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好习惯的养成往往要比坏习惯的养成困难很多。尤其是对于深受网络环境影响的我们来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可能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家长、朋友或者老师的监督和帮助,也需要自己的自律和坚持。那么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自己做到哪些呢?</p> <p class="ql-block">1、专心学习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注意力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很多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往往就是注意力上的差距。孩子在有限的专注时间里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想让孩子专心,父母尽量不要去打扰孩子,给孩子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足够的空间。除此之外,想让孩子专心学习,好的身体状态是基本。要帮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学习、几点睡午觉等等,这些看似平常小事对培养孩子专注力十分有用。</p> <p class="ql-block">2、认真听讲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对孩子学习来说,认真听讲是很重要的环节。课堂上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老师的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都是课后学不到的,也是补习不起来的东西。家长要明确要求孩子认真听课,每天抽几分钟时间询问孩子上课是否认真。还可以翻阅孩子上课的笔记,是否认真记载</p> <p class="ql-block">3、自觉检查的习惯</p><p class="ql-block">作业或考试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检查不是学习负担,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因此家长要趁早抓孩子自觉检查的习惯。但记住不要在孩子一做完作业就给孩子检查,这样会让孩子有依赖性。家长可以让孩子先自己检查一遍,有错先改,孩子检查了家长再检查。如果经常出现明显错误都没有检查出来,那么家长可以适当批评孩子。</p> <p class="ql-block">4、写字规范的习惯</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人生聪明写字始。一手好字是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从小培养孩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字迹问题,让孩子每天坚持练字,可以临摹字帖,找出差距。最后,家长还要及时进行评改,以此检验孩子的练字成果,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写字兴趣。</p> <p class="ql-block">5、尊重老师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一语道破了亲师、尊师、敬师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孩子只有在亲近、尊重自己的老师时,才会相信以及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所以作为家长,要帮助老师树立威信,要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敬意,全力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多体谅老师工作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是学走路,一步一个脚印走扎实,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稳……</p>