甬道,宽约3米,进深约5米,左壁挂有八仙图,右壁贴有三清圣像。其东西各有一朵殿,可从甬道内直接进入。东殿祀财神,西殿供送子娘娘,两殿面阔皆在4米左右。过山门便是台阶,约有30级,其左右植有数种花木,郁郁葱葱。两株罗汉松,生机盎然,为元代老根所发之芽。中殿通道内,左钟右鼓,其东西两殿分别配祀文昌帝君与玉皇大帝。其门面北而开,分列在券门两边。过中殿后,沿阶而上,台阶愈来愈宽。抬头向上看时,一大香炉立于前,梵烟袅袅,香火昌盛。其后为大雄宝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观音大士、十八罗流、四大天王等圣像,正殿面阔约13米,进深约10米,其内向西开有一门,里边供奉送子娘娘。该殿面阔约3.2米,进深约5.6米。而东面的垛殿被改造为厢房。另外,大雄宝殿之西,约3米,建有一侧殿,面阔约4米,进深5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具体创建于何时,今已无法考证,但最迟不会晚于元朝,距今至有六百五十年的历史。据《莲花县志》(1989年版)记载:“寺前有古罗汉松一株,相传为元释惟则所植。” 关于此松之论,多处文献提及,故可信。而《永庆会碑》(刻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则明确指出:“达本寺由来久矣,有明以后□为荒丘。”当中,所脱落之字,疑为”废“字。由此可知,达本寺在元代便已存在,只是明代以后逐渐荒废,但所植罗汉松犹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莲花县志》(1989年版)记载:“寺前有古罗汉松一株,相传为元释惟则所植。寺为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所建,构屋三进,广百余丈 占地面积约四百平方米。”因县志为今人所撰,且前后矛盾,而建于明朝万历元年之说,亦也无资料可旁证,难以为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熙十八年(1678)圭峰和尚从南岳募金建大有阁,继复达本寺。这可以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立的《永庆会碑》中得到应证:“迄自我族修复百有余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据《莲花县志》记载:“清初寺囩颓废。康熙二十八年圭峰和尚复修。乾隆十六年重修。嘉庆己末年(一七九九年)僧法柱募金置田,始成规模。后因寺僧勾结寺外歹徒赌钱酗酒,田园物产尽被典当,寺院荒芜佛坛逐废。”文中康熙二十八年所记有误,因为《太平会碑》所记为“康熙十十八年”。所谓乾隆十六年(辛未一七五一年)重修,也无文字资料可考,疑为修志者把《永庆会碑》中的乾隆四十六年误刊为十六年。若真是乾隆十六年复修,立于乾隆四十六年的《永庆会碑》必会提及。然《永庆会碑》论及前史,竟对此只字未提,故不可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四十六年,达本寺置业丰饶,水旱作业足以自给。此景详载于《永庆会碑》。嘉庆已未年(1799),僧法柱募金置田,始成规模。后因寺僧勾结寺外歹徒赌钱酗酒,田园物产尽被典当,以致寺院荒,佛坛逐废。嘉庆丙子年(1816年)乡人集资复建,并立太平会碑,刻于寺后惩前毖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初期,寺庙遭毁。后于民国二十五年,有吾郭漕会捐赠 加上主持僧的募化,于1936年11月动工,将残存的两进寺院改造成现存的两间寺宇。寺院改造完工后,重塑了如来等佛像,并做了安位法事。此后,间有游僧居住,而寺庙也日渐颓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9年乡人捐资,塑像,并复建大雄宝殿。2011年扩建中殿及山门,始有今日之规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名人佚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人释惟则,字天如,十六都桃溪人,俗姓谭,著有《楞严经会解》、《天如集》。据载,其所植罗汉松至清时中“大五尺余,高二丈许,干老叶苍。”《莲花厅志·爱莲篇》(1883年)康熙年间,释超符兴寺后“此松连年吐花卉,结果十八,有似罗汉。后超符圆寂,花落果不复结。而松之古茂参天,终与他树异。光绪八年秋忽开异花,红艳可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释超符,即圭峰和尚,俗姓贺。因寺侧有六字峰,故以圭峰寓号。邑中士大夫赋诗赠答盈帖。超符性行清苦、戒律庄严。达本寺废弃已久,超符突感异梦,便自南岳而下,化缘募捐以复建。达本寺内之钟,原被他寺移去,圭峰和尚四处寻访并将其运还。据说,寺前旧有元惟则所植罗汉松,在超符圆寂后,果不复结,花亦寥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族有许多文人士子,包括外乡中举知县张克振也曾在该寺肄业过。另族谱记载:我族孝慈先生曾在达本寺设馆授徒。馆门联语曰:笔足代耕,纵少田园可糊口;文能寿世,不求仙佛自长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郭氏族谱记载:五派东贤葬于达本寺门前,东贤为始祖梅轩公之玄孙,殁于明洪武戊辰年 (1383年)。 至清朝时,先后于六字峰、垂花岩、达本寺周围山场,已葬坟八十穴之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文物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寺大雄宝殿前壁上嵌有两块清碑:一为《永庆会碑》,其中记述道:“佛曰:高悬照临,远近率土皆乐,重熙众人,共被清光世。达本寺由来久矣,有明以后□为荒丘。迄自我族复修百有余岁。所捐田产聊可给僧,余等寓在泸市水陆□□吉,清爰立庆一会,兴相亲陸。因置旱田四石,永镇香火,未可酬恩。得了葵□□坐东边。屋后地名安垙,上一丘三石,下一丘一石,共计二丘。粮立户山僧,粮布耕他人,以为长久之计。至会内共事之人,善念难没。汇辑自勒之碑,以志不□。清皇乾隆四十六年(1781)岁在辛丑孟秋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为《太平会碑》,其中记载道:“后来建立寺场。原为生民福地,万世功果,岂一身一家计哉。而本寺□建,亦□业□□□□□于何时。大率祈丰赛报,势不容已故圮而复与发,而必举自有□□五年,颓废三境 ,□叠。虫殃饭饥馑之苦,罄竹难书,六十余年。前人不惟传之于口而□□以笔,以示后人。康熙十八年圭峰和尚,从南岳飞锡,始建大有阁,继复达本寺。岁□□□,缘法事了,渐登大有,百有□载。士民咸称。西陇庇荫,原非虚语。乾隆已酉虫葘猝起,早稻半,晚蓻寸草无收。乡里惊惶,以为隆庆之患。复作将糊扵四方,喜霞坊太平,会积金百数十两,虔诚顶礼合志(忄%20乃)禳,亦独行古之道耳,敢求速效。庚戍(1790)夏月,炎热灼天,禾役穟穟旬日,禾苗尽萎,肥硗莫辩。田夫侧目相视,束手无策,以为天宝。为之,谓之,何哉。不意昊天眷顾,油然作云,沛然下雨,金风飘发,螟蟊悉殄。是年早稻尚歉,晚禾倍熟,由是雨乡交感,共作太平法事者十余处,有(车%20取)费伍陆百金者。但本寺粮田既少且多旱业,每逢乾年,早禾半收,晚蓺全无,故住持僧不能□居。嘉庆已未年(1799),法柱师募化霞坊,会七十余两之金后,先买就余水田八硕,可兼溉旱业,故以永镇香火,奈继法柱之僧,交引匪,赌钱嗜酒,且将寺内田亩物件增行典当,实属可恶。庆立碑,应前禁后。自今以始,敢有赌钱贪饮,典当典亩用,耗蚀常住等事,一经知觉,任凭山主退田另布别耕,追回物件,逐出山门,永不停留,勿谓言之不光。皇清喜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岁季秋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闻,达本寺后山六字峰上原有一处岩壁,每日有油从孔中流出;垂花岩上石缝亦每天出盐,僧人只须用帚扫进钵中,便可用来炒菜。这样,寺中盐油便可自足,而无须出寺购买。但奇怪的是,岩缝中所流出的盐油,每日不多不少,恰好只够寺中僧人所用。然而,有一僧人起了邪念,他把这些盐油偷出去买酒赌钱,自此岩壁中再无盐油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闻达本寺所属田地多为旱地,因人手不够,住持常派十八罗汉轮流值班引水。每至伏旱之季,原本降水就稀少,而山上更是极其缺水。故每到夜晚,便有很多乡人在山上通宵引水灌溉。乡人在引水的过程中,常发现从上头引来的水莫名其妙的就没了。待去察看时,便常见有人不远处把水引入其他田中。乡人很是生气,便俯首用泥捏成一团,向那人掷去,谁知一旦击中,那人便不见了。第二天,乡人去达本寺,才发现罗汉身后有一团泥,遂还愿请罪。据乡人所说,此事地有发生。</p><p class="ql-block">(作者:郭健 华东师大)</p> <p class="ql-block">我谓达本寺之历史,非从元朝始,而是更早的宋朝,证据是:</p><p class="ql-block">1960年大跃进时,男劳动力全赴唐山里大炼钢铁,全公社的妇女和老年人,都在大坪里垦荒种植蕃薯(助解饥荒)。一天,妈妈说:“社员在达本寺山场开荒,挖出了八个大缸,据说是和尚死后被安坐在大缸里埋葬”。我喜欢访古探奇,第二天星期日,就兴致勃勃去看被挖掘的和尚墓,但使我失望的是,只看见好几个打碎的大缸和断砖残碑,还有极少的枯骨,全堆在几个圆形的坟坑里。人们正在挖土填坟坑,为了翻看墓碑记载的年月,从而证实古寺存在的历史。我征得挖土的几个婶母的同意后,立刻跳进一个大墓坑里,翻拣残破的墓碑,本可以借助锄头翻拣,我怕会弄坏墓碑,只好用双手在残砖碎陶里掏翻,发现有的墓碑是口清口口年字样,有的只保存一个模糊的口口字样。我不气馁,不停地翻啊翻,突然发现一块被砸成二尺多的墓碑,上面正中是“口法大口丈之墓”字样,左边是“大宋口宗隆口乙未孟秋月三日归西”。我真是大喜过望立刻抄下来,还想翻找其它墓穴里的墓碑,但人们已经把另三个墓穴填平了。我回到家里,就从《王云五辞典》的历代纪元表上查找比对,是“大宋孝宗隆兴乙未岁孟秋月三日归西”,墓碑中间是“口法大方丈口口之墓“。我无法写出死者的法号和沙门名字,但知道是“大宋孝宗隆兴乙未年孟秋月三日归西”,即1175年。说明达本寺即在1175年就存在,距离1960年有785年,距现在的2022年有887年的历史。我想,达本寺可能有更古的纪年呢,如果当时能容我翻遍全部墓穴,可能还能发现更早纪年的墓碑,或者能看到被人们砍净树丛露出的和尚墓,也许能从墓碑上看到更早或是仅此宋孝宗乙未岁的年份的墓碑,然而,这都是假设而已。李启荣</p> <p class="ql-block">六字峰达本寺记</p><p class="ql-block">六字峰在余家东三四里许 邑中名胜地也 峰三立如六字 故名六字峰 又伈人, 堪舆家呼为人形云,山势拔地而起 孤高兀立 登临四望 浩无边际 田庐阜川 历历在目 山麓有古达本寺 明隆万间 其时岁比不登 ,民生维艰 族人士谋建此刹 以求福荫,寺分前后二殿 上座塑如来像 中观音 倒坐韦陀 前殿复安龛 礼白衣大士及布袋和尚 族捐田招比邱常住 不足则收谷助补 寺屡圯兴 今则更非昔比矣,门前隙地广植樟杉松柏 林木杂沓 古色盎然 罗汉松尤诡奇 相传为罗汉所手植者 事涉荒诞姑勿深辩,对面香炉山 多异石 如仙人掌 石笋撑天等 往往酷肖可玩 石间小洞微见 初极狭 渐入渐深 好事者几莫能穷 人有谓与石廊洞相连接 予未之信。寺东萝白井 突起泥土中 面底皆石 范状模形 若人为之凿作者 泉从石罅中出 清能鉴发四时不竭 饮之殊甘美,西行百数十步 新构大有阁 为村民祈丰之所 每时届仲秋 鼓声 钟声 爆竹声 喧聒不已,稍下一江 蜿蜒如带自北流过是峰,即俗所称玉带水者是也,闲常阅吾郭谱牒 载元守洞上人记是峰时 则有曰 黑虎仰跳 苍龙偃卧 佳景颇多 而兹乃消灭于无有 岂故为是匍张欤 不知天地无穷 陵谷多变 自今以往 更千百年 或万亿年 而此时此景 能保其终不澌灭耶 故记之 以备方来稽考焉。</p><p class="ql-block">(梅洲郭氏八修族谱荣东位下翰文</p><p class="ql-block">第一百二十五\六页)</p> <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记</p><p class="ql-block">镇中</p><p class="ql-block">距吾郭宗祠稍折而东约二三里经玉带水 入斜溪后面 有峰挺然 立于众山中 旁两峰杀之 环抱垂拱,形如六字 称六字峰,自峰麓拾级而上为达本古寺 吾郭香主也 明隆万间 岁比不登 田夫野老相与敛资醵金 创建小阁于此山侧 设醮塞会 颜曰大有 取年登大有之义 寺亦与于斯时分前后两进 塑如来 韦驮 大士诸像于其中 左右罗汉罗列 每当春季士女朝拜云集 寺右耳房为住持聚餐之所 今故址犹存 下有菜园,上下二井可供洗炊 竹木阴翳 清幽殊绝 寺前故有水田及隙地约数百亩 古木参天 清末族董事者 又植松数千株 禁止樵采 皆全围可用 后遭时变寺毁圮树亦伐殆尽 约禁遂弛 今则童山濯濯 牧童樵子歌吹上下矣,自大有阁西行数百步 有萝白井深可二尺许 广称之 水从井底涌出 经冬不竭 饮之甘美 清能鉴人,细鱼尾尾可数 亦胜景也 对面香炉山 怪石嵯峨 或立 或跪 或仰 或卧 或奔若牛马之饮于溪 或跃若熊罴之登于山 神工鬼斧 天造地设 与石廊洞相角逐 予酷爱山水游 童时毕业琴水 退而读书寺中 领略风味不浅 寺后栋已重修 今春族人士邀予集议此寺复修前进 偶一览及 不无今昔之感 行见规模扩大 殿宇庙貌巍峨 文人学子优焉游焉 藉资攻错 裨益良非浅鲜 夫濂溪 鹿洞周朱讲学 岘山 愚溪古人游泳 良以盛地不常 胜会难再 故记之 以志不忘。时 民国三十六岁次丁亥三月之望日也</p> <p class="ql-block">六字灵峰</p><p class="ql-block">清 释胜云</p><p class="ql-block">曾无文义立,六字偶然同。</p><p class="ql-block">奔骥偏能妙,迴澜却自工。</p><p class="ql-block">墨光曾不染,笔意与谁通。</p><p class="ql-block">欲识个中秘,天开晓日红。</p><p class="ql-block">【注释】释胜云,江西莲花县下坊乡达本寺住持。①六字灵峰:即六字峰。《莲花厅志》载:“孤峰上耸横岭斜分,宛然六字在望,名六字峰。”《名山志胜考》载:“曹学佺指禾山最胜之五峰,此居一焉。”六字峰下便是达本寺,元高僧诗人天如惟则和尚曾在达本寺跟随陡岩和尚出家,其手植罗汉松犹存。②两句意思:曾经没有什么文字意思而站立在这里,成“六”字形也是偶然相同的。③奔骥:这个“六”象飞奔的骏马。迴澜:旋转的波浪。④墨光:墨汁的光彩。⑤个中:犹言此中。</p><p class="ql-block">六字峰</p><p class="ql-block">清 周天球</p><p class="ql-block">一山突兀两山低,</p><p class="ql-block">六字昭然墨迹稀,</p><p class="ql-block">妙手挥毫千古意,</p><p class="ql-block">大青点破可人睇。</p><p class="ql-block">周天球,字什床,号漫藁,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斜天村人。通史学,娴书法,熟声律,写有《斜溪八景诗》。六字峰系八景之二,⑥突兀:高耸的样子。昭然:明显的样子。⑦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挥毫:指写毛笔字。睇:斜着眼睛看。</p> <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纪要</p><p class="ql-block">原创: 郭健 精神分析与文艺批评</p><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位于莲花县城东南方约5公里处,坐落于斜天后山,其背靠六字峰,西依垂花岩,北对香炉山,风景怡人,为一大名胜。据莲花厅志(乾隆版)记载:“达本寺在第二都,松篁交阴,后列六字峰,为厅人士游憩处,下有甘泉,饮之可渝痼疾。”六字峰雄奇峻拔,峰峦叠翠。古寺掩映于其中,意趣横生。唐代名相姚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台阁大学士兼李东阳、清代帝师朱益藩等名人曾先后游览造访,并留墨作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意谓通晓心之本源,其典出唐代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宋代王安石《寓言》诗之三说:“未能达本且归根,真照无知岂待言。”明代李贽在《答邓子阳书》中也说:“於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坐南朝北,三楹三进,占地面积三百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中殿与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正殿,山门与中殿都是配殿。三殿屋檐构造皆为人字垛,面阔三间。山门前立有一对石狮,庄严肃穆。其上悬有一块匾额,题有“达本寺”三字。寺门为券门,呈半拱形。进门后为甬道,宽约3米,进深约5米,左壁挂有八仙图,右壁贴有三清圣像。其东西各有一朵殿,可从甬道内直接进入。东殿祀财神,西殿供送子娘娘,两殿面阔皆在4米左右。过山门便是台阶,约有30级,其左右植有数种花木,郁郁葱葱。两株罗汉松,生机盎然,为元代老根所发之芽。中殿通道内,左钟右鼓,其东西两殿分别配祀文昌帝君与玉皇大帝。其门面北而开,分列在券门两边。过中殿后,沿阶而上,台阶愈来愈宽。抬头向上看时,一大香炉立于前,梵烟袅袅,香火昌盛。其后为大雄宝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观音大士、十八罗流、四大天王等圣像,正殿面阔约13米,进深约10米,其内向西开有一门,里边供奉送子娘娘。该殿面阔约3.2米,进深约5.6米。而东面的垛殿被改造为厢房。另外,大雄宝殿之西,约3米,建有一侧殿,面阔约4米,进深5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古寺,具体创建于何时,今已无法考证,但最迟不会晚于元朝,距今至有六百五十年的历史。据《莲花县志》(1989年版)记载:“寺前有古罗汉松一株,相传为元释惟则所植。” 关于此松之论,多处文献提及,故可信。而《永庆会碑》(刻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则明确指出:“达本寺由来久矣,有明以后□为荒丘。”当中,所脱落之字,疑为”废“字。由此可知,达本寺在元代便已存在,只是明代以后逐渐荒废,但所植罗汉松犹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莲花县志》(1989年版)记载:“寺前有古罗汉松一株,相传为元释惟则所植。寺为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所建,构屋三进,广百余丈 占地面积约四百平方米。”因县志为今人所撰,且前后矛盾,而建于明朝万历元年之说,亦也无资料可旁证,难以为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熙十八年(1678)圭峰和尚从南岳募金建大有阁,继复达本寺。这可以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立的《永庆会碑》中得到应证:“迄自我族修复百有余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据《莲花县志》记载:“清初寺囩颓废。康熙二十八年圭峰和尚复修。乾隆十六年重修。嘉庆己末年(一七九九年)僧法柱募金置田,始成规模。后因寺僧勾结寺外歹徒赌钱酗酒,田园物产尽被典当,寺院荒芜佛坛逐废。”文中康熙二十八年所记有误,因为《太平会碑》所记为“康熙十十八年”。所谓乾隆十六年(辛未一七五一年)重修,也无文字资料可考,疑为修志者把《永庆会碑》中的乾隆四十六年误刊为十六年。若真是乾隆十六年复修,立于乾隆四十六年的《永庆会碑》必会提及。然《永庆会碑》论及前史,竟对此只字未提,故不可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四十六年,达本寺置业丰饶,水旱作业足以自给。此景详载于《永庆会碑》。嘉庆已未年(1799),僧法柱募金置田,始成规模。后因寺僧勾结寺外歹徒赌钱酗酒,田园物产尽被典当,以致寺院荒,佛坛逐废。嘉庆丙子年(1816年)乡人集资复建,并立太平会碑,刻于寺后惩前毖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初期,寺庙遭毁。后于民国二十五年,有吾郭漕会捐赠 加上主持僧的募化,于1936年11月动工,将残存的两进寺院改造成现存的两间寺宇。寺院改造完工后,重塑了如来等佛像,并做了安位法事。此后,间有游僧居住,而寺庙也日渐颓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9年乡人捐资,塑像,并复建大雄宝殿。2011年扩建中殿及山门,始有今日之规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名人佚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人释惟则,字天如,十六都桃溪人,俗姓谭,著有《楞严经会解》、《天如集》。据载,其所植罗汉松至清时中“大五尺余,高二丈许,干老叶苍。”《莲花厅志·爱莲篇》(1883年)康熙年间,释超符兴寺后“此松连年吐花卉,结果十八,有似罗汉。后超符圆寂,花落果不复结。而松之古茂参天,终与他树异。光绪八年秋忽开异花,红艳可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释超符,即圭峰和尚,俗姓贺。因寺侧有六字峰,故以圭峰寓号。邑中士大夫赋诗赠答盈帖。超符性行清苦、戒律庄严。达本寺废弃已久,超符突感异梦,便自南岳而下,化缘募捐以复建。达本寺内之钟,原被他寺移去,圭峰和尚四处寻访并将其运还。据说,寺前旧有元惟则所植罗汉松,在超符圆寂后,果不复结,花亦寥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族有许多文人士子,包括外乡中举知县张克振也曾在该寺肄业过。另族谱记载:我族孝慈先生曾在达本寺设馆授徒。馆门联语曰:笔足代耕,纵少田园可糊口;文能寿世,不求仙佛自长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郭氏族谱记载:五派东贤葬于达本寺门前,东贤为始祖梅轩公之玄孙,殁于明洪武戊辰年 (1383年)。 至清朝时,先后于六字峰、垂花岩、达本寺周围山场,已葬坟八十穴之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文物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本寺大雄宝殿前壁上嵌有两块清碑:一为《永庆会碑》,其中记述道:“佛曰:高悬照临,远近率土皆乐,重熙众人,共被清光世。达本寺由来久矣,有明以后□为荒丘。迄自我族复修百有余岁。所捐田产聊可给僧,余等寓在泸市水陆□□吉,清爰立庆一会,兴相亲陸。因置旱田四石,永镇香火,未可酬恩。得了葵□□坐东边。屋后地名安垙,上一丘三石,下一丘一石,共计二丘。粮立户山僧,粮布耕他人,以为长久之计。至会内共事之人,善念难没。汇辑自勒之碑,以志不□。清皇乾隆四十六年(1781)岁在辛丑孟秋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为《太平会碑》,其中记载道:“后来建立寺场。原为生民福地,万世功果,岂一身一家计哉。而本寺□建,亦□业□□□□□于何时。大率祈丰赛报,势不容已故圮而复与发,而必举自有□□五年,颓废三境 ,□叠。虫殃饭饥馑之苦,罄竹难书,六十余年。前人不惟传之于口而□□以笔,以示后人。康熙十八年圭峰和尚,从南岳飞锡,始建大有阁,继复达本寺。岁□□□,缘法事了,渐登大有,百有□载。士民咸称。西陇庇荫,原非虚语。乾隆已酉虫葘猝起,早稻半,晚蓻寸草无收。乡里惊惶,以为隆庆之患。复作将糊扵四方,喜霞坊太平,会积金百数十两,虔诚顶礼合志(忄%20乃)禳,亦独行古之道耳,敢求速效。庚戍(1790)夏月,炎热灼天,禾役穟穟旬日,禾苗尽萎,肥硗莫辩。田夫侧目相视,束手无策,以为天宝。为之,谓之,何哉。不意昊天眷顾,油然作云,沛然下雨,金风飘发,螟蟊悉殄。是年早稻尚歉,晚禾倍熟,由是雨乡交感,共作太平法事者十余处,有(车%20取)费伍陆百金者。但本寺粮田既少且多旱业,每逢乾年,早禾半收,晚蓺全无,故住持僧不能□居。嘉庆已未年(1799),法柱师募化霞坊,会七十余两之金后,先买就余水田八硕,可兼溉旱业,故以永镇香火,奈继法柱之僧,交引匪,赌钱嗜酒,且将寺内田亩物件增行典当,实属可恶。庆立碑,应前禁后。自今以始,敢有赌钱贪饮,典当典亩用,耗蚀常住等事,一经知觉,任凭山主退田另布别耕,追回物件,逐出山门,永不停留,勿谓言之不光。皇清喜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岁季秋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闻,达本寺后山六字峰上原有一处岩壁,每日有油从孔中流出;垂花岩上石缝亦每天出盐,僧人只须用帚扫进钵中,便可用来炒菜。这样,寺中盐油便可自足,而无须出寺购买。但奇怪的是,岩缝中所流出的盐油,每日不多不少,恰好只够寺中僧人所用。然而,有一僧人起了邪念,他把这些盐油偷出去买酒赌钱,自此岩壁中再无盐油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闻达本寺所属田地多为旱地,因人手不够,住持常派十八罗汉轮流值班引水。每至伏旱之季,原本降水就稀少,而山上更是极其缺水。故每到夜晚,便有很多乡人在山上通宵引水灌溉。乡人在引水的过程中,常发现从上头引来的水莫名其妙的就没了。待去察看时,便常见有人不远处把水引入其他田中。乡人很是生气,便俯首用泥捏成一团,向那人掷去,谁知一旦击中,那人便不见了。第二天,乡人去达本寺,才发现罗汉身后有一团泥,遂还愿请罪。据乡人所说,此事地有发生。</p><p class="ql-block">(作者:郭健 华东师大)</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日下午14:00县消防大队门前集合组织去参观千年古刹达本寺一石廊洞千年石刻半日游,有意愿去的朋友请与本人联系(郭建武13479851314)。</p> <p class="ql-block">项目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国莲花.赛奥国际车旅小镇是集旅居车+体育、车赛道和数字乡村为特色基点,打造旅居车营地、车赛事、乡村电商、乡村特色商业、综合酒店与康养、公益体育拓展、水上救援培训基地等一体的国际智慧车旅小镇。项目主要由广东赛纳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企业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打造及</p><p class="ql-block">运营,是实现国家经济内循环战略和美丽乡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莲花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打造精品文旅、特色文旅、康养文旅的具体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项目规划总面积约2671亩,总投资60亿元。规划主要板块内容有小镇综合服务区、双乳峰生态保护区、国际综合赛道区、品牌车企商业服务区、车用娱乐赛道区、旅居车营地、水上救援培训基地及休闲娱乐区(公益体育拓展)等。项目建设成后将成为莲花县一道亮丽车旅名片,预计带来年经济收入20多亿,同时基于项目打通莲花</p><p class="ql-block">县及周边的文旅资源,形成资源的共享共存共发展,有利于莲花县当地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形成与民共同富裕的格局。</p><p class="ql-block">挂点领导:钟 勇(中共莲花县委副书记) 服务单位:琴亭镇人民政府 </p><p class="ql-block">建设单位:江西赛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周期:2022年10月-2029年11月 </p><p class="ql-block">投资单位:广东赛纳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国家体育总局旗下·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航拍下的六字峰达本寺景区</p> <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来六字峰达本寺登山发掘文化</p> <p class="ql-block">六字峰达本寺新发现宋代陶瓷片和古墓碑、禾尚墓塔,今天八点拟组织感兴趣的朋友前往探险,欢迎大家来登山发掘文化。(联系人:郭建武13479851314)</p> <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来六字峰达本寺登山发掘文化</p> <p class="ql-block">寻找东贤公墓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